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95年,趙國發生了一場著名的悲劇。
這一年,趙國歷史上最有名的那位趙武靈王,被自己的親兒子,派兵圍困在王宮裡,圍了整整三個月的時間。
三個月之後,隨著宮裡的糧食被吃光,趙武靈王最後竟然被活活餓死了。
作為戰國歷史上最有名的一位國君,胡服騎射運動的主持者,趙武靈王為什麼最後會落得這樣一個結局?
為什麼會被自己親兒子活活餓死呢?
為什麼趙武靈王死後,趙國就再也沒有出現過任何一個厲害的國君了呢?
所有的這一切,其實還得從趙武靈王登基之前開始說起。
話說在趙武靈王上位之前,大概是他爺爺的爺爺掌權的時候,這時候的中原,正處於春秋戰國交替的時代。
隨著韓趙魏三家徹底瓜分了晉國,春秋時代堪稱巨無霸的晉國,徹底成了歷史。
而三家分晉這件事,同樣也成了戰國時代開始的一個標志。
而隨著韓趙魏三國,同時登上歷史的舞臺,接下來,作為趙國第一位實際意義上的國君,趙武靈王爺爺的爺爺,卻顯得有些焦慮。
趙武靈王爺爺的爺爺,名叫趙籍,後世往往稱其為趙烈侯。
在趙國的歷史上,趙烈侯顯然是最重要的一位君主。
正是他在位期間,三家徹底瓜分了晉國,讓趙家變成了趙國。
而作為當時趙國的當家人,趙國開國之後,趙烈侯除了高興之外,更多的其實是迷茫。
之前趙家的目標,就是成為一個諸侯國。
而如今,這個目標已經實現了,接下來,趙國作為一個國家,到底該怎麼發展呢?
如果換做後世很多歷史愛好者,面對這個問題,肯定會不假思索給出答案,擴張啊!一個國家剛剛誕生,從上到下都有強烈的進取心,不趁著這個熱乎勁趕緊搞擴張,想啥呢?
還真不行。
如果當時趙烈侯真的這麼搞,估計後來戰國七雄當中,也就沒有趙國了。
到不了戰國中期,趙國估計就沒了。
且不說當時各國之間復雜的外交關系,牽一發而動全身。
光是趙國內部,其實也有很大的問題。
這個問題,就叫做改革。
春秋末期戰國初期的這段時間,隨著冶鐵技術逐漸成熟,以往夏商周三代的奴隸制社會體系,開始逐漸崩塌了。
簡單來說,以往的青銅器時代,生產力比較低。
這樣的生產力,最適合奴隸制社會。
但是冶鐵技術成熟之後,隨著鐵制農具開始出現,大家的生產力大幅提升,導致原有的奴隸制社會規則開始不適用了。
這種自下而上的社會制度的崩塌,開始倒逼各國對內進行改革。
如果你不改,你就會落後,國力就不會太強,然後就會被其他國家給滅了。
對此,在戰國初期的時候,其實隻有少部分有遠見的政治家,能夠意識到這一點,趙烈侯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大家能意識到這一點,想要進行改革,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因為改革這種事情,一定會觸及以往的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肯定會存在很大的阻力。
所以,越是歷史悠久的國家,改革的阻力就越大。
反倒是韓趙魏這種新興國家,阻力會小很多。
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三家分晉剛剛結束後不久,三晉之中的趙國和魏國,便逐漸開始對內進行改革了。
當時魏國這邊,以李悝為首的一群人,開始對魏國的社會制度進行改革。
此後,魏國借助變法,迅速強大了起來,成了戰國初期的第一霸主。
說到這裡,我們其實可以先想一個問題。
魏國這邊,是李悝變法。
那趙國這邊,是誰在主持變法呢?
