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上千門火炮,火藥近七萬斤,為何都沒能拿下日軍駐守的蔚山城。《網路歷史》

蔚山戰役是明軍抗日援朝戰爭中的一場著名戰役,這場戰役最鮮明的特點在於,明軍投入了1200多門火炮,但明軍始終沒有拿下日軍所駐守的蔚山城。

明軍的火力到底有多強?

根據明代人諸葛元聲所寫的《兩朝平壤錄》記載:《明軍》大將軍炮一千二百四十四位、火箭十一萬八千支、火藥六萬九千七百四十五斤、大小鉛子一百七十九萬六千九百六十七斤,皆遼陽分守張登雲運。

至於三眼銃、鐵須箕、悶棍、火炮、火筒、團牌、佛郎機等器,皆倭所深畏者,無一不備,其糧餉足供一月』

通過史料就能看出,明軍在蔚山城投入的大口徑火炮——大將軍炮有1244門,各類火箭11.8萬支,各類火藥近7萬斤。

明軍攜帶了三眼銃、大將軍炮、佛郎機炮等先進武器。

凡是讓日軍感到害怕的武器,明軍都有準備。

明軍還準備了一個月的糧食,支持明軍在蔚山城和日軍打一個月的長時間作戰。

上圖_ 三眼銃 明朝的銃兵

那蔚山戰役的作戰過程是什麼樣的呢?

1597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凌晨,明軍將領楊鎬以李如梅率領的1000多明軍為先鋒開始攻城。

