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35年1月,寒風凜冽的烏江旁,8位赤裸著上身的紅軍勇士面對急流視死如歸。
帶隊的勇士斬釘截鐵地說道:『為了完成任務,別說寒風冰水,就是槍林彈雨也要闖過去!』政委楊成武隨即為每個人斟上一大碗酒,眾位勇士一飲而盡,隨著團長耿飚一聲令下,勇士們紛紛跳上竹筏,向對岸進發。
原來,帶隊的勇士名叫毛振華。
圖|毛振華《劇照》
他便是當年強渡烏江的頭號功臣,也是巧奪臘子口的虎膽英雄,深得我軍眾位領袖的青睞。
當其他同齡戰士還在積累作戰經驗時,毛振華早已是獨當一面的戰鬥英雄,長征途中多次立下奇功。
在他的努力下,長征路上的我軍得以不斷粉碎蔣介石想要消滅紅軍的企圖,還為革命大計開啟了全新的局面,隻可惜,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5歲。
當年,毛振華是鄧公口中的『我們的英雄』,是紅軍隊伍中人人爭相效仿的楷模,要說戰場上的他到底有多威猛,如此英年早逝到底又是什麼原因呢?
一、一心報國的年輕戰士
1910年,毛振華出生在湖南,加入八路軍後,他曾擔任過賀龍元帥的警衛員,還參加過南昌起義,年紀輕輕就在軍中憑借好槍法大受歡迎。
雖說當年起義後部隊被打散,毛振華隻能喬裝打扮成老百姓回家避風頭,等到1930年紅軍攻打長沙之際,他立馬找到了大部隊,隨即又一次開啟革命征程。
起初,他隻是紅軍隊伍中的一名普通士兵,可在屢次戰鬥中都有著不俗的表現,上級領導對他也越發的重視,直到長征開始時,毛振華已經是軍中的優秀骨幹。
而就在此時,紅軍遭遇的是前所未有的考驗,一旦決斷錯誤,極有可能遭遇的是全軍覆沒的命運,內外交困之際,毛振華一次又一次發揮著自己卓越的戰鬥才能。
二、強渡烏江前的緊張局勢
1934年的秋天可謂多霾多雨,原本欣欣向榮的江西蘇維埃紅色政權已漸漸呈現燎原之勢,在王明『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指導下,紅軍遭受了第五次反『圍剿』的嚴重失敗。
10月10日,紅一方面軍8萬多將士們不得不踏上長征路,一個多月後,他們在湘桂邊界又一次遭遇國民黨大軍的圍追堵截,兵力銳減到3萬人。
圖|第五次反『圍剿』
好在我黨及時采納毛主席的『避實就虛』建議,放棄了前往湘西和紅二、六軍團會和計劃,取道貴州北部。
12月末,當我軍將士輾轉來到烏江邊時,危機四伏的局勢絲毫沒有改變,剛剛經歷過湘江戰役的博古、李德尚且心有餘悸,面對眼前突破烏江去遵義的計劃更是沒了信心。
不可否認,這兩位紅軍領袖已經將我軍帶入絕境,就在此時,關鍵的『猴場爭鋒』拉開帷幕,我軍在猴場鎮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毛主席和博古、李德等人展開了唇槍舌戰,也讓眾人意識到此時強渡烏江的意義非凡。
正如主席當年說的那樣:『天險可渡,強敵難纏。
兵家權謀,避實就虛。
我們沒有必要以3萬之眾,去鉆蔣介石的20萬鐵桶陣,而要像劍一樣戳破北面力量薄弱的黔敵,從而甩開敵人的包圍圈,化險為夷』
