不妨,來聊一聊歷史劇。
什麼叫做歷史劇?
嚴格來說,歷史劇是以某一個歷史時期的歷史事件和人物為創作藍本,然後進行的藝術創造,內容以歷史為主的,則被稱之為『歷史正劇』。
也就是說,只要是以反映歷史為主的劇目,都是歷史正劇,《雍正王朝》是,《三國演義》也是,與歷史正劇相對的,則是戲說歷史劇。
這類劇,也依托於某一段歷史時期和人物,但並不以反映歷史為主。
比如《鐵齒銅牙紀曉嵐》等。
既然是電視劇,而並非歷史紀錄片,那麼自然有其虛構的成分,一般來說,歷史劇的創作,基本只要遵循『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原則即可。
大事不虛,指得的大的歷史事件和走向,不能更改,這是歷史正劇厚重底色的保證;小事不拘,意思則是在不影響歷史大趨勢的一些事情上,可以進行適當的虛構。
唯有這樣虛實結合,才能保證歷史劇的端正和可看性。
就像《大明王朝1566》,出自劉和平的原創劇本,其中『改稻為桑』的事情,在真實歷史上並不存在,其他如《雍正王朝》、大秦帝國系列等等,都是改編自當代小說。
那麼,究竟哪一部作品,才是你心中的最佳歷史劇呢?
當然見仁見智。
在我心中,這樣無上的殊榮屬於26年前的一部作品——《東周列國▪春秋篇》。
經典之後,想要再造經典
1994年,央視的歷史巨制《三國演義》開播。
該劇耗時5年,投資巨大。
許多戰爭的場面,是由陣容齊整的軍人來充當群演的,因此,《三國演義》隻能是特殊時代的產物,不過對於它能否成功,總導演王扶林在開播之前,心裡也沒有底。
可事實證明,《三國演義》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於是緊接著,央視想再接再厲,繼續出品一部長篇的歷史劇巨制,他們把目標選定為中國古典小說《東周列國志》。
這部小說出自明朝中期馮夢龍的手筆,其實相對於馮夢龍自己的《三言兩拍》來講,這部小說在當時民間的知名度,算不上很高,尤其是和《三國演義》來比較的話。
接到這次拍攝任務的導演,是沈好放。
他曾是歷史劇《敦煌》以及《三國演義》的副導演,並且在幾年之後,又交出了《貧嘴張大民》這樣的現實主義題材佳作。
但擺在眼前最現實的問題是,這部劇不好拍。
在馮夢龍的《東周列國志》問世之後,又在後來經過多人修改,一直歷經百餘年的時間,才在清代蔡元放的手中,徹底完稿。
更讓人頭疼的,是書中的內容。
從故事上來講,《東周列國志》中的事件角度多元,且脈絡繁多,對於創作者來說,沒有一個很好的切入點,並且時間跨度長達300餘年。
說它的拍攝難度大於《三國演義》,並非是無稽之談。
無奈嘆息,減掉30集,終究難窺全貌
盡管很難,但央視還是選擇迎難而上。
為了回避小說中大量反復的歷史,歐陽逸冰、郭啟宏、王培公三位編劇,和導演沈好放,將其中的故事,改為每集講述一個,並且圍繞著一個中心人物展開。
這樣的形式,在當時頗為新穎。
並且,編劇和導演,還將這部劇設置了一條『隱形的主線』,即所有的故事,都和周天子以及春秋五霸密切相關,這讓《東周列國》的故事,終於有了貫穿始終的『軀幹』。
然而,這還僅僅隻是開始。
春秋時代,是中國先秦時期最為輝煌的篇章,無論是百家爭鳴般思想的碰撞,還是霸主們的縱橫捭闔,又或者是大小諸侯們的此起彼落,都讓這個時代燦如煙花。
因此這長達三百年的歷史,沈好放決定以60集的篇幅,來放置它。
但未能如願。
根據當時有關部門的指示,為了『為剎剎當前電視的長風而作出一個榜樣』的緣故,三位編劇原本寫好的60集的劇本,被壓縮了一半,隻留下了30集的篇幅。
導演沈好放對此十分無奈:
『甚至直到開機後,也要不斷地對已經壓縮在30集裡的內容進行再挑選,再濃縮,要在整個創作過程中,把復雜的歷史交待通俗化,把經過沉淀的歷史精華藝術化,把膾炙人口的歷史事件故事化』。
這也是為什麼,劇中會出現大量的片頭字幕介紹劇情的緣故。
對於當時的創作者來講,實在是無奈之舉。
天子葬禮,被困在了泥土之上
說實在的,當初看到《東周列國▪春秋篇》第一集的時候,我就驚訝地長大了嘴巴。
實在是太寫實了。
『按照周禮規定,天子下葬,列九鼎八簋 ,墓道四 ,車乘九 ,殺殉葬的奴隸超過百人,包括近臣、妃子也要陪葬,這意味著,天子到了陰間,還是天子,奴隸到了陰間,還是奴隸,階層是不變的,禮制是永恒的』
在此之前,有一個簡單的交待。
時間回到公元前782年。
彼時,周王朝的第十一代天子周王靜無故暴斃,於是性格乖張的太子宮湦,在一片哀樂聲中,繼承王位,而他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沐浴後為先王下葬。