對於這個問題,估計絕大多數的歷史愛好者,都答不上來。
因為趙國的這場改革,我們的歷史課本上基本就沒提過。
而且,這場改革,確實也沒什麼名氣。
趙國的這場改革,叫做公仲連改革。
趙國開國之後,趙烈侯作為一個非常有遠見的君主,第一時間任用趙國的相國公仲連,全面對趙國進行改革。
而公仲連得到任命之後,也確實很賣力氣。
尤其是在人事任用方面,做了很多改變。
不但開始對官員的政績進行考核,任用賢明的大臣,招攬人才,而且還削減不必要的國家開支,改良財政情況。
客觀來說,公仲連所做的這些事情,確實也對趙國有很大的幫助,讓趙國變得更加強大起來了。
但問題是,他做的這些事,沒有任何一件,真正觸動舊有的社會體制。
簡單來說,就是他技能樹點歪了,沒找到問題的關鍵。
這其實也不能怪公仲連,畢竟在戰國初期的時候,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誰也不知道,到底應該怎麼改。
公仲連所做的這些事情,如果從以往的歷史發展來看,其實一點毛病都沒有。
隻不過,當時他們面對的問題,同樣也是以往不曾出現過的,所以沒辦法解決根本問題。
就這樣,在趙國剛剛開國之後不久,趙國就進行了一場變法。
但這場變法,卻是一場不成功的變法。
相比之下,魏國的變法,自然就成功了。
所以接下來的幾十年裡,各國開始先後照抄魏國的先進經驗。
先是楚國,然後是秦國、韓國和齊國。
等到趙國開國五十年,傳到趙武靈王爺爺那一代的時候,很多國家都已經完成了變法。
到了這個時候,趙國在制度上的劣勢,就開始凸顯出來了。
之前的幾十年裡,趙國仗著剛剛開國的優勢,再加上當年被他瓜分的晉國,確實也比較強,導致趙國繼承的家底比較厚,所以還沒什麼問題。
但是到了趙武靈王爺爺這一代,趙國就徹底陷入衰退了。
不光國內開始出現各種問題,對外戰爭也是接二連三的戰敗。
最有名的一次,當屬那場桂陵之戰的前置戰爭了。
很多人都知道,魏國強大起來之後,成了列國之中的第一霸主。
此後,魏國開始不滿足於做三晉之中的大哥,而是打算吞並韓趙兩國。
所以後來,魏國直接對趙國開戰,並且一口氣包圍了趙國的首都。
關鍵時刻,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國接下來派出了田忌和孫臏這對組合,圍魏救趙,最後擊敗了魏國大將龐涓。
不但徹底解決了趙國的危機,而且還重創了魏國,還留下了一個圍魏救趙的成語。
不過,大多數人在讀這段故事的時候,注意力基本上都在齊國和魏國這邊,很少有人去關注趙國這邊。
實際上,在這場戰爭當中,趙國其實才是最大的輸家!
首先,魏國進攻趙國之後,趙國根本就抵擋不住,很快就被魏國包圍了首都。
然後,趙國雖然向齊國求救,但是齊國哪有那麼好心?
齊國想看到的,是魏國和趙國兩敗俱傷之後,齊國再出手摘桃子。
所以,在齊國出兵救援之前,趙國其實就已經被魏國攻破了邯鄲,差點被打到亡國了。
後來齊國擊敗了魏國之後,魏國雖然戰敗,被迫把土地還給了趙國。
但當時魏國交還土地的時候,卻是在邯鄲城外和趙國簽署的和平協議,而且還附加了一大堆的不公平待遇。
所有的這一切,都是發生在趙武靈王他爺爺在位的那段時間裡。
這對趙國來說,無疑是奇恥大辱。
偏偏對於這種奇恥大辱,趙國還找不出問題的所在。
明明我們也改革了,我們也很努力,為什麼我們還是打不過魏國?
而且還會被魏國輕易碾壓呢?