最終,全軍上下確定了分頭突破烏江天險、進軍遵義的戰略部署,此時,擺在將士們面前的難題便是如何順利渡江並突破北岸的敵軍防線,毛振華恰恰就是在之後的強渡中大顯身手的。
三、敢死隊奪取渡口立奇功
1935年元旦,我軍先鋒團團長耿飚率部來到江界河渡口視察地形,眼前濤濤翻滾的江水以及兩岸的懸崖絕壁令人望而生畏,最重要的是,每個渡口的船隻都被國民黨軍控制,他們還在北岸部署了重兵,張開血腥大口擎等著我軍送上門來。
這一次的先鋒團擔任的是最為艱巨的中路強渡任務,毛振華正是先鋒團3連連長。
耿飚從當地老鄉口中得知,他們即將進攻的渡口上遊500米處,有一條傍山小路勉強走人,旁邊還有一處老虎洞,敵軍隻在此處設有一個排的防禦,敵軍團部距離此處尚有1公裡,是絕佳的突圍地點。
圖|烏江天險
耿飚隨即制定戰鬥策略,佯攻渡口,暗中主攻老虎洞,雖說此時的我軍僅有百姓幫助趕制的幾十支竹筏,可不少貧苦船工表示願意充當擺渡人,先鋒團眾人頓時對強渡烏江信心大增。
就在先鋒團來到渡口佯攻之際,1營展開了主攻老虎洞的強渡任務,計劃便是,戰士們在成功渡江後需要潛伏在岸邊做好隱蔽,待到天亮再對敵軍展開偷襲。
深夜的烏江寒風凜冽,刺骨的江水、滔天的巨浪,最先嘗試渡江的10多名戰士卻在途中被沖散,不知去向。
此時的耿飚焦急萬分,他也意識到,水性欠佳的戰士,想要在如此惡劣的水上環境中渡江就是天方夜譚,另一邊,毛振華來到了他面前主動請纓。
『團長,我從小就喜歡在江河裡面遊泳,還跟我爹學了挺多劃船的本事,遇到大風大浪也不害怕,這次的任務就交給我吧!』
耿飚眼看手下愛將如此志在必得,連連表示認同:『好!戰鬥員由你挑選,我就在這等著你勝利到達對岸的信號!』
此時的毛振華還不到25歲,隨即找來了一位通訊員、三位輕機槍手,幾人登上了竹筏,與這湍急的江水展開生死時速。
沒過多久,毛振華撐著竹筏真的順利抵達北岸,上岸後的眾人來到一處小洞穴隱蔽,用微弱的火光向南岸的團部發送信號,兩岸士兵取得聯系,全軍安心等待天亮後的決戰。
那一晚,毛振華帶領的小分隊躲在洞穴冷得瑟瑟發抖,因為小洞穴潮濕異常的緣故,5個人隻能屈膝而坐、相依取暖,甚至無法安睡片刻,大家在沉默中望著天空中的星星盼著天明。
黎明破曉,隨著南岸出現了忽閃忽閃的電筒光,毛振華一行人接到了備戰信號。
圖|強渡烏江
就在他們迂回爬上半山腰,來到敵哨所背後,眼看著對岸18位戰友攜帶武器裝備開始渡江,毛振華帶領小分隊對敵哨所發起了攻擊,以此掩護正在渡江的小分隊。
諷刺的是,此時的敵哨所內,一個排的士兵還在睡懶覺,如此奇襲頓時讓他們變得驚慌失措,甚至有人瞪大眼睛喊道:『神兵來嘍!』一陣射擊與手榴彈攻擊,敵哨所被全殲。
當敵軍江防司令林秀生得知前方戰況,趕忙派出三個團的兵力加強防守,此時,我軍看似無法完成的中路強渡已經被毛振華帶隊撕開了口子。
之後,尚未渡江的紅軍2師在南岸以密集的炮火阻擋了敵軍援兵,讓我軍強渡成功的戰士們有充足的時間占據有利地形發起反攻,同時,我軍一個排的兵力繼續在掩護下進行強渡。
北岸的陡山小道上,戰鬥難以擴大規模,我軍戰士看到左側一處石壁可以攀騰而上,毛振華迅速配合剛剛完成強渡的戰友們占領敵軍右前方的一處石峰制高點。
