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蜀漢四相』為何都要去『前線』?《網路歷史》

民間有『蜀漢四相』的說法,分別指諸葛亮、蔣琬、費禕、董允。

但嚴格來說,蜀漢有且隻有一位丞相,那就是諸葛亮。

不過,常璩《華陽國志》又說:『時蜀人以諸葛亮、蔣琬、費禕及允為四相,一號四英也』這是因為,蔣琬、費禕雖無宰相之職,卻有宰相之權:其所任大將軍、錄尚書事,集軍、政大權於一身,堪稱輔政第一人。

影視劇中的諸葛亮、蔣琬和費禕。

來源/電視劇《三國演義》截圖

除了早逝的董允外,後來居上的薑維也曾錄尚書事、進大將軍。

因此,諸葛亮、蔣琬、費禕、薑維都可被視為『宰相』。

奇怪的是,他們皆常年不在朝中《成都》執政。

查《三國志》可知,諸葛亮、蔣琬、費禕、薑維在擔任『一把手』前後,都領兵出屯漢中,似是遊離在中樞之外。

一人如此,或是巧合;而蜀漢四位『宰相』均是如此,又當作何解釋?

漢中的戰略意義

建安二十四年《219》,劉備舉益州之力拿下漢中。

盡管在此之前,漢中大多百姓已被曹操遷徙至鄴城、洛陽,但對蜀漢政權而言,漢中之得失仍十分關鍵。

誠如蜀臣楊洪所言:『漢中則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如前文所述之合肥、永安、仇池、洛陽乃至並州等,一地之戰略意義取決於其交通、地理、經濟、局勢等因素,現分述如下:

首先,漢中古稱『形勢之地』,擁有發達的交通優勢。

蜀漢軍隊從益州而出,通過金牛道或米倉道直達漢中後,向北即可走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威臨雍州與關中平原;向西可抵達武都、陰平二郡,直逼涼州;至於漢中之東,則兼有水《漢水》陸之利,能快速抵達東三郡《房陵、上庸和西城》、南陽、襄陽等軍事重鎮。

三國漢中地區形勢圖/宋傑《三國兵爭要地與攻守戰略研究》

東漢末年,劉焉割據益州後,令張魯進駐漢中,『斷絕谷閣,殺害漢使』,遂與朝廷『不得復通』。

建安末,劉備打下漢中後,為策應關羽,令劉封、孟達乘漢水東進,一度占領了東三郡。

魏明帝曹叡時,大司馬曹真曾打算走子午道進攻漢中;而大將軍司馬懿則從宛城西進,溯漢水而上,分而攻之,但最終因天時地利皆失而罷兵。

蔣琬坐鎮漢中時,亦曾打算故伎重施,借漢水之利,東進攻占上庸等地。

不難看出,漢中之所以會是戰略樞紐,正是因為其地處魏蜀兩國的交界之處。

作為『中間地帶』,漢中與川蜀、荊襄、雍涼、關隴等數個重要區域直接相連,可謂『前控六路之師,後據兩川之粟,左通荊襄之財,右出秦隴之馬,天下大計,斯可定矣』。

因此,魏蜀雙方都不得不重視其存在,並將其視作一塊『探路石』。

只要三足鼎立的基本格局沒有太大變化,漢中地區作為蜀漢『北大門』,其地位就不會動搖。

支撐漢中地位的另一大支柱,是它的經濟條件。

早在戰國時,漢中便以其豐饒而聞名,與巴、蜀二地並列。

縱橫家蘇秦曾對秦惠王說:『大王之國,西有巴、蜀、漢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馬之用』這話絕非妄言。