對於這個問題,當時整個趙國,幾乎無人能回答。
但同時,大家也開始逐漸意識到,或許是趙國的體制開始出現問題了。
再之後,沒過幾年,趙武靈王的爺爺就去世,接下來趙國傳到了趙武靈王他爹手裡。
趙武靈王他爹,也是個很有種的男人。
打仗確實是一把好手。
恰好他在位期間,齊國在馬陵之戰當中,直接幹掉了龐涓,消滅了魏國的魏武卒主力。
此戰之後,魏國徹底丟掉了霸主的寶座,而趙國也得以逐漸擺脫被魏國壓制的局面。
趙武靈王他爹在位期間,常年對外開戰。
利用各國之間的矛盾,左右逢源,為趙國爭取更多的利益,同時尋找問題的答案。
但可惜的是,因為趙國體制存在問題,所以不管這位趙王怎麼努力,最多也就隻能保證趙國在對外戰爭方面,不再吃虧而已。
想要壯大,那就根本不可能了。
不過好在,趙武靈王他爹在位後期,總算是真正意識到問題的關鍵了。
這倒也不是他多聰明,而是因為當時其他幾個大國,都已經通過變法強大起來了。
尤其是在秦國的商鞅進行變法之後,變法可以強國,幾乎已經成了一個共識。
到了這個時候,趙國這邊要是還想不明白問題的所在,那就真的是腦子不太好使了。
但是,找到問題的關鍵,不代表可以解決問題。
即便大家都知道,此時趙國需要一場徹底的改革,才能真正讓國家強大起來。
可是實際操作起來,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如果想要改革,首先需要面對內部阻力。
當時趙國已經開國數十年,阻力已經開始變得很大了,和當年剛剛開國的時候,完全是兩個概念。
其次,當時各國之間,常年開戰。
那些完成變法的大國,也不會坐視趙國完成變法,不可能給趙國穩穩當當變法的機會。
如此一來,趙國面對的問題,就成了一個死結。
如果不變法,趙國就註定要慢慢衰亡。
而如果選擇變法,其他國家不可能給趙國這個機會,馬上就會來圍攻趙國。
這個問題,幾乎無解。
搞清楚這個問題之後,趙武靈王他爹雖然想多做點什麼,但也是有心無力,後來在不斷征戰的過程當中,更是拖垮了身子,最後早早去世了。
而接下來,就輪到趙武靈王登場了。
因為他爹去世得比較早,所以趙武靈王登基的時候,僅僅隻有十五歲而已。
而且,趙武靈王登基的時候,那叫一個險象環生。
據說當時秦齊楚燕魏,五個大國,同時派使臣前來趙國吊唁。
而且每個使臣來吊唁的時候,都帶了至少一萬兵馬。
顯然,大家都沒安好心。
大家都在等機會,一旦找到合適的機會,大家會毫不猶豫出手,徹底瓜分了趙國。
不過,趙武靈王倒是繼承了他爹的聰明頭腦。
雖然登基的時候,年齡比較小,但是智商卻很在線。
再加上他爹給他留下了幾個能力很強同時又很忠心的大臣,所以,趙武靈王登基之後,第一時間動員全國軍隊,牢牢守住趙國邊境的各個要隘。
同時還在外交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聯合中山國,拖住燕國的一部分力量;聯合韓國和宋國,拖住魏國和齊國的一部分精銳。
總之,經過趙武靈王的努力之後,最終趙國算是有驚無險,完成了這次傳位的過程。
而隨著趙武靈王坐穩王位,接下來,趙武靈王的故事,總算是正式開始了。
趙武靈王登基之後,依然要面對趙國的歷史遺留問題。
不過,之前他爹也不是白給的,他爹其實給他留下了一個不太完美的解決辦法。
這個辦法,也可以稱之為‘古典軍國主義’。
簡單來說,就是趙國先集中所有技能點,隻點亮戰爭方面的技能樹,把戰爭能力先提升起來,讓趙國看起來不好惹。
接下來趙國靠吞並那些小國,填補國內的虧空,慢慢補足其他方面的短板。
一般的變法,是先通過內部變法,讓國家先從內部強大起來,然後對外擴張。
而這條道路,正好反過來,先對外開戰,然後通過戰爭得到的資源,對內進行改革,最後實現同樣的強國目標。
從古代的角度來看,這兩個方法其實並沒有高下之分,隻能說是各有側重。
前者更加穩妥,但是實現起來要困難一些,內部阻力會很大。
後者內部阻力小一些,因為開戰之後,國內矛盾都被轉移了,等於是把整個國家拉到了賭桌上。
但缺點在於,這條路經不起失敗,只要失敗一次,國內就崩了,然後就等著被其他強國瓜分吧!
