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軍:漢人最後的騎兵,實力不輸蒙古鐵騎,與太平軍平分秋色。《網路歷史》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大規模的騎兵作戰,是在清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的9月21日。

這一天,蒙古王爺僧格林沁率領一萬多蒙古騎兵,還有約兩三萬清兵,在八裡橋對抗不足一萬人的英法聯軍。

這一戰中國軍隊表現得十分英勇,但最終仍然難免落了一個慘敗的結局。

敗得有多慘?

據《拿破侖三世和他權力的頂峰》一書的描述,這一戰的傷亡比幾乎達到1比400!記載是這樣的:『法軍死亡3人,傷18人;英軍死2人,傷29人。

清軍則損失超過1200人』

有些人說,參加這場戰役的蒙古騎兵,大部分都是僧格林沁臨時在內蒙召集的牧民,原本也沒有什麼戰鬥力。

但其實,損失慘重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僧格林沁的戰法有問題。

指揮著上萬騎兵去硬頂英法聯軍的機關槍,損失僅有一千多人已經是奇跡了。

不能不說,僧格林沁已經早就沒有當年成吉思汗、哲別、速不臺,甚至是拔都、蒙哥那樣的戰術素養。

蒙古騎兵的強大,從來都在於他們會尋找戰機,而不是和人家硬拼。

其實,如果將僧格林沁和他的騎兵換成幾年後的另一支騎兵,情況可能會有所不同。

因為僧格林沁自己,也是被這隻騎兵消滅的。

如果不是這支騎兵有著本身難以克服的缺點,他們很有可能在歷史上有大的作為。

這支騎兵,就是捻軍。

捻軍,在以前的教科書基本沒怎麼出現過。

但是,捻軍的強大卻是不容忽視的,甚至可以稱他們是清朝最為難纏的民間組織,其巔峰時期的實力,不遜於巔峰時期的太平軍。

捻軍其實由來已久。

在中國的淮北地區,經常有那種幾個人或幾百人組成的民間組織。

按照當地的語言,這種『一股』或『一夥』的人群,被稱為『捻』,所以這種組織又被稱為『捻子』。

捻子不是土匪,也不是強盜,也不是走私犯,但是類似的事情卻什麼都幹過。

捻子的成員,平時在家種地,有『活動』時則聚在一起,進行一些非法活動。

捻子是長期存在的,主要活動在皖、蘇、魯、豫四省的部分地區。

原本他們隻是一些零星的反清武裝早,但是在天平天國建立之後,捻軍也起兵響應,漸漸成了清政府的另一心腹大患。

不過,當時的捻軍不管是在規模上,還是組織上,都和太平軍有不小的差距。

捻軍沒有稱王稱霸的理想,他們一開始起兵的目的,不過就是推翻清朝對漢人的壓迫,能夠多混幾口飽飯吃。

他們的首領名叫張樂行,不過是個以行俠仗義為理想的地主之子。

在1951年他們正式起兵之後,清政府對其進行了多次的招安,可張樂行始終不為所動。

相反的,在1860年,張樂行卻接受了太平天國的冊封,成了『沃王』。

由此可見,中國百姓確實對清朝恨之入骨。

在1862年,捻軍起義曾經陷入了一個小低谷。

有一次張樂行帶領長槍隊向西進軍,結果遭遇了憎格林沁的騎兵。

雙方激戰之後,捻軍不斷敗退。

當走到宿州一帶的時候,捻軍出現了叛徒,致使張樂行被捕。

後來,張樂行在僧格林沁的大營被凌遲處死。

從此後,捻軍實力大損,隻能進入了兩年的休整期。

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太平天國的天京保衛戰失敗,太平軍遵王賴文光和捻軍合並,把松散的捻軍改編成了一支統一的軍隊。

