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被害後,遭到猛烈歪曲,當時重要大儒為其聲辯,字字感人。《網路歷史》

嶽飛殺身成仁感動千年歷史,不僅是英雄主義更是儒將風采

39歲的嶽飛在臨行前寫下八個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因話錄》奇冤之下的民族英雄就此以悲壯的嘆息走進了歷史。

嶽飛死的悲壯而又坦然,在傳統的『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綱紀來說,嶽飛的選擇是英雄最蒼涼而又悲壯的選擇,嶽飛死後,南宋這一道忠心赤膽的血肉長城轟然倒塌

後世許多人或許隻認為嶽飛是武功蓋世的大將,領著嶽家軍風風火火北上伐金,甚至是隻善於打仗一味愚忠。

其實不然,嶽飛當屬有宋一代最有風度的儒將和大詞人。

嶽飛曾說『仁、信、智、勇、嚴五者缺一不可』,儒家思想貫穿其人生始終。

其為國盡忠,侍母盡孝,治軍盡嚴,待人以寬,其無處不是儒將風度,正因為一生的對英雄主義的追求,才讓其明知冤死,卻坦然受之,最終殺身成仁,在中國浩蕩的歷史留下最光明磊落的大將風度。

滿江紅

對其正確評價在《宋史》裡:『西漢而下,若韓、彭、絳、灌之為將,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並施如宋嶽飛者,一代豈多見哉』

當被秦檜指使的禦史中丞何鑄審訊嶽飛時,『飛裂以背示鑄,有‘精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禦史看後不得不深受震動,為之向秦檜辯誣。

嶽飛十分孝順,母親生病時,他親自煎藥,並必然自己嘗過再端給母親。

在家時,走路都很小心,唯恐打擾老人休息。

在其母去世後,嶽飛上奏朝廷,解除軍職,千裡奔喪,本打算為母守制,因邊關告急,在朝廷降詔,並令全體武官共同敦請,否則同受處分,在此情況下,嶽飛隻好『移孝作忠』回到鄂州的軍營。

《金陀續編》

嶽飛治軍極嚴,練兵之勤,在中國軍隊使上都屬於罕見之列。

在當時南宋人邵緝說:『嶽飛身與下卒同食而持軍嚴甚,民間秋毫無犯。

敵人簽軍經涉其地者,或問其威名,各相謂曰:嶽爺爺軍也,事來降附』

曾有將領與嶽飛探討帶兵問題時,嶽飛回答說:『有功者重賞,無功者峻罰』嶽飛有個部將,負責犒賞軍士,一次戰役後,嶽飛讓他給甲兵每人五貫錢,輕騎兵三貫,不帶甲兵二貫,結果這個將私下可口,嶽飛最終將其處死。

嶽家軍

他的舅舅因騷擾駐地百姓,被人告發,嶽飛認為這是嚴重違反軍紀。

由於極孝,不得不將此事通報其母『舅所為如此,有累於飛,飛能容,但軍情與軍法不能容,最後大義滅親,將其舅舅軍法處死』《三朝北盟匯編》

每次行軍,嶽飛嚴格要求不得踩踏莊家,如果有違背『必死不貸』。

此後嶽飛的最嚴軍法規范下,他的嶽家軍『三日整軍,所經夜宿民戶外,民開門納之,莫敢先入。

晨起去,草葦無亂者』《紀鄂王事》

正是因為鐵的紀律讓嶽將軍逢戰必勝。

除此之外,每次征軍糧時,嶽飛都是比較糟心,總是皺眉對將士們說:『東南民力耗矣,國家恃民以立,而不曹徒耗之,大功未成,何以報國?