從那時開始,先鋒團與敵軍展開了正面沖鋒,南岸強渡的竹筏變得多起來,一支又一支連隊成功來到北岸,毛振華已對此處地形了如指掌,隻見他指揮著成功登陸的戰友們與敵軍展開有效拼殺。
或許是根本沒有想到我軍會創造如此強渡烏江的奇跡,昨天還窮兇極惡的敵軍士兵,此時一個個都好似泄了氣的皮球,各條防線紛紛潰不成軍。
這便是蔣家王朝手中的強兵悍將,有的哭爹喊娘,有的棄槍逃竄,有的直接跪地求饒,我軍以勢如破竹的姿態贏得了強渡烏江的勝利。
此情此景,正如軍委副參謀長張雲逸在戰前鼓舞將士們說的那樣:『毛委員說了,對眼前王家烈的黔軍,我們要重視也要藐視!重視是因為敵人憑險據守,這仗的確不好打;藐視正是因為眼前那些離不開煙槍的‘雙槍兵’根本就不禁打!』
圖|強渡烏江的指揮員
此後,先鋒團3營協同工兵連架設浮橋,幹部團團長陳賡身先士卒,帶領將士用了36小時,生生在烏江天塹架起了一座人工浮橋。
當主席踏上浮橋準備渡江時,不禁用力跺了跺,口中連連稱贊:『真了不起,真了不起啊!』
經此一役,全軍上下都知道了毛振華這個名字,尤其在中路突圍渡江時,是他的努力才讓戰局在一剎那間發生驚天扭轉。
在我軍順利攻克遵義後,主席特地為毛振華頒發了一枚紅星獎章,當年的鄧公還因此特地撰文,將毛振華稱之為『我們的英雄』!
遵義會議之後,經過長達9個月的艱難進軍,紅軍走出了松蕃草地,與此同時,又一項艱巨的戰鬥任務落在了毛振華肩上,那就是攻克甘肅要隘臘子口。
四、臘子口天塹令人絕望
1935年9月10日,主席帶領著8000餘名紅軍壯士孤軍北上,來到俄界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商討應戰策略時,眾人將討論焦點放在了攻打天險臘子口。
在主席看來:『不打下天險臘子口,紅軍在軍事、政治上將十分的被動!』
9月13日,黨中央帶領陜甘支隊從俄界出發,沿著白龍江東岸,一路奸敵,於16日到達岷山腳下的臘子口。
鬼斧神工的臘子口天塹赫然眼前,此處是岷山山脈一個重要的隘口,也是川西北通向甘南的門戶,寬約30米,周圍全部都是崇山峻嶺,地勢可謂極度險要。
一條狹長的山溝夾在懸崖絕壁之間,隘口處還有一道河水急流而下,一座木橋橫跨其上,這便是通過臘子口唯一的通道,兇險至極。
與此同時,屢次阻擋我軍不力的蔣介石,又一次在岷縣以及臘子口地區配備了兩個師的兵力,想要通過如此天險擋住我軍去路。
圖|臘子口天塹
主席眼看著臘子口的天然地勢,想著過往我軍闖過的烏江、金沙江、雪山、草地等等考驗,他很清楚,這一次又是我軍不可避免的一場硬仗,可他也有信心,一路披荊斬棘的將士們還能繼續創造奇跡。
就這樣,主席向全軍下達了命令:『兩天之內拿下臘子口!』
9月16日下午,臘子口戰役正式打響,我軍先後發起了五次猛攻,奈何臘子口地勢太過險峻,有效的進攻總是難以展開,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便是,敵軍在橋頭修建好了一處碉堡,還是完全依托臘子口地形優勢建造的,妥妥的易守難攻。
眼看著此次戰役極有可能變成無法完成的任務,毛振華再一次請纓出戰,而他又是如何創造奇跡的呢?
