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典型留與後人看』——記四次任中江縣令的林振棨‖李昌文。《網路歷史》

『典型留與後人看』

——記四次任中江縣令的林振棨

李昌文

在中江歷史上,有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縣令與中江人民、中江的土地最有緣份,他先後於清代道光七年《1827》、道光十四年《1834》、咸豐三年《1852》、咸豐六年《1856》四次任中江縣令,在中江工作時間累計達17年之久。

任職期間,他註重調查研究,廣施善政。

擴建整修文廟,創建學宮、考棚、鄉賢祠、演武廳,修建凱江石堤攔河壩、加高城南大道、教化百姓等,對中江後世的經濟、文化、教育事業、社會風氣等產生了深遠影響。

中江人民為了銘記他的惠政和恩情,為他建生祠、立去思碑,稱頌他為『醇儒福吏』,並刻『盛德至善、民不能忘』圖章,繪『辭官歸去一船書』圖畫相贈,這位縣令,就是林振棨。

一、榮耀的家世

林振棨,字戟門,生於清代乾隆六十年《1795年》、福建省侯官《今閩侯縣》人。

他的祖父林龍章為乾隆三十年《1756》舉人,曾任福建建安縣訓導、湖南永順府龍山縣知縣,嘉慶六年《1801》,以抵禦白蓮教有功,升永順府同知。

父親林袞,監生。

母江氏,生四子:紹、振棨、振皋、振翰。

受祖父影響,林振棨自幼喜愛讀書作詩,作詩藏書成為其終身業餘愛好。

二、學業有成,金榜題名

嘉慶二十年《1814》,23歲的林振棨參加生員歲試,取入府學第四名。

嘉慶二十三年《1818》,六月,參加科考,拔取一等,得廩餼,獲得官方的生活物資津貼補助。

九月,參加福建鄉試,考中舉人。

作詩『科名豈為圖溫飽,學識先應辨是非』,體現了他青年時代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遠大抱負。

嘉慶二十四年《1819》,到北京參加會試,滿懷希望而來,結果落第,人生遭遇第一次挫折。

道光二年《1822》,經過三年充分準備,31歲的林振棨再次上京,參加壬午恩科會試,獲第191名,殿試三甲第100名進士,以知縣即用,分發四川。

三、入蜀為官

道光三年《1823》,正月,與長兄攜家眷赴蜀。

臨行有詩示家中諸弟,以『泉縱出山何敢濁』之句警示自己,立志做一個清廉為民的好官。

六月,抵達成都。

七月,即奉委署綦江知縣,也就是暫攝原任或代理知縣。

道光四年《1824》,33歲的林振棨又署壁山知縣。

道光五年《1825》,再署資陽知縣,任內政績顯著,政聲很好。

道光六年《1826》,『盡心民事、官聲素好』的四川總督、成都將軍戴三錫上奏『為題請林振棨補授四川潼川府屬中江縣事』,得清廷批準。

道光七年《1827》年正月,卸任資陽縣,四月赴中江任。

36歲的林振棨經過五年時間,在三個縣署理知縣的多地鍛煉,其工作能力終於得到朝廷認可,有了正式的官職和施展才幹的舞臺。

道光九年《1828》夏,已在中江工作兩年,熟悉了縣情的林振棨倡議修建中江考棚《原大東街小學、城關中學,今繼光實驗小學、大東街幼兒園一帶,原建築群規模宏大,遍植桂花樹,莊嚴美觀》。

八月,擴建整修孔廟,作《改修欞星門記》,從其文中我們今天才知道中江文廟悠久的歷史,『聖廟創自宋元以上』。

由於工作太過勞累,道光十一年《1831》,40歲的林振棨以疾病為由引退,獲加三級,為去世的父母及妻室請給封典,獲準,並作詩紀念:

名場十年嘆蹉跎,久報哀思廢蓼莪。

幸博五花天上誥,九京榮荷國恩多。

從這裡可以看出,清代當時對官員獎勵、激勵制度還是制定、執行得比較合理的。

道光十二年《1832》,經短暫調養後,林振棨又署梓潼知縣,在咸豐版《梓潼縣志》中留下『誠心為治,民情翕然』的美評。

道光十三年《1833》春正月,四川總督鄂山奏請林振棨署龍安府知府《今平武、青川、江油一帶》,未果。

奉命回中江本任,有詩。

癸巳九月奉檄回中江縣本任作

雪泥鴻爪又重回,父老兒童笑口開。

舊尹恰如江上雁,季冬飛去季秋來。

道光十四年《1834》春,與曾作過河南閿鄉縣令,辭官居家的中江陽平人李福源商議重修中江儒學學宮事。

曰:『化民成俗,必由於學,古之善訓也。

吾邑自隋設凱州於此,千有歲餘,文章事業,忠孝節義,代不乏人。

匹夫之所為,皆先聖先賢之所樂而心許也』林振棨帶頭捐銀一千兩,李福源與鄧永堂協力勸募,月餘即捐資過萬。

又有唐文范兄弟認捐泮池,劉運九兄弟認捐大成門,王緝武兄弟認捐崇聖祠,李葑兄弟認捐闕門,唐泰祥叔侄認捐名宦鄉賢祠,保證了工程順利進行。

道光十五年《1835》,與李福源商議重修龍王祠。

道光十六年《1836》,中江文廟重修工程順利完工,李福源作《重修儒學碑記》,稱贊『是舉也,非明府之明決不能由此也』重修文廟的餘資還修葺了明倫堂、尊經閣、節孝祠、南城奎星閣、學官署,南門外大路、西河堤和銅魚山南山寺,可以想見當年中江士民捐資建設家鄉的積極性是多麼高漲。

大成殿中的孔子坐像,是從山東曲阜孔子老家運來的泥土塑成的,全國僅有7尊泥塑,四川隻有兩尊,中江獨占一尊。

文廟內當時古柏樹有1077株,最大一株高20餘米,樹圍3.72米,至民國十二年時已存活了777年,最遲植於南宋,可謂翠柏森林。

據道光版、民國版《中江縣志》記載,文廟除春秋兩季祭祀外,人不得入,相傳有靈蛇甚巨。

據民國版《中江縣志》記載,就在林振棨主持祭祀儀式的當天凌晨,李福源夢見孔子『青冠方巾,大袖藍袍,足履皂靴,數十人前導,張一紅旗,直入大成殿受祭』。

文廟重修後,中江文風大振,發生了『優曇瑞應』奇觀,說是當年中江縣中舉人數大增,文廟大成殿階下的一株巨大的曇花開得特別茂盛。

有詩為證:

清角聲高非易奏,優曇花好不輕開。

須知極樂神仙境,修煉多從苦處來。

今日中江文廟能列入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中江的老百姓有一個喝茶、跳舞、打乒乓、休閑的好去處,我們應當永遠銘記當年修建文廟的組織者、建設者。

道光十七年《1837》,林振棨又捐津貼重修南門外龍王祠,四月動工,十月告成,李福源作《重修龍王祠碑記》以紀之。

按清律,當年任職期滿,依例升調,入京引見。

冬十月啟程,臘月到京,到太學觀題名碑,看見自己的名字,有感而賦詩『恍憶大羅天上事,曾隨仙隊詠霓裳』。

重遊陶然亭,作詩『此是群仙遊讌地,相思已積十年深』。

受道光皇帝接見後,奉旨回任中江縣。

三月剛到中江,四月,四川總督寶興又奏請林振棨調署灌縣。

臘月,以疾告歸。

作詩以留別,四首選二。

留別蜀中諸同志

《三》

敢於蒼赤便忘情,翹盼群公佐太平。

但有活民新德政,郵函還望達榕城。

《四》

故鄉原為表阡回,那有田園五柳栽。

隻恐孤山林處士,又為馮婦下車來。

從詩中我們可以看出,林振棨很自信地預見到自己可能還要回四川任職。

道光二十年《1840》九月,49歲的林振棨雇船啟程回到福建榕城《今福州》。

四、居家六年,經歷鴉片戰爭

道光二十一年《1841》二月二日,林振棨回到榕城老家。

前一年,廈門已兩次與英軍作戰。

二月,新任閩浙總督顏伯燾抵達福州,駐守廈門督辦防務,進行大規模防禦建設。

福州也開始了修建加固城池防禦,林振棨積極參與到修城工程中,其堂弟林振高因修城有功,以廩生授上杭訓導。

居家期間,重新為祖父母、父母及原配夫人高氏安葬。

為陳修園《醫學從眾錄》寫序。

道光二十六年《1846》冬,55歲的林振棨迫於家計,隻好北上北京尋求復職,先將家藏的三萬多卷書籍分門別類,作一總目,寄望子侄輩好好收藏。

五、再宦四川十四年

道光二十七年《1847》九月十三日,56歲的林振棨在圓明園養心殿獲引見,奉旨坐補原缺,即回到灌縣任職。

道光二十九年《1849》正月,又隻身赴珙縣署知縣,十月卸任。

珙縣士民送『萬家生佛』四字彩帷。

道光三十年《1850》,賦閑一年。

咸豐六年《1851》四月,再署珙縣知縣。

咸豐二年《1852》四月,61歲的林振棨第三次回到中江任知縣。

有詩:

咸豐壬子四月重蒞中江

爭迎前度舊劉郎,合被桃花笑老蒼。

好證初心盟白水,渾如再夢熟黃梁。

移文終被塵纓縛,學制重將美錦張。

見慣使君歡婦孺,撫躬何以慰民望。

既有重回中江的欣慰,又有對中江可持續發展的壓力。

可惜事不遂人願,當年九月,林振棨又調署井研縣,中江士民設宴相送。

他口占二首詩歌答謝,現選其一:

留別中江士庶十二律

馮婦重來感夙因,當年父老半沉淪。

鳩工尚喜宮墻固,駿望長留俎豆新。

試院衡文才濟濟,射堂講武氣彬彬。

捫心一事尤堪慰,力役終無擾裡民。

咸豐三年《1853》,去歲冬井研大旱,林振棨到任後大雨,全縣人心大快,士民制楹聯、輯各惠政事相送。

林振棨賦詩以謝:

冬令郊原澤未通,隨車偶得雨濛濛。

誠和民氣叨靈貺,何敢貪天作己功。

咸豐六年《1856》十二月,林振棨第四次回任中江知縣。

井研卸任之時,留下了三首留別詩,現選其一:

心交便是聚吟窗,別思何須恨隔江。

各報前程好消息,寄書互覓鯉魚雙。

咸豐七年《1857》五月,根據清代的計典制和林振棨在四川中江、資陽、壁山、綦江、梓潼、灌縣、珙縣、井研八個縣工作的政績,經四川總督吳振棫保薦,列卓薦《即今天的卓越優秀領導幹部推薦》,九月,加知州銜《相當於今天的地廳級領導職務》。

咸豐八年《1858》九月十一日,67歲的林振棨與中江廣福人、孝廉方正、國子監學正黃曉谷等遊訪古銅山縣《今中江縣廣福鎮及周邊地區》名勝古跡。

訪菩薩崖、當陽石、飛來泉、龍隱洞,觀千秋亭題詠石刻,拜謁銅山十二賢祠,作詩以記:

名賢十二盛衣冠,祠旁星垣壯大觀。

模范居然前哲在,典型留與後人看。

奇峰排闥青羅列,喬木凌霄翠鬱盤。

今日登臨神仰止,瓣香聊表寸心丹。

當年,林振棨老來得女,次女林芳出生。

咸豐九年《1859》二月二十一日,他的閩縣老鄉、四川總督王慶雲日記有評:『林戟門慎密可敬,然賢否不言,終非直諒之友,斯不能以無憾』。

咸豐十年《1860》,69歲的林振棨以年老辭中江縣任。

臨走前,首倡籌白銀二百兩,發商生息,作為中江生員參加鄉試的卷資,中江紳士又續錢一千串,置業生租,作為賓興禮之資金。

咸豐十一年《1861》,僑居成都,四川總督駱秉章挽留以辦軍務,力辭不就。

七月,中江士民制作金字彩屏上省為之祝壽。

同治二年《1863》冬十一月,在成都僑居3年,72歲的林振棨準備買舟歸閩,將攜書3萬卷。

中江士民以『辭官歸去一船書』繪圖並附以林梅坡將軍的祖父,監生林開瑞的一首詩相贈:

題林戟門刺史書船圖

送別錦官城,依依父老情。

五朝賢縣令,一介舊書生。

江上風波靜,船頭卷軸橫。

我思將化鶴,東去遠隨行。

同治二年《1864》秋九月,中江縉紳趁著秋試的機會,到成都看望他。

以詩紀:

餘引疾乞退,僑寓錦官城,值同治甲子秋,中邑紳衿晉省,承飲敘深情,詩以紀之。

凱江解甲五年周,回首名場四十秋。

謬有循聲登上考,愧無善政媲中牟。

憶培文教心良苦,幸倡賓興典久留。

我向桐鄉原戀戀,未知仍念長官否?

