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篇·中篇〉
一.戰國的軍制以及齊國軍力
劉邦的謀士田肯賀為讓劉邦慎重挑選齊地的封王,一邊說齊地山河之險固,與秦國並稱東西秦,一邊又頗有吹牛之嫌,極言齊地持戟百萬。
那麼,戰國時齊國兵力到底達到了何種規模?
這裡,我們就需了解一下戰國時代的軍制了。
不同的軍制能夠招收到的兵員數量區別還挺大,而戰國的軍制屬於普遍義務兵制+募兵制。
普遍義務兵制以郡、縣為基本征兵單位,包含十五歲到六十歲的所有成年男性,正因覆蓋范圍如此之廣,一戶家庭就有可能父子兄弟同時在軍伍中。
當信陵君救趙時,將曾宣佈:『父子俱在軍中,父歸,兄弟俱在軍中,兄歸,獨子無兄弟,歸養』,於是從十萬魏軍挑出精兵八萬。
募兵制,即從服役人員中挑選一部分作職業化訓練,這一部分軍隊將成為一國的常備軍、戰場主力,齊技擊、魏武卒和秦銳士,都屬於這一類。
因而,戰國時代的重大戰役,一支大軍的組成為:常備軍+臨時征召的農民。
這些臨時征召的農民又有過一些服役經歷和軍事訓練。
故此,蘇秦張儀稱楚、秦擁兵百萬,魏國七十萬,趙、韓、燕、齊等國軍隊人數十萬,實指極限動員下的全國所有能參與到戰事的總人數,而非一國長期維持的常備軍數量。
齊國,從春秋時起就是一個老牌強國,『通利末之道,極女工之巧。
是以鄰國交於齊,財畜貨殖,世為強國』。
當地鐵、漁業資源豐厚,煮海為鹽而得的利潤之富饒,為天下聞名,又兼齊國因地制宜地發展農、商、紡織手工、畜產養殖業,經濟上的富足,讓齊國能養活更多人口,齊地成了當時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齊國鼎盛時期《不包括吞並宋國這一短暫階段》的人口、領土《約15萬平方公裡》大致與鼎盛時期的魏國相當。
魏襄王時的魏國盡管已變為二流強國,但仍有『武卒【精銳】二十萬,蒼頭【預備役】二十萬,奮擊【有過一定軍事訓練的農民,如張儀稱秦國有奮擊百萬】二十萬,廝徒【掌管炊事和馬匹喂養的後勤人員】十萬』。
考慮到縱橫家有誇大魏國中後期軍力的意圖,那麼,推測鼎盛期的齊國,能最大限度動員的服役人數應為七十萬。
兩者若要比較的話,鼎盛期的齊國經濟實力比鼎盛期的魏國強不少,而魏國的重步兵戰力比齊國略高,加之齊國方面名將層出《齊將有田忌、孫臏、田盻、匡章等人,魏將有吳起,除此之外值得稱道的還有魏武侯魏斯了》,將領素質總體要高過魏國。
加之齊國的地緣環境優於魏國,故綜合而言,極盛時的齊國,應當比極盛時的魏國強上一籌。
二.滅趙還是滅燕,齊國的統一之路到底該從哪裡開始?
