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晉一百名人圖】裴秀是怎樣開創古代地圖繪制學的?《網路歷史》

西 晉

裴 秀

《224—271年》。

山西聞喜人。

魏晉之際,著名的政治家、地圖學家。

國家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活動中,都離不開地圖。

他的《制圖六體》,奠定了中國繪制地圖的理論基礎,在世界科技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開國元勛位三公,豐功更在《繪圖論》。

《禹貢地圖》十八卷,治國理政有依憑。

字季彥,魏、晉間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人。

魏晉之際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和傑出的地圖學家。

裴秀出生於世族之家,祖父裴茂曾任漢尚書令,父裴潛曾任魏尚書令,為魏之重臣。

《晉書·裴秀傳》載:『秀少年好學,有風操,八歲能屬《zhu,作》文』時人稱之為『儒林丈人』、『後進領袖』。

魏時,裴秀襲父爵清陽亭侯,拜黃門侍郎。

後,司馬氏獨攬朝政,裴秀累遷散騎常侍,『軍國之政,多見信納』。

魏甘露二年《257年》,裴秀隨司馬昭征討諸葛誕,因『豫參謀略』有功,進封魯陽鄉侯,遷尚書仆射。

司馬昭定嗣,從裴秀、賈充等人之諫,立司馬炎為世子,及司馬氏廢魏立晉,司馬炎稱帝,裴秀為開國元勛,任左光祿大夫,封巨鹿公。

泰始四年《268年》,裴秀任司空,居三公之重位。

裴秀的歷史功績不在於他的政治活動,而在於他的繪制地圖理論的創建,在地圖學上對中華民族乃至整個人類所作出的重大貢獻。

地圖在國家活動中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中國繪制地圖的歷史很悠久,《周禮》中就記載有各種地圖,如疆域圖、地界圖、軍事圖、外交圖等等。

至晉,『圖書之設,由來尚矣。

自古立象垂制,而賴其用』前人繪制的地圖,有的因朝代更迭,地域的重新劃分,使當時的地名與古代的地名多有不符,『後世說者或強牽引,漸以暗昧』;有的側重戶籍、物產、疆域、風俗,與山川原澤關系不密,對地形的繪制精確度不高;有的則因歷代遷徙或戰亂而散佚。

裴秀身為司空,又『職在地官』,深諳這一情況,他指出:『今秘書既無古之地圖,又無蕭何所得,惟有漢氏《輿地》及《括地》諸雜圖。

各不設分率,又不考證準望,亦不備載名山大川。

雖有粗形,皆不精審,不可依據』他負責管理國家的戶籍、土地、田畝賦稅,主持地圖的編制,接觸到許多古代的地理、地圖資料。

他仔細分析研究了中國地圖史,『上考《禹貢》山海川流,原隰陂澤,古之九州』及晉之『十六州,郡國縣邑,疆界鄉陬及古國盟會舊名,水陸經路』,而後作《禹貢地域圖》十八篇。

這是世界上見諸文字記載的最早的歷史地圖集。

裴秀又在總結前人經驗及自己的心得認識基礎上,提出了『制圖六體』的制圖理論。

『制圖六體』是繪制地圖必須遵守的六條原則:

『制圖之體有六焉。

一曰分率,所以辨廣輪之度也。

二曰準望,所以正彼此之體也。

三曰道裡,所以定所由之數也。

四曰高下,五曰方邪,六曰迂直,此三者各因地而制宜,所以校夷險之異也』

『制圖六體』是中國關於地圖繪制方法的最早的比較系統的論述,它提出了繪制地圖所需要具備的比例、方位、標高、距離等重要地理概念,除經緯和投影外,今天地圖學所遵循的原則,它都考慮到了。

『制圖六體』為中國傳統地圖學奠定了基礎,成為後世繪制地圖遵循的準則。

裴秀不僅是中國傳統地圖學的奠基人,他在世界科技發展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圖為宋代的《禹跡圖》其底圖來源於唐代賈耽的《海內華夷圖》。

《海內華夷圖》便是按照裴秀六體方法編繪的底圖,國內部分來源於《禹貢》,外國部分取自班固的《漢書·地理志》。

該地圖可展現唐代疆域全貌,可惜原本已丟失。

裴秀還『以舊天下大圖,用縑八十匹,省視既難,事又不審,乃裁為『方丈圖』,以一分為十裡,一寸為百裡,備載名山都邑,王者可不下堂而知四方也』,從而發明了方格縮制地圖的方法,這就是今日之小比例尺地圖。

在當時,這自然也是個偉大的創造。

西晉社會,世風淫邪,崇尚老、莊,高談玄學。

仕進以茍活為榮耀,當官以虛名為高尚。

裴秀身居高位《僅次於宰相》,權勢在握,但他沒有同貴族官僚同流合污,營私舞弊,害民誤國,而是孜孜於創造活動,對中國的科學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但是,社會風氣的極端惡劣,也終於使裴秀遭到悲劇的命運。

『服食《吃『長生不老』藥》求神仙,多為藥所誤』,泰始七年《271年》,因『服寒食散後,當飲熱酒而飲冷酒』中毒身亡,時年4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