戰國時代的幾大強國,基本上都是通過第一個方法,也就是‘先改革再擴張’。
在趙國之前,有一個大國是例外的,這個大國就是越國。
越國也曾經是春秋末期的頂級強國。
但是自從越王勾踐死後,這個國家一直在持續衰落,後來還內戰不止。
所以,到了戰國初期的時候,越國眼見短時間內沒希望解決內部問題,而且也沒法進行改革。
當時在位的越王,便企圖通過這種方式,轉移越國國內的矛盾,然後讓越國再次強大起來。
但結果,越國挑中的對象,是強大的齊國和楚國。
第一波戰鬥,就被楚國給打崩了。
然後,越國就沒了,直接被齊國和楚國給瓜分了。
對於越國的前車之鑒,當時趙國這邊可以說是歷歷在目,因為這事就發生在幾年之前。
但是此時的趙國,又沒有其他選擇,隻能選擇賭國運。
當然,越國的歷史,也讓趙國有了前車之鑒。
所以接下來,當趙國走上這條路之後,趙國避免了好幾個大坑。
首先,趙國在選擇開戰方向的時候,沒有選擇向中原腹地擴張,而是選擇向北方草原擴張。
因為當時中原諸國都太強了,和他們打,失敗的可能性太大。
反倒是北方,草原上當時倒是有匈奴人,但是還沒形成一個強大的政權,基本上都是遊牧部落。
而趙國的北方,也就隻有中山和樓煩這兩個政權,勉強還算強大,但整體上依然比趙國弱了太多。
其次,趙國向北擴張之後,開始積極和中原各國交好。
至少在外交方面,趙國當時做得特別到位。
當時趙武靈王利用幾大強國合縱連橫的機會,讓趙國相對保持獨立。
為了加強和韓國的關系,趙武靈王後來幹脆娶了韓國國君的女兒,成了韓國的女婿,後來還把這位韓國公主所生的兒子,立為太子。
趙武靈王的這套操作,自然是誠意滿滿,韓國那邊自然也拿出了足夠的誠意,開始和趙國組隊了。
另外,趙國在北方的戰事當中,也不含糊。
對於北方唯一的一個大國燕國,趙國打起來是一點都不手軟。
恰好當時燕國內亂,老國王去世了,丞相和太子搶位置,齊國又派兵進入燕國,在燕國內部搞事情。
趙武靈王就利用這個機會,直接插手燕國內政,並且大幅削弱燕國在北方的影響力,確保燕國不會影響趙國的擴張。
總之,經過趙武靈王這番操作之後,趙國在北方是徹底打開局面了。
而在這個過程當中,趙武靈王就發現,趙國士兵似乎可以利用北方草原上,豐富的戰馬資源,多搞搞事情,改變一下打仗的方式。
所以在這之後,趙武靈王就提出,讓趙國的士兵,都把衣服改成北方遊牧民族的款式,讓大家更適合騎馬打仗,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運動。
隨著胡服騎射的改革徹底推廣,趙國的軍隊當中,開始出現大規模成建制的騎兵軍團。
以往的時代,騎兵都是以運輸和配合的角色,出現在戰場上。
但是趙國卻第一次把騎兵軍團,作為戰爭主力,這個改變,無疑是讓趙國的軍事力量徹底強大了起來。
最關鍵的是,其他國家還沒法學,因為他們不挨著草原,沒有那麼多戰馬。
總之,趙武靈王登基之後,時間順序基本上就是這樣的:公元前326年,十五歲的趙武靈王登基;公元前321年,趙武靈王迎娶韓國公主;公元前315年到公元前311年,趙武靈王插手燕國內亂,並且借此交好秦國;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正式提出胡服騎射改革……
等到胡服騎射改革完成之後,這時候的趙國,在軍事上已經徹底起飛了。
要說橫推秦國齊國,那不太可能,但是自保絕對是綽綽有餘,而且應該比衰落中的魏國更強了。
所以,這個時候的趙武靈王,就開始琢磨,怎麼才能讓趙國進行下一步的改革呢?
對趙國而言,打仗,從來都不是根本目的,而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真正的目的,是要對趙國內部進行變法。
如今,趙國已經通過戰爭,暫時讓趙國表面上強大了起來,看起來不好欺負了。
接下來要做的,自然就是對內進行改革了。
然而此時的趙武靈王,卻意識到一個問題:要想變法,首先你得有一個懂變法的人才。
但偏偏趙國舉國上下,會打仗的牛人不少,但是真正懂變法的卻一個都沒有。
這該怎麼辦呢?
這時候的趙武靈王,萌生出了一個非常大膽的想法:要不然,幹脆自己去其他國家看看,看看人家是怎麼做的?