詩中充滿了對中江的土地、中江人民的深情眷念。

當年九月即啟程回閩,在彭山江口鎮得病,昏迷兩日,幸有侍妾李氏一路細心服侍照顧,方得轉危為安。

六、回歸故裡,頤養天年

同治四年《1865》二月,已經74歲、清廉奉公的林振棨回到福建,既無田產,也無房屋,還得寄居。

幸好擁有萬卷藏書,可以笑對僮仆的嘲笑。

民國版《中江縣志》收錄了他寄回中江的詩:

同治乙醜仲春,二次歸裡,口占志感,並致中江閤邑諸紳庶:

七秩重歸算幸人,寄居猶是客中身。

輸他開徑陶元亮,羨煞耕田鄭子真。

聊擁圖書供嘯傲,任憑僮仆笑清貧。

天心或者憐衰拙,暖律吹回黍谷春。

自嘲晚年生活不及晉代隱逸詩人陶淵明、西漢隱士鄭子真。

同治五年《1866》秋,閩浙總督左宗棠,聘其為《正誼堂全書》總校,以目疾辭。

同年,新任閩浙總督吳棠聘其為道光《福建通志》覆刊總校。

同治六年《1867》九月,長婿許獻諏中舉。

十二月,中江縣為其立德政碑並擬為其建生祠,中江紳士專門寄信與碑文拓片到福州,林振棨作函回復阻止建祠,並附致謝詩:

閱緘珍惜抵黃金,一紙穹碑遠寄臨。

政事慚叨遺愛頌,文章難迎太和音。

廬山曲折襯真面,凱江清冷寫素心。

自問何修能得此,桐鄉猶戀嗇夫深。

中江縣《邑侯林戟門先生去思碑》,由曾擔任過左宗棠幕僚的中江書院講席李星根撰寫,文後的詩之曰:

七閩之英,惟林多賢。

我公蒞邑,餘三十年。

往者承平,犬不夜驚。

丱我髦我,脧我以生。

始至民頑,戀若慈母。

及久而安,恃若嚴父。

一去已甚,雲胡復歸。

公則善矣,民能不思。

公來書生,公去書生。

有績三考,無子一生。

唐白樂天,晉鄧伯道。

詩以述職,莫慰公者。

我民祝公,壽愷無疆。

更祝令德,有後而老。

同治十年《1871》,80歲的林振棨參與總校的《福建通志》出版,作《八十自遣詩》,以南宋詩人陸遊的85歲為長壽目標。

八十自遣

七十年華古已稀,八旬歲月頗難幾。

試將前代詩人數,務觀誠齋或可希。

七月初八日,八十壽辰,親友祝賀,作感懷詩八首。

當年,小女林芳15歲,嫁邱家,作詩數首,有『膝下相依十五年,於歸期屆淚潝然』句。

同治十四年《1874》,83歲,病故。

七、詩書縣令身後事

光緒三十四年《1908》四月,清廷下旨批準林振棨入祀鄉賢祠,有《瓣香詞合編》在四川地區刊行,後有族孫林孝恂重刊。

民國十九年《1930》生於中江,極受父親寵愛,從福建女子師范學校退休的小女兒林芳為父親刊刻詩稿百餘篇,名《小謨觴詩存》一卷問世,今存。

林芳受父教,能詩、文、詞,為逸社社員。

育三子:醒旦、醒志、中基。

長子邱醒旦,民國初期報界風雲人物。

民國版《閩侯縣志》《閩百三十人詩存》收錄林芳詩36首,錄其一首領略其文采:

白秋海棠

林 芳

竹邊翠袖映秋痕,洗出啼妝依粉垣。

紅淚靈蕓消綺思,白頭卓女付無言。

名花如此人何似,本色由來世所尊。

儂比杜陵更多恨,豈徒詩句避慈萱。

【主要參考書目】

1.道光版、民國版《中江縣志》

2.《中江史話》

3.《中江文化遺產志》

4.《歷代詩人詠中江》

5.《四川林氏源流》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作者:李昌文《中江縣地方志辦公室原主任,中江縣政協教科文衛委員會主任,中江縣作家協會主席》

方志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互聯網,僅為傳播更多信息。

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