五、『天降奇兵』助推局面扭轉
那時的毛振華已經晉升為先鋒團1營1連連長,眼看著戰友們一次又一次沖上臘子口卻都被敵軍碉堡輕而易舉地擊退,有著豐富作戰經驗的先鋒團也為此焦慮起來。
其實,當時的我軍除了頭頂主席下達的死命令,全軍將士還面對著一個殘酷的事實,那就是國民黨胡宗南帶領的敵軍正在朝臘子口趕來,倘若在追兵到來之前,我軍依舊無法突破這道天塹,和追兵交戰連可回旋的餘地都沒有。
先鋒團團長王開湘召開緊急會議,向全團將士說明了臘子口進攻的嚴峻形勢,因為我軍當時沒有迫擊炮這樣的重火力支撐,即便戰士們不斷向敵軍碉堡投射手榴彈,被動的攻勢狀態依舊無法改變。
群策群力之際,毛振華站了出來,通過之前一番地勢觀察以及對敵軍陣營的了解,他提出了自己的一番見解。
圖|毛振華《劇照》
『報告!據偵察,敵人這個碉堡沒有頂蓋,後面的山崖也沒人防守,我們團出一隊人,從後邊繞道山崖上去,從上邊扔手榴彈,肯定能把碉堡一次性端掉!』
毛振華的建議讓王開湘眼前一亮,要知道,當時敵軍修建的碉堡的確僅僅考慮到了易守難攻的地勢,源於後方的懸崖峭壁,也就忽視了碉堡頂蓋的作用,除此之外,敵軍還將所有的兵力都集結在了與我軍交戰的正前方,左右兩側根本沒有兵力部署。
這樣的戰略安排,或許是一種挑釁,也證明了敵軍有著十足的把握,我軍不會從山崖的其他部位迂回上來,隻能通過正面攻擊的方式試圖贏得這場戰役的勝利。
可他們還是低估了我軍的戰鬥力,換言之,國民黨軍這群『雙槍兵』從未見識過我軍將士面對艱難險阻的志在必得!
毛振華的建議聽著的確誘人,可王開湘也知道,想要讓突擊隊從七八十米的絕壁攀巖而上,在沒有過硬的裝備支撐,想要做到如同登天。
雖說毛振華表示拼死都要完成任務,可王開湘依舊不敢輕易答應,直到一位名叫雲貴川的苗族士兵站了出來,低聲說了一句:『團長,我來吧!』
原來,這位小戰士自幼就在大山中采藥,爬大山、攀峭壁總是家常便飯,由他做迂回打擊部隊的先遣兵,攀巖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就這樣,我軍制定了全新的作戰方案,兵分兩路展開臘子口爭奪戰:
其一,先鋒團政委楊成武率領第6連從正面進行夜襲,試圖奪取木橋,如若無法達到目的就對敵軍碉堡展開連續進攻,以達到瓦解敵軍意志、消耗敵軍彈藥、引發敵軍恐慌的目的。
其二,先鋒團團長王開湘帶領1連、2連悄悄迂回到臘子口右側,再通過攀巖峭壁,逐步摸到敵軍碉堡的正後方。
圖|臘子口戰役
這樣一來,敵軍碉堡先前占據的地理優勢就會瞬間變為劣勢,我軍戰士僅用手榴彈轟炸就能輕而易舉地將其端掉。
如此危難之際,我軍居然連一捆結實的繩子都找不到,毛振華又一次急中生智,戰士們紛紛解下綁腿,一條凝聚著千萬戰士鋼鐵意志的繩索橫空出世。
趁著夜色、背上繩子,雲貴川小戰士憑借一根帶鐵鉤的長桿順著陡壁爬了上去,隨後將繩子綁在峭壁的樹幹上,山下的戰士一個又一個爬上了懸崖峭壁。
不久之後,敵軍碉堡的半山腰升起了一白一紅兩枚信號彈,白色表示1連、2連迂回成功,紅色表示總攻開始。
