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濤:黃帝給我們帶來的。《網路歷史》

《山花》2022年第9期 || 穆濤《黃帝給我們帶來的》

穆 濤,《美文》雜志常務副主編。

西北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陜西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散文專委會委員,國務院特貼專家。

出版著作十六部,其中《先前的風氣》一書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獎和”2014年中國好書”。

2021年獲第十九屆”百花文學獎”。

2017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我們中國人自表為炎黃子孫,炎帝和黃帝是並列著講的,但兩位祖先的生活年代差距很大,炎帝在先,黃帝隨後,《國語·晉語·重耳婚媾懷嬴》一節中,『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

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薑水成。

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薑,二帝用師以相濟也, 異德之故也』這樣的記載如果從字面上去理解,少典與有蟜氏生了黃帝和炎帝,就成歷史笑料了。

這句話意在指出黃帝與炎帝兩個族群同出一脈,因生存環境的差異,各自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存在。

作為我們的共同祖先,歷史中祭祀炎黃的規模和規制卻有差異,黃帝大於炎帝,黃帝『國祭』多,炎帝『民祭』多。

我理解其中的原因有二,一是同為傳說中遙遠的偉岸人物,黃帝的『正史記載』多於炎帝,可觸摸的記憶多了,情感中就多了親切。

二是國家祭祀是政治紀念,黃帝時期,才有了比較清晰的國家治理觀念,並在天文歷法,農桑技術,軍事應用,醫學以及國家管理層面,提供了諸多供後人學習借鑒的內容。

任何文明都是漸進的,不是驟變的,也都是在前輩經驗之中改造而成的。

黃帝族群『戰勝』炎帝族群,而成為古代部落聯盟首領,是類於朝代更替的那種社會進步。

錢穆先生說,黃帝是奠定中國文明的第一座基石,而這塊基石的基礎,則是炎帝族群,以及更早的中國祖先創造的智慧。

神農氏、炎帝、黃帝

『神農氏即炎帝』,這是既往史料對炎帝的身份判斷。

近些年隨著考古學的深入,新史料的發現,這個身份判斷被不斷刷新。

許順湛的研究可作一則例證,他建議把炎帝單獨提出來,將其作為三皇時代向五帝時代的過渡階段來看待:

神農氏是代表一個早期的農業文化時代,神農教民耕而陶,自出現農業和陶器就可以說進入了神農時代,那時沒有炎帝。

從三皇角度來說,神農是三皇之一,不能說炎帝是三皇之一,如果說炎帝是神農氏,列入神農時代也沒有大錯,不過從實際情況來看,把炎帝單獨提出來比較好,他已經跳出神農時代,而且與黃帝時代交叉,文獻記載也較多,因此,把炎帝作為三皇時代向五帝時代的過渡階段看,可能更符合實際。

——許順湛《五帝時代研究》

許順湛之說,將神農氏、炎帝區分開來,不僅將神農氏時期的特征凸現出來,還為三皇時代向五帝時代的過渡提供了一個緩沖,有利於更細致地分理出歷史的脈絡,呈現出不同歷史階段間復雜的嬗變。

歷史學中的時代,大抵是指一個時期的繁榮強勢階段,此之前有興起階段,此之後有衰落階段。

神農氏時代可以理解為新石器時期的早期和中期,炎帝時代則是新石器時期的後期。

就像漢朝分為西漢和東漢,西漢內含著十三位皇帝,東漢內含著十二位皇帝,神農氏與炎帝不是人的名字,而是族群首領的稱號,內含著多位早期部落的首領。

從這一點看,會豐富我們對這兩個時期的認識,避免將歷史簡單化,概念化。

軒轅(黃帝)之時,神農氏世衰。

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

於是軒轅乃習用幹戈,以征不享,諸侯咸來賓從。

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

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

——《史記·五帝本紀》

《史記·五帝本紀》這一段話,穿越了神農氏時代、炎帝時代、軒轅黃帝時代,時間節點大約在公元前5000年到前2700年之間。

此外,還有一些相關史料,將這段歷史時期展開,分別記載了黃帝、炎帝、神農氏的具體內容:

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薑水成。

——《國語·晉語》

古者,民茹草飲水,采樹木之實,食贏蚌之肉,時多疾病毒傷之害,於是神農乃始教民播種五谷,相土地宜,燥濕肥磽高下,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