』《宋史》一個對百姓體恤的將領,無時無刻不關心底層人民生活,他唯有以戰止戰,為萬世開太平。

除了嚴肅軍紀外,嶽飛還有另一暖心的一面。

他本人與最下級士兵同坐同食,有好吃的必然平分,有時慶功喝酒,因為酒不夠喝,就隻能兌水,盡量讓所有人都喝上一口。

出外作戰,士兵露宿外邊,他也露宿外邊,有的士兵戰死沙場,嶽飛親自哭奠,撫養遺孤。

每當朝廷賞賜,嶽飛都要平分給士兵,自己一分不取。

『恩威兼施,人人畏愛重犯法,……奉令莫敢違』文武之道,一松一從馳,嚴刑苛法的武將從看並不少見,但能如意以以愛人的將軍卻並不多。

軍情稍穩定後,他就招募農民實行營田,給以耕牛,種子和糧食,又讓士兵屯田,征戰之餘,盡力發展農業。

『行之二、三年,省漕運之半』,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對農民的負擔,這些舉措都非一般武將可比,是一個具有戰略的軍事政治家才有的情懷和胸襟。

雖然戰爭難免殺人無數,但其並不嗜殺,往往是敵軍放下武器,他就立即給予釋放,堪稱仁義之師。

嶽飛在與遊寇作戰時,將對方殺得大敗,嶽飛叫人高呼:『不從賊者坐,吾不殺汝』一下次投降的就有八萬之多。

往往是『誅其酋而撫其眾,慎勿妄殺』。

在鎮壓各地反叛時,嶽飛看到許多起義者,大部分都是良民,生活所迫,被逼無奈鋌而走險,在抓住俘虜時,嶽飛只要求處死首要人,而赦免大多數脅從者,沒能得到朝廷批準,嶽飛再三請求,宋高宗勉強同意。

當地一帶百姓,感念其仁德,家家繪象祀之。

《宋史》

儒將嶽飛

與歷史上所有的悍將不同外,嶽飛本質上來講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儒將,其一與自幼家庭教育有關,和日後他與儒學讀書人頻繁交往都有重要關系。

儒家的最高追求即是治國平天下,嶽飛將此作為人生最高追求。

嶽飛『少負氣節,沉厚寡言,性剛直,意所欲言,不避禍福,資敏悟強記。

書傳無所不讀,尤好《左氏春秋》及《孫吳兵法》達旦或不寐』苦學加上良好稟賦,讓嶽飛打下了厚重的儒家和兵家的內涵,融入到其人格上來,其自覺使命意識越來越濃厚,加之南宋的弱國狀況,使得嶽飛從小就立下以身報國的英雄主義,遺憾的是,未能戰死沙場,卻死於奸人之手,痛何言哉!

嶽飛曾向老鄉周同學習射箭,後來周同又將自己的兩張弓箭贈送給他。

周同死後,嶽飛賣掉自己的衣服,初一、十五到周同墳前祭奠。

這些事情無不體現嶽飛的重情重義和英雄交友的原則。

他的父親看到嶽飛如此感念故人問他說:『讓你有朝一日為國有用,你能成徇國死義之臣嗎?

嶽飛學射箭

嶽飛慷慨回答說:『惟大人許飛以遺體報國家,何事不敢為?

』父親聽了嘆息道『有子如此,吾無憂矣』《金陀粹編》

也真因其性格光明磊落,其出身儒家綱常思想,其立志英雄死身報國,其無論做事仁愛大氣,做詩蒼涼悲壯,意境雄渾,讓嶽飛最終冤死報國。

有人問他『天下何時太平』時,嶽飛慨然回答:『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即太平矣』《鄂王傳》

嶽母刺字

多年後,南宋大儒朱熹在與弟子談話時,說出了嶽飛真諦。

學生問他:『嶽侯若做事,何如張俊、韓世忠?

朱熹回答說:『張、韓所不及,卻是他識道理了』

問:『嶽侯以上者當時有誰?

回答說:『次第無人』

在朱熹嚴眼裡,認為嶽飛『識道理了』即是儒家的聖賢大道,非一般武將可比,是出凡入勝的大英雄,所以嶽飛之後再也沒人超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