漢中之地,廣袤也,加之平原丘陵頗豐、山川水澤之利、森林植被茂盛,謂之『褒斜材木竹箭之饒,擬於巴蜀』,天然適合發展農業與畜牧業。

君不見高帝劉邦出漢中,定三秦、鎮關中、長驅直入破項羽,便多虧蕭何常居漢中,確保漢軍『足兵足食』。

西漢武帝在位時,還專門動用數萬人自褒斜道而出,將漢中積谷運送至長安。

及至漢末,天下紛亂,漢中雖是『衢地』,卻遠離中原,得到暫時安寧。

在五鬥米教大天師張魯的教化下,漢中『戶出十萬,財富土沃』,儼然成了一時樂土。

故法正在勸說劉備攻漢中時,才會放心大膽地給他『畫餅』:

『克之之日,廣農積谷,觀釁伺隙,上可以傾覆寇敵,尊獎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廣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

影視劇中,張飛屯兵巴西,準備奪取漢中。

來源/電視劇《三國演義》截圖

如法正所言,蜀漢政權一旦占據漢中,進可直攻雍涼、隴右,擴大自己的『基本盤』;退亦能據險而守,將曹魏大軍阻擋在漢中之外,使其難以展開,無法形成較大規模的攻勢。

漢中之戰略意義,不言而喻。

故《華陽國志·漢中志》有載:『是後處蜀、魏界,固險重守,自丞相、大司馬、大將軍皆鎮漢中』由此可見,諸葛亮、蔣琬、費禕等人坐鎮漢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此地對蜀漢十分重要,不容有失。

問題的關鍵是,劉備執政時,也隻是令魏延坐鎮漢中。

既然如此,諸葛亮、蔣琬等人為什麼不繼續派一員大將督漢中,反而要親自前往呢?

以攻代守的國策

從劉備到諸葛亮,蜀漢政權的對外戰略有明顯變化。

劉備雖不惜血本拿下漢中,卻沒打算繼續北上。

其稱帝當年,就揮師東征,意圖奪回荊州。

那麼對曹魏,蜀漢自然要以防守為主。

這正是魏延坐鎮漢中的原因。

隻守不進,保漢中無虞,便是大功。

影視劇中的魏延。

來源/電視劇《三國演義》截圖

諸葛亮執政後,奉行『聯吳抗曹』的政治主張。

彼時,蜀漢雖仍在東陲重鎮永安、江州佈防,但它們的戰略意義卻不如漢中,甚至有時還要遷就它。

蜀建興八年《230》,曹真進逼漢中時,諸葛亮就曾令李嚴自江州發兵二萬支援前線。

這一時期,魏蜀之間的摩擦依舊維持在漢中。

不過諸葛亮親自坐鎮此地,則是因為:漢中此時肩負起的戰略意義,更多是進攻。

日人柿沼陽平曾提出,蜀漢有『軍事最優先型經濟體系』。

諸葛亮執政後,堅持北伐,執行『以攻代守』的基本國策。

這便意味著,他必須將漢中打造為一個『軍事基地』,以備隨時應對戰事,進可快速出擊,退亦能安保太平。

那麼,諸葛亮又是如何做的呢?

第一步,自然是利用漢中的險峻地形,據險而守,提前為自己留一條退路。

張華《博物志》雲:『蜀漢之土與秦同域,南跨邛笮,北阻褒斜,西即隈礙,隔以劍閣,窮險極峻,獨守之國也』環顧漢中四周,有群山環繞、峽谷縱橫,往來殊為不易。

曹魏想要進入漢中,也隻能沿曲折小道緩慢而行,故而其大軍數量縱使驚人,也難以在短時間內鋪展開來。

如此一來,蜀軍就能借助漢中地形,對敵軍進行打擊。

若一擊不成,便退居險要而守。

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期間,就曾在撤兵途中設伏,並在木門道一舉射殺了前來追擊的曹魏名將張郃。

