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泰國在歷史上曾被稱作『暹羅』,可就是這麼一個我們文藝青年覺得還挺『仙』的名字,泰人卻不太喜歡,甚至為了改掉這個國名,費了老大勁。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泰人和『暹羅』這個國號之間的『愛恨情仇』。
中國古籍裡的那些泰國名
事實上早在東漢到三國的這個階段,中國史籍就有了對泰國的記載,比如朱應的《扶南異物志》中提到的『金鄰國』,就是當時位於泰國西南部的一個小國。
而之後的宋代,由於航海造船技術的進步和對外貿易的發展,加之這些古國多次遣使來朝貢,使得人們對當時泰國境內的古國有了一個更全面的了解。
宋人著的《諸藩記》中就詳細記載了這些古國的名字:真裡富、登流眉、羅斛。
到了元代,雙方來往更加密切,也因此,在記載中對泰國的這些古國就摸得更加透徹了。
比如泰國北部有女王國、八百媳婦國;中部有暹國、速古臺;南部有奔奚裡以及羅斛。
暹羅何時變成泰國的?
『暹羅』其實是個復合式的名字,其中『暹』指的是暹國,即十三世紀到十四世紀之間由泰族所建的素可泰王國;『羅』指的是羅斛國,即古代吉蔑人《高棉人》在今泰國灣以北區域內建立的一個獨立王國。
1349年,泰國南方的『羅斛國』征服了『暹國』,建立了阿瑜陀耶王朝《大城王朝》,也因此,有史籍中也稱之為『暹羅斛』。
阿瑜陀耶王朝建立之後,為了鞏固統治和對外貿易,便遣使向當時的明朝朝貢。
1377年,明太祖朱元璋正式冊封阿瑜陀耶國王為『暹羅王』,自此,『暹羅』這一名稱正式成為中國對泰國的統稱。
泰人不太喜歡『暹羅』
不過對於泰人而言,『暹羅』一詞卻多少有些不討喜。
『暹』一詞更多的是外人對泰人的稱呼,比如和他們世代為敵的緬人,所以多少帶有點『貶義』,而在最早出現『暹』一詞的占婆碑銘上,『暹』更是語意和奴隸關聯。
此外,泰國人更喜歡稱自己『昆泰』,即泰人。
而這個『泰』在西方一些學者的眼中,有『自由』的意思,是泰人在擺脫了曾經的高棉人統治之後的族名,比如1855年同英國簽訂的《鮑林條約》中,泰國就自稱『勐泰』,希望將自由泰國的含義傳播世界。
但無奈形勢比人強,『暹羅』這一名稱早已成為國際習慣,而當時的泰國雖然勉強能上談判桌,但在西方列強環伺的大環境下,壓根就沒有話語權,想要大聲吶喊改變國際習慣,隻能是『有心無力』。
最終,『暹羅』還是作為泰國正式的國名留存了下來。
泰國暹羅來回變
而隨著泰國打開國門同世界接上了軌,其內部的民族主義思潮也跟著泛了起來。
一方面,泰國雖然是整個東南亞唯一獨立的國家,卻飽受英法殖民欺壓;另一方面,當時的德國日本大肆搞擴張,英法在綏靖政策下一味退讓,影響力也大不如前,由此,泰國國內的泛泰主義就抬起了頭。
他們認為泰人是世界最大民族之一,開始鼓吹用『泰』來取代他人賜予的名字『暹羅』,建立起一個由分佈在東南亞各國的泰民族組成的『泰聯邦』。
1938年,親日的陸軍司令鑾批汶·頌堪當上了泰國總理,這位軍事獨裁者自然想借助泛泰主義者的狂熱為自己的政治野心鋪路,於是他開始鼓吹『建設泰人民族國家『,並在第二年的5月23日操縱政府通過了改國號的決議。
1939年6月24日,泰國正式由『暹羅』改稱為『泰國』。
隨著國號變成了『泰國』,泛泰主義又開始了進一步的計劃——要建立一個將東南亞所有泰族合並在一起的『大泰國』,而為了實現這個計劃,鑾批汶·頌堪的軍政府不僅開始了對法屬殖民地的侵略,更是同日本法西斯狼狽為奸建立起了『日泰同盟』,還妄圖染指中國領土。
一時之間,泛泰主義及其支持者站到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對立面。
不過眼瞅著日本在二戰後期的失利,『日泰同盟』也不好用了,泰國在另一派『自由泰』的領導下開始倒向了反法西斯同盟這邊,親日的鑾批汶·頌堪政府最終也在1944年倒臺了,而由它搗鼓出來的國號『泰國』自然也被廢棄。
1945年9月,為了顯示與泛泰主義劃清界限,『自由泰』領導的泰國政府恢復了『暹羅』的舊稱。
但有意思的是,由於泰國及時地倒向了反法西斯同盟,所以在戰後成了戰勝國的一方,其國內的泛泰主義支持者並沒有遭到真正的清算,鑾批汶·頌堪也迎來了東山再起的機會,於1948年4月再次出任總理一職。
想當然的,這位又將泰國的國名給改了。
1949年5月11日,泰國第二次將國名改成『泰國』,而由於這一次並未提及泛泰主義,所以國際社會並未反對,『泰國』的稱號也就一直叫到了現在。
歡迎評論點贊收藏,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兜湯看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