著作《中國古代戰爭地理樞紐》一書的學者宋傑,認為:『齊國與韓並不接壤,與魏隻有很少的領土相鄰,要想占領‘天下之樞’——三河地區《河內、河南、河東》,應該先把主攻方向對準西鄰的趙國』。
而趙鵬璞的觀點則與之相反,認為:『秦國、齊國和楚國分別在今黃土高原、今黃淮海平原和今長江中下遊平原遭遇來自巴蜀、燕國和越國的挑戰。
誰先解決自身所在的地理單元的肘腋之患,誰就能為率先統一全國贏得了時間』。
也就是說,出於統合黃淮海平原的經濟、軍事、政治力量,以及消除側後翼威脅的考慮,趙鵬璞認為齊國首要任務應當是滅燕。
【從地理層面講,西面的趙國與齊國接壤最多,地勢上:『趙、魏瀕山,齊地卑下』,進攻和防守都有利於趙自身,戰情嚴峻時,趙還可開決黃河抵禦齊之進犯】。
趙都邯鄲離齊西北境的阿邑僅三百五十裡,離高唐四百裡。
可見趙國是缺少戰略縱深的,為防止齊國向西推進威脅到邯鄲,趙國必會傾全力阻遏齊國掠地,達到寸土必爭的地步。
一旦攻破趙都邯鄲,那麼,齊國將能從北、東兩面威脅到魏國。
要知道,魏國都城大梁距離齊西境廩丘也僅四百裡。
而邯鄲距離大梁為五百裡。
同樣地,齊滅趙後可在燕之南、西南威脅到燕國,本身國力上就是齊強燕弱,趙亡之後,將次及燕國。
基於此,魏、燕兩國絕不會坐視趙國被齊國消滅或完全打殘。
又鑒於齊作為秦、楚的強有力對手,齊若吞滅或完全打殘趙國,向北形成亡燕之形,向南向西則有兩面脅魏之勢,如此壓力下【魏都大梁城周圍地區平坦開闊不便於防守】,魏國必會屈從於齊國,成為齊國伐秦、楚的附庸,而魏國受迫於齊國,韓國也將導向齊國。
於是,齊國全據齊、燕之地及三分之一趙地《假設剩下的三分之二趙地為秦、魏所分》,並驅魏、韓而攻秦楚,即使是秦楚聯合起來,恐怕也不及齊國勢力之強。
故此,秦、楚對齊國兼並趙國必然有相當強的抵制。
【因而,秦、楚常與燕國連和,令後者對齊進行牽制,而秦昭襄王在繼位前曾為質於燕】
綜合而言,滅趙的實施難度十分之大,齊國很難將之作為第一戰略方向。
既然滅趙或殘趙不成,滅燕總成了吧?
然而,正如齊滅趙會威脅到燕國,齊滅燕同樣會威脅到趙國。
在三國中,齊最強,趙次強,燕最弱,三者依舊在華北平原——山東丘陵這一地帶構成了一個小平衡,互相牽制,無法輕易發動滅國戰。
齊對燕發動的數次戰爭,多受到三晉國家的阻撓、幹擾:①公元前380年,齊伐取燕之桑丘,三晉聯合救燕,敗齊軍。
②公元前378年,齊伐燕,趙救燕;
③公元前373年,燕軍敗齊師於林營。
此後,魏、齊對淮泗流域的霸權爭奪較為激烈。
公元前342年馬陵之戰重創魏國後,魏惠王采用惠施的辦法到徐州尊齊侯為王,引導趙、楚對齊國的不滿。
故而這時,齊國或在徐州之戰中敗於楚國《公元前333年》,或與趙國糾纏,《公元前332年》聯合魏國伐趙,趙國決黃河水淹退齊魏聯軍。
趙、楚不滿,而魏又暗懷對齊報復之心,齊國的戰略處境不佳,對燕國也就無瑕他顧。
總之,齊國的路數很『穩』,馬陵之戰前後總體的對外戰事次數並不頻繁,比較平靜。
④公元前314年,齊國趁燕國內亂命齊將匡章一舉攻克燕國,受燕國百姓貴族持久抵抗和列國聲討,被迫於三年後撤出。
趙武靈王為防止齊國再試圖並燕,積極運作在韓為質的燕公子姬職回國繼位,姬職即為燕昭王。
將燕國作為擴張目標,屬於齊國的次優選擇。
因齊、燕接壤在黃河一帶,麥丘、繞安為齊城,葛、平舒、武遂、汾門、中人為燕城,黃河邊上的觀津一帶為趙地。