漢中地形示意。

來源/紀錄片《地理中國》截圖

三國時,高級官吏往往集軍、政大權為一身。

諸葛亮雖名為丞相,亦掌軍中大權。

劉禪親賜其『金鈇鉞一具』。

案《禮記·王制》:『賜鈇鉞,然後殺』有後主『付之以專命之權』,諸葛亮指揮三軍自然如臂指使。

在他之後,蔣琬、費禕、薑維先後為大將軍、錄尚書事,以軍、政最高長官的身份坐鎮漢中,親自主持軍隊,或保境安民,或繼續北伐。

而蔣琬、費禕、薑維之所以『蕭規曹隨』,也是因為諸葛亮已提前在漢中打好了根基。

眾所周知,諸葛亮有兩件大名鼎鼎的發明。

一是『木牛』和『流馬』,極大提高了蜀軍的運輸效率。

據《三國志·鄧艾傳》記載:『每大軍征舉,運兵過半,功費巨億』以當時的生產條件,軍械、糧草等物資的運輸是一筆巨大開支。

蜀道崎嶇,運輸更是難上加難,諸葛亮隻好『被動』發明這項神器,提高運輸效率。

影視劇中,被魏軍截獲的木牛流馬。

來源/電視劇《三國》截圖

為了省時省力省錢,諸葛亮還在漢中甚至是邊境前線進行屯田。

如黃沙《今陜西省勉縣東北》、上邽《今甘肅省清水縣一帶》、蘭坑《距離五丈原不遠處》等地,皆曾是諸葛亮大規模屯田之地。

所謂『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諸葛亮對於漢中的苦心經營,讓蔣琬、費禕等人不得不繼續加大對此地的重視,紛紛出屯漢中,指揮邊防要務。

而諸葛亮發明的另外一件發明——諸葛連弩,也有效提高了蜀軍的作戰能力,為蔣琬等人親自坐鎮漢中提供了莫大信心。

連弩這種殺傷力極高的武器,在當時並不罕見。

據《漢書·李廣傳》所附《李陵小傳》記載:『陵軍步鬥樹木間,復殺數千人,因發連弩射單於』張晏註曰:『三十絭《弓弦》共一臂也』不難看出,漢代連弩是多張弩機共用一臂,以同時發出多支箭矢。

這種『無差別』打擊固然能讓敵人無所遁形,卻也有兩個弊端:一是體型笨重,不夠靈活,也不易隨軍攜帶;二是方向固定,容易造成浪費。

反觀諸葛連弩,卻配備了『箭匣』。

它可以盛放十支弩箭,在扣動扳機發出一支箭後,箭匣中的箭便會自動落入箭槽中《見明代茅元儀《武備志》》。

是以,蜀漢弩兵不僅能連續不斷的發射,還能對目標進行精準打擊。

另外,以往弩箭一般在2到4尺之間,配合大型連弩車使用的特制箭矢,甚至可達10尺。

而諸葛連弩為了減輕重量、攜帶方便,將尺寸縮短至8寸。

因此,蜀國弩兵才能帶著它隨意奔走在山林之間,並借助險峻地勢對曹魏騎兵進行攻擊《弩箭尺寸減小,威力也會隨之降低,故《武備志》亦稱蜀軍曾在弩箭上塗抹見血立斃的毒藥,以增強其殺傷力》。

