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洲縣董家圪堵村:鄉土歷史文化與教育紀略。《網路歷史》

作者:董樹榮

一、歷史遺址

董家圪堵位處子洲縣馬家陽灣村南, 沿著村前小河北距大理河畔吳岔村約五公裡。

這裡靠近《漢書。

地理志》所載 膚施五龍山治所,在上世紀之前就以多出文化人著名,也有好多歷史文化遺存。

一是村東官道山遺址是先秦至漢唐通往五龍山的車行大道遺跡,道北已經出土當時『關王』駐地使用過的石臼。

二是村內仍遺留明、清以來當地民眾修文習武的書房。

三是村北蘆齒圪塔與『龍子崗』嶺上多處分佈延至馬家陽灣的仰韶文化遺址。

這類新石器遺址也包括岒東山神圪塔與獨黃嘴峁上呈現白灰面遺跡的寨堡。

四是在馬家陽灣西北毗鄰吳岔村的劉家園則山上,還有一處4500年前面積逾25萬平方米的史前石城。

該石城在當時曾是一處設有祭祀壇的聚落中心。

當前學術界認為在傳說中軒轅黃帝時代,這裡也屬於大理河流域早期華夏文明的發源地。

五是這裡村莊座落在二億年前沉積巨厚的砂巖之上。

黃土地內有半地穴式人類住址,已出露用火遺跡和史前磨制石斧。

六是村下基巖內含有煤炭、油頁巖、魚類、珠蚌、與植物的化石。

巖層頂部亦呈現巨大的結核石球,地質資源較為豐富。

目前山間多處史前人類遺址已被國家例入文物保護,地下諸多地質文化資源尚待學者深入研究 。

圖片來自網絡,與文無關

二、地方文化

清朝中葉,具有習武傳統的董氏先祖從綏 德遷來之前,村內郝家鹼上的武官祖輩自明代起已經設立私塾,建有書房,修文且習武。

該私塾也教附近農人於冬季農閑時『念冬書』。

到了清末,村中原住郝、劉、啟三姓逐漸離散,繼承為董、王兩姓往戸。

仍辦私塾保留著當地的文化傳統。

該『書房』在五龍山廟會所轄九十九村地段之內影響很遲久。

這種地方文化也令當地的民風極為淳樸。

董家圪堵村內有很多讀書人善於『教書』。

因此,這裡也被稱為『先生圪堵』。

直至近代,這裡馬文瑞、牛崗等社會知名人士幼時也拜村內董文華、王繩武等先生讀書。

這一帶還有董蔚華、馬逢瑞、等文化人遠赴米脂、綏德、延川等地辦學,他們桃李天下、培育出眾多有才幹的社會名流,教學理念仍是秉從善良人性培養學子品德。

要求教師無論講述『孔孟之道』,還是傳授自然科學知識,首先訓戒學子將『已所不欲,勿施於人』遵為做人底線,進而讓學生以敬畏之心維護『天道』,信奉『天人合一』、『萬物有靈』乃至佛、道觀念。

引導學生從『公平與正義』分辨世間的事物。

這種意識一旦形成,學者便能自萌良知去找尋真理、明辨是非。

這種人性化的啟蒙教育,也同西方宗教與哲學相對統一,既適宜封建時代維護皇權、信奉多神教文化,也能在涉及黨派鬥爭的復雜社會環境下自覺領悟維護人性道德才能鑒別黨派,借此端正學子做『人』之意識。

當地正是用這種理念維護著良好的社會風氣。

在董家圪堵附近,人性道德對社會風氣的影響有以下事實可以判斷:在上世紀風行『革命』的年代裡,這裡曾出現馬文瑞、馬豐順、劉福昌、馬守良、王崇昌、王繩周、馬逢洛,馬法良、馬逢田等眾多紅色共產黨人。

當地還有『白』方的董庭蘭、吳天昌,馬逢瑞、董樹仁等風雲人物。

這些人分為『紅』、『白』兩方,黨派政治觀念不同,彼此在心底卻沒有結下因為人性缺失而產生的私人恩怨。

他們在社會風雲動蕩之中皆能固守鄉人之間的理解和信任,彼此心靈深處並未發生敵視與仇恨。

這一現象,在那疾風暴雨的大革命時代,充分體現了當地傳統文化對心靈教育的作用,堪稱是『奇跡』。

這一地域內還有許多看似平庸、卻極不平凡的事例值得今人察析。

三、家族教育事例

打從記事起, 我就聽說村裡董鳳梧、董鳳桐、董鳳來等晚清董氏『鳳』字輩人,自幼都曾在村內書房念過『冬書』。

『人之初,性本善』、『積善人家常有餘』等字句,印入了我的記憶。

當時我父親董蔚華與董文華、董銀華等長輩也在外地或本鄉從事教育工作,村內更多的長輩則是農民。

但鄉人對子孫教育則不分貧富,皆持必須自幼進校讀書的傳統觀念。

其中董風來的後人學有成就,就是榜樣。

今擇要以記:

長子董治官,清末秀才,生性善良,篤信神靈。

他從上世紀發生土地革命之前,就靠自身打拼,在外地鄉村買下了4000餘畝耕地。

後於土地改革運動時,地與財產悉數皆被窮人劃分,晚年隻落下『地主』成份,就此方才與世無爭。

小子董庭蘭,青年時在米脂縣大理河川被譽為著名『才子』。

他少年讀過新學,成年後勵志於興辦商鋪創業。

先後遷移到榆林、西安、蘭州經商。

他培育了四名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兒女的事業也各有顯著成就;其孫輩人品與才幹具為優秀。

董庭蘭在當時的社會活動中實無黨派。

他與馬文端為鄰村之友。

上世紀馬文瑞在三邊搞兵運工作、1936年又任陜北省委秘書長兼白軍工作部部長,暗中皆同董庭蘭保持聯系。

董庭蘭與所在之地的國民黨內軍、政要員共同經商,也曾打破西安白區對延安紅色政權施行的經濟封鎖,多次通商提供大量急需物資援助。

他從人性出發,對西安市內搞地下活動的共產黨人也時常通過政界關系暗中給予保護。

這樣一位對黨做出特殊貢獻的人才,卻在建國後於蘭州經商時遇到一名鄉人訛要錢財,當時被他嚴正拒絕,未料到後被該人誣陷為『反革命』而捕回子洲,競被本地政府草率處決。

當馬文瑞在北京聽到他被捕的迅息後緊急派人去營救,由於路途太遠,終未能來得及。

董庭蘭長女董樹榮、次女董樹芳,自幼在榆林、西安上學,品學皆優。

董樹榮為北京理工大學化學系教授,丈夫為享受國務院津貼的著名學者。

其兒、媳皆在該名校教學。

董樹芳夫婦就職於中國科學院下設於蘭州市的中獣醫研究所,都任研究員職務。

做為中獣醫學者,夫婦倆又發明醫治人體疾病的《脈圖療法》。

其把脈望疹後采用中藥材治療疑難雜症的功夫,堪稱國內醫療界第一、無人能出其右。

晚年已將絕學技藝傳予後輩。

董庭蘭長子董樹勲,自幼聰慧,是甘肅省資歷最深的建築行業總會計師;次子董樹龍,是省內中教高級教師。

在行業之內,兩人的工作能力皆曾享有盛譽。

他們的後代,秉承家庭文化影響亦傳其家風,人品與才幹不乏優秀。

董庭蘭六位姐皆嫁於本鄉,多為當地的大戶。

其六姐夫是吳岔村的吳天昌。

吳在青年時曾參加共產黨早期活動,經謝子長介紹入過黨。

後因為白區工作需要,他由組織決定公開加入了國民黨,並於吳岔村組建了維持社會秩序的地方性民團武裝,受到蔣介石總統親自接見、並獎勵百條槍。

到解放戰爭時期,他仍帶領米脂縣國民黨的地方武裝。

我父親董蔚華當年從綏師畢業後也曾在綏德公安科納青領導下為共產黨做地下工作,時常同吳天昌、馬逢侏兩位姐夫單線聯系。

到了解放戰爭時期,吳天昌所帶領的米脂縣武裝因外『白』而內『紅』,未做抵抗就『被俘』。

但吳本人卻因為綏德政府的人員不予辨明真相,誤被處決。

這一事件也致使吳的家族成員慘遭株連,兒子亦有家難回。

這種政治影響也致使吳的孫兒吳益明直到文革之後才被組織正式接收為共產黨員。

董庭蘭的侄子董樹仁,青年時與父親董治官同被紅軍『綁票』,欣然接受共產黨的宣傳教育,放歸後,即到周家鹼區政府為黨工作,任命為青年主任。

他在一次執勤中查出了高崗的家族成員往白區走私,性命因此受到了危脅,方才逃往白區另找生路。

董樹仁性情剛烈而尚武,為人處事豪爽大度。

他逃往西安後,經吳士英舉薦進入國民黨政府設於漢中的黃浦軍校。

畢業之後就任為杜聿明警衛隊長官,在抗日戰爭時期,他戰功卓著。

在淮海戰役中,他將杜聿明的夫人安全送到上海。

國民黨退於臺灣後,他又將杜的夫人送往美國。

上世紀八十年代,大陸施行『統一戰線』政策改善兩黨關系。

董樹仁做為當年熱血青年,思鄉情緒強烈,時常寫信聯系我父親與家人、親友。

經常對生活困難者匯款接濟。

直到病終之前,他歸鄉夙願未了,仍然寫信,深切表達對家鄉山水與親人懷念。

董樹仁當年離家時從未見面的兒子,如今已年逾八旬。