從地緣上講,齊燕間的連通區域不如趙燕之寬,齊對燕地的控制需跨越易水、滹沱河、黃河三條水系,這一區域還有沼澤,控制成本高,低平的地勢又不利於對趙防守。
一旦趙國變革強大起來,其軍力能較為輕易地切掉齊、燕兩地之聯系。
當然,齊國為保持對燕地的占領,就需在這地方與趙國進行長期交鋒、對耗。
胡服騎射之後的趙國,擅騎兵之利,擴地千裡,實力增強了不少,但由於人口、經濟實力以及發展時長都不如齊國,其總體國力仍遜色齊國半籌【趙之鼎盛略高於魏之鼎盛】。
齊與趙的對耗,必會導致齊在別的方向的擴展受捆縛。
這是一個雙輸的局面《也許,趙『輸』得更多一點,趙之西部還承受秦的攻擊》,因齊趙最強大的對手秦國隨著不斷侵伐魏、韓、楚的土地而實力越強,齊趙雙方卻因地緣上的困境而『內卷』,雙方都不能再有效擴展地盤,也難以真心組織合縱制秦。
可以說,從三晉戰略重心東移的那一刻開始,楚、齊與三晉之間的『內卷』就開始了。
上述設想,還是在齊國能有效占領燕國下展開的,與之相對的,就是齊國沒能占領燕國,而趙國又經胡服騎射、滅中山擴地於胡而強大,這時候,齊國就基本喪失了吞沒燕國的可能性,這即是齊國的戰略被迫轉向滅宋的緣由所在。
【直到秦對趙之攻擊越過上黨而削弱趙國,齊國才能重新拉攏趙國去打擊秦國,以及基於齊趙國力差距進一步拉大,齊國才重新獲得兼並燕國的主動權,趙、魏等無法有效幹涉】。
所以,齊對燕的兼並其實存在窗口期,時間大約從公元前333年楚齊徐州之戰到公元前295年趙滅中山為止。
期間,齊有兩次較好的滅燕機會,一為公元前307年至次年,這時秦猛攻韓之宜陽,秦武王又因舉鼎身亡,而楚國開始滅越,趙武靈王正著手胡服騎射、籌措滅中山,各方都無法阻礙齊國的行動。
第二次時機,公元前301年,齊魏韓合縱攻楚,大破楚軍於垂沙,楚國被迫割宛、葉以北的土地給魏韓,此時魏韓得到了實質性的好處,與齊的關系尚佳,齊國可選擇邀魏韓一同破燕,此時的趙國仍舊攻中山,沒有魏韓的配合,秦國又不能越魏韓而攻齊。
可以說,外部環境對齊國相當有利,然而,齊國再度息兵。
三.齊國的戰略失誤是從何開始的?
我們先來看看齊國最強勁的對手秦國,這些年來一直在幹什麼:
【1】公元前341年,秦將商鞅趁齊敗魏於馬陵,使詐擊破魏公子卯之軍。
【2】公元前338年,秦、魏岸門之戰,魏大敗
【3】公元前335年,秦第一次攻拔韓之宜陽
【4】公元前331年,秦公子卯大破魏軍,斬首八萬
【5】公元前229—227年,秦攻取之汾陰、皮氏、焦、曲沃,均為魏河東之地,魏國被迫割讓剩餘的河西之地,以換回這些河東城池。
【6】公元前324年,秦攻取韓之陜
【6】公元前322年,秦攻取魏之曲沃、平周。
魏國自經歷桂陵、馬陵兩大折挫後,淮泗流域的霸權逐漸轉移到齊國手中,東西方向上齊、秦呈兩強並立之態勢。
秦國這時期由於對魏、韓屢戰屢勝,獲取了多座城邑,心態也有點飄了,於是在公元前220年,秦國借道魏韓而攻齊。
齊宣王命匡章應戰,一戰而擊敗秦軍。
大夥見秦國終於遭了齊國的一回『毒手』,尤其是魏、韓深感舒暢,紛紛發揚痛打落水狗的精神。
魏人犀首公孫衍於公元前318年組織第一次合縱攻秦,齊口頭答應,但沒有實際行動,魏、韓、趙、楚、燕五國伐秦,白於函谷關。
次年,秦軍再敗三晉聯軍於修魚,魏韓趙共損失八萬二千人。
