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43年,李世民痛哭流涕地對侯君集說:『你本有安邦定國之功,朕實在不想定你的罪!然眾臣群諫,此罪天地不容,朕也沒辦法啊!』侯君集當即跪下,對李世民說:『罪臣死不足惜,但有一事請陛下成全!』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政變,當時,跟著他一同入朝並在玄武門設下埋伏的眾將裡便有侯君集。
李世民繼位後,將五位功勛卓著的愛將封為國公爵位。
這五人分別是李世民的智囊——長孫無忌、房玄齡和杜如晦,還有射殺了李元吉且救下李世民一命的尉遲敬德,以及侯君集。
讓人玩味的是,玄武門之變的第二梯隊功臣,都有對於功勞的詳細描述。
至於侯君集究竟有何大功位列『五公』,史書並無記載,隻留下七個字:『預誅隱太子尤力』。
或許,他執行的是秘密任務,不可對外人詳述吧。
按理說,作為開國功臣,以李世民的寬容,只要侯君集不出大錯,都可以平安度過一生。
然而,侯君集卻十分不知足,竟然有三次反心。
侯君集自小就聰明,但是不學無術,還特別能吹牛。
他自稱神勇非凡,其實連射箭都不會。
後來,他跟著李世民南征北戰,總算磨礪出一身本事。
李世民登基後,對侯君集也是信任非常。
有一次,李世民讓李靖教侯君集兵法,誰知沒學幾天,侯君集就去找李世民告狀去了。
侯君集不管不顧地說:『陛下,李靖他要謀反!』李世民聽後一驚,忙讓侯君集解釋緣由,誰知他卻說:『李靖教臣兵法,每每到了精妙之處,必不肯傳授,他這分明是有異心』
李世民一聽,不免責備起李靖,而李靖卻說:『要反的是他,而非臣。
臣所教授他的,足以安制四夷,他卻執意學盡臣之畢生所學,恐怕是有異心』
此後,李靖還曾對李世民透露過侯君集有反心,可是李世民都沒有在意。
畢竟,李靖口說無憑,而侯君集是實實在在幹出了一些要反的事,李世民都未曾追究。
公元639年,李世民派侯君集前去征討高昌。
侯君集分兵平定,終讓高昌國滅亡,俘虜百官無數。
這原本是大功一件,然而侯君集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竟然私自發配了一些無罪之人,而且將高昌的國寶占為己有。
擁有一個貪欲太重的上司,必然會引起上行下效。
果不其然,侯君集的許多下屬也紛紛獨吞寶物。
侯君集生怕被告發,也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縱容。
後來,班師回朝的侯君集也隻是被囚禁了一段時間而已。
為此,侯君集不滿地對朝中一位大臣張亮訴苦:『你想不想造反?
你要是能造反,就算我一個!』
誰曾想,張亮轉身就把侯君集的這些話告訴給了李世民。
李世民聽罷,反而勸說張亮:『他既然告訴了你,就是對你的信任。
你們兩個都是功臣,此事以後就僅限於我們三個人知道吧!』
按理說,侯君集應該對李世民的寬容感激涕零、重新做人才對,但是這老哥偏偏沒有,不久,就發生了侯君集跟李靖學兵法的事。
李靖認為,侯君集竟然騎馬越過了尚書省的省門而不自知,說明他的心裡已經沒有了那條紅線,早晚都是要造反的。
果然,李靖一語成讖。
公元626年,李世民剛剛登基,便將8歲的嫡長子李承乾立為了太子。
然後,這位太子的日子可不好過,表面上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實際上有無數雙眼睛盯著他,沒事就有言官上疏批評他。
比如,李承乾蓋一座房子,立刻就有言官批評他太過奢華。
李承乾和宦官玩樂,又有言官將他比作秦二世。
唐代著名經學家、孔子的第32代孫孔穎達,批評起李承乾來真是毫不手軟,也絕對不嘴下留情。
大家可以想一下,一個人做對事鮮少有人誇獎,可是犯一點小錯,就會冒出無數個人對他橫加指責,長期處在這樣的環境下,不崩潰才怪呢!
公元643年,李承乾總是擔心自己這個太子之位會被廢掉,於是想到了常對朝廷有諸多怨言的侯君集。
當時,侯君集的女婿就在東宮任職,於是,侯君集和李承乾就這樣被牽線到了一起。
侯君集畢竟是經歷過玄武門之變的人,他唯恐資質平庸的李承乾會步李建成的後塵,重蹈當年的悲劇,於是開始慫恿李承乾謀反。
但是,這場謀劃很快就走漏了風聲,告密的人正是侯君集的女婿。
面對著愛將和愛子,李世民百感交集,他對群臣說:『侯君集乃國之棟梁,對國家更是有大功,應當免於死罪』
可是對於文武百官來說,玄武門的慘劇猶在昨日,謀反就是天理難容的大罪。
最終,李世民無奈,隻能含淚賜死侯君集。
臨死前,侯君集泣淚苦求:『臣之家眷並未參與此事,還望陛下饒過妻兒性命』李世民果然應承了下來,處死侯君集後,隻將他的妻兒流放了。
至於李承乾,最終隻是被貶為了庶人,也算是歷史上難得因謀反而能善終的一位太子了。
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這話說的一定不是侯君集,從開國功臣到可以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李世民對侯君集是極其寬容的,當然,也給了侯君集數次機會。
隻可惜,侯君集還是選擇了一條歧路,親自將自己送上了斷頭臺。
他曾立下赫赫戰功,卻因此而驕縱狂妄,終是忘了『忠君』才是臣子本職,也留下了永世抹不掉的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