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這麼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在隋朝以前皇帝多稱為『某某帝』,如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晉武帝、隋文帝、隋煬帝等等,而從唐朝開始皇帝多稱為『某某祖』或『某某宗』,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明太祖、明仁宗等等。
到了清朝幹脆直接以年號稱呼皇帝了,如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等。
這是為何呢?
實際上這是古代廟號和謚號制度發展帶來的影響。
廟號始於商朝,是君王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的名號。
一般擁有開創之功的君王稱『祖』,而擁有守成之功的君王稱『宗』。
謚號則比較普遍,並非君王專屬,一般王公大臣逝世後也會上謚號,比如『文正』就是文臣最高規格的謚號,『忠武』就是武將最高規格的謚號。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為了突出帝王的尊嚴,認為以子議父、以臣議王的謚號制度並不合理,就廢除了。
劉邦建立漢朝以後,恢復了謚號制度,依然遵循周朝的規矩,根據人在世時的生平事跡進行褒貶,而且漢朝以孝著稱,所以皇帝的謚號前都加上『孝』字,我們熟知的漢文帝、漢武帝真實的謚號實際上是漢孝文帝、漢孝武帝,隻不過大家都有『孝』字,就都省略了。
那麼為什麼隋朝以前都以謚號稱呼皇帝,唐朝開始就以廟號稱呼皇帝了呢?
一是因為剛開始時不是每個皇帝都能有廟號的。
尤其是漢朝,對於廟號的使用非常嚴謹。
兩漢28帝隻有7位皇帝有廟號,分別是漢高帝劉邦廟號太祖、漢文帝劉恒廟號太宗、漢武帝劉徹廟號世宗、漢宣帝劉詢廟號中宗、漢光武帝劉秀廟號世祖、漢明帝劉莊廟號顯宗、漢章帝劉炟廟號肅宗。
既然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那就不能以廟號相稱,而謚號是每個皇帝都有的,所以隋以前的帝王都稱呼他們的謚號。
但是自三國起廟號開始泛濫,除了某些亡國之君或在政變中被推翻的皇帝沒有廟號外,一般都有廟號。
同時隨著皇帝的謚號越來越長,再以謚號稱呼皇帝就不方便了,比如唐太宗剛開始的謚號是『文皇帝』,但他的兒子李治孝順,數次給他的謚號加字,加到最後成了『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想想看若稱呼李世民為唐文武大聖大廣孝帝,未免有些繁瑣,所以從唐開始都以廟號稱呼皇帝。
不過到了明清時期皇帝的稱呼又變了,改以年號相稱了。
明以前的皇帝當政期間會經常變更年號,最多的唐高宗李治一生用了14個年號。
但明清皇帝認為年號改來改去不利於年代記錄,所以除了兩次登基的明英宗朱祁鎮和上承後金下啟滿清的皇太極用了兩個年號外,其餘的皇帝一生都隻用了一個年號。
慢慢地就都以年號稱呼明清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