當信號彈的光芒灑在敵軍臉上,望著頭頂的眾位紅軍士兵,眾人頓時魂飛魄散,此刻的我軍戰士好似神兵天降,手榴彈如傾盆大雨般砸向敵軍碉堡,這群『雙槍兵』立馬嚇尿了褲子,紛紛扔下槍支想要逃命。
整整5個多小時的激戰,臘子口就這樣被我軍攻克,完全超出敵軍的預期,而提出如此明智作戰計劃的人,恰恰是毛振華,不可否認,繼強渡烏江之後,他又為我軍立下了汗馬功勞。
要說當年的這場戰役,我軍打得有多辛苦,從時任陜甘支隊司令員彭德懷的感慨中就可見一斑:『不知道我們這些英雄們是如何爬上懸崖峭壁投擲手榴彈的!』
如此感慨的背後,是因為彭德懷親眼目睹了臘子口前面一處50米的崖路上,竟然鋪滿了一地手榴彈片以及木柄。
臘子口戰役的勝利,意味著我軍成功越過長征途中的最後一道天險,而蔣介石想要借助有利地形消滅我軍的企圖徹底破滅。
圖|臘子口大捷
走出岷山山脈的我軍迎來了新生,也讓國民黨大軍意識到,哪怕我軍戰鬥到隻剩最後一名士兵,依舊是他們不可戰勝的存在!
毛振華又一次為全軍立下大功,就在他躊躇滿志、繼續向前之際,不幸卻從天而降,這樣一顆耀眼的我軍新星,又因何隕落?
六、英雄枉死,將星隕落
當我軍進入甘肅境內,擺脫了國民黨大軍的圍追堵截,一路快速向西北方向行進。
當時毛振華帶領的連隊依舊是我軍的先遣部隊,當他們沿途來到環縣洪德城時,在一處土圍子意外遭遇當地民團和地主武裝的偷襲。
身為先遣隊領袖,這樣的小型戰鬥,毛振華依舊沖在最前面,隻可惜,兩方交戰過程中,他的面門不幸中彈,因此當場犧牲,年僅25歲。
當政委楊成武得知消息趕來時,上前緊緊抱住毛振華,遺體尚有溫度,就好似他隻是受了傷昏過去一般,可大家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事實,我軍當之無愧的戰鬥英雄就這樣永遠離開了……
5天後,抵達吳起鎮的我軍正式結束了漫長的長征考驗,就在眾人紛紛歡呼雀躍時,楊成武不禁嚎啕大哭,他為毛振華倒在勝利前夕感到不甘,也為我軍失去了這樣一位悍將感到惋惜,正如他說的那樣:『我們失去了一員虎將!』
結語
倘若毛振華沒有遭遇當年的滅頂之災,始終奮戰在我軍最前線的他,又會是怎樣一番光景呢?
不妨看看當年和他年齡、資歷、軍職相仿的良將就知道了。
曾經,朝鮮戰場上赫赫有名明的『萬歲軍』軍長梁興初將軍,長征時期還隻是我軍的一名偵察連連長,而毛振華當年的戰功、才能都不在他之下,1955年大授銜,梁興初被授予開國中將軍銜,可想而知,倘若毛振華能奮戰到此時,註定會是我軍當之無愧的翹楚。
圖|開國中將梁興初
說到底,倘若當年毛振華立下的戰功僅僅是靠勇敢與無畏,又怎能得到我軍領袖們的高度關注,他的過人之處便在於智謀和膽量並存,於絕境中向死而生!
事實上,當年的長征路上,毛振華立下的戰功遠不止強渡烏江以及巧奪臘子口,隻可惜,如今的史料已經無法找到更多有關於他的事跡。
奔湧烏江水、險峻臘子口,昔日的戰鬥聲猶在耳邊,英雄還在天上守護著如今得來不易的國家,在此惟願,毛振華英烈含笑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