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

——《淮南子·修務訓》

包羲氏《伏羲》沒,神農氏作,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

日中為市,致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周易·系辭下》

神農之世,臥則居居,起則於於。

民知其母,不知其父,與麋鹿共處,耕而食,織而衣,無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

——《莊子·盜蹠》

神農氏和炎帝部落生活的區域在黃河中遊地帶,發端於渭河流域,『薑水』是渭河的一個支流。

上述史料還較為詳細地記載了神農氏部落分五谷、嘗百草,制作耜耒,以及興集市,利貿易的生動細節。

『民知其母,不知其父』,已經追溯到母系形態時期,『臥則居居,起則於於』,展現的是一派原始祥和的風貌與習俗。

黃帝則是具體的一個人,其出生地和生長地,史料記載有三處:河南新鄭,甘肅天水,山東曲阜。

第一處依錢穆先生考據,軒轅丘的地望在河南新鄭市,姬水為新鄭市的潩水,此為黃帝生於河南新鄭說:

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

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

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為嫘祖。

——《史記·五帝本紀》

第二處天水說,來源於清代學者梁玉繩著的《漢書人表考》:

少典娶有蟜氏,名附寶,感大電繞樞,孕二十五月,以戊巳日生黃帝於天水。

——《漢書人表考》

第三處為山東曲阜說,該說法出於《竹書紀年》,壽丘位於山東曲阜城東。

母曰附寶,見大電繞北鬥樞星,光照郊野,感而孕,二十五月而生帝於壽丘。

——《竹書紀年》

關於黃帝百年之後升天為仙,《史記·封禪書》是這麼記載的:

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

鼎既成,有龍垂胡髯下迎黃帝。

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馀人,龍乃上去。

馀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墮,墮黃帝之弓。

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胡髯號,故後世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

《史記·五帝本紀》的記載是:『黃帝崩,葬橋山』。

橋山,位於陜西黃陵縣,也稱子午嶺。

黃帝羽化成仙之後,人們為了懷念,將黃帝衣冠葬於橋山。

升天,是中國人觀念中最高級的善終。

黃帝族群生活的區域

史書及史料中還較為詳細地記載了黃帝族群生活及活動的區域:

東至於海,登丸山,及岱宗。

西至於空桐,登雞頭。

南至於江,登熊、湘。

北逐葷粥,合符釜山,而邑於涿鹿之阿。

遷徙往來無常處,以師兵為營衛。

以與炎帝戰於坂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

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

黃帝崩,葬橋山。

——《史記·五帝本紀》

熊耳山在商州上洛縣西十裡,齊桓公登之以望江漢也。

湘山一名艑山,在嶽州巴陵南十八裡也。

——《括地志》

又東過陳倉縣西,縣有陳倉山,山上有陳寶雞鳴祠……《地理志》曰:有上公、明星、黃帝孫、舜妻盲塚祠……姚睦曰:黃帝都陳言在此。

——《水經註卷十七》

黃帝服齋於中宮,坐於玄扈洛上。

——《竹書紀年》

『洛水又東至陽虛山,合玄扈之水』……『洛水東北流,註於玄扈之水是也』……『自鹿蹄之山以至玄扈之山,凡九山,玄扈亦山名也』……『陽虛之山,臨於玄扈之水,是為洛汭也』

——《水經註》卷十五引《山海經》

黃帝東巡河,過洛,修壇沈璧,受龍圖於河,龜書於洛,赤文綠字。

——《水經註》卷十五引《史記音義》

黃帝將見大隗於具茨之山。

適遇牧馬童子,問塗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

』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

』曰:『然』黃帝曰:『異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

請問為天下』

——《莊子·徐無鬼》

潩水出河南密縣大騩山。

大騩即具茨山也。

黃帝登具茨之山,升於洪堤之上, 受《神芝圖》於華蓋童子,既是山也。

——《水經註》卷二十二

黃帝封泰山,禪亭亭。

——《史記·封禪書》

《史記·五帝本紀》概述黃帝族群生活區域的路線圖,東至大海《丸山即凡山,在山東濰坊,岱宗即泰山》,西至崆峒山,雞頭山《六盤山》,南至長江《熊山有兩種說法,其一為陜西商洛的熊耳山,其二為湖南的修山。

