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人勸吃飽飯。《網路歷史》

你不知道我經歷了什麼,就來勸我大度,你要離這樣的人遠一點,因為遭雷劈的時候容易連累到你。

想必大家都知道這句郭德綱的名言,人是群居動物,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群體裡,人與人之間總是在不斷交流溝通。

俗話說聽人勸吃飽飯,對於聽人勸,這是有難度的。

我們人生道路上,總是會遇到身邊人的勸說,但卻是收效甚微,不撞南墻不回頭的韌勁誰都有過,隻有經歷過才知道是對是錯,既浪費了時間也錯過了很多……

我想,人的體內應該自然帶著自我優越的因子,就沖著我們的出生就是因為那個跑得最快的因子而誕生,所以在人與人交流中,我們的潛意識裡難免總是認為我說的都是對的,我做的都是對的。

既然潛意識裡我做的都是對的,那麼別人說的,也僅僅是聽一聽,能不能真正做到,就另當別論了。

人們常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但是等你長大了,一些案例告訴你一味地的聽老人話,也是不對的,能成功的都不是乖孩子。

那麼如何做到聽人勸呢?

我想首先要學會反思。

當別人說的與我們思想認識有左時,我們就要分析,她說的有道理嗎?

道理的支撐點是什麼?

我認識有偏差嗎?

為何?

學會反思,找準問題的根源,然後就能去想辦法修正自己。

走自己特色的個性道路,才可能異軍突起,決勝千裡。

思想上解決了,知道別人說的有道理,行動落實是最核心的。

所以聽人勸吃飽飯最主要的是在於行動落實。

如果沒有行為改變,那麼聽人勸也僅僅是停留在『聽』得過耳煙雲層面,沒有入心。

行動落實的難度在於改變。

聽人勸,人家所說肯定是與自己不同。

改變自己是非常難的。

尤其是成年人,多年的思維習慣,多年的行為習慣,所以能做到聽人勸的人如果不是本身有很強的修正能力,亦是無用功,就會在現實中被撞得頭破血流,體無完膚。

縱觀歷史,商紂王不聽比幹勸告,沉迷酒色,導致國破家亡;隋煬帝不納忠言,僅十幾年就把隋朝弄得天怒人怨,最後民變四起,自己被殺,隋朝也瞬間滅亡;蔡桓公諱疾忌醫,不聽神醫扁鵲的勸告,當病入膏肓時,隻有一死。

比如漢朝的劉邦,比他能耐大的人多了去了,可他就能當上皇帝。

那個大吼著秦腔『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陳勝怎麼就不行?

都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怎麼這次卻是後起的劉邦占了那個王侯的窩呢?

當劉邦大軍沖進關中時,雖然對美女、財寶垂涎三尺,但還是聽了蕭何的勸告,全部封存等待項羽;當劉邦面對項羽的『鴻門宴』不知所措時,沒有逞匹夫之勇,對張良的建議言聽計從。

尤其是劉邦面臨項羽大軍壓境需要韓信的幫助,韓信卻趁火打劫要求封王,他正要站起身大罵韓信使者時,張良的一腳頓時讓他清醒過來,答應了韓信的要求,解了燃眉之急。

劉邦知道自己文不如蕭何、張良,武不如韓信、項羽,但他善於聽周圍人的勸告,結果最後當了皇帝。

而劉邦的對手——項羽,有背景,有能力,武藝超群,人脈很廣。

另外,項羽還有一個足智多謀的叔叔——范增,韓信當時也隻是他麾下的一個小兵。

但項羽不聽勸,一意孤行,活活氣死了自己的叔叔,趕跑了後來的大將韓信,自己成了孤家寡人,最終丟了性命。

人的生命力是很奇怪的東西,它是由心力和體力兩方面組合而成。

心力過強,體力不支,就會心血虧損。

體力過強,心力不支,就是行屍走肉,沒有方向,沒有精氣。

心力和體力相輔相成才是和諧共生。

聽人勸就是讓體力聽從心力的支配,改變自身的行為慣性,讓心力和體力相輔相成和諧共生。

過去人因為時代原因,對於饑餓是刻骨銘心,所以唯恐別人不聽,就用聽人勸吃飽飯來勸慰他人。

如今人們雖然不再饑餓,聽人勸吃飽飯依然有現實意義。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聽人勸就是兼聽。

隻信自己,就是偏聽偏信,偏聽偏信久了,路走多了,勢必會翻車。

我們要感謝生活中勸我們的那些朋友和親人,他們就是我們生命中的貴人,讓我不要誤入歧途,迷失方向。

我們也努力去做能值得別人聽我們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