作為一國之君,擅自去其他國家,顯然是很危險的。
尤其是在戰國時期,隨著中原各國徹底撕破臉,刷新底線的事情,幾乎每天都在發生。
如果趙武靈王真的明目張膽去其他國家考察,帶軍隊的話,根本就看不到什麼;而不帶軍隊的話,只要人家知道他的存在,依然不可能讓他看到什麼,甚至有可能直接把他扣下當人質。
這又該怎麼辦呢?
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其實也不算難。
最好的方法,就是趙武靈王不以國君的身份出去。
簡單來說,就是趙武靈王先傳位給他的兒子,然後他再悄悄出去考察。
這樣一來,就算他被扣住了,對趙國也沒什麼影響。
這個念頭出來之後,趙武靈王就再也無法抑制住了。
而且,趙武靈王發現,這個辦法好像是一舉數得。
自己退位之後,完全可以憑借太上皇的身份,繼續領兵打仗,負責軍事方面。
而自己的兒子,卻可以負責政務方面,全力進行對內的改革。
想到這裡之後,趙武靈王頓時覺得,這個辦法簡直堪稱完美。
不過,在這之前,趙武靈王卻需要先解決一個小問題。
如果他真打算實行這個方案,他首先得換個太子,換個王後。
在很多歷史記載當中,大家都是這樣記載的:趙武靈王娶了韓王的女兒之後,首先生下了自己的大兒子趙章,並且把趙章立為太子;後來,趙武靈王又喜歡上了一個叫吳娃的女人,並且和吳娃生下了好幾個兒子。
因為吳娃比較得寵,後來吳娃就吹枕頭風,讓趙武靈王改立自己的兒子做太子。
趙武靈王後來也沒抗住枕頭風,所以就廢了老大趙章,改立吳娃生的老二趙何做太子了。
大部分的歷史書,基本上都是這麼記載的。
我們可以確定,當時趙武靈王換太子,確實可能有吳娃吹枕頭風的原因。
但要說趙武靈王廢太子,完全是因為這些枕頭風,那就太小看他了。
據後世史學家分析,當時趙武靈王之所以廢太子廢王後,可能有更深層次的考慮。
因為那個王後是韓國的公主,趙武靈王必須得有所防備。
如果趙武靈王去外邊考察,這位韓國公主,忽然聯合韓國,在趙國這邊搞事情,又該怎麼辦呢?
退一萬步說,就算這位韓國公主,真的沒想過這些。
可是接下來,一旦趙國改革成功,勢必要向中原擴張。
而趙國如果向中原腹地擴張的話,首先要解決的,一定是韓魏兩國。
這種請下,趙國有個韓國公主做王後,有個韓王後裔做太子,絕對會影響趙國的整體規劃。
反正不管是什麼原因,總之,公元前301年,也就是趙國開始推行胡服騎射運動數年之後。
這一年,據說那個很得寵的吳娃死了,然後臨死之前懇求趙武靈王換太子。
然後趙武靈王正式下令,廢了大兒子的太子之位,改立老二做太子。
廢太子這一年,大兒子趙章二十歲,二兒子趙何10歲。
接下來的兩年裡,趙武靈王開始給小兒子安排各種班底,確保自己離開趙國之後,趙國依舊能夠正常運轉。
有意思的是,從後來趙武靈王和大兒子趙章的表現來看,趙武靈王其實很喜歡自己這個被廢的大兒子。
哪怕這個大兒子被廢了,趙武靈王依然讓他領兵,負責保護他弟弟。
而老大趙章本人,對此似乎也比較認可。
這顯然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顯然,在正史上沒有記載的那部分歷史當中,趙武靈王當時很有可能和自己的大兒子在謀劃什麼,所以才能讓這個大兒子,心甘情願的輔佐自己的弟弟。
兩年之後,隨著趙武靈王把國內的事情都料理清楚了。
這個時候,公元前299年,趙武靈王正式禪位給自己的二兒子趙何。
這一年,趙何其實僅僅隻有十二歲而已。
而趙何登基之後,趙武靈王又用了一年的時間,淡化自己在趙國的影響力。
一年之後,趙武靈王終於以使臣的身份,踏上了前往秦國的道路。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這無疑是最傳奇的一次出使活動。
在此之前,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任何一位君主,悄悄化妝,前往其他國家考察。