同年,公元前317年,三晉聯軍在修魚之戰中敗北,齊國趁機發兵,敗魏於觀津【魏世家】,敗趙於觀澤【趙世家】,大概是齊國的這場勝利過於輝煌,以至於司馬遷在《樂毅列傳》中言:『當是時,齊閔王強,南敗楚將唐昧於重丘,西摧三晉於觀津,遂與三晉擊秦,助趙滅中山,破宋,廣地千餘裡,與秦爭重為帝』。
《田敬仲完世家》記載的則是:『齊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晉,欲以並周室,為天子。
泗上諸侯鄒、魯皆稱臣,諸侯恐懼』。
很顯然,在公元前325年到公元前286年齊國滅宋這段時間裡,齊國的戰略指向為試圖滅燕、聯三晉擊秦破楚,很少有對三晉國家采取軍事行動,那麼,『西摧三晉於觀津』、『西侵三晉』,大約指的就是齊國擊破魏、趙於觀津《觀津、觀澤可能是同一個地方,或者魏趙各有重名之地》這事了。
【7】公元前316年,秦滅巴蜀
【8】公元前315年,秦敗韓於濁澤
【9】公元前314年,燕國子之之亂,齊將匡章五旬破燕,中山國也隨之攻取燕國數十城池。
秦攻西戎義渠,取二十五城,又敗韓於岸門。
【10】公元前313年,齊助楚攻魏之曲沃,勝。
秦攻取趙之中都、西陽。
【11】公元前312年,秦張儀以七百裡商於之地詐楚,使楚絕齊盟,楚後覺上當,發兵與秦戰於丹田,楚軍大敗,失漢中。
齊、宋圍魏之煮棗,秦救魏,濮水之戰齊軍戰敗。
楚懷王再發兵擊秦,藍田之戰,楚軍又大敗。
【12】公元前310年,秦伐義渠、丹梨
【13】公元前309年,秦伐取趙之藺地
【14】公元前308年,秦攻韓之宜陽,一年而攻克
【15】公元前301年,秦取魏之穰。
齊魏韓擊楚,重丘之戰,楚軍陣亡二萬人
【16】公元前300年,秦攻楚,殺楚將景缺,楚陣亡二萬人。
【17】公元前298年,孟嘗君組織合縱攻秦,匡章率齊魏韓聯軍攻函谷關
【18】公元前296年,齊魏韓聯軍擊破函谷關,秦求和,歸還封陵、河外之地給魏,歸還武遂、河外之地給韓。
趙武靈王滅中山。
公元前295年,中山亡於趙國,齊、燕爭割中山之地,齊軍大破燕軍,覆三軍,殺二將,『十萬之眾盡』,燕昭王被迫派蘇秦求和。
【19】公元前293年,伊闕之戰,秦軍大敗韓、魏聯軍,斬首二十四萬
【20】公元前292年,秦攻魏,取坦
【21】公元前291年,秦攻魏,占軹,秦攻韓,占鄧、宛之地
【22】公元前290年,魏國獻河東四百裡之地給秦國,韓國獻武遂二百裡之地給秦國
【23】公元前289年,秦攻取魏國六十一個城邑
【24】公元前288年,秦、齊並稱東西二帝。
齊第一次攻宋,秦攻取趙之梗陽。
【25】公元前287年,蘇秦、李兌組織五國攻秦,齊國第二次伐宋,五國攻秦聯軍不戰而還,秦割地給魏、趙。
【26】公元前286,秦攻取魏之舊都安邑,齊國滅宋。
【27】公元前285年,秦將蒙武越魏韓而伐齊,取九城
【28】公元前284年,樂毅率五國聯軍伐齊,大破。
秦取故宋之陶邑,魏取故宋之地,趙取齊之濟西,楚收齊之淮北,燕軍下齊七十城。
上面這一串秦國的兼並事跡,有一個比較明顯的規律:在公元前341年到公元前316年攻取巴蜀這一段時間裡,秦國基本每間隔兩三年才進行一次戰爭,攻取巴蜀後,對外戰爭次數一下子變得很頻繁,每年都與列國打仗。
公元前307年這一年,秦武王因舉鼎身亡,年幼的秦昭襄王繼位,這時秦國的擴張步伐有所放緩了,七年後才開始有一次攻取魏之穰的行動,後面四年接迥而至的是伐楚,齊魏韓攻秦之戰。
