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君側』或許是歷史上最大的政治謊言,自古以來,除了極少部分之外,哪有不是打著清除君王為目的來清君側的?
畢竟自古以來,造反都是需要名義的,沒有人會在自己的腦門上刻上『反賊、叛臣』這些字眼,因為靠這些字眼不可能引起天下百姓的贊同,更不會獲得其它利益團體的支持。
所以,造反,要寫成名正言順,即使是君王有錯,那也不能說是針對君王,畢竟君即父也,在傳統觀念裡,君父如曜曜天日,是不可以違背的存在,因此在名義上,君父是不可能有錯的,錯隻是錯在那幾個給君王獻策的大臣,是他們誤導了君王做出了錯誤的決策,這就是歷史上的『清君側』。
清君側
『清君側』其實是一項特別冒險的政治舉措,同時也需要特別的勇氣,還需要有一支自己能夠完全掌握且頗具實力的隊伍,也就是說,要具有雄才大略,要有那個野心,還要手握大量的軍權,這樣才有話語權,才能有資格發起清君側。
除此之外,在古代仁義禮孝大背景下,發起清君側,還要顧及自己的身前生後名。
有些人不願背負歷史罵名,試想,如果當年嶽飛打著清君側的名義,入京解決了秦檜等求和派,廢高宗,在宗室中另立賢君,親自主持北伐大局,那是不是會改變華夏數百年歷史的走向。
有些人無心反叛,選擇舍身求義,譬如扶蘇公子若有心,率蒙恬的數十萬邊軍南下,天下豈不是唾手可得;譬如高長恭舉北齊大軍殺向鄴城,那高家江山又怎會被北周輕易拿下。
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者,方能有所成,接下來,我們就看看歷史上影響力較大的十次清君側事件中前五次。
七國之亂
1、七國之亂
西漢建國之後,采取了分封制度和郡縣制度並行的國策,劉邦在剪除開國功臣集團之後,將自己的兒子分封各地,同時設立了非劉姓不可稱王的規矩。
而這些諸侯王在各地自然也沒有閑著,在享受食邑供養的同時,也不斷發展和擴大自己的實力,再加上諸侯國的政治地位遠遠高於郡,且疆域廣大,沒有什麼力量可以予以制衡,所以在幾十年內就形成了各地諸侯強橫,在封國內可以橫行無忌。
然而此舉勢必會遭致中央政府的打壓,在文帝時期,各諸侯國還不敢太放肆,可是年輕的漢景帝劉啟繼位後,主少國疑,而且諸侯王還有很多是景帝叔叔輩,更是不把中央放在眼裡,與西漢朝廷漸行漸遠。
於是漢景帝重臣晁錯,便向皇帝獻策,前155年,晁錯向景帝上《削藩策》,再次上陳諸侯的罪過,請求削減封地,收回旁郡。
更是在之後的一年裡削減了多個諸侯國的土地,收歸國有。
此舉頃刻間引起了天下諸侯沸騰,吳王劉濞擔心削地沒完沒了,於是私下聯絡各地諸侯,相約起兵造反。
晁錯削藩
不久之後,漢景帝削減吳國土地的詔書下達,成為了事件的導火索,各大諸侯因為共同利益綁定在一起,吳王聯合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辟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舉兵數十萬造反。
當然,他們自然不能說自己是造反,所謂的師出有名嘛,直接將矛頭指向了漢景帝身邊獻策的晁錯。
七國大軍以 『請誅晁錯,以清君側』 的名義,殺向中原。
