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朝抗擊倭寇的形勢,原本安全可控,後來怎麼變得嚴峻、復雜了。《網路歷史》

十三世紀到十六世紀左右,來自與中國隔海相望的日本的海盜集團,時常侵擾中國及朝鮮半島的沿海地區,主要從事劫掠商品、貿易走私活動。

在中國古籍中,『倭國』即指日本,故而,這些在海上為非作歹、橫行霸道的日本盜匪,被中國人民稱之為『倭寇』。

明朝建立之初,明太祖朱元璋在位及以後的一個時期,倭寇主要是由日本浪人、武士、中古式商人組成的海上強盜集團。

明太祖朱元璋《畫像》

當時,大明王朝內部和諧、國防穩固。

沿海地區,設立了衛所等海防軍事機構,防衛系統比較嚴密,倭寇的襲擾難以成功,一般不會有什麼收獲。

再者,明朝前期,政府對外采取了互助友好的通商政策,與日本政府的關系比較密切。

日本人除了依據大明王朝的法令、政策,定期與大明進行文化、貿易等方面的交流外,還不斷單方發起民間的、小規模的經貿活動,尤其是到中國沿海,與當地民眾做買賣。

這種情況下,與中國有著長期通商歷史的日本人,大都能夠通過正常的貿易方式,獲取他們一直非常喜愛的中國的瓷器、綢緞、絲棉等物品,達到貿易、消費的目的。

日本商人《劇照》

故而,此時的倭寇的強盜行徑還不算猖獗。

他們雖然有時也來搶掠,但隻是在海邊上突然襲擊一下,不管成與不成,立即便走。

這種襲擾,規模比較小,對中國沿海地區民眾的生產、生活影響不是很大。

自明英宗朱祁鎮上任,特別是他於1457年復辟以後,朝廷對倭寇的防范松弛了。

沿海的衛所變得有名無實,駐軍敷衍了事。

而且,有些衛所為了謀取私利,暗中『交通倭寇』。

這時,日本的經濟形勢,隨著町人階級《相當於那時的、中國的自由商人階層》的形成,發生了顯著變化,他們與中國通商的要求更為迫切。

倭寇也隨之變成了由日本浪人、武士、中古式商人以及町人階級組成的侵略性質明顯的『海盜集團』。

同樣覬覦中國物產的日本的藩閥《封建諸侯》,表面上看起來,對倭寇不管不問,實際上予以支持,給他們做後臺。

日本藩閥《畫作》

為了防范、壓制倭寇的侵襲,明王朝沒有積極整頓海防,而是緊縮貿易政策。

大明政府規定,日本『十年一貢』,且每次隻能來二百人。

這一來往規模,是遠遠不能滿足日益發展的日本的經貿要求的。

按照當時的、明朝經濟發展與市民階級不斷成長的客觀形勢,以及海外對中國物產大量需求的事實,明政府應該采取積極的政策,進一步發展對外貿易,以強國富民。

可是,明王朝反其道而行之,采取了保守政策。

當倭寇不斷擴大對中國沿海的劫掠范圍時,大明政府下令,把沿海海口全部封鎖起來,隻留下廣東一個口岸。

繁華的廣州口岸《畫作》

同時,大明王朝加大了對國內市民階級在對外貿易方面的壓榨和限制力度。

這樣,朝廷便與市民階級發生了嚴重的矛盾沖突,迫使國內從事對外貿易的商人實行武裝走私。

這些武裝走私者,一旦在海上遭遇明朝軍隊,他們便進行武力反抗。

如此一來,明政府不但要抗擊倭寇,還得打擊本國的武裝走私者。

無形之中,明朝的一些商人變成了另一種『寇』。

於是,明朝的抗擊倭寇的鬥爭,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現狀:『寇與商同是人,市通則寇轉為商,市禁商則轉為寇。

……禁愈嚴而寇愈盛』

武裝走私者《劇照》

另外,依靠海外貿易存活的沿海的流氓分子《從城市、農村被排擠出來,沒有固定職業,到處流浪的一類人》,以及那些貪財圖利的官員、商人等,成了倭寇的掩護者,與倭寇暗中進行貿易交往。

更讓明王朝頭疼的是,流氓分子與商人合流,產生了沿海島嶼上依靠走私過活的『海賊』,如陳東、汪直、毛海峰、徐海、麻葉等。

他們與倭寇聯合起來,共同對付明政府。

為此,當時有人這樣揭示倭寇的組成:『真倭不過十之三』,十之七是『海賊』。

『海賊』與倭寇聯合起來之後,倭寇的囂張氣焰陡然增長,頻頻肆無忌憚地掠奪中國沿海地區民眾的財物。

因為,這些『海賊』都是中國人,他們對中國沿海的風俗民情、山川地理非常熟悉。

倭寇借助了他們的力量後,一度在中國沿海為所欲為,進出自如,導致戚繼光等將領經年累月地征戰在沿海地區,耗費了大明王朝大量的人力、物力。

戚繼光抗倭《畫作》

上述即是,明王朝在抗擊倭寇的鬥爭中,由前期的波瀾不驚,演變為後期的嚴峻、復雜,且一時間無法迅速處置的主要情況。

主要參考文獻:《明史》、《中國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