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八月十八是潮神的生日,這一天錢塘江潮頭最高,水勢更是排山倒海,每年前來觀賞這天下奇觀者成千上萬,江南民間留下的『錢王射潮』之傳說,家喻戶曉,流傳至今仍為世人津津樂道,它折射出先民人定勝天的人文理想。
我曾幾度在海寧和杭州領略過錢塘大潮洶湧澎湃的氣勢,對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感嘆不已。
曾經的錢塘江潮水沖垮堤岸,嚴重影響杭州城市的發展。
據史料記載:杭州西湖附近,隋末唐初還是一片沼澤地,農民開墾的田地常遭水患,加上政局動蕩,民不聊生,杭州戶籍僅15380戶,在五代吳越國國王錢鏐的治理下,修塘築堤,發展農商,人口激增至10萬餘戶、50餘萬人。
著名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認為『北宋時杭州有‘東南第一州’之譽,絕非過當』。
一、『錢王射潮』的傳說
從現代科學來看,錢江大潮是因為太陽和月球引力作用,加上錢塘江入海口喇叭狀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天下第一潮』。
但在錢王時代,人們不可能有這樣的認識。
目睹江潮之患,錢王立志根除之,下決心要大力興修水利。
910年,錢鏐上書後梁朝廷指出:『目擊平原沃野,盡成江水汪洋,雖值幹戈擾攘之後,即興築塘修堤之舉』在杭州,他主持修建捍海石塘,調集數十萬軍民,在錢江北岸開展了氣壯山河的水利大會戰,從六和塔一直到艮山門,築起了一道長達338593丈的捍海石塘。
同時他還派人疏浚西湖、太湖、鑒湖、南湖和東錢湖等。
在海鹽境內,高築海塘,建造堰閘,疏浚河道。
每次浩浩蕩蕩地開工,辛辛苦苦地修築,眼看大功告成,但在洶湧澎湃的大潮面前,不堪一擊,無功而返。
大臣勸錢王放棄修築,錢王問何故,答曰:潮神作亂,修好就沖毀。
錢王聽之非常生氣,遂在八月十八潮水最大日,令萬名弓弩守候在江邊。
當潮水萬馬奔騰般湧來時,錢王帶頭張弓搭箭,直追到六和塔附近,周邊百姓也紛紛前來助威,在萬箭齊發、萬民齊呼的強大威力下,原本來勢洶洶的潮水竟然後退了、消失了。
在錢鏐怒射錢塘潮之後,海堤終於建成。
因鎮潮有功,六和塔得到朝廷表彰並受賜田產。
錢王造福百姓,福澤千年。
民眾為紀念錢鏐王射潮的功德,把江邊的海堤,稱為『錢王堤』,把錢塘江海塘稱為『錢塘』,民眾還尊稱他為『海龍王』。
海鹽吳王廟,始建於宋崇寧年間,裡面供奉著吳越國王錢鏐。
錢鏐清除了錢塘江的潮侵之患,在民間留下了『錢王射潮』的美麗傳說,表達了中華民族戰天鬥地的意志和精神。
這一傳說在《錢唐縣志》《十國春秋·武肅王世家下》《宋史·河渠志》等都有記載。
如今,我們來到錢塘江畔杭州濱江公園和西湖錢王祠前,都能看到高高矗立的巨型雕塑。
不管『錢王射潮』結果如何,但民眾始終沒有忘記錢王治理水患的功績。
二、『錢王射潮』與治水佳話
『錢王射潮』,經過千百年來民間藝人的創作、文人雅士的修飾,越來越富有傳奇韻味、浪漫色彩,也許,當人類面對重大災難時,『錢王射潮』或許能給人們一點想象、一絲寬慰、一種力量。
『錢王射潮』的傳說,最早見於北宋,據北宋《吳越備史》記載:『《後梁開平四年》八月始築捍海塘,王因江濤沖激,命強弩以射濤頭,遂定其基。
復建候潮、通江等城門』註雲:『初定其基,而江濤晝夜沖激,沙岸板築不能就。
王命強弩五百以射濤頭,又親築胥山祠,仍為題詩一章,函鑰置於海門,其略曰:‘為報龍神並水府,錢塘借取築錢城。
’既而潮頭遂趨西陵,王乃命運巨石,盛以竹籠,植巨材捍之。
城基始定。
其重濠累塹,通衢廣陌,亦由是而成焉』
『胥山祠』即祭祀春秋時期吳國重臣伍子胥的廟宇。
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杭州刺史盧元輔撰《胥山祠銘》,肯定了伍子胥作為地方保護神的地位。
錢鏐早年曾借助伍子胥的『神力』,消除在江海上遇到的困境。
《宋史·河渠志》在論述浙江《今錢塘江》海塘的築造時,基本沿用了前者的記載。
蘇軾做過杭州太守,撰《表忠觀碑》雲:『強弩射潮,江海為東』。
這說明北宋時這則傳說在杭州已得到官方的肯定。