漢景帝年輕,沒有見過如此情景,以為矛盾的要點是晁錯而不是自己,於是按照諸侯的要求誅殺了晁錯,七國大軍完全沒有因此而退卻,反而士氣大振,以為漢景帝軟弱,加快了進軍的步伐。
好在當時有名將周亞夫在朝,漢景帝不得已,派遣周亞夫統帥全國三十六員大將出征,再加上有漢景帝之弟梁王劉武死守陣地,沒有讓七國聯軍突破防線,周亞夫才得以各個擊破,平定了此次叛亂。
歷史上第一次清君側,以失敗而告終。
王敦和王導
2、王敦兩次兵臨建康
歷史上唯一一個真的隻是為了清君側而『清君側』的政治事件。
熟知永嘉之亂這段歷史的朋友們想必對瑯琊王氏都會有很深的了解,西晉末年,八王之亂後引發了五胡亂華,匈奴人劉淵建立的漢趙政權圍著北方的西晉殘部狠揍,而大部分百姓選擇南渡江南以求平安。
瑯琊王氏作為政治世家,自然知道這是一次政治投機,於是王敦和王導這對堂兄弟扶持司馬睿坐鎮東南,作壁上觀,看中原成敗。
在漢趙大軍攻破長安之後不久,便扶持司馬睿稱帝,開創了東晉政權。
在建國之後,王氏兄弟便順手拿下了大部分的政治資源,實現了『王與馬,共天下』的格局,王導這個人傳統思想比較重,負責主內,在很大程度上忠於司馬睿。
而王敦則是梟雄,知道話語權來自於實力而不是皇帝的賜予。
所以王敦任荊州刺史,荊州對於割據南方的政權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南方政權的核心板塊之一,同時王敦還手握兵權,掌握著長江中上遊,對晉元帝司馬睿有著很大的威脅。
晉元帝為了制衡王敦,於是重用了劉隗、刁協制衡王敦,並以北討後趙為名將劉隗、戴淵外放,以江北軍來抗衡王敦的荊州軍。
王敦之亂
王敦作為梟雄,自然忍不了這樣的情況存在,畢竟王敦不想聽中央政府的命令,於是以清君側,誅殺劉隗等奸臣為名,起兵於武昌,此時陶侃已去世,東晉無人能與王敦匹敵,所以荊州軍很快就攻入建康,王敦在京城大肆誅除異己,然後耀武揚威的在晉元帝面前被拜為丞相、江州牧,進爵武昌郡公。
晉元帝因為此時自此鬱鬱寡歡,後來甚至因此害病去世。
兩年之後,王敦手握大半個看下,手中雄師數十萬,開始有了不臣之念,於是再度起兵進攻建康,但是事與願違,王敦在行軍途中患病,不久病逝於軍中,叛亂因此一哄而散。
王敦這次清君側,也許是真的清君側,應該算是成功了。
王恭
3、王恭起兵反司馬
東晉末年,在桓溫等門閥被打壓後,孝武帝短暫地掌握了一段時間的國家大權,門閥勢力中,太原王氏異軍突起,開始在朝中掌握實權。
再之後,孝武帝死於後宮婦人之手,司馬道子趁勢接管朝廷,立心智不全的晉安帝司馬德宗上位,然後司馬道子在朝中隻手遮天。
而王恭本是孝武帝皇後的兄長,太原王氏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堅定站在孝武帝這一面的,早年因為司馬道子意圖掌權就秘密向孝武帝舉報過,與司馬道子本就是政敵。
孝武帝十分信任王恭,但是為了避免他和司馬道子的直接沖突,就讓王恭在外就職,與朝中的司馬道子抗衡。
王恭擔任都督兗、青、冀、幽、並、徐及揚州之晉陵諸軍事、前將軍、兗青二州刺史,假節,鎮守京口。
孝武帝去世後,司馬道子扶持司馬德宗繼位,重用太原王氏的奸臣王國寶,王國寶趁勢在朝中隻手遮天,建議司馬道子解除王恭的兵權,而王恭厭惡王國寶專權擅政,雙方矛盾一觸即發。
手握軍權的王恭,聯合殷仲堪準備清君側,討伐王國寶。