湘,是嶽陽湘山》,北至葷粥之地,與匈奴在釜山《河北徐水》以符節盟約,睦鄰往來,築邑於涿鹿《河北張家口境內》。

黃帝生於新鄭,衣冠塚於黃陵,與炎帝的三戰之地是阪泉《山西運城》。

不同專家對其中多處地名有不同的解讀和定位,歸納著說,黃帝族群的主要活動范圍在黃河沿線,甘肅、陜西、河南、河北、山西、山東,此外也涉及湖南。

在如此廣闊的生活區域內,《五帝本紀》還特別講到黃帝族群的流動性。

『披山通道,未嘗寧居』,『遷徙往來無常處,以師兵為營衛』至此,已可以大致算出黃帝的生活之地及其族群的活動范圍。

『以玉為兵』,黃帝的『止戰』思想

『黃帝采首山銅,鑄鼎荊山下』這句話裡蘊含著多層涵義。

銅最初是用來制作武器的,蚩尤『以銅為兵』,黃帝用之鑄鼎,從本質上改變了功能和性質。

『黃帝作寶鼎三,祭天地人』,黃帝以銅制鼎,規范了三種指向。

鼎是『烹飪之器』,飲食生活用具;也是傳國之物,旌表功德,征示國家威嚴和權力;還是祭典重器,用於部落之間友善盟信,共敬天地神明。

新舊石器時代的最大區別,在於石器的制造和使用。

舊石器時代基本是簡陋的打制石器,屬於粗加工產品。

新石器時代有了『深加工』意識,磨制和簡單提純工藝普遍應用於石器制造中。

這時候,人工取火也已經取代了天然取火,進而有了原始的制陶和冶煉。

最早使用銅器的是蚩尤部落。

蚩尤又被稱為阪泉氏,根據地在山西運城一帶。

傳說是一次山洪暴發導致了大規模的泥石流,天然銅礦石,還有鐵礦石混雜而出,被蚩尤部落人撿到了,銅礦石相對鐵礦石易於加工,蚩尤部落人就這樣掌握了第一批『先進武器』。

此之後,除了被制作成武器之外,銅片還被制作成簡陋的面罩和護甲,於是,就有了傳說中的恐怖形象,『銅頭鐵額,牛耳,鬢如劍戟,有角,與軒轅鬥,以角觸人』。

再之後,蚩尤部落不斷挑起戰爭,以『叢林政治』終結了神農氏時代,轉型進入炎帝時代。

山西運城沿線,成為了黃帝部落與蚩尤部落拉鋸戰的前沿地帶。

黃帝部落『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

三戰,然後得其志』,『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最終取得完勝,捉住蚩尤,並在『中冀』這個地方將之處決,身首分兩處埋藏。

『黃帝斬蚩尤於中冀』,關於『中冀』,一種說法在河北,一種說法在山東。

黃帝自此被眾部落推舉為盟主。

黃帝部落戰勝蚩尤部落有『三寶』:戰車、弓矢、行兵佈陣之法。

所謂戰車是原始簡陋的,大概是幾根樹木連接為一體,不是捆綁,可能他們掌握了簡單的榫卯技術,由眾多士兵推動著前進。

這是防備近身肉搏而又能加強自身保護的方法,以應對蚩尤部落犀利的銅制武器和堅實可怖的盔甲。

這種戰車的特殊之處是具備『指南』功能,可以機動變換方向。

『弓矢』也是適用於遠距離作戰的武器,是最早的『導彈』,『弦木為弧,剡木為矢』,具備百步之外的殺傷力。

『行兵佈陣之法』是以心力克制蠻力。

同時黃帝重用通天象的高人,可預知風雨。

總之,黃帝是以智慧取勝。

蚩尤的失敗,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武不止亡者』。

蚩尤連年征戰,士兵得不到休整,軍心疲頓,民心在哀怨中散盡 。

『昔阪泉氏《蚩尤》用兵無已,誅戰不休,並兼無親,文無所立,智士寒心,徙居至於獨鹿《涿鹿》,諸侯畔之,阪泉以亡』

『神農以石為兵,黃帝以玉為兵,蚩尤以銅為兵,禹以銅鐵為兵』,《越絕書》中的這個記載,既講了古代兵器的演變歷史,同時也包涵著對黃帝『以玉為兵』的尊崇。

玉,是石之精品,也包涵著向仁止武的文明內核。

黃帝平復蚩尤之後,鑄鼎於荊山之下,構建和合社會,創造出了一個較長時期的繁榮穩定局面。

『武不止者亡』,中國人的這個傳統理念,不僅是當時作戰獲勝的硬道理,還具有現代意義。

軍事的目的是服務於政治,以武制邪,以武制惡,以武力實現共和。

關於古代的荊山,也有多種說法,其中之一是在河南靈寶,其二在陜西富平。

『北條荊山屬富平之南,三原之東,臨潼之北,蒲城之西,皆統一為荊山』。

富平塬上有一個古老的村子,以前就叫『鑄鼎村』,現在改為向陽村。

中國的文治自黃帝開始

黃帝是傳說中的政治人物,盡管沒有確鑿詳實的史實記載,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多項內核元素,均指向黃帝:國家管理、天文星歷、甲子記歲時、歧黃醫理,乃至倉頡造字、音律、軍械弓矢,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房屋建築、衣裳鞋帽、飲食器具,『黃帝臣於則作履扉』,『斷木為杵,掘地為臼』,『伐木構材,築作宮室,上棟下宇,以避風雨』。

