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文化而潤其內,養德以固其本。
加強廉潔文化建設是一體推進『三不腐』的基礎性工程,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海河清風』微信公眾號、『廉韻津沽』網站推出『故事‘廉’播』專欄,講述中華民族歷史長河中的清廉官吏典型和黨的百年奮鬥史中老一輩革命家、革命先烈的廉潔故事,供各位讀者學習思考,從中汲取清廉力量。
公生明廉生威——年富
年富,字大有,明南直隸懷遠縣《今安徽蚌埠》人,明朝官員,歷事明成祖、仁宗、宣宗、英宗、代宗、憲宗六帝,先後在地方和中央任職,曾任給事中、陜西左參議、戶部尚書等職。
年富為政廉潔奉公,不避權貴,是為一代名臣。
年富為人剛烈正直,苦讀經書後以科舉進入仕途,在地方為官時重視維護百姓利益,深得民眾尊崇;在中央任職時清廉剛正,遇事敢作敢為。
宣德十年《1435年》,年富升任陜西左參政,負責管理糧儲、屯田、軍務、驛傳、水利等事務。
到任後年富對當地實際情況進行考察,了解到當地賦稅、邊餉、軍費存在一系列問題,立即著手制定措施進行改革。
陜西是明朝西北邊防重鎮之一,當地百姓本就有著較重的軍費負擔,在永樂時期朝廷又加征織駝毛毯五十匹,年富了解到這一情況後,立即上疏請求恢復原來的標準。
除了解決百姓賦稅過重的問題,年富還發現陜西有戍邊將領侵占良田多達三四十頃,再次奏請讓他們繳納賦稅。
當時明朝政府在陜西三邊地區駐紮了大量的兵馬,通過軍民運輸錢糧以保證供給,但長途運輸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疲憊情況,這也給一些不法之徒提供了謀利的機會。
針對這種情況,年富計算運輸的路程遠近,核定征收的賦稅數目,上奏皇帝請求減少閑散多餘的士卒,淘汰劣質馬匹。
通過一系列開源節流的措施讓陜西當地收支逐漸平衡,老百姓的困苦得到極大緩解。
天順四年《1460年》春,因為戶部缺少尚書人選,李賢向明英宗推薦了年富,卻遭到朝廷中部分官員的反對。
明英宗堅持征召年富擔任戶部尚書一職:『戶部不能沒有年富,人們大多不喜歡他的直言敢諫,但這也正是年富賢能的原因』年富在戶部為官時親自參與核算,斟酌盈虧,嚴格收支,使得屬下不敢有所隱瞞。
在同僚或者屬下碰到不敢處理的重大事項時,年富則勇於承擔責任,說:『你們只要大膽做事即可,有什麼問題我來承擔,不用寫上你們的名字』正因如此,戶部總是能妥善地處理好棘手的問題。
『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
廉則吏不敢慢,公則民不敢欺。
公生明,廉生威』這三十六字《官箴》,可謂字字警策,句句藥石,詮釋了公正、廉潔這兩條為官從政之道。
《官箴》之言最早出自明初學者曹端之口,年富對其詞句稍作改動,增加『公生明,廉生威』二句後用楷體刻石,作為自己為官的座右銘。
來源:綜合網絡公開信息
錄音|周蕊編輯 |陶建 郭維瑾
審核 |楊辰
聲明:原創內容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