影視劇中的諸葛連弩。

來源/電視劇《虎嘯龍吟》截圖

要之,諸葛亮坐鎮漢中,不僅是因為此地戰略意義十分重要,也是出於蜀漢對曹魏政策的調整。

蜀軍以攻代守,自然要最高軍事長官常年坐鎮與此;蔣琬、費禕雖奉行『保境安民』之策,卻也深知漢中之重要。

盡管他們並不提倡屢動兵戈,但在蜀漢人才極度匱乏的情況下《曾任漢中督的吳壹、王平先後病逝》,他們也隻好親自上陣,兼任漢中督,在主持漢中防務的同時,遙控處理朝政。

軍政大權的分離

從諸葛亮到蔣琬,再到費禕《董允》、薑維,蜀漢『宰相』似乎形成了一個默契。

諸葛亮坐鎮漢中時,蔣琬在朝中,為其『足兵足食』的同時,也分擔一部分朝務。

諸葛亮去世後,劉禪沒有再立丞相,反而對蔣琬下了一道詔書:『君其治嚴,總帥諸軍屯住漢中,須吳舉動,東西掎角,以乘其釁』

不久後,蔣琬出鎮漢中,費禕則擔任尚書令,負責處理朝政。

蔣琬病逝後,費禕接替其但任大將軍、錄尚書事,卻仍未留在朝中,再次前往漢中督軍;取代他的則是董允,以尚書令的身份繼續輔佐劉禪。

由此可見,若非董允提前去世,下一個接替費禕坐鎮漢中的,極有可能是董允而非薑維。

誠然,坐鎮漢中的『宰輔』仍是朝堂的『一把手』,擁有對重大問題的決策權。

但他們畢竟遠離朝堂中樞,彼時在朝中掌權的,不正是後主劉禪嗎?

不難看出,蜀漢後期的軍政大權已逐漸有分離趨勢。

這固然是因為他們需要經營漢中,但從政治角度出發,蜀漢『宰相』出屯漢中還有一些其他解釋。

比如,這是否是蔣琬、費禕等人為平衡政治派系而做出的讓步?

歷史學家田餘慶先生曾指出,『東州人』與『荊州人』存在『新舊之爭』。

那麼,諸葛亮去世後,『相權』是否會在蔣琬《荊州集團》、費禕《出身荊州,卻屬東州集團》等人之間順利交接?

從這個角度出發,蔣琬主動出屯漢中,或許是主動讓權給費禕。

隻不過,田先生所言雖然精辟、有洞見性,但仍有值得商榷之處:盡管蜀漢的『派系之爭』一直被反復提及,但在真實歷史上,蜀漢群臣真的會因為『派系』而變得涇渭分明嗎?

恐怕未必。

所以,若隻從派系考慮,未免也有失偏頗。

不妨再對後主劉禪多一些關注:

沒有任何一個皇帝,會樂意看到臣子權勢滔天,即便他是諸葛亮。

後者之忠義,無須任何質疑;隻是劉禪身為皇帝,盡管他口口聲聲說『政由葛氏,祭則寡人』,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不會讓朝堂上再出現第二個『諸葛亮』。

蔣琬之後,費禕、董允皆天子近臣《曾任太子舍人》。

在『宰相』前往漢中後,他們以皇帝親信的身份在朝輔政,又怎會不偏向劉禪?

如此一來,坐鎮漢中的『宰相』雖還是最高軍事指揮官,但朝政之予奪就更多要看劉禪心意了。

至蜀漢後期,劉禪以閻宇為右大將軍,試圖轄制大將軍薑維。

據《三國志·諸葛亮》所附《董闕傳》註引孫盛《異同記》載:『瞻、厥等以維好戰無功,國內疲弊,宜表後主,召還為益州刺史,奪其兵權;蜀長老猶有瞻表以閻宇代維故事』

看起來『扶不起』的劉阿鬥,或許自有智慧。

來源/電視劇《三國》截圖

宦官黃皓亦在此事中摻和了一手,『陰欲廢《薑》維樹《閻》宇』。

而這,未嘗不是劉禪的默許……

參考資料:

1、陳壽撰,裴松之註《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82.7

2、常璩撰,劉琳校註《華陽國志校註修訂版》,成都:成都時代出版社,2007.6

3、陳金鳳:《魏晉南北朝中間地帶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5

4、田餘慶:《秦漢魏晉史探微》,北京:中華書局,2011.6

5、孫機:《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修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8

6、宋傑:《三國兵爭要地與攻守戰略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20.1

7、雷勇:《蜀漢漢中都督考論》,《漢中師范學院學報》,1997年第1期

8、柿沼陽平:《蜀漢的軍事最優先型經濟體系》,《史學月刊》,2012年第9期

9、黃兆宏,王新成:《蜀漢後期宰相『出屯』現象簡論》,《寧夏師范學院學報》,第39卷第6期

《來源:國家人文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