中國大歷史中的國家文治意識自黃帝開始,或者說自黃帝開始清晰起來。

蓋黃帝考定星歷,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閏餘,於是有天地神祇物類之官,是謂五官。

各司其序,不相亂也。

民是以能有信,神是以能有明德。

民神異業,敬而不瀆,故神降之嘉生。

民以物享,災禍不生,所求不匱。

——《史記·歷書》

官名皆以雲命,為雲師。

置左右大監,監於萬國。

萬國和,而鬼神山川封禪與為多焉。

獲寶鼎,迎日推策。

舉風後、力牧、常先、大鴻以治民。

順天地之紀,幽明之占,死生之說,存亡之難。

時播百谷草木,淳化鳥獸蟲蛾,旁羅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勞勤心力耳目,節用水火材物。

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

——《史記·五帝本紀》

關於黃帝五官

黃帝的五官制度,是現存記載最早的國家職官系統。

『官名皆以雲命,為雲師』,『於是有天地神祗物類之官,是謂五官』,五官具體指春官青雲氏、夏官縉雲氏、 秋官白雲氏、冬官黑雲氏、中官黃雲氏。

黃帝五官的設置,對應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國家管理因循大自然的運轉序次,上應天時,下合地理物候與人和。

周代的《周官》中將此種設官置職完善為『六官』:天官塚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關司空。

到唐代之後,『六官』又定型為『六部』,即吏、戶、禮、兵、刑、工。

五官對應著大自然中的五色,春為青,夏為縉《赤》,秋為白,冬為玄黑,黃土居中央;同時又與五行相連理,春為木,夏為火,秋為金,冬為水,土居中樞。

天道與人事交相感應,融會貫通,構成古代中國的政治智慧。

五官,五色,五行,是觀測日、月、星辰運行規律得到的綜合認知,是中國天文學的早期結晶成果。

關於四象

古代中國人在對太空星體的潛心觀察中,還別出心裁地建立了『四象說』。

四象也稱四神,把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個節點的太空星象圖,想象成五種動物,春為青龍,夏為朱雀,秋為白虎,冬為玄武《龜蛇相繞》。

中國古人首先發現的是春和秋兩個節點,這個發現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500年前4300年之間,比黃帝時代早了一千五百年。

目前這個時間節點已經被當代考古學證實。

1987年5月至1988年9月,河南濮陽老城區西土坡挖掘出一座新石器時期的大墓,墓主人為男性,頭南足北,身高1.79米,仰身直肢葬,在墓主人身體兩側,有蚌殼砌塑的一龍一虎。

考古報告中是這麼描述的:

在墓室中部的墓主人骨架的左右兩側,用蚌殼精心擺塑一龍一虎圖案。

龍圖案擺於人骨架的右側,頭朝北,背朝西,身長1.78米,高0.67米。

龍昂首、曲頸、弓身、長尾,前爪扒、後爪蹬,狀似騰飛。

虎圖案位於人骨架的左側,頭朝北,背朝東,身長1.39米,高0.63米。

虎頭微低,圓目圓睜,張口露齒,虎尾下垂,四肢交替,如行走狀,形似下山之猛虎。

通過碳十四測定,經樹輪校正可知第二期文化遺存距今大約6500—6300年,即公元前4500年—前4300年。

——《濮陽西水坡·考古報告》

大墓主人依時間節點判斷,是神農氏時代與炎帝時代之間的一位部落首領。

著名史學家李學勤先生實地考證之後,撰文《西水坡『龍虎墓』與四象的起源》,認為蚌塑龍虎圖案是中國『四象說』的起源物證。

也就是說,在大墓主人的時代,中國人已經觀測並鎖定了春和秋兩個季節。

四象是太空中的星象圖,每一物象由七顆恒星構成,共二十八星,古人稱『二十八星宿』。

古代中國人仰觀天象,觀測日、月、金、木、水、火、土七星,並稱『七曜』,經過長時間的觀察,發現並捕捉到了一年之中太陽運行的主軌跡,以黃道和赤道《太陽和月亮的運行軌跡》沿線的二十八顆恒星為觀測坐標,並將之理解為太陽沿途休息的客棧,因此稱『二十八星宿』。

古人觀測日月五星的運行是以恒星為背景的,這是因為古人覺得恒星相互間的位置恒久不變,可以利用它們做標志來說明日月五星運行所到的位置。

經過長期的觀測,古人先後選擇了黃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個星宿作為『坐標』,稱為『二十八宿』。