得知明軍來襲,日軍淺野幸長、太田一吉等軍官前來率軍支援。

明軍和日軍在蔚山城形成對峙。

在激戰中,李如梅將日軍引誘到擺賽、楊登山的伏兵處,兩路明軍合圍日軍,經過激戰斬首日軍460多人。

明軍乘勝追擊占領蔚山城的左兵營城。

十二月二十四日,三路明軍開始進攻蔚山城外圍的要塞區域開始進攻外郭城。

明軍突破蔚山城外側的築磊地域,向城內縱深發展。

防守外城的淺野幸長等日軍將領被迫後撤,日軍指揮官加藤清正親自拿起火繩槍向明軍開火,淺野幸長等日軍軍官帶領衛隊展開反擊。

從十二月二十四日的戰況看,日軍的士兵損失的絕對數字是不會少的。

否則日軍不可能做出加藤清正、淺野幸長等軍官親自向明軍開火,率領衛隊抵抗明軍的舉動。

但明軍沒能在十二月二十四日攻克島山城。

日軍還向島山城內運輸物資。

上圖_ 淺野幸長《1576-1613》

十二月二十五日開始,明軍投入重兵進攻三之丸高地。

但明軍攻城不利,付出了重大傷亡。

到了二十五日下午,明軍停止攻城。

十二月二十六日,楊鎬命令朝鮮軍隊火攻島山,日軍依托火槍和城墻向下射擊,抵抗的朝鮮軍隊死傷慘重,島山城依然沒有被明軍和朝鮮組成的聯軍拿下來。

此後多日,明軍和日軍始終處於僵持狀態。

明軍還勸加藤清正投降,但加藤清正表示,要麼戰鬥要麼和談。

或許是恐懼明軍兵力火力的優勢,加藤清正請求明軍放日軍一條出路,允許加藤清正突圍。

雙方還有談判的想法,但明軍和日軍的談判沒有正常進行。

上圖_ 日本史料《朝鮮物語》,關於蔚山之戰的記載

到了正月初四,明軍投入大部隊展開強攻,而日軍增援部隊已經到來。

為了保存有生力量,楊鎬指揮明軍放棄進攻撤退,撤退速度較慢的吳惟忠和祖承訓部遭到較大損失。

明軍犧牲1561人,傷亡2900多人,擊斃日軍3000多人。

第一次蔚山之戰結束後,明軍一邊和加藤清正和談,一邊從國內調集大部隊奔赴朝鮮參戰。

這裡面包含明軍鄧子龍部的水兵2000多人、川軍3500多人。

經過整合補充,明軍在朝鮮的兵力達到10萬人,準備吸取第一次蔚山之戰的教訓發動新的進攻。

重整旗鼓的明軍出動部分兵力,在麻貴的指揮下展開進攻。

明軍將領麻貴采取引誘日軍出城的方式和日軍決戰,但日軍堅守不出,明軍靠近蔚山後被日軍火繩槍抵抗,損失慘重。

明軍不斷地改變戰術,日軍就是不出門迎戰。

到1598年十一月六日,麻貴得知明軍在泗川戰役失敗後選擇撤軍。

第二次蔚山之戰結束。

上圖_ 萬歷朝鮮戰爭,攻城的明軍

那明軍失敗,日軍成功守衛城區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第一,日軍將蔚山城打造成一座易守難攻的堡壘。

這是明軍無法攻克蔚山城的重要原因。

蔚山城是日軍在朝鮮南部要塞群當中處在最右邊的一個要塞群,是加藤清正部隊司令部的駐地。

這使得加藤清正非常重視蔚山城的防守。

日軍在較早的時候拆掉了蔚山城的防禦地面工事,但保存了工程量較大的壕溝和城墻。

在日軍發動第二次入侵朝鮮的戰爭後,日軍利用蔚山郡東邊沿岸的朝鮮戒邊城和蔚山古邑城扥史料,增加蔚山倭城的城墻厚度和高度。

日軍以蔚山城為核心,開始在周邊大規模擴張修建防禦工事。

1597年九月中旬,蔚山城的各個防禦工事,重點為城隍堂和伴鷗亭的防禦工事已經基本建好。

此後幾個月內,日軍繼續加固蔚山城的城防。

日軍還在城隍堂據點西邊800多米的地方構築了新的城防工事島山城,在太和江上流地區修築了外圍警戒工事,在蔚山城外城北部的2公裡地方修築了以加藤清正名字命名的防禦陣地,但這個名為『清正別營』的防禦陣地始終沒有完工。

上圖_ 明、朝聯軍圍攻蔚山城

經過日軍不斷地打造,日軍形成以城隍堂和島山城兩座核心防禦要塞為原點,覆蓋多個獨立工事,外層還有壕溝、土制城墻、和其他障礙構築的防禦工事障礙。

城隍堂為復廓要塞,有好幾層防禦。

島山為沿著山地地形順勢而上建立起來的多層防禦陣地復廓要塞,防禦是極其堅固的。

蔚山城陣地名義上隻有一個蔚山城,但其整個陣地屬於一個完成的陣地防禦體系。

包含城隍堂、島山城、太和江和左兵營等多個防禦陣地。

每個陣地互為犄角,形成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

另根據相關資料介紹,在第一次蔚山戰役打響前,日軍指揮官淺野幸長所構築的島山內城要塞有依托山地建立的階梯式復廓防禦陣地、分本丸、二之丸和三之丸防禦陣地,均為勞工重修山體後用石垣外包起來的防禦工事。

在石垣表面搭建有門、櫓等建築設施。

分本丸、二之丸和三之丸都構築有城門,陣地內空間寬大,面積都在數千平方米。

山頂的本丸陣地面積約3992平方米,二之丸陣地面積1320平方米,三之丸陣地面積1977平方米。

面積大結構復雜互相聯通的防禦陣地能隱藏數量更多的日軍士兵,做到保護自己,消滅敵人。

上圖_ 明、朝聯軍圍攻蔚山城

島山陣地的大門設置得很巧妙,這是一種日式的大門,分為兩道門。

正門一側或兩側的墻體向外延伸,和主要墻體連接在一起。

形成90度的死角。

而外延出去的墻體和主要墻體之間再形成相對復雜的第二道門。

這個怎麼理解呢?

可以理解為一個屋子有外面的第一道門和裡面的第二道門,兩個門不在一個垂直線上。

那麼這種設計有什麼好處呢?