函谷關被攻破,秦國收斂了三年,到了公元前293年伊闕之戰,又連續六年都與列國交戰。
這也可應證,商鞅變法所給予的的軍功授爵、免徭役、獲田地等權利,讓秦國獲得了很強的戰爭驅動力,兼並速度和實力的增長程度非六國所能及。
秦國前期每兩三年發動一次戰爭,中期每年發動一次戰爭,幾乎每一次戰爭均有所收獲,實力有所增強,這種良性的擴張戰略節奏恰恰是齊國所不具備的。
這大約與齊國的文化風俗有關。
齊地民眾殷富,商業百工盛行,首都臨淄是著名的鬥雞賽馬【田忌賽馬、呆若木雞典故的出處】、彈琴擊築、六博蹋鞠等的娛樂都市,生活饒有趣味。
這種生活方式又在一定程度上使齊人的心態相當安逸,危機意識不足。
《漢書·地理志》言齊人:『好經術,矜功名,舒緩闊達而足智。
其失誇奢朋黨,言與行繆,虛詐不情,急之則離散,緩之則放縱』。
《史記·貨殖列傳》言齊人:『其俗寬緩闊達,而足智,好議論,地重,難動搖,怯於眾鬥,勇於持刺』
『好經書』,即齊人崇尚經綸學問,文化發達,建有稷下學宮。
『矜功名』,喜好名聲,齊宣王田辟疆的對外戰略意圖:『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齊國人的這種追求名聲有時又會滑向貪圖虛名而不處實際的地步。
比如,齊國聯三晉以攻楚伐秦,齊都是空得戰勝之名聲,而土地盡入於盟友魏、韓二國,等於是白費軍力替魏韓打工,最後承受的卻是來自楚、秦的記恨。
又比如,秦邀齊並稱東西二帝,齊湣王田地意圖接受之。
至於說齊人『足智』,這也是很正確的,《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兩部兵學大作均出自齊人之手,而齊國也頗有名將出現。
『寬緩闊達』的性情,其實也是齊人生活安逸而逐漸形成,當『寬緩闊達』體現在戰略層面時,則是齊人兼並步伐緩慢。
齊國自身也是有尚武傳統的,齊人的個人技擊能力很強,齊軍個體的戰鬥素質未必弱於秦、魏、趙,但齊地『急之則離散,緩之則放縱』、與『怯於眾鬥,勇於持刺』的風俗相結合,導致齊軍協同作戰的戰鬥力不如秦、趙、魏軍隊之強,齊國這樣一個經濟強國的軍事潛力未能充分發揮出來。
所以,秦、齊二者截然相反的風俗文化,在和平時期,對於齊有利的,在大爭之世,則於秦有利。
除此,齊國進入戰國後,和列國一樣都實行了一定程度的集權,但齊國仍有較強的封建勢力殘留。
田忌出走,田嬰父子把持朝政,田甲劫王事件、齊襄王猜忌田單,表明齊國王權與同宗貴族存在一定的激烈博弈。
秦國的人才選拔制度是尚賢崇功式的,官員升遷以業績為基準,而齊國屬於宗族任用+尚賢崇功的雙軌制,重心還向前一項傾斜,這可從齊國的相國、領軍主將大多為田氏一族可看出。
當王權與宗族勢力相合時,齊國能對外形成較強合力,而一旦宗族勢力中的領頭缺乏對外擴張熱情,或王權與宗族勢力分離時,齊國往往無所作為,擴張陷於遲緩。
秦國則不然,崇尚事功的選拔人才方式,必然是有業績【內政治理、軍功擴張】、能力強的人升遷上去,庸碌之人下來。
故此,可歸結出齊國對外戰略擴張遲緩以及缺乏良好的戰略節奏的原因:①齊地安逸的文化風氣+②軍隊整體戰鬥力不夠強+③宗族勢力較強、人才選拔不充分、行政效率低下。
從試圖一口鯨吞燕國,到轉為與秦爭強,先盟楚,後聯三晉以破楚擊秦,再到一舉滅宋,齊國的第一戰略方向經歷了幾次較大的改變。