可他卻遲遲不願意入池沐浴。
因為那些伺候沐浴的寺人,都是周王靜留下來的。
一位宮女前來勸慰,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他終於肯脫衣沐浴,而當我們跟隨攝影機看到下葬的場景時,更是令人震撼無比。
紅色的巫祝,在高臺之上,跳著詭異的舞蹈。
墓室四周的士兵,全身裹素,一片雪白之下,一群披麻戴孝的陪葬者,護送著巨大的靈車,進入墓室,而在墓室的四周,則站滿了黑袍蒙眼的人。
這些人,也是陪葬者。
先秦時代,巫祝盛行。
在繁瑣的周禮之下,一場周天子的葬禮,往往需要陪葬有百人之多,當然,也有戰馬。
拙樸的古風,吊詭的氛圍。
此時,一個身穿紅衣的孩童,由遠及近,蹦蹦跳跳唱著『月將升,日將落』的歌謠,仿佛,要為這個古老的王朝,送上一曲最後的挽歌。
一匹戰馬更是從土中掙紮而出,快速奔向遠方,就像天邊一條長長的黑線。
紅,代表著火焰的顏色。
紅色的孩童是涅槃,是新生,而黑色的戰馬,如同生命的抗爭,兩者一來一去,就像古老的中華大地之上,迎來一個個舊王朝的坍塌,和一個個新王朝的建立。
驪山烽火,歷史浪漫主義的極致
最讓我動容的,還是第一集《驪山烽火》中的最後一段。
周幽王納了美人褒姒。
可無論周幽王使用了什麼樣的手段,褒姒總是緊鎖眉頭,不肯一笑,於是身邊的近臣向周幽王建議道:不如點燃烽火,讓諸侯們前來勤王,然後戲弄他們。
昏庸的周幽王,采納了這條建議。
於是看著手忙腳亂的諸侯,褒姒終於開懷大笑。
但烽火戲諸侯,也讓周幽王品嘗到了惡果:當犬戎來攻時,再度點燃烽火的周幽王,已經不再被各大諸侯們所信任,結果周幽王被犬戎殺死。
身著黑衣,膚如脂玉的褒姒,趴伏在周幽王的屍體旁。
她慘然而笑。
隨後,被士兵追逐的褒姒,在曠野之上奔跑,飄飛的黑色衣擺,如同空中一朵黑色的雲彩,之後又逐漸成為了一匹馬的輪廓,消失在遠方。
在我心裡,這一幕,是國產歷史劇的最佳場景。
首先,極致的歷史浪漫主義,讓人折服。
人自然不可能變成一匹馬。
黑色的衣衫,將褒姒如若凝脂一般的肌膚,映襯得更為白皙,就如同那個底色古樸厚重,卻夾雜著浪漫、殘忍,與無限想象力的古老王朝。
其次,它隱含著的深意。
一個國家的興亡,如果將大部分的責任,歸咎於一個後宮的女子,顯然是有失公允的,就像楊貴妃,她隻是誘發安史之亂的導火索,而並非其根本原因。
褒姒也是如此。
西周末年天子的昏聵,以及不合時宜的繁瑣、嚴苛的禮法,和井田制的崩塌,才是西周滅亡的重要原因,而褒姒其人,不過就如同那匹黑色的戰馬一樣,是一個陪葬品而已。
鴻篇巨著,成於時代,也囿於時代
沈好放籌拍該劇時,遇到了好時候。
彼時《三國演義》剛剛大獲成功,而其制作班底,他都可以直接搬過來,比如唐國強、張光北等演員,也馬不停蹄的加盟了這部歷史巨制。
但,他也遇到了時代造就的困境。
除了在前面提到的,被刪除的30集之外,《東周列國▪春秋篇》在播出之後,遭遇到了一些批評,主要集中在兩點:第一,劇中人物說話忽而刺耳,忽而又聽不清楚。
第二,大量的情節交待過於簡單、故事連貫性太差。
其實,第一點,是純粹的技術原因。
為了保證劇集的純粹,以及保留演員在片場最好、最直接的狀態,沈好放在拍攝該劇時,采用了現場收音的方式,因此從臺詞清晰度上來講,肯定是不如後期配音的。
第二點,咱們前面已經介紹過了,是因為《東周列國志》小說的自身原因。
長達數百年的時間,自然沒有三國中那種像曹操、劉關張、諸葛亮貫穿大半戲份的主線人物,因此看起來有點散亂,甚至有些片段隻能稱得上是浮光掠影。
還有一點十分可惜的,就是經費問題。
為了更好地還原那個年代,劇組專門制作了40輛軸距長達3米的馬拉戰車。
這為拍攝又無形中增加了難度,導演沈好放曾坦言:『拍攝中最令人擔憂的是戰車奔馳打鬥的場面,很危險,馬拉戰車狂奔起來不好控制』。
也許是前面花錢花得『太狠』,導致劇集後期的戰爭場面十分乏力。
在『長勺之戰』上,場面十分壯觀,讓人看得血脈賁張,不過到了中期的晉楚城濮之戰,其場面就要縮水了不少,到了更後來的吳楚柏舉之戰,其場面,大致已經是『村鬥』級別了。
但這些,絲毫都不影響《東周列國▪春秋篇》的偉大。
它繼承了那個時代端正、嚴肅卻不乏想象力的創作思路,為後來的歷史劇,開拓出了一條關於中國輝煌歷史篇章的奇詭想象之路。
在它之後,再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