黃道是古人想象的太陽周年運行的軌道。

地球沿著自己的軌道圍繞太陽公轉,從地球軌道不同的位置上看太陽,則太陽在天球上的投影的位置也不相同。

這種視位置的移動叫做太陽的視運動,太陽周年視運動的軌道就是黃道。

這裡所說的赤道不是地球赤道,而是天體赤道,即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

——馬漢麟《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二十八星宿,是觀測日、月、金、木、水、火、土『七曜』的參照坐標。

在中國古人的視域裡,二十八顆恒星是組團運行的,每七星為一結構單元,共四個組團。

先民們以春分時節為觀測的基準點,站在大地上仰望星空。

春分這一天,第一組團的七星《角、亢、氐、房、心、尾、箕》出現在東方的天空,形狀如蒼龍;第二組團的七星《鬥、牛、女、虛、危、室、壁》出現在北方的天空,如龜蛇互繞《玄武》;第三組團的七星《奎、婁、胃、昴、畢、觜、參》出現在西方的天空,如猛虎下山;第四組團的七星《井、鬼、柳、星、張、翼、軫》出現在南方的天空,如大鳥飛翔。

中國古人的觀察力宏闊而且細致,同時富有充沛的藝術思維魅力。

從西水坡『龍虎圖案』也可以了解到,在公元前4500年-前4300年間,古人就準確認知了春分和秋分,但還沒有把握住夏至和冬至的時令特征。

史料中對四季的最早記載,是在《尚書·堯典》中,春、夏、秋、冬被稱為『日中』『日永』『宵中』『日短』,『日中,星鳥,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虛,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其中『星鳥、星火、星虛、星昴』,均為『二十八星宿』中的恒星名稱。

關於『羲和占日,常儀占月,臾區占星氣』

中國人的大歷史,是從認識太陽、月亮、星辰開始的。

遠祖先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由此知道了太陽的重要,於是用心琢磨,捕捉到了日出和日入的規律,『日』的概念形成了。

為了弄明白日長和日短的奧秘,人們發明了一個方法,在地面上垂直樹立一根棍子,立竿見影,記錄並分析影子的位移變化。

大自然中的『時』本來是無間的,混沌一團,用這種方法,把『光陰』區分出間隔和間距,『時間』的概念就此而成。

這根棍子是中國最早的計時工具,學名叫『表』。

今天,鐘表秒針的跳動,就是對當初光影位移的生動臨摹。

有了時間,人類才有了可以觸摸的歷史。

先人們白天觀察太陽,晚上觀察月亮,月亮的運行規律被認識到之後,視野由平面變為立體,開始用比較的眼光看待世界,萬物在陰陽對立之中和合共生。

中國天文學和中國哲學在這個時間節點,相伴隨著開啟了序幕。

『伏羲八卦』的出現,是中國人認識力的首個標志性成果。

人們以天《乾》,地《坤》,日《離》,月《坎》,雷《震》,風《巽》,山《艮》,澤《兌》,八種物質元解構世界。

天地定位,日月水火相映相射,雷與風相搏,山與澤通氣。

這時候還沒有文字,用八種符號指代。

乾《☰》,坤《☷》,離《☲》,坎《☵》,震《☳》,巽《☴》,艮《☶》,兌《☱》,八卦符號是中國最早的書面表達,是中國文字的源頭和肇始。

那是傳說中的伏羲時代,距今天八千年之前,大約在公元前6500年左右。

黃帝與蚩尤征戰的時候,天象研究的成果開始應用於軍事。

黃帝的大臣風後、力牧、常先等,既是軍事家,也是天象學的專家。

傳說中的呼風喚雨,實際上是預知風雨,就是天氣預報功課做得比較紮實。

黃帝成為部落聯盟首領之後,將天象研究納入『政府』日常工作,用於指導農業生產和民眾生活。

『羲和占日,常儀占月,臾區占星氣』,『蓋黃帝考定星歷,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閏餘』。

羲和不是一個人的名字,是兩個部落的首領名稱,羲是一個部落,和是一個部落,常儀也是部落的首領名稱。

羲和與常儀也可以理解為天象觀察和研究機構的名稱。

到堯帝時期,中國建立起了世界上首家天文臺,『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尚書·堯典》》。

黃帝時期任命『羲和占日』,堯帝時期仍是『乃命羲和』,由此也可以得出『羲和』不是人的名字。

此外,還在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建立起了天文觀測站:『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嵎夷』大概在東部海濱之地。

