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們都知道,小說中的第一猛將呂佈有一個很難聽的外號——『三姓家奴』。
因為呂佈除了親爹之外還認了丁原和董卓兩個義父《幹爹》,所以被張飛罵成了『三姓家奴』。
不過《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那麼歷史上的呂佈一共認過幾個義父《幹爹》呢?
根據《三國志》記載,呂佈是並州五原郡九原《今內蒙古包頭市九原區》人《呂佈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出身應該不高。
要知道《三國志》成書於門閥強勢的西晉,記載三國人物時都會寫明其祖先或者父親。
就連張遼的傳記都寫了一句:『本聶壹之後,以避怨變姓』。
可是《三國志》卻完全沒有記載呂佈的先人,可以推測呂佈出身不高,以至於陳壽都找不到呂佈家族的相關資料。
東漢末年是士族門閥化並逐漸成為社會主導階層的時代,出身不高的呂佈原本沒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但是呂佈遇到一位改變他人生的大貴人——並州刺史丁原。
丁原很欣賞呂佈的驍勇,將呂佈破格提拔為自己的主簿並十分親近《刺史丁原為騎都尉,屯河內,以佈為主簿,大見親待》。
主簿是負責管理刺史文書的貼身文職,非親信不任。
雖然呂佈幹文職顯得有些畫風不符,但可以說沒有丁原的賞識提拔,呂佈幾乎不可能出人頭地。
然而對於有知遇之恩的丁原,呂佈的做法是『佈斬原首詣卓』,用恩人丁原的首級作為自己加入董卓集團的『投名狀』。
可能呂佈也知道自己殺丁原確實是『忘恩負義,反復難養』,擔心董卓猜忌他。
於是呂佈拜董卓為義父《卓以佈為騎都尉,甚愛信之,誓為父子》,當了幹兒子。
綜上所述,呂佈一生隻認過一位義父——董卓,而丁原是呂佈的有知遇之恩的直屬長官,呂佈沒有認丁原為義父《幹爹》。
所以歷史上的呂佈是『二姓家奴』而不是『三姓家奴』,但歷史上的呂佈確實也是一個『忘恩負義,反復難養』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