尤其是當時的秦國,名聲其實不太好,之前還扣留了楚懷王。
所以,趙武靈王的這次出使,絕對是相當不容易的。
不過顯然,趙武靈王為了這次出使,也是下了很多功夫。
他之所以選擇秦國出使,就是因為秦國的改革最成功,他想親眼看看秦國到底是怎麼運轉的。
據後世史學家分析,趙武靈王極有可能從剛登基的時候開始,就已經在謀劃這次出使了。
因為他出使秦國之後,秦國的大臣們,竟然沒有任何一個認出過他。
這主要是因為,之前很多年裡,趙武靈王一直都是深入簡出。
隻有韓魏兩國的國君,見過他的真容。
至於秦國這邊,趙武靈王似乎一直在刻意隱瞞很多東西,導致秦國根本就沒幾個人認識他。
而接下來,在出使秦國的過程當中,趙武靈王詳細地考察了秦國的風土人情,體會到了秦國制度的先進性。
甚至於趙武靈王還曾經孤身上殿,親自面對面見過當時在位的秦昭襄王。
這種膽識,顯然是超乎想象的。
而從秦國歸來之後,趙武靈王已經對秦國的各項制度,有了深刻的認知。
所以回到趙國之後,趙武靈王就開始根據趙國的實際情況,照抄秦國的很多制度了。
與此同時,趙武靈王更是把自己的那個大兒子常年呆在身邊,教他怎麼打仗。
在趙武靈王的教導下,老大趙章從十五歲開始,就已經開始指揮軍隊了。
等到趙武靈王回來之後,又教了他幾年,這時的老大趙何,已經是一個很出色的將領了。
或許,在趙武靈王眼裡,他真的有一個非常完美的藍圖構想:自己作為太上皇,負責帶兵沖殺在前,替趙國開疆拓土。
老大趙章,繼承自己的領兵才能,未來可以做那橫掃六國,乃至揚鞭草原的絕世名將。
老二趙何,老老實實在家做皇帝,管好他的政務,做那所謂的千古明君。
父子三人,同心協力,趙國豈有不強大之力。
不得不說,趙武靈王的這番佈置,其實真的很理想化。
如果真能實現的話,或許戰國時代,最後就是趙國統一天下了。
但問題是,趙武靈王的這個安排,實在是太過理想化,受到感情因素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過同樣安排的,其實不止趙武靈王一個人。
比如後來的隋文帝楊堅,以及唐高祖李淵,都曾希望自己大兒子做皇帝,二兒子做千古名將。
但是後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楊堅扶持老二楊廣,最後導致楊廣成功奪嫡;李淵重用老二李世民,最後就有了那場玄武門事變,老二親手殺了老大。
因為在古代的政治體系之下,尤其是封建王朝的體系之下,最高權力是沒辦法共享的。
哪怕感情再好,也不行。
所以接下來,趙武靈王為自己這個過於理想化的佈置,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回到趙國之後,因為趙武靈王過於寵愛老大趙章,甚至父子二人吃住都在一起,所以很多趙國的大臣,誤以為趙武靈王又開始支持老大了。
於是接下來,趙國的很多大臣,開始紛紛站隊。
有的站隊到老大趙章這邊,有的站隊到老二趙何那邊。
與此同時,趙武靈王發現,自己以太上皇的身份,對趙國發佈政令,完成改革,似乎有點不太順手。
因為他此時已經不是國王了,就算他想下令,也得先通過他兒子。
所以漸漸地,矛盾就開始產生了。
這種矛盾其實比較好理解。
隨著老二趙何逐漸長大,趙何也有自己的政治主張。
就算是父子之間,也不可能意見完全一致。
所以,有些趙武靈王想做的事情,老二趙何未必想去做。
如果隻是一次兩次,趙何作為兒子,或許還會遵循父親的想法。
但時間長了,只要他是個人,就一定會有獨立的念頭。
所以,察覺到老二趙何想要獨立的趙武靈王,就開始不高興了。
時間長了之後,趙武靈王就逐漸產生了新的想法:或許……可以讓老大也做一下趙王試試?
再不就把趙國一分為二,讓哥倆各自統領一部分?
亦或者自己可以再次登基,再次由自己做趙王?