明軍在突破外門後得要找裡面門的位置,那日軍可以利用兩側的墻體射擊孔向正在尋找第二道門的明軍猛烈開火。

從多個方向堵住明軍進攻的腳步。

島山外面的港口和各個主要陣地遙相呼應,如果太和江漲潮了,日本水軍艦艇就能前來支援守軍。

通過以上的分析就能看出,蔚山的各個陣地構築科學到位,體現出日軍陣地修築的極高水平。

在十二月二十四日的攻城戰鬥中,明軍在島山頑強向上進攻,但地形對明軍非常不利。

日軍在山下的二之丸和三之丸陣地拼死抵抗明軍,明軍無法一鼓作氣拿下本丸陣地制高點,日軍還能組織展開反擊,明軍作戰確實是困難多多。

上圖_ 蔚山和慶州所處位置

第二,明軍後勤運輸出現了問題,部分糧食和武器無法運來,拖了明軍進攻的後退。

平壤戰役,明軍之所以打得速度很快,除了明軍火器強大等原因,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明軍的後勤運輸及時到位。

而蔚山戰役,朝鮮人給明軍在後勤上拖了後腿。

在武器上,明軍編配了1200多門火炮參戰,但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將軍炮無法運到前線,導致明軍的進攻火力出現嚴重的不足。

在糧食方面,明軍從十二月二十三日開始斷糧,明軍指揮官楊鎬怒斥朝鮮軍隊『目無法紀』。

朝軍很有可能在後勤方面沒有達到明軍的要求。

直至十二月二十五日,戰場附近的大米和豆類隻能讓明軍食用幾天。

運輸糧食的朝鮮官員柳成龍竟然玩忽職守,被明軍主要將領楊鎬嚴厲譴責。

由於明軍缺少食物,導致士兵在攀爬進攻中體力無法跟上。

很多士兵還在野外露宿,寒風大雨影響了將士的身體健康,還讓很多戰馬在寒風大雨中失去性命。

上圖_ 明軍

第三,主將楊鎬在指揮中過於呆板。

當時戰鬥進行到十二月二十九日,日軍營連續作戰糧食彈藥都耗盡了,明軍也打得精疲力竭。

加藤清正提出請求,希望明軍能放日軍一面。

明軍將領麻貴建議主將楊鎬。

采取方日軍出城的戰術,在半路上截擊日軍。

只要日軍失去了蔚山城區陣地的幫助,明軍完全有把握在野戰中打敗日軍,碧蹄館之戰就是證明。

但這個合理建議被楊鎬拒絕了。

楊鎬錯過了發揮明軍野戰優勢殲滅日軍的做法。

而當時的情況也確實要求明軍速勝利,明軍將士在野外居住,很多士兵冷的手指都凍壞了。

而日軍在城內的日子不好過,士兵殺軍馬作為食物充饑。

如果明軍能讓日軍出城,在半道上截殺,甚至擊斃加藤清正本人,蔚山戰役的進攻速度將大大加快。

上圖_ 加藤清正《1562年7月25日-1611年8月2日》

第四,加藤清正是一位卓越的日軍指揮官,給明軍帶來麻煩。

加藤清正早年就在豐臣秀吉底下做事,在攻打鳥取城的戰鬥中,加藤清正就立下戰功。

織田信長去世後,豐臣秀吉和柴田勝家爆發內戰。

加藤清正指揮軍隊在賤嶽戰役中擊敗了敵人,得到了豐臣秀吉的賞賜。

1585年,加藤清正參加了討伐長宗我部元親的戰爭。

加藤清正作戰經驗豐富,作為日軍第二軍團的指揮入侵朝鮮。

加藤清正足智多謀,善於用兵法來打敗敵人,作戰身先士卒。

在蔚山戰役中,加藤清正在二之丸陣地親自用火槍向明軍射擊,鼓勵士兵殺敵。

在第二次蔚山戰役當中,面對麻貴的引誘日軍出城的作戰,加藤清正始終沒有上當。

有加藤清正作為名將坐鎮蔚山城,再加上日軍修築的堅固的蔚山城山地防禦陣地和後勤保障不到位等原因,明軍始終沒有拿下蔚山城。

作者:孫毅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

[1]《明史》《明實錄》

[2]《萬歷朝鮮戰爭》 梁曉天 中國出版集團 現代出版社

[3]《萬歷朝鮮戰爭全史》 朱爾旦 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