【當秦國於公元前316年兼巴蜀、奪魏之河西河東河內地區,楚國於公元前306年滅越,趙國於公元前296年滅中山,各國的領土大幅擴張,深深刺激到了少有進展的齊國,打亂了其戰略節奏,讓齊國一下子有了很強的危機感,齊閔王於是便不顧外部環境不許可,而強行滅宋,終於招來了五國伐齊。
】
所以說,缺乏明確的戰略目標、良性的戰略節奏,這是齊國犯下的第一個也是最重大的失誤。
當滅燕不成而被迫退出燕國時,齊國沒有把繼續兼並燕國當作首選,留下了嚴重的戰略後患,這是第二個失誤。
盡管蠶食兼並燕國隻算是齊國的次優選擇,但掃除側後翼威脅,齊國既可從容與列國博弈,又可因軍事力量、資源的增長【兼並燕國所獲之益處,主要是軍事層面的,齊國能將用於防備齊國方向的燕國軍力用以壓迫趙國,人口和經濟層面的所得所得倒還是其次】,增強對趙國的優勢,一旦趙國受到秦國的重大打擊,那麼,齊國兼並趙國東部土地的機會就來了。
四.齊國的最優戰略選擇及背後處境
戰國時期的一國救援另一國、數國聯合作戰、結盟制約,是制衡對手的基本手段。
戰國初魏國被迫與趙、齊、楚、秦等同時作戰,後面列國合縱攻秦、攻齊,這些都表明制衡力度的最大化,而觸發這樣大制衡的情形,往往是一國試圖滅掉一個中大型國家,比如魏欲圖滅趙、滅韓,齊滅宋,長平之戰後秦試圖滅趙,楚、魏救趙而大敗秦軍於邯鄲城下。
故而,齊國確實不能滅宋,齊國應以蠶食燕、宋為主,在公元前311年滅燕不成而被迫撤出時,仍應以蠶食燕國或與趙國瓜分燕國土地為首要任務,即使是後來戰略重心轉向兼並宋國,那麼,也應當以蠶食宋國40%~60%的土地為主,剩下半個殘存的宋國,就留給魏或楚去滅。
當魏或楚試圖去滅殘存的宋國時《齊國為平衡列國意見,甚至應當鼓動他們去這麼做》,兩國交爭,齊國再趁機滅掉剩下的魯國。
如若是魏國最後滅掉半個殘存的宋國,那就最好不過了。
正如滅國需投入資源,第三方為了制衡,同樣需投入資源。
當齊國的多次軍事行動均以蠶食宋國城池為主時,近鄰的魏、趙及秦就認為不值得為此投入大量資源進行制約,這時齊國受到的攻擊就比較小,不足以損傷其國力。
而當齊國蠶食宋國領土達到40~60%時,經長期占領和消化,已成為了齊國之一部分,列國如想再改變現狀,除非重新考慮投入大量資源。
另外,殘存的宋沒被齊占領,那麼,魏《背後支持魏國的趙國,以及為抗秦而附魏的韓國》、楚的選擇就會受到幹擾,他們會認為,與其發重兵去強迫齊國吐出地盤,有失敗的危險,倒不如搶先去攻占被削弱的宋國,成功的機率高得多。
這樣一來,齊國就不會觸發列國聯合討伐的大制衡。
當蠶食燕、宋的部分土地成行後,齊國無論如何都要直接趙國這個對手了。
那麼,是1》聯秦滅三晉,再單獨滅燕,最後進行齊、秦大決戰,2》還是等待秦重創趙,而後發動合縱攻秦,大破秦,使魏、韓盡收河東、河內之地,然後齊再蠶食趙地,就視形勢發展而定了。
當然,情形1》有可能導致秦、齊、楚三分的局面,勝負難以預料。
至於情形2》,則需齊國有十足的耐心,以及較好的外交手腕,盡量避免齊、趙先秦、趙一步大戰,讓秦國坐收漁利,另外還需顧及齊國聯合剩下小半吊子命的三晉,是否能一舉重創秦,而使魏、韓、趙盡據故地,防止秦之勢力復強【畢竟戰國中期以來秦國占據的幅員太大了,即使修養個十幾年,仍能為一流強國】,還有一定的變數。
