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推出的推恩令,這看似恩惠的策略,卻是讓無數諸侯有苦難言,很多人也把它稱為古今中外的終極陽謀。
就是讓所有人都知道漢武帝想做什麼,但是卻沒有任何辦法可以反抗,還得按照人家的要求乖乖地執行。
那為何『推恩令』有如此大的能力,讓無數諸侯隻能乖乖就范呢?
它是如何利用人性的弱點,讓無數諸侯的家族內部,瞬間土崩瓦解,互相算計。
漢武帝推出『推恩令』的目的
漢武帝推出『推恩令』的目的,想必大家都在歷史課本中了解到了,就是要把權力都集中起來。
那為何漢朝都已經好多年了,到了漢武帝的時候,才要開始如此做呢?
在秦始皇嬴政建立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之後,自己沒死幾年,這個龐大的王朝就瞬間土崩瓦解。
緊接著,楚漢爭霸,劉邦勝出,成立了大漢王朝。
劉邦其實是想把權力都集中起來的,但是他知道自己創業是各方努力的結果,必須要安撫各方勢力,要穩住這些人,才能逐步的和平吞並。
於是,起初的漢朝,也是有著郡國大量存在的。
而在他的有生之年裡,首先是把所有的異姓王先消滅掉,斷絕了其他家族可以威脅王朝的可能。
雖然在漢文帝時期,讓皇權逐漸地強大,但是郡國制的問題,一直無法解決,雖然他有意削藩,但是卻不敢擅動。
而當漢景帝嘗試性的前進一步,結果就發生了『七國之亂』。
雖然之後有驚無險地平定了這場『七國之亂』,但是這些劉姓王的勢力依然存在,還是像跗骨之蛆一樣在大漢朝存在著。
當到了漢武帝的時候,經過文帝、景帝兩代的『文景之治』,讓大漢朝的實力極大的提升,讓漢武帝要完成削藩的想法愈加的強烈。
而且此時北邊的匈奴一直是漢朝的一大威脅,為了消除這個威脅,首先就是要讓內部的環境穩定下來,沒有後顧之憂。
於是,漢武帝的『推恩令』就出現了,成了一個難解的陽謀。
獻出此計的主父偃雖然很有才華,不過最終還是因為個人問題被漢武帝殺人滅口了。
其實按照漢武帝的性格,即使沒有出現『推恩令』,他也會直接動武削藩。
但是『推恩令』一方面成本極低,花最少的錢辦最大的事。
其次就是沒有風險,『七國之亂』的前車之鑒還擺在眼前。
於是『推恩令』就被漢武帝采納,並順利地實施下去。
什麼是『推恩令』?
推恩令在歷史課本中也學過,那就是只要是諸侯王,自己的兒子不論出生,都要從他的地盤繼承一塊土地,並且爵位降低一等,隻有第一順位的繼承人完整繼承爵位,但是地盤就要比他爹那時候小很多了。
這樣下來,一兩代人之後,雖然還是有劉姓王存在,但是此時的劉姓王和以前的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地盤、人口、實力都會差一大截。
其他那些得到土地的兄弟,再逐漸地分封下去,可能最後連土地都沒得分了。
比如東漢末年的劉備,別看他說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但是家裡早已經沒有土地了,當時說白了也就是一個草民。
『推恩令』為什麼無法拒絕?
既然『推恩令』是陽謀,那麼它的目的就是顯而易見的,所有諸侯王,總不至於全部都是傻子,大部分人是知道結果的,但是為何還是無法拒絕執行呢?
一、有些人是願意接受推恩令的。
諸侯王也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對於自己的孩子,總是有喜歡的有不喜歡的。
可是根據要求,自己的王位地盤隻能被嫡長子繼承,假若有諸侯王並不喜歡嫡長子,而是疼愛其他孩子,那就有些難了。
而『推恩令』的出現,就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問題,讓這些諸侯王就可以堂而皇之的為自己喜歡的孩子分的一份家產。
而且那些庶出的子弟,本來是無法得到什麼的,但是有了『推恩令』,自己將來也有了爵位和地盤,那肯定是積極支持的。
二、不願意接受的人。
不接受的人是大有人在,但是如果你拒絕,就是違抗朝廷,就是造反,要冒極大的風險。
而且這其中,很可能還沒有起事,自己內部就會出現問題。
比如衡山王就有此打算,但是這樣的做法,就讓他的那些庶出的孩子斷絕了後路。
這些人已經看到推恩令將會給自己帶來的好處,欲望已經產生,現在有人要毀掉,那麼就是他們的仇人。
隨後,衡山王就被自己的親孫子迅速地上報了朝廷。
三、推恩令表露的人性。
其實推恩令就是極大地激發了人性的貪婪、仇富想法。
以前庶出的孩子沒有任何資格,也就沒有人會多想了。
但是現在是可以看得到的好處,怎麼可能沒有想法呢?
所以推恩令極大地利用了人性的貪婪的弱點,讓其內部就分化。
四、推恩令給庶出的好處。
庶出除了可以通過推恩令得到利益和尊嚴之外,甚至還可以保證自己的生命。
前兩種很容易理解,那保證庶出的生命是為什麼呢?
其實也很好理解,在以前當嫡長子繼承爵位之後,在領地內可以說就是皇帝般的存在,有能力可以處死庶出的子弟。
其次就是歷史上,庶出因為地位低下,很多時候嫡出並不會把他們當做自己的兄弟一般看待,甚至有些庶出的地位還不如一個下人,很多時候生命是完全得不到保證的。
但是有了推恩令,那些庶出子弟有了身份地位,自然就不會受到太過分的傷害了。
推恩令,也就是讓大多數人認可,這樣少數那些人也就不足為懼了。
可以看到,其中對人性的揣測是多麼的精確,明明是給所有諸侯王的一劑慢性毒藥,但是所有人還得閉著眼睛不得不喝下去。
『千古第一陽謀』果然名不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