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魏海榮:跨越千年的愛戀。《網路歷史》

跨越千年的愛戀

文/魏海榮《山東高唐》

《網絡圖片》

有一種愛,愛得深沉,愛得濃烈。

有一種愛,不論年齡不分職業,在所有人心中縈繞。

有一種愛,跨越千年永不磨滅。

他是一位偉大的詩人,寫下了不朽的詩篇。

他創造的楚辭文體在中國文學史上獨樹一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傳唱千年。

他又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他年輕有為,身懷大志,為楚國的發展不懈努力。

但面對一心為私的楚國貴族,卻受到排擠打壓,一次次被流放。

他空有滿腔報國志,卻眼睜睜看著一度興旺的國家走向滅亡。

他悲憤交加沉江而亡。

他是堅持理想寧死不屈的愛國詩人屈原。

寧死不離母國是他的愛。

他是一位文臣,卻有武將一般的錚錚鐵骨,他心懷家國,理想遠大,不懼生死。

他雖戰敗被俘,卻受到敵人的尊重。

忽必烈以宰相之位誘降他,他卻不為所動,傲然拒絕。

他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從容就義是他的愛。

他是一位軍事奇才,出生將門,戎馬一生,抗擊倭冠十餘年,徹底結束了自南北朝以來倭寇對沿海百姓的殘害。

他還是一位兵器、軍事工程專家,發明和改進了各種火器,建造大小戰船、戰車,使明軍水陸裝備優於敵人,在長城上修建空心敵臺,進可攻退可守。

他征戰沙場殺敵無數,令倭寇聞風喪膽,保得大明朝固若金湯。

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

他是一代戰神戚繼光。

南征北戰是他的愛。

清朝末年,被驅逐的倭寇再次犯中國土。

面對數量、裝備都勝於我方的日本戰艦,他指揮致遠艦頑強抵抗,被包圍在困局之中,他高呼:『吾輩從軍衛國,早置生死於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然後瞄準日軍主力艦吉野號沖去,要與敵人同歸於盡,卻不幸被擊沉。

沉海後,他拒絕官兵用救生圈救他。

他志在殺日寇以報國恩,寧死不做俘虜,以身殉國。

他是『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的鄧世昌。

壯烈赴死是他的愛。

1931年9月18日,日軍再次侵華,占領我東三省。

七七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

戰火燃遍華夏,人民流離失所。

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義無反顧,以血肉之軀抵擋炮火。

踏盡河邊草,灑遍英雄淚,又何必氣短情長?

寧碎頭顱,還我河山!浴血奮戰迎來正義的勝利,捐軀報國換來盛世的和平。

他們有工人,有農民,有學生,有老人,有孩童,他們是華夏四萬萬同胞共同築起的長城。

奮起救國是他們的愛。

新中國誕生之初,美國侵略朝鮮,不顧中國政府的多次警告,將戰火燒過三八線。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他們迅速集結,跨過鴨綠江,趕赴朝鮮戰場。

打得一拳出,免得百拳來,他們打破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打出了中國的國威軍威。

他們是為和平而戰為正義而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

埋骨他鄉是他們的愛。

美國寧可斃了他,也不讓他回國。

他歷經磨難終於回到祖國,投身科研嘔心瀝血,成功研制了第一枚導彈,發射祖國第一顆人造衛星,迎來中國航天新時代。

他是『活著就是為了為人民服務』的錢學森。

他一生專註於水稻研究,讓億萬人擺脫了饑餓,他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他以『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拼搏精神,帶領團隊,打出大慶第一口噴油井,用自己的身軀制服井噴,他是『鐵人王進喜』。

1998年,長江全流域特大洪水,幾百萬人民家園被毀,他們跳進洪流,用身體築成堤壩,堤在人在,堤亡人亡,他們是用生命保衛人民的子弟兵。

他兩次進藏,走遍茫茫雪域高原,他是一塵不染兩袖清風的共產黨楷模孔繁森。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他們不計報酬無論生死,白衣為甲,逆行而戰,他們是鬥病魔保安康的白衣戰士……在每一個平凡的崗位,每一個尋常的日子,他們盡職盡責,用汗水回饋社會,用勤勞譜寫未來,他們是每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中國人。

砥礪奮鬥是他們的愛。

他們戴著鮮艷的紅領巾,凝望飄揚的五星紅旗,他們繼承前輩精神,燃愛國情,立報國志。

他們聆聽長輩們諄諄教誨,學習鉆研積蓄力量,隻為祖國更好的明天。

他們是奮發有為的少年。

博學篤行是他們的愛。

愛國,是一代又一代人心底最淳樸最真摯的情感。

歲月變遷時代發展,愛國之情鐫刻在每一個華夏兒女心底。

為了她,不惜拋灑熱血,為了她奉獻青春,因為,我愛你,中國。

【作者簡介】魏海榮,高唐縣第一實驗小學教師,喜歡在文字中尋找寧靜,喜歡在平凡的生活中尋找心靈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