齊國的地緣環境決定了,齊國是必須以蠶食燕、宋土地,伺機蠶食趙、魏土地為基本的戰略選擇,再此之前沒有絲毫能滅別國的可能。
因為,在華北平原山東丘陵地帶上,齊、趙、燕構成了一對小平衡,齊、魏、趙關系上,繼續構成一對小平衡,在宋、魯問題上,魏、齊、楚構成了一對小平衡,對下東國《故吳越之地》、淮北的爭奪上,齊、楚再構成了一對平衡。
作為東西方向上並立的兩強,齊、秦又構成了一對平衡,隻不過,這對平衡屬於弱平衡,齊、秦要打擊對方,必須以魏、韓為抓手,即使能打擊到對手了,鑒於領土不接壤,也不會下死手便宜對方近鄰。
再看秦國,除開秦、齊這一對弱平衡之外,隻有秦、楚這一對強平衡。
秦、楚一開始對峙於少習山、武關一帶,基於雙方地勢的易守難攻,一時誰也奈何不了誰。
直到張儀詐楚,楚懷王一怒之下越過武關深入秦國腹地作戰,導致兵敗,失卻漢中大片土地,不僅在秦之東南方向再無法制衡秦國,連以郢都為中心的楚國核心區域江漢平原都開始持續受到秦的威脅。
綜合比較而言,中前期的戰國局勢,齊國有四對強制衡關系,一對弱制衡,【即使齊自身的實力超過趙、魏、楚、燕任意一家,但其中任意兩國聯合起來的實力都足以制約齊國】。
而秦國隻有一對弱平衡關系,一對強制衡關系,其中,與楚的強制衡關系被秦使用外交謀略加軍事手段給破解了,故而,秦國可以對接壤的魏、韓、楚的土地不斷蠶食,予取予求。
合魏、韓之全力仍不足以制約秦國。
這種列國力量分佈格局,說到底還是因東西部地形條件不同,和中原地區農業發展得更好、人口財富更多,而導致三晉重心帶來的影響。
齊國是不能像秦國一樣通過直接攻取近鄰魏、趙的土地來增強實力的,地緣上的劣勢比秦大得多。
所以,先天上,秦國統一天下的潛力就比齊國高。
雖然如此,齊國也不是沒有機會,最起碼,蠶食燕、宋而不對這兩國采取滅國的措施,能進一步增強齊國人口、經濟實力,當趙受重創於秦時,合趙、燕之力無法制衡齊,合趙、魏之力也不足以牽制齊,甚至為抵禦秦之東進,三晉有了更強的借重於齊的需求,那麼,此時全收燕國之地,坐擁農牧邊界地帶的馬匹、騎兵資源,用齊國非常強大的經濟實力加以武裝,齊國的軍事力量會有極大的躍升,聯合剩下半條命的三晉以大破秦,就有一定的統一天下的把握了。
故此而言,秦國因變法的徹底性、民風悍戰、地緣優越而在兼並列國土地上具有先發性,那麼,齊國慢慢蠶食燕、宋,而等待秦重創趙國的機會,最後因三晉、楚而西擊秦,收全燕之地,蠶食趙、魏《故宋之地》,就屬於齊利用秦的後發制人之策了。
下一篇講蘇秦諜間齊國〈齊國篇·下篇〉
參考書目:
《史記》、《戰國策》、《竹書紀年》、《戰國縱橫家書》、《資治通鑒》、《編年紀》、《呂氏春秋》、《孟子》
《戰國史》《楊寬》
《齊國史》《王閣森、唐致卿》
《齊國史》《李玉潔》
《中國歷代軍事戰略》
《中國古代軍事通史》《羅琨》
《地圖裡的興亡》《風長眼量》
《戰爭事典》《指文烽火工作》
《步兵崛起:先秦千年步兵進化史》《廉震》
《中國古代戰爭的地理樞紐》《宋傑》
學術論文參考:
《先秦時期齊國參加的主要戰爭述略》《徐勇》
《戰國中後期齊國對外策略及其實施得失述評》
《戰國時期齊國軍事外交方略研究》《趙娜》
《論戰國時代的國際關系及其所受地理環境的影響》《史念海》
《昭陽『易』薛與楚齊爭奪泗上的戰略》《何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