到了此時,捻軍才算成為了一支真正意義上的軍隊。

這之後,捻軍就常在安徽、山東、蘇州、陜西等八個省份活動。

他們的實力不斷壯大,兵力最強時達到了二十萬。

原先的捻軍是以步兵為主,機動性差,通常都是據守在幾個縣城或者山頭。

清軍一旦來進攻,他們就會各自為戰,被清軍各個擊破。

但是在與太平軍合並之後,捻軍就轉換了思路。

淮北平原地勢平坦,非常適合騎兵作戰,所以捻軍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支具有高機動性的騎兵。

需要說明的是,捻軍的坐騎並不僅僅是馬,有的是驢,有的是騾子。

總之,有什麼就騎什麼,這就是捻軍當時的狀況。

當然,捻軍確實有大量的馬匹,這些馬大部分都是農民自養的,品種並非很適合騎兵沖鋒。

但是,這隻騎兵勝在數量大,數十萬的騎兵大軍,看上去也是十分嚇人的。

除了騎兵之外,捻軍的步兵也是要配備牲口的,這主要是為了戰敗之時,可以及時逃跑用的。

必要的時候,兩個人同乘一騎的事情也不少。

憑借著這隻騎兵,捻軍展開了大規模的機動作戰。

他們經常單日奔襲上百裡,一旦清軍出現了松懈,他們就會發動進攻,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

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2月,捻軍打響了自己的復仇之戰!

這一次,僧格林沁的馬隊追擊捻軍,一路來到了河南尉縣。

結果到了位置才發現,捻軍已南下鄢陵。

僧格林沁不顧疲倦繼續追擊,結果就造成了騎兵部隊和步兵部隊的脫節。

很快,捻軍的探子就發現了清軍的漏洞,捻軍的頭領也制定了策略,分派小股部隊不斷吸引清軍深入。

等到清軍前出過大之後,捻軍的大軍回過頭來,以步兵從中路頂住敵人的前進,騎兵則從兩側發起突擊。

這一招,是捻軍的殺手鐧,連一向老實持重的曾國藩都頭疼不已。

世界著名的亞歷山大大帝,也曾經用過這一招。

而有勇無謀的僧格林沁,又哪裡能是對手?

結果,清朝騎兵被消滅,僧格林沁被殺。

給他陪葬的,還有多達七千的清朝士兵。

捻軍這一次,可以說給張樂行報了仇。

但是,捻軍也同樣表現出了自己沒有政治能力、缺乏大戰略的缺點。

這一戰之後,捻軍並未乘勝擴大戰果,而是停滯不前,結果讓清朝重新做好了防禦。

其實,不管捻軍的人數有多少,仍然改變不了他們遊擊隊的本質。

捻軍起義一直沒有拿下過大城市,也沒有建立穩固的根據地,這也就註定了他們日後的失敗。

僧格爾沁死後,清軍就開始阻斷民眾和捻軍的聯系。

他們制定『查圩』的政策,其實就是咱們常說的『堅壁清野』。

只要捻軍運動到哪裡,清軍就會把當地的壯丁、糧草、牲畜集中起來,不讓捻軍得到補充。

然後,清軍還制定了『良民冊』,迫使鄉紳在捻軍和清朝之間二選一。

這樣一來,結果當然不言自明。

最後,捻軍漸漸地被清軍瓦解,分為了東、西二捻。

後來西捻被左宗棠消滅,而東捻被李鴻章剿平。

雖然捻軍最終失敗了,但是他們在對付清軍時候的戰術,卻仍然耳目一新。

如果讓他們去守八裡橋,絕不會幹出僧格林沁那樣的傻事。

不過,捻軍一直沒有解決領導力分散的問題,以至於軍隊流寇氣息嚴重,沒有合理的指揮系統。

最後被清朝擊潰,也就不奇怪了。

有意思的是,自從捻軍被剿滅之後,騎兵這一經典兵種,就在中國銷聲匿跡了。

民國和抗戰時期雖然也有騎兵,但是其規模已經遠遠不如當初,戰法也更多地揉進了步兵戰術。

這也讓捻軍,成了中國漢人騎兵的絕響。

時至今日,騎兵已經徹底走入了歷史。

新時代的戰爭,早就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但是,捻軍的高機動戰術,即使到了今天,也有研究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