『申命羲叔,宅南交,曰暘谷』,『南交』有兩種說法,一是交趾,在越南北部,漢武帝時期曾設置『交趾郡』;一是指春秋兩季之交。

『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昧谷』在西部,一說在昆侖山。

『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朔方在內蒙古境內,漢武帝時期設置『朔方郡』。

『臾區占星氣』,臾區是黃帝的大臣,即鬼臾區,是上谷的醫學家,《黃帝內經》中有黃帝和鬼臾區的對答。

《《黃帝內經》一書現已被證實是後人假托黃帝、伯岐、鬼臾區之名的醫學專著,成書年代在春秋和漢代之間》鬼臾區還是星象學家,傳說是『五行原理』的發明人,是中國最早的風水學大先生。

中國古人觀測太陽和月亮的同時,夜空中滿天的星辰更具魅力。

二十八星宿,『四象』中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的超凡想象,四季中的五行原理,以及北鬥七星、天宮三垣,共同構成著上古時期中國天文學的輝煌成果。

關於『正閏餘』

閏餘,即閏月。

中國古人觀察太陽和月亮,形成了兩種歷法認識。

地球繞太陽運行一回歸年的時間,最早以366天計算。

月亮繞地球一周時間以354天為基數,陰歷一年十二個月,六個月三十天,六個月二十九天,其中還有二十八天的特例。

太陽歷與月亮歷一年之間的時間差為十一天左右,古人以置閏的方式補足這個時間差,約三年補一個月,稱閏月。

由此形成了中國古代的歷法『農歷』,農歷是『太陽歷』和『月亮歷』的合歷,上合天時,下應地理物候變化,『閏以正時,時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於是乎在矣』《《左傳·文公六年》》。

古人置閏是經過精確計算的,而且總結出了時間表,大致是『三年一閏,五年兩閏,十九年七閏,四百年九十七閏』。

閏月這種方法,在黃帝時已經開始使用了,但正式的史料記載,是在《尚書·堯典》中,『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

這句話的意思很明確,一年366天,以置閏月方式補足陰歷的時間差,以定四時。

但這時候置閏月的方式,是放在年底,稱『十三月』。

漢代頒行《太初歷》《公元前104年》之後,才實行當月置月,比如庚子年閏四月,當年就置兩個四月。

中國古人還研究發明出了另一套計時系統,即二十四節氣。

這個計時系統科學指數非常高,一年二十四節氣,每個節氣15天,粗計算是360天,但每個節氣到來的時候,是精確到時辰分秒的,比如2022年谷雨節氣,時辰是2022年4月20日10時24分7秒。

每個節氣實際上是15天多一點點,二十四個一點點累計是5天多,一年的時間是365天多。

現代高科技手段測量太陽一回歸年的時間是365天5小時48分46秒,二十四節氣的計量時間,與這個是高度吻合的。

二十四節氣的最早記載是在戰國時期的文獻中,完整表述在漢代的《淮南子》和《禮記》書中。

黃帝時期,中國的天文學、歷史學、文化學以及社會生活的諸多領域均得到了系統性開展,對此,《世本》中有具體的記載:

黃帝使羲和占日,常儀占月,臾區占星氣,伶倫造律呂,大撓作甲子,隸首作算數……容成綜此六術,著《調歷》。

黃帝使伶倫造磬。

垂作鐘。

沮誦、蒼頡作書。

史皇作圖。

伯餘制衣裳。

胡曹作冕, 胡曹作衣,於則作犀履。

雍父作舂雍父作杵臼。

夷牟作矢,揮作弓。

共鼓,貨狄作舟。

關於『大撓作甲子』

大撓是黃帝時的史官,甲子即幹支記時法。

以幹支紀日,在中國起源很早。

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幹與地支相配,一個循環可記六十日。

『大撓作甲子』,指大撓在幹支記日的基礎上,又做了豐富研究,此之後,幹支不僅記日,還記年、月、時辰,構成世界史中有獨特價值的中國記時方法,一直襲用至今天。

關於『容成綜此六術,著《調歷》』

容成是古代天文家,一種說法是黃帝時的大臣,一種說法是黃帝之前的部落首領。

黃帝尊其學術,推廣他的學說,《調歷》是容成制定的古代歷法,現已佚失。

關於《黃帝歷》

漢代《太初歷》頒佈之前,古代中國存在六種歷法,稱『古六歷』,分別是《黃帝歷》《夏歷》《殷歷》《顓頊歷》《周歷》《魯歷》。

《黃帝歷》並不是黃帝時期使用的歷法,黃帝時尊《調歷》,而《黃帝歷》是遵循黃帝時的天文研究成果而成的。

『古六歷』最大的區別,是『歲首正月』設置的區別。

中國古人以『冬至日』作為一年之中的首日。

冬至這一天,陽氣由地心上行,因而稱之為『一陽』。

古人描寫這一天的詩很多,如『今日交冬至,已報一陽生,更佳雪、因時呈瑞』,『一氣先通關竅,萬物旋生頭角,誰合又誰開』,『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

