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西安文物修復研究院的秦建明,在一張航空老照片裡,發現了不尋常。
在綠色的麥田上,赫然出現了一個幾乎完美的圓環。
最奇怪的是,這個圓環的中心是唐朝將領李瑾行的墓葬,難道這奇怪的圓環和墓主人有著什麼聯系嗎?
秦建明從照片成像尺寸計算出,這處大圓環直徑約110米,環寬大約為3米左右,比一個足球場的直徑足足長了20米。
圓環處在較為平坦的耕地中,呈淡淡的暗色調,與周圍田野的色調有著明顯的區別。
另外,圓環除了西南部是田野道路而出現殘缺外,其餘地方非常規整,這就和17世紀出現的『麥田怪圈』很是相似。
當研究人員來到圓環處實地考察時,在一望無際的麥田裡,竟然看不到任何異樣。
研究人員在現場拍攝的照片上,也看不出圓環的影子,這和『麥田怪圈』完全不符,那是什麼原因造成圓環處麥田顏色加深了呢?
據當地村民講,有麥子時,他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圓環所在區域的麥子比周圍的矮上一截。
根據這些說法,專家們取了些麥子高處的土質和低矮處的土質進行了對比,果然發現了端倪。
低矮處土質裡含有大量的木炭和料漿石,而高處的土質卻沒有。
而這些含有木炭和料漿石的土質,分佈在以李瑾行墓為中心的半徑55米處,正好圍成了一個圓環。
因為土質的不同,麥子顏色也發生了變化,這就解釋了圓環處麥子呈現暗色調的原因。
那究竟為什麼,要在這墓葬周圍更換土質呢?
距離李瑾行墓左側大約3公裡遠,便是乾陵。
自新石器時代起,乾陵所在地便一直有人類活動的痕跡。
秦始皇曾在此建梁山宮、唐朝安史之亂時又淪為叛軍根據地。
更怪的是,圓環是乾陵獨有的現象,其他帝王陵墓的航拍照片上從未發現過,難道這是盜墓者所為?
事實上,乾陵歷史上多次被企圖盜掘,唐末黃巢曾率領十多萬大軍幾乎把乾陵挖了個底朝天,五代耀州刺史溫韜發動軍民共同盜墓。
民國初年孫連仲帶領軍隊在乾陵安營紮寨,日以繼夜地挖了幾個月。
但是,後來經過文物保護部門的考證,他們並沒有真正深入乾陵內部,所以,大家一致認為乾陵完好無損。
難道,盜墓者另辟途徑,從李瑾行墓入手,進而尋求進入乾陵的通道?
專家否定了這種猜想,因為根據經驗,盜墓者不會為了進入墓室,這麼大范圍的挖掘壕溝,他們隻會找準一處,進行深入挖掘。
排除了這個原因,專家隻能從墓主人李瑾行身上尋找答案。
李瑾行是唐早期一個出身少數民族的將領,因為赫赫戰功,孔武有力,深受武則天的器重。
因此,武則天特批,李瑾行的墓葬可以作為乾陵的陪葬墓。
並著重指明,要用李瑾行所屬的民族靺鞨族的喪葬禮儀來安葬他。
而靺鞨族的風俗認為,如果人去世後安葬地靠近水邊,將會給後世子孫帶來好運。
於是,李瑾行被安葬在乾陵左前方一個靠近水邊的地方。
為了防止水位過高,引起陵墓浸水,後人在陵墓四周修建了『圍墓溝』,溝裡又鋪上一層木炭和料漿石,都是為了更好的吸附水分。
經過了一千多年的歷史變遷,『圍墓溝』早已被土層填平,人們隻有在種下麥子時,麥子因為地下土質不同,呈現出不同顏色,才給這個奇妙的猜測,送上一個合理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