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是開國皇帝,趙匡胤的子孫在北宋一朝的命運卻讓人唏噓。
有人說了,古代實行世襲制和嫡長子繼承制,龍生龍,趙匡胤的子孫應該也是皇帝才對。
事實真是這樣的嗎?
熟悉宋史的朋友都知道,趙匡胤駕崩之時,有關『燭影斧聲』的說法也流傳開來。
宋開寶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十月的一天夜裡,太祖趙匡胤得了大病,招晉王趙光義來議事。
他們在裡面說什麼,左右都聽不到。
但燭影搖曳中,有人看見趙光義離座退避,過一會聽到斧子戳地擊物的聲音。
當天夜裡,趙匡胤便駕崩了。
以刑偵學的角度來說,誰是最大的受益人誰就最可能是兇手。
趙匡胤之後,上位的是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
又聯想到燭影之中斧子戳地的情形,人們推測,趙匡胤應該是被趙光義用斧子給劈死了。
當然,現在我們知道,『燭影斧聲』出現在《宋史紀事本末》等文獻資料中,但其真實性並不高。
相對於『燭影斧聲』,比較可行的說法是『金匱之盟』。
趙匡胤、趙光義的生母杜太後病重的時候,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便召宰相趙普進來當眾宣佈遺命。
於是,便有了下面的一段對話:
太後因問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
』太祖嗚噎不能對。
太後固問之,太祖曰:『臣所以得天下者,皆祖考及太後之積慶也』
太後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兒主天下耳。
使周氏有長君,天下豈為汝有乎?
汝百歲後當傳位於汝弟。
四海至廣,萬幾至眾,能立長君,社稷之福也』
杜太後的邏輯很現實。
趙匡胤之所以得天下,正是由於周世宗的兒子年幼。
假如周有年長的君主,這天下還會是你的嗎?
所以,要治理一個龐大的國家,必須由一位年長的君主來坐鎮。
『金匱之盟』也有爭議,但都是細節方面的,而且從五代以來形成的隱皇儲制《皇帝一旦確定了繼承人,就封其為京兆尹》來看,其真實性還是比較高的。
圍繞著『金匱之盟』有『三傳約』之說,即趙匡胤傳趙光義,趙光義傳給自己的四弟趙延美,趙延美傳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
真實的歷史卻沒有按照這個走向來發發展。
根據史書記載,趙匡胤一共有四個兒子。
金匱之盟』訂立時,趙匡胤兩個兒子已早夭過世了,膝下隻有兩個年幼的兒子–趙德昭、趙德芳。
這兩個兒子非但沒有繼承皇位,反而下場比較淒慘。
趙匡胤在世時,趙德昭隻是做了山南西道節度使、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差事,等到趙光義繼位,才開始獲封郡王。
太平興國四年,也就是公元979年,趙德昭跟隨趙光義攻打幽州。
在軍中,有人謀議立趙德昭為皇帝。
趙光義知道後,對趙德昭進行訓斥。
趙德昭拗不過心中的那口氣便自殺了。
趙德昭死時,趙光義抱著趙德昭的屍體悲情地大哭,兒啊,你太傻了,何必要這樣呢?
趙德芳,也就是戲曲中常常被美化的『八賢王』,就更慘了。
史書上說他『寢疾薨』,得了重病醫治無效死亡,年僅22歲。
具體得了什麼病,未知。
趙德昭有五個兒子,他們生前官居高位,死後大都被追封為郡王。
趙德芳有三個兒子,命運與趙德昭之子類似。
無論怎樣,在北宋一朝,皇位始終沒有落到趙匡胤子孫的手裡。
不過,趙匡胤的子孫後代並非與皇位無緣。
到了南宋時期,由於宋高宗趙構沒有生育能力,趙德芳次子趙惟憲的後代趙昚幸運地登上皇位,這就是南宋孝宗。
如此,宋朝的皇位又回到趙匡胤一脈。
如果真有命運。
或許,這就是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