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通濟堰的千年時光。《網路歷史》

北京時間10月6日上午,在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召開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73屆執行理事會上,2022年《第九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公佈,四川省通濟堰成功入選。

下面,請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通濟堰的歷史經緯。

▲新津城南通濟堰

通濟堰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在用古代大型水利工程,渠首位於成都市新津城區東南南河、西河與岷江匯合處。

幹渠沿岷江西岸山前平原邊緣臺地南下,經成都市新津區、眉山市彭山區、眉山市東坡區,至眉山市東坡區城南入松江《又名醴泉江》。

通濟堰在歷史上曾被稱為六水門、蒲江大堰、馨堰、遠濟堰、桐梓堰,至今有兩千多年歷史。

通濟堰之名首見於唐,傳統說法依據《新唐書·地理志》,以為唐開元時益州長史章仇兼瓊所開。

《新唐書》對通濟堰的記載

其實,唐代隻是一次重建。

宋人李心傳在《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五四中認為:『眉州通濟堰,自建安間創始,溉蜀州之新津、眉州之眉山、彭山縣田三十四萬餘畝』當代水利專家譚徐明認為李心傳的說法可信,她說:『據此可以推斷蒲江大堰是通濟堰的前身,始建時間應該在東漢末年建安時』《見譚徐明《四川通濟堰》》

成書於1988年的《四川省水利志》據《元和郡縣圖志》於彭山馨堰記有『擁江水為大堰,開六水門,用灌郡下。

公孫述僭號,犍為不屬,述攻之,功曹朱遵拒戰於六水門,是也』從而推斷通濟堰的前身『六水門』始建年代應不遲於西漢末年。

通濟堰攔河壩

2003年版《中國水利百科全書·水利史分冊》記載:『西漢景帝時,蜀郡守文翁在岷江流域築湔堰,在武陽縣引岷江水築大堰,開六水門灌溉』《新津古屬武陽》這就把通濟堰的創修年代上溯到了公元前141年。

通濟堰經西漢創建、唐代再建、宋代擴修,從而形成了延續至近代的渠首樞紐,包括攔河大壩、引水渠堤、通航水缺、控制標準等工程設施的大致佈置格局。

譚徐明《四川通濟堰》說:『從工程技術角度而言,通濟堰是岷江流域古代少有的有壩引水工程,其攔河壩應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運用時間最長的活動壩』

通濟堰入水閘

據史料記載,南河、西河及通濟堰幹渠均可通航,攔河壩留有水缺,供船隻、竹《木》筏上下,水缺位於南河河道北側,寬約10米,每年10月開始歲修,12月船筏停走南河《稱封工》,正月下旬在指定地點抬船過壩,進入夏季6月24日前後人工開缺,船筏可由水缺上下。

隨著近代陸路交通發展,水運逐漸衰落,當年船筏過水缺的景況,已不復再現。

通濟堰美景——堰堤春漲

通濟堰在其發展的歷史長河中累興累廢。

唐代,章仇兼瓊重建通濟堰,使灌區達16萬畝規模。

南宋時,灌溉面積達34萬畝,灌區之富庶,不遜於成都平壩。

到了明代,第一次大修後灌區僅有2.5萬畝,遠不及唐宋水平。

清雍正十一年,四川總督黃廷桂主持入清以來通濟堰首次修復。

乾隆十九年十月,通濟堰再次擴建舊堤、加作新堤。

嘉慶七年,新、彭、眉三縣合力,又對通濟堰進行了一次改造,引羊馬河水入堰,使通濟堰與都江堰外江灌區相連,為後來嘉慶、道光年間灌區水田面積的迅速增多提供了水利保障。

《重修通濟堰碑文》

據史料記載,清代眉州設州判主管通濟堰全部行政事務。

光緒十九年,灌區三縣各設堰局,分管各縣境內幹渠及支渠級筒口的管理。

民國元年,廢除州判官制,改設眉州水利分知事,專管通濟堰。

幾年後,四川省以縣為單位成立水利協會,水利研究會等。

民國二十四年成立省水利局。

清朝宣統二年刻制的修通濟堰碑記

通濟堰在運行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積累了相當豐富的工程管理經驗,逐步形成了歲修準則、工費分攤、歲修時序、招工承包、定期巡河、渠首護堤、平梁分水、筒車定勢、冬閉春開、輪灌用水、定點飛沙、春閉秋開十二項堰規,有的至今仍有借鑒意義。

南宋著名學者、眉州知州魏了翁在《壁津樓記》中說:『蜀餉為粟百五十萬石,仰西州者居多。

歲侍以稔,惟都江、通濟二堰』把通濟堰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事關國家盛衰的層面。

通濟堰灌區

時至今日,通濟堰作為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運用時間最長的活動壩,仍發揮著巨大的綜合效益,是『天府糧倉』的重點區、糧食安全的壓艙石。

通濟堰灌區覆蓋面積超過770平方公裡,為灌區提供生產、生活、生態用水和調節灌區區間洪水,灌溉成都、眉山兩市52萬餘畝農田,惠及人口百萬。

來源:方志新津

方志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互聯網,僅為傳播更多信息。

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