但是此傳說在新舊《五代史》《資治通鑒》中都沒有記載。
可見北宋早期此傳說還未獲得中原知識精英的認可。
一直到了南宋,此傳說不僅見於官修的地方志,也散見於各種筆記中,這也許與杭州地位提升、文化實力增強有關。
『錢王射潮』傳說到元明時期又增加了更多細節,進入清代後,內容更為完美並趨於定型。
清嘉慶年間,出現了匯編性質的《捍海塘志》。
其實,用射箭方式戰勝潮水,在中國有悠久的傳統。
比如《水經註》載晉代貳師將軍索勱在樓蘭屯田射水,後世還流傳過東漢伏波將軍馬援在嶺南射潮的故事。
古人企圖借神力鎮壓海潮的做法在宋代也有記載,如兩宋之際方勺的《泊宅編》雲:『政和丙申歲,杭州湯村海溢,壞居民田廬凡數十裡,朝廷降鐵符十道以鎮之』《吳越備史》記載了錢王射潮的故事,說錢鏐借助的是道教的力量;到了南宋初年,又增添了佛教的內容,這與那時兩浙地區佛教道教盛行有關。
三、捍海塘遺址的發現
宋代以降,中國的經濟中心逐步向江南遷移,兩浙稅賦支撐著國家的經濟命脈。
朝廷對江南的海塘進行大規模興修,一直到清代最終完成。
清乾隆朝的《兩浙海塘通志》《海塘錄》就是對東南沿海海塘修築史的總結。
雖說唐代以前浙江也有海塘建設,但那時是零星進行的。
錢鏐開風氣之先,大規模築造捍海石塘,加之錢王的名望和功績,故為後世所銘記。
近四十年考古發掘證明,錢王治水修海塘是確實存在的,並非杜撰。
1983年,五代時期捍海石塘遺址被發現並發掘,其地點位於杭州市江城路。
1985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發表的《五代錢氏捍海塘發掘簡報》中寫道:『五代錢氏捍海塘遺跡暴露於距地表約3米深處,其上疊壓六個地層』,『揭去上面六層堆積,就暴露了錢氏捍海塘』;『捍海塘是用石頭、竹木和細沙土等材料築成的。
錢氏捍海塘屬‘竹籠石塘’結構,它有紮實穩固的基礎,有立於水際的巨大‘滉柱’……』。
2014年,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對捍海塘遺址迎水面、頂面、背水面進行考古發掘,相關成果發表在2015年2月13日的《中國文物報》上。
學者認為,如果沒有對錢塘江的治理就沒有杭州城。
因潮水沖擊的緣故,當時錢塘江兩岸堤壩非常難修。
錢鏐有首《築塘》詩,抒發了心中的憂慮和期盼:『天分浙水應東溟,日夜波濤不暫停。
千尺巨堤沖欲裂,萬人力禦勢須平。
吳都地窄兵師廣,羅剎名高海眾獰。
為報龍神並水府,錢塘且借作錢城』
開平四年(公元910年),吳越王錢鏐在杭州候潮門外和通江門外,用『石囤木樁法』構築海塘。
這種方法是編竹為籠,將石塊裝在竹籠內,碼於海濱,堆成海塘,再在塘前塘後打上粗大的木樁加固,還在上面鋪上大石。
這種新塘,不像土塘那樣經不起潮水沖刷,比較堅固,防潮汐的性能較好。
《中國科學技術史》認為『竹籠法』是『按照灌縣的做法』,即李冰修都江堰的方法,用竹籠巨石鞏固江堰。
其實竹籠法早在西漢已用於修建黃河堤壩。
《吳越備史》記錄了修築捍海石塘的三個步驟:運來巨石;用竹籠將巨石固定住;在石塘前植入大型樹幹,作為防護。
沈括《夢溪筆談》對北宋時期的捍海塘有所敘述:『錢塘江,錢氏時為石堤,堤外又植大木十餘行,謂之‘滉柱’。
寶元、康定年間,人有獻議,取滉柱可得良材數十萬,杭帥以為然。
既而舊木出水,皆朽敗不可用,而滉柱一空,石堤為洪濤所激,歲歲摧決。
蓋昔人埋柱以折其怒勢,不與水爭力,故江濤不能為害』
錢王修築的捍海石塘,緩解了海潮入侵對杭州的威脅,保障了農業、商業等的發展。
清雍正三年六月,錢鏐因為修建海塘的功德,被清廷冊封為誠應武肅王,成為朝廷認定的海神而受到祭祀。
『錢王射潮』的傳說告訴我們,兩浙民眾曾向大自然發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治水會戰,它反映了民眾敢於挑戰海神以及建設美麗家園,追求美好生活的強烈願望。
今天我們需要從更廣、更高的視角,看待流傳千年的『錢王射潮』的傳說,『錢王射潮』及修築捍海石塘的善舉、決心和毅力,將成為激勵後人勇於挑戰各種自然災害並贏得勝利的信念與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