他出生在大陸的孫兒,直到近年方才赴臺與海峽對岸的家人初次會面。

兩岸親人命運坎坷,他們俱以樹仁的品格自勉、人品端正而自強,對待人生皆持樂觀的信念。

董庭蘭的外甥吳仕英 是吳天昌之子,自幼天資聰穎,沉穩好學。

抗日戰爭時期他就讀於西北大學化學系,戰亂之後方才成為學士。

他在西大上學期間曾同蔣經國一起共創西北青年抗日救國會,僅位列蔣經國之後,擔任該會副職,與蔣共謀黨國大業。

抗日戰爭期間,他主動投入杜聿明組織的抗日遠征軍,親帶汽車大隊支援過印度,戰後方經緬甸歸國。

到解放戰爭時期,吳仕英落難於四川廣元,淪落至賣煙養家糊口,後被聘入廣元縣中學任教。

直至大陸施行改革開放、國家政策放寬,他才又同我父親聯系,越省調回子洲中學任教。

無論在四川廣元或子洲中學,吳仕英皆屬省內的一流教學能手。

直到退休,仍被校方留任提高教師的教學素質。

吳仕英回到子洲,曾被選為首屆縣政協委員。

當地政府與民眾卻並不知道他青年時曾與蔣經國共擔國事、弄過大潮,靈魂深處他仍是一名肩系過民族危亡的鬥士。

他的思想高譫遠矚、心懷寬廣,待人處事則淡然而低調。

養成這樣的性情,也是來至生活與命運磨勵。

這樣的人格魅力,堪為智者榜樣。

四、教育作用思考

以上所列董鳳來家族代有人才之例證,也折射傳統文化影響心智與心靈教育的作用。

『書房』傳播地方文化涉及家庭與社會兩方面影響,人生志向自身選擇才屬於決定因素。

這種理念一旦形成,通常終生不會改變。

對於教育工作,我還在尋思如何正視以下現實:

《一》從教者以『教書育人』為天職。

無論搞家庭或社會教育,首當以保持善良人性做為從教的底線。

否則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人性都會被扭曲。

當地傳統文化主張『育人之綱,以培德為要』,目標明確,方能塑造健全的人格;人品端正,方才不去作惡。

舍此觀念,勢必難免要被世俗名利風潮誘惑,甚至淪落為家人與社會不齒的敗類。

但這種現象在董鳳來家族後裔中尚未出現。

《二》做為教育工作者,啟蒙教育目標明確,還必須選擇以社會環境為大課堂。

人之成長,愈逢險惡環境,愈可磨煉心靈意志、不至於在關鍵時刻迷失做人的方向。

若能理性選擇自己的行為,即便蒙冤或受屈,只要一息尚存,決不放棄做人準則。

董庭蘭與吳天昌的後人,也是習取前輩人生經驗做為勵志榜樣。

面對時下流行斂財、謀權等意識,他們更看重於端正思想、守護自身的人格。

把持這種意識,該家族才可維持較高的『門第』。

傳承去踐行,方能常葆家族榮譽。

《三》人類社會從史前至今,一貫遵循『叢林法則』,是從競爭秩序中以等級分化才逐步誕生出社會的『文明』。

從這種意義上講,『善』與『惡』皆屬人之本性。

家鄉民眾主張『要做事,先做人』。

這一思維邏輯也為社會文明誕生後全世界各個民族所共識。

因此一個人無論其事業成就與社會地位『高』或『低』,也當徹悟傳統文化中『天』或『道』涵蓋著『大自然』機理。

傳統文化還主張對自然界事物用『友』和『愛』等同去『齊』《莊子:『齊物我、齊生死、齊貴賤、齊是非』…》看。

施行仁愛之心,就必須適當克制自身私欲。

這種『仁慈』而樸素的意識,符合大自然規律與公眾的利益,也是古今教育思想之精髓。

因此保持人性化教育,不論社會風氣與時勢如何變化,都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

綜上所述,這一片鄉土從5000年前至今,已浸漬漫長的文化歷史。

鄉人曾借助不同的方式傳播地方文化,是用人性化教育培養社會有用的人才。

這一現象也值得借鑒,願讀此文者了然去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