謚號、廟號、年號、尊號——古代帝王稱呼解析。《網路歷史》

中國古代帝王,除了上古時期的堯、舜、禹等人,一般不會直呼其名。

一是為了表示尊重,二是皇帝的名字需要避諱,故多用生僻字,不好讀。

因此對古代帝王的稱呼,往往將謚號、廟號、年號、尊號等因素聯系在一起。

相信很多人曾有這樣的疑問,漢魏南北朝稱呼皇帝為『某某帝』,怎麼到了唐宋就變成『某某宗』了呢?

其實這是謚號和廟號的區別,也是古代帝王最常見的兩種稱呼。

一、謚號

謚號是指古代社會地位相對較高的人死後,後人按其生平事跡進行評定後,選擇用一兩個字給他做一個蓋棺定論式的評價。

例如隋煬帝的『煬』,就是他的謚號。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謚號並不是帝王專用,一些士大夫和學者也可以享有謚號,如嶽飛的『武穆』。

謚號始於西周時期,到了秦始皇時,認為謚號有『子議父、臣議君』的嫌疑,將其廢除。

西漢建立後又恢復了謚號制度。

謚法初起時,隻有『美謚』、『平謚』,沒有『惡謚』。

直到周厲王因為暴政被謚為『厲』,『惡謚』才開始出現。

北宋時規定不立惡謚,隻作美謚、平謚。

美謚包括:莊、武、文、宣、襄、明、睿、康、景、懿,是表揚類的謚號。

如『文』,表示具有『經緯天地』的才能或『慈惠愛民』的德政;『武』表示具有『克定禍亂』的武功或『刑民克服』的法治。

平謚包括:懷、悼、哀、閔、思、殤,多表示同情的意味。

如:『愍』表示『在國遭憂』、『使民悲傷』;『思』表示『外內思索』、『追悔前過』。

惡謚包括:厲、幽、煬、靈、荒,即批評、否定的意思。

如:『煬』表示『好內遠禮』、『去禮遠眾』;『厲』表示『暴慢無親』、『殺戮無辜』。

唐代之前的帝王,大多以謚號稱呼。

漢代推崇以孝治天下,除了兩位開國皇帝劉邦、劉秀的謚號是『高』和『光武』,其他皇帝的謚號都是孝加某字。

比如漢武帝的謚號是『孝武』,簡稱漢武帝。

二、廟號

唐代開始,皇帝的稱呼變成了某某祖、某某宗,這就涉及到另一個概念——廟號。

廟號是帝王死後在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起源於商朝。

一般來說,廟號的選字並不嚴格參照謚法,但也有褒貶之意。

太祖、高祖開國立業;太宗發揚光大;宣宗、景宗有功有過;玄宗、真宗為人好玄虛;僖宗昏庸腐朽。

唐代以前,並不是所有帝王都有廟號。

一般帝王死後會建專屬的家廟祭祀,但在幾代後會遷到太廟合並祭祀。

而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才會特別追上廟號,以示永遠立廟祭祀之意。

比如西漢正統十二帝,隻有四位擁有廟號。

分別是:漢太祖劉邦、漢太宗劉恒《漢文帝》、漢世宗劉徹《漢武帝》、漢中宗劉詢《漢宣帝》。

帝王的全稱應該是廟號加謚號加皇帝,所以我們在書中經常聽到有人稱劉邦為『太祖高皇帝』。

『漢高祖』其實是一種不嚴謹的尊稱。

由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美謚泛濫,唐高宗即位後,武則天提出李世民的謚號『文皇帝』不足以顯示他的偉大,更無法體現李治的孝心。

李治於是給自己的父親加謚『文武聖皇帝』。

李世民從『唐文帝』變成了『唐文武聖帝』,稱呼起來顯然不太方便。

此後的歷代皇帝,又不斷的把謚號升級,加入各種好字好詞。

讓謚號變得越來越長,越來越浮誇,比如清太祖努爾哈赤的謚號是『太祖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

這就使謚號徹底失去了評價功過的作用。

加之從唐代開始,無帝不『宗』,於是人們開始用廟號來代稱皇帝。

三、年號、尊號

明清時期逐漸開始用年號來稱呼皇帝。

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為漢武帝首創。

我們熟悉的貞觀、康熙都是年號。

一般情況下,先皇在年中去世,繼位者仍使用當前年號,第二年才會更換年號。

很多皇帝遇到『天降祥瑞』或內訌外憂等大事、要事,都要更改年號。

一位皇帝所用年號少則一個,多則十幾個。

不同於之前的皇帝,明清兩朝皇帝即位後很少更換年號,除復辟的英宗朱祁鎮使用過兩個年號外,其他均為一世一元制,因此年號便成了明清皇帝的代稱。

這就是萬歷帝、崇禎帝、乾隆帝等等的來源。

除了謚號、廟號、年號,古代帝王還有一種比較少見的稱呼法,就是尊號。

尊號是指古代尊崇帝、後所上之稱號。

生前死後都可以加尊號,一般用於外交、禮儀、祭祀。

尊號不需避諱,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可以叫。

武則天其實就是尊號『則天大聖皇帝』的簡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