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經常有借兵的行為,既然有界,那就有還,還的時候應該怎麼計算,戰死了的人要不要補上呢?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借兵一般都發生在大世之爭,像春秋戰國,漢末三國,因為這種時代啊,中原大地的政權較多,經常使用合縱連橫之術,今天呢,我結盟打他,明天你他結盟打我,像這種情況借兵也很常見,大統一王朝借兵。
情況不常見,因為沒有隊友啊。
比如西漢和匈奴開戰就隻能靠自己了,你總不能跑去夜郎國借兵吧。
不過凡是也有例外,首先我們得明白借兵的含義,借兵和借錢是一回事兒,就是實力不夠,得找人幫忙。
所以借兵無非就是球員,要不是球員打別人,要不是球員煩別人。
我們還是從事例來分析,最早的借兵可以追溯至牧野之戰,當時商朝紂王在。
周武王姬發向各路諸侯借兵,一共有800諸侯前來,眾人在孟津會盟,800諸侯連同周國兵力多達4.5萬人,由此可知夏商的諸侯有對爽,牧野之戰以周代商而告終,周武王分封天下,那些參與伐商的諸侯自然都得到了封地。
周武王還不還錢。
重要啦,這就相當於武王找你眾籌創業,你抹不開面子,借了他幾千,結果武王把公司上市了,你成為了公司大股東,還會找他還幾千塊錢嘛,肯定是不在意了。
劉邦曾找項梁借了5000精兵,後來還的時候據說還了8000,雖然沒有股份分紅,但至少給了利息。
劉邦大哥,社會沒有白混,所以借兵之後,要不給予豐厚的報酬,要不補足兵源,再搭上利息還回去。
當然,這是創業成功。
若是借兵後打仗打輸了,沒有能力補足兵源怎麼辦?
借兵其實就是一場風險投資,贏了自然有利,士兵戰死了也無所謂,只要獲得的利益超過損失一,就是再借不難。
但是如果失敗了,就慘了。
明朝末年,後金大舉入侵,崇禎帝聽從大臣意見,從葡萄牙借了一批大炮,同時還有少量的士兵,這些葡萄牙士兵有數十傷亡。
像此種情況,崇禎帝想補上戰死的人,也是無能為力。
你讓崇禎帝去哪兒找葡萄牙人補上?
所以最後隻能賠錢了事。
有錢賠還算是好的,那他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三國時期,諸葛亮欲平定南中地區,彝族首領孟獲拒不投降,諸葛亮多次將其擊敗,又將他釋放。
孟獲很不服氣,從各部族借來了兵馬,準備要回面子,結果又被諸葛亮打敗。
這下孟獲心悅誠服。
帶著借來的兵馬一起投降了蜀漢,南中各部族首領見孟獲投降了,借出去的兵也是有借無還,隻能選擇投降出汗借兵,把自己都借沒了。
上面舉了幾個事例,借出去的兵馬都是交給對方統帥的,這樣風險實在太大。
戰國時期,龐涓帶領魏軍攻打趙國,趙國便向齊國求援,很明顯是要借兵了。
當時趙國都城已被圍,借出去的兵隻能由齊國將領統帥。
這樣齊國就有很大的自主權,齊國采用圍魏救趙的戰術,成功解了趙國邯鄲之圍。
自己統率借出去的兵,不一定說就會降低風險,但至少掌握在自己手中,像這種借兵方式就自負盈虧了。
古代借兵的情況屢見不鮮,比如唐朝王玄策一人滅國,是向吐蕃借了兵幾合,韓國曾借兵給唐肅宗,助他平定安史之亂,可能有很多人不理解。
沒有抵押,沒有擔保什麼的,那些勢力為啥把兵借出去?
前面說的是齊國圍魏救趙,還有吐蕃呢?
吐蕃借兵給王玄策,風險是遠遠大於收益的,就拿被圍的趙國來說,已經相當於是瀕臨破產了,齊國卻還要借錢給他,為什麼呢?
因為當時魏國實力強勁,都是爭霸中原的大國,若是魏國吞並了趙國,那麼實力會超過齊國。
齊國答應借兵救援,是為了阻止對手成長過快,同時可以刷一波夫危救困的聲望啊,所以齊國認為借兵是利大於弊的。
再說王玄策借兵,他當時孤身在國外,使團也幾乎全被打散了,王玄策和一名服侍逃了出來,身上沒有唐太宗的旨意,也無法做出有效的承諾。
土蕃借兵給這個無名小卒,他們怎麼就放心呢?
這次借病是因為王玄策要打的舊日帝國已經爆發了軍閥混戰,土蕃,想趁機渾水摸魚,但是又沒理由出兵幹涉,而王玄策因為使團被劫,完全有借口出兵,所以他們是借著王玄策趁火打劫。
同時唐朝當時是天朝上國吐蕃,他們借兵能夠假好,唐朝有了這個人情在呢,以後和別的地方幹仗,唐朝大哥總不好不幫忙吧,因此他們借兵同樣是利大於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