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冬至大如年,納履添新歲』。

『二陽』在小寒與大寒之間。

『三陽』特指『立春日』,『三陽開泰』這個成語,指的是從冬至開始,陽氣由地心上升運行45天,在立春這一日浮出地表,潤澤萬物生長。

以冬至為一年的首日,與西方歷法中的元旦,相差八九天的時間。

這不是天象的差別,而是觀測者所站的地理位置的差別,中國古人是站在黃河流域,更具體一些說,是站在渭河流域仰觀天象,俯察地理的。

冬至所在的月,依農歷是十一月,『古六歷』中,《黃帝歷》《周歷》《魯歷》都是以冬至所在月為一年的歲首正月,歷法中稱『建子』。

依十二地支序次,稱子月,再依次為醜、寅、卯、辰、己、午、未、申、酉、戌、亥月。

端午節是農歷五月初五,因循的就是這個程序。

《夏歷》『建寅』,歲首正月與今天相同。

《殷歷》『建醜』,以農歷十二月為歲首正月。

《顓頊歷》『建亥』,以農歷十月為歲首正月。

秦朝實行《顓頊歷》,漢代承襲秦制,從漢高祖劉邦建國,到漢武帝劉徹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一直襲用《顓頊歷》,以十月為歲首正月。

《漢書》等史書記寫一年中的大事件,都是從十月開始寫起,就是為了強調太初元年改革歷法的這個重大事件。

公元前110年,漢武帝祭祀黃帝

公元前110年四月,漢武帝劉徹首次泰山封禪,之後頒佈詔書,詔告天下,改年號為『元封』,『其以十月為元封元年』。

十月,他親率十二部將軍,領十八萬鐵騎北巡匈奴,出長城,登單於臺,以震懾匈奴;返還長安途中,於橋山隆重祭祀黃帝。

十月祭祀黃帝是正月大祭。

這一年,漢朝還沒有進行歷法改革,仍襲用《顓頊歷》,以農歷十月為歲首正月。

《六年後,公元前104年漢朝改革歷法,廢《顓頊歷》,頒行新歷法,以農歷一月為歲首正月。

這一年是太初元年,因而稱《太初歷》》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首位使用年號紀元的皇帝,共使用十一個年號,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征和,後元,前六個年號六年一紀元,後四個四年一紀元,最後的『後元』是兩年時間,合計在位五十四年。

漢武帝祭祀黃帝的場面是很壯觀的,『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餘萬,還祭黃帝塚橋山』十八萬將士一夜之間築起祭臺,黃帝陵至今存留著當年的『漢武仙臺』舊址,臺高十三米,置身其上,在四面來風中,可以盡情遙想當年的神聖與壯闊。