司馬道子知道形勢危急,在王恭 起兵之際,便賜死王國寶和王緒,向王恭謝罪。
王恭和殷仲堪
王恭也是年輕,見事情表面上解決了,於是還鎮京口。
司馬道子經歷此事之後特別忌憚外鎮諸侯,此時心腹司馬尚之則建議司馬道子樹立腹心作外藩以作屏衛,司馬道子於是有所行動,激怒了外藩的庾楷,庾楷便聯系王恭再度起兵,王恭於是聯絡殷仲堪和桓玄準備起兵,但是庾楷送信時不謹慎導致了信件被毀,殷仲堪沒有及時起兵。
王恭不聽劉牢之勸阻,以清君側,討伐司馬尚之兄弟和江州刺史王愉再度造反,但是沒想到司馬元顯策反了劉牢之,劉牢之臨陣倒戈,王恭大軍隨之潰敗。
王恭清君側最終以失敗而告終。
爾朱榮南下
4、爾朱榮起兵
北魏末年,狼煙四起,六鎮起義爆發之後,湧現出了一批頂級人才,爾朱榮就是崛起於此時,為了平定六鎮之亂,爾朱榮效命於北魏朝廷,組建了一支自己的軍隊,以朝廷的名義,大肆招兵買馬,很快就打造了一支強軍,其唯才是舉,手下匯集了如高歡、賀拔嶽、侯景、宇文泰等後來鼎鼎大名的人物。
爾朱榮在實力強橫之後,並不滿足於一個地方性諸侯,而是想要有更大的進步,於是便開始關注洛陽城中的局勢,正巧這時候北魏朝廷發生了改朝換代的大事。
重用寵臣小人,導致北魏政治腐敗不堪的胡太後,眼見自己兒子孝明帝元詡逐漸年長,而且這個兒子很反感胡太後的所作所為,為了保持手中的權力,胡太後決定鋌而走險。
河陰之變
孝明帝也沒有坐以待斃,有了引外藩入朝的想法,胡太後於是提前動手,和姘頭一起密謀毒死了親子孝明帝,另立幼君。
爾朱榮聽聞後,假意收到了孝明帝的詔書,於是起兵向洛陽進發,打著清君側的名義造反,出兵洛陽,一路兵不血刃,入京攝政,派軍士把胡太後和她立的三歲小皇帝扔入黃河淹死。
更是在河陰之變中屠戮了數百當朝官吏,引來了歷史的唾罵。
爾朱榮這次清君側算是成功了,並在之後掌管朝政多年,南征北戰,重新確立了北魏的威名,直到被孝莊帝殺死在宮廷。
侯景之亂
5、侯景之亂
侯景,之前追隨爾朱榮成事的一位歷史人物,之後在高歡旗下為將,在東魏時期,一人掌管著整個河南地區。
再後來,高歡去世,侯景不滿足於委身於高澄之下,於是便起兵造反,後來被慕容紹宗打敗,幾乎全軍覆滅之際投奔了南梁,得到了梁武帝蕭衍的接納,甚至準許他立足於壽陽。
後來,南梁和東魏準備達成和解協議,侯景心生恐懼,為了試探南梁朝廷的意思,侯景假冒高澄寫了一封信,提出以當年在徐州被俘虜的南梁宗室蕭淵明交換侯景,梁武帝以為是東魏的國書,竟然接受了這個條件。
在憤怒和驚慌之下,侯景決定起兵造反。
梁武帝自作孽
但是造反需要名義,在幾個月準備之後,侯景以誅殺中領軍朱異、少府卿徐驎、太子右衛率陸驗、制局監周石珍為借口起兵於壽陽,打著清君側的名義造反,在南梁宗室帶路黨的統領下,很快就渡江成功,兵臨建康臺城。
之後因為南梁勤王大軍舉步不前,侯景攻入臺城,困死了梁武帝,在扶持了一兩位傀儡之後,兩年後,自己弒君稱帝,建立了漢政權。
侯景以八千人起兵,最終能成功打下南梁京城,除了出色的軍事能力外,南梁的腐朽也是相當重要的因素,所以侯景勉強算是清君側成功了吧!不過在之後,迎來了南梁各方勢力反撲,侯景敗於王僧辯之手,屍骨無存,留在北方的幾個兒子也被東魏高澄殘忍屠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