而當趙武靈王產生這個念頭之後,老二趙何自然也察覺到了這一點。
出於自保的心思,老二趙何不可能不做點什麼。
所以接下來,已經成年的趙何,就開始以自己為中心,構建專屬於自己的政治團體。
趙何這邊的人,自然也堅決反對趙武靈王把趙國分成兩半,或者直接廢了趙何之類的事情。
而趙何的這個做法,落在趙武靈王眼裡,那就更是不孝或者不聽話的表現了。
老二越是這麼做,趙武靈王就越想廢了他。
所有的矛盾,都是從誤會開始的。
接下來的幾年裡,父子之間的誤會越來越多,矛盾也就越來越深。
到了後來,趙武靈王已經不再把老二趙何視作自己的兒子,而是當成了自己的阻礙,想要除掉或者廢黜自己的兒子了。
到了這個時候,父子三人的悲劇,其實就一直註定了。
所有的矛盾,在公元前295年,也就是趙武靈王從秦國回來兩年多以後,徹底爆發了。
這一年,趙武靈王前往沙丘,打算給自己挑一塊合適的墓地。
前往沙丘的同時,趙武靈王把自己的兩個兒子,都帶在身邊,打算和兩個兒子攤牌了。
而接下來,到了沙丘這邊之後,趙武靈王和老大住在一起,老二作為趙王,自己單獨住。
此後,老大下面的支持者,給老大出主意,讓老大直接幹掉老二,並且控制趙武靈王,自己徹底掌權。
而老二這邊,察覺了風聲之後,自然也開始調兵遣將。
再之後,老大以趙武靈王的名義,讓老二過來聊一聊。
老二不幹過去,先讓自己麾下最得力的大臣過去。
大臣過去之後,直接被老大殺了,然後老大再次派人,去找老二過來。
這個時候,老二就已經知道是怎麼回事了,直接下令,派兵包圍了老大和趙武靈王這邊。
因為老二早有防備,所以調動的軍隊比較多,很快就徹底封死了趙武靈王的住處。
但是接下來,事情就比較難搞了。
身為老二的趙何,雖然已經控制住了局面,但是他總不能直接下令,讓下面的軍隊殺了他大哥和他爹啊!要是老二真敢這麼做,估計下面的人也該造反了。
而如果不殺的話,事情已經鬧到這一步了,只要趙武靈王重新掌權,老二不光要被廢,而且必死無疑。
所以最終,老二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隻圍不攻。
既不撤去包圍,也不和裡面溝通。
就這樣,在包圍了三個月之後,趙武靈王終於吃光了所有的糧食,最後和他的大兒子一起,被活活餓死了。
就這樣,一場父子三人的誤會,終於成了無法挽回的悲劇。
客觀來說,這場悲劇的源頭,其實就在於趙武靈王的規劃,太過理想化了。
趙武靈王考慮到了所有問題,唯獨沒想過感情問題,沒想過如果父子之間產生誤會,到底該怎麼解決。
或者,在封建王朝的體制下,這種誤會,本身就是一個打不開的死結。
隨著趙武靈王身死,接下來,老二趙何徹底獨掌大權,成為了趙國的絕對統治者。
客觀來說,老二趙何能力其實也很不錯。
他在位期間,不但繼承了趙武靈王的政治遺產,而且還能做到知人善用。
正是他在位期間,趙國湧現出了廉頗、藺相如、趙奢等一大堆的牛人。
但同時,因為這場沙丘政變,趙武靈王之前所有的謀劃,都徹底沒機會實現了。
而趙何本人,依然不知道怎麼變法。
所以,直到後來趙國滅亡,趙國都隻是進行了單純的軍事改革,而沒有進行體制變法。
這才導致後來長平之戰的時候,秦趙雙方對峙,秦國靠著制度優勢,可以征調更多的補給運到前線。
而趙國這邊,對峙一年之後,國內糧食已經不夠了,所以當時趙國才不得不換下廉頗,改換喜歡主動出擊的趙括做主帥,最終導致了長平之戰的失敗。
歸根到底,這一切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趙武靈王的死。
如果趙武靈王不死,並且進行了系統改革,或許後來趙國就能統一天下了。
也正是因為趙武靈王的例子,後來幾乎所有朝代,皇帝想要廢長立幼的時候,大臣們都會拿趙武靈王做例子。
因為這場父子三人之間的悲劇,原本其實是是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