漢武帝泰山封禪,也是做足了功課的。

先是細致了解了傳說中黃帝封禪泰山的種種儀程,以及細節,『黃帝封泰山,禪亭亭』,之後仿古代儀程預祭,『五帝壇環居其下,各如其方,黃帝西南,除八方鬼道』。

封禪之前,漢武帝決定對泰山一處古代的明堂《古代帝王祭祀建築》進行重建,正苦於不知規制時,一位濟南人《名公玉帶》獻上了黃帝時的明堂建築圖紙,於是依圖而建。

『泰山東北趾古時有明堂處,處險不敞。

上欲治明堂奉高旁,未曉知制度。

濟南人公玉帶上黃帝時明堂圖。

明堂中有一殿,四面無壁,以茅蓋,通水,圜宮垣,為復道,上有樓,從西南入,命曰昆侖。

天子從之入,以拜祠上帝焉。

於是上令奉高作明堂汶上,如帶圖』。

《《史記·封禪書》》

封禪之後,又依古制賞賜百姓。

『行所巡至,博,奉高,蛇丘,歷城,梁父,民田租逋賦貸,已除。

加年七十以上孤寡老人帛,人二匹。

四縣無出今年算。

賜天下民爵一級,女子百戶牛酒』。

《《漢書·武帝紀》》

此次東行封禪沿途之地百姓的田租,未履行的賦役,皆免。

賜全國七十以上老者,及孤寡者佈帛,人均二匹。

免除國內四個貧困縣的人丁稅。

賜天下民爵一級。

賜無子家庭每百戶一頭牛,酒若幹。

公元前110年,在封禪,北巡邊疆,祭祀黃帝之外,還發生了三件重要事情。

一,平復南越國和閩越國的叛亂,其地納入漢朝版圖。

遷閩越國百姓入內地,安置在江淮之間。

『東越險阻反覆,為後世患,遷其民於江淮間』。

《《漢書·武帝紀》》

漢代建國之初,南有南越國,都邑在廣東番禺;東南有閩越國,都邑在福州大冶;東部有東甌國,都邑在浙江溫州。

閩越和東甌均為越王勾踐之後,避秦時戰亂遠走他鄉。

當時漢朝廷國力疲弱,采取綏靖政策,冊封三地為異姓諸侯番國。

東甌國勢力薄弱,經常遭受閩越國的侵擾,於公元前138年《漢武帝建元三年》歸漢,其國民內遷江淮之間。

南越和閩越與漢朝廷關系時和時反,公元前111年《祭黃帝前一年》再次叛亂,當年被平復,閩越百姓內遷江淮,也是葉落歸根。

至此時,漢朝南疆的國家安全警報全部解除,漢武帝可以集中全力防禦北方匈奴。

二,公元前110年,為強化中央對地方的經濟管控,推行『平準制度』。

具體內容是:在中央成立一個類似『國有資產委員會』的機構,當時並沒有『國企』,是對國家重要物資進行統購統銷,比如鹽、鐵、酒的專營等。

所謂平準,就是市場上一種商品價格上漲時,國家以低價拋售,價格下落,國家以基本價格收購,以保持物價穩定。

富商大賈亡所牟大利,則反本,而萬物不得騰躍。

故抑天下之物,名曰『平準』。

——《漢書·食貨志》

這項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業投機行為,保障了弱勢群體的基本利益,但也存在著與民爭利的弊端。

這項政策使朝廷的錢袋子鼓鼓囊囊,財政收入大幅增加。

漢武帝是大帝,宏圖偉業,但也因為他的『大手筆』,對國家的財力消耗過大。

這一年,漢武帝封禪,北巡,以及賞賜物品的巨大花銷,都是得益於這項政策。

『於是天子北至朔方,東封泰山,巡海上,旁北邊以歸。

所過賞賜,用帛百餘萬匹,錢金以鉅萬計,皆取足大農』。

《《漢書·食貨志》》

三,這一年,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因病去世,病因是沒能參加泰山封禪大典,『發憤而卒』。

司馬談是太史令,職責是記載國家史事,撰寫史書,審訂國家天文歷法,管理國家典籍,還有一項重要事務,就是監理國家祭祀。

漢武帝首次封禪泰山,如此重大的國祭,司馬談卻因『留滯周南』不能參加,故此抱憾而終。

『是歲天子始建漢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滯周南,不得與從事,故發憤而卒』。

《《史記太史公自序》》

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三葉草

李 浩→刺秦《小說》

李 浩→任何作品的閱讀都是一種『改寫』?

《隨筆》

——從T.伊格爾頓的一段名言談開去

李 浩→白色城堡《詩歌》

文本內外

劉慶邦→兩個礦工和一個女孩子《小說》

劉慶邦→只要開了頭《創作談》

小說驛

王晨蕾→寫給佈魯斯

龐 羽→過山車

小 咩→畸

碑帖心事

胡竹峰→明朝的字影

踏歌行

張執浩→傳告後代人

散文隨筆

穆 濤→黃帝給我們帶來的

黃德海→金克木學天文

張行健→尋常家禽

詩人自選

阿 未→我已經坦白了內心中一些不可重現的事物《組詩》

霍俊明→在鄉下向偉大的兔子敬禮《組詩》

周 簌→生命的時辰《組詩》

徐俊國→老之將至《組詩》

李 銑→看 戲《組詩》

大視野

張建建→時間的漩渦猶如那一處哀傷的息壤

——托卡爾丘克《太古和其他的時間》的閱讀

譯 記

張建建→時間的漩渦猶如那一處哀傷的息壤

——托卡爾丘克《太古和其他的時間》的閱讀

視覺人文

王瓊華→藝術良知的表達者

王仕明→繁花入夢

——李夢蝶油畫創作的新視覺呈現

周曉霞→花非花

——夢與詩的誦讀者

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向世界100所著名大學圖書館贈閱《山花》

『視覺人文』 朱政東、李夢蝶 藝術作品展

朱政東 -《黃草印象1》 佈面油畫 40×40cm 2021

朱政東 -《黃草印象6》 佈面油畫 40×40cm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