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人你去過王氏祖堂嗎?快發給姓王的看看王氏祖堂。《網路歷史》

目前已有10萬王氏宗親關注加入王氏宗族人

在太原晉祠博物館內,有一座建於公元1526年,代表中國王氏宗祠的子喬祠。

這是明代重臣王瓊為紀念先祖太子晉所建。

祠內有保留至今的歷代王氏族譜,足以證明太原王氏就是中華民族王氏的開元始祖。

晉溪書院的主體建築是子喬祠。

晉溪書院,人稱『王家祠堂』,位於太原市晉祠內。

晉溪書字原名晉溪園,是明朝大臣王瓊的別墅。

王瓊生於1459年,卒於1532年,太原人,字德華,號晉溪,明成化年間進士,曾任工部郎中、右副都禦史、戶部右侍郎、戶部尚書、兵部尚書,後督陜西三邊軍務,有軍功。

晉溪園系用其號命名。

園建成於明嘉靖五年(1526),園內正室翁溪堂曾設王氏列祖靈位,為王氏祖堂。

王氏始祖太子晉為周靈王太子,因直諫而被廢為庶人,後抑鬱而死。

其子宗敬見東周王朝日漸衰微,於是避亂隱居太原,又因其為王族繼承人而被稱『王家』,從此有了太原王氏。

海外太原王氏聯誼後援會研究會顧問王繼祖介紹說,北魏孝文帝將太原王氏定為天下四大姓氏之一,唐太宗制定氏族制時,太原王氏又被列為天下五大姓氏之一,因而太原王氏有『天下第一王』之稱。

明代和於謙、張居正一起被稱為三重臣的王瓊就生於晉源。

王子喬,就是周靈王的太子,人稱太子晉。

周靈王盡管在位時間長達二十七年,但政績、政德實在不怎麼樣,而太子晉溫良敦厚,聰明博學,十五歲就開始以太子身份輔佐朝政,口碑極佳。

據傳有一年,洛陽附近水害成災,威逼王宮,周靈王為圖省事,準備沿用壅堵的老辦法,圍城築堤,排水至村落、田園,太子晉提出應疏通河道,既可解救王宮,又能保護村民和莊稼。

太子晉是個直性子,建議未被采納,便據理力爭,結果被周靈王一怒之下貶為庶民。

太子晉被黜後,內心苦悶,不到三年便抑鬱而終。

太子晉的兒子宗敬後來出任司徒,眼看著周王室日益衰微天下大亂,宗敬便而辭官遠去,避居太原。

時人因他們是王族後代便稱他們為『王家』。

從此,這支族人便以王為姓氏,太子晉遂成為太原王氏始祖。

北魏孝文帝將太原王氏定為天下四大姓氏之一,唐太宗制定氏族制時,太原王氏又被列為天下五大姓氏之一,因而太原王氏有『天下第一王』之稱。

其實王姓非此一源,此例乃出自姬姓,為周王室之後。

此外,有的出自子姓,為成湯之後,有的出自齊國田姓,出自春秋時魏獻子之後,出自燕太子丹之後,等等。

這真應了那句『七李八張十二王』的俗語。

大殿中央有王子喬塑像,四壁繪有《太子晉史畫》二十四幅,祠堂門上高懸『子喬祠』匾額,左右耳房供奉著太原王氏十八個分支的始祖牌位,左右配殿陳列著當代王氏後裔書畫名家的藝術作品與海外王氏社團贈送的文獻資料,壁上掛有王氏歷代名人畫像。

據說,世界王氏宗親會每年都要在此舉行懇親大會。

嘉靖十一年(1532)王瓊死後,晉溪園改為晉溪書院。

此後歷經四百餘載,書院房屋大部傾圯,溪翁堂也隻存敗壁。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在太原王氏海外宗親和社會各界的大力資助下,晉溪書院重修工程動工。

歷時一年,於1993年6月告竣。

書院共占地2100平方米,建築面積900平方米。

書院大門上方高懸『晉溪書院』原匾額,落款為『王瓊十四世孫王憲敬寫』,時間是『丁醜秋八月』(1937年9月)。

但歷史畢竟是一步步走過來的,日積月累便由少而多。

總之,透過一個簡單的姓氏,我們看到的是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演變。

在這種艱難的演變中,竟留存下來一部淵源不斷的姓氏文化,這種文化早已內化為中華民族性格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子喬祠門前,我恭恭敬敬的施了三個禮,這就是天下王氏家族的祖先。

看來中國姓氏不但有血緣,還有歷史的淵源。

看來今後在我的朋友圈子裡,凡是王姓朋友,我又可以宣揚一下王氏家族的血脈來源了。

我為有這樣的祖先而自豪

凡是王氏的宗親們,將這篇文章傳揚出去,遠播王氏文化,弘揚王氏精神,攜起手來,團結一致,共創王氏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