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提到『陰謀』,大家都想到他是貶義詞,很容易跟陰險狡詐聯想在一起;其實在古代,一開始沒有這個意思,是個中性詞,並非今日的貶義。
甚至有不少人還高度評價『陰謀』在成就大事的過程中猶如神明一般,其價值妙不可言。
其中有兩個牛人對『陰謀』這個詞語高度評價。
首先我們來說第一個牛人管仲。
管仲輔佐齊桓公,齊國富國強兵,尊王攘夷,成為春秋五霸之首,管仲也被稱為『華夏第一相』。
三國時期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管仲指的就是他。
有一天齊桓公問管仲說:商湯是怎麼得天下的?
管仲回答說:女華,是桀寵溺的嬪妃,湯用重金去收買她;曲逆,是桀信任的朝中大臣,湯也用重金去收買他。
內有女華的暗中相助,外有曲逆相助,明暗謀劃相配合,而湯才成為君王。
這是商湯的『陰謀』。
管仲認為商湯是以陰謀而得天下,而成為一代明君。
這裡的『陰謀』是秘密謀劃的意思。
秘中成事是各種事業成功的規律。
無論在從政、還是在經濟和軍事等活動中無一例外。
《鬼谷子》摩篇中說:『聖人謀之於陰,故曰神;成之於陽,故曰明』謀於陰,即強調進行計謀要暗中進行,是隱藏的,不能公開,不能外露。
暗中策劃就是陰謀。
『陰謀』在《鬼谷子》中並沒有貶義,隻是謀略的一種特性。
謀略一旦公開,就會給自己帶來被動,使自己的計劃不能成功。
現在,陰謀一般指暗中謀劃壞的事情,那是語言發展的結果。
在《鬼谷子》中,提出策劃做事要保密、要隱藏自己的真實意圖,是為了達到目的的手段,是《鬼谷子》貢獻的一大智慧。
韓非子說『事以密成,語以泄敗』就是說事情因為保密才能獲得成功,說話由於泄密而遭失敗。
這種因為謀劃被泄露還導致失敗的例子,在歷史上數不勝數。
唐玄宗李隆基繼位,太平公主權傾朝野,宰相多出其門下,危害國家社稷,唐玄宗先後兩次才得以鏟除太平公主,據《資治通鑒》記載∶唐玄宗先天元年,由於張邦把計劃泄露給禦史鄧光賓,第一次誅滅太平公主的計劃不僅失敗,而且差點被害,幸虧唐玄宗當機立斷,舍車保帥的計策方才得以脫離危險。
三國時期的魏明帝曹叡,打算攻蜀,群臣們都認為不可行。
劉燁與曹叡交談,卻以為可行攻打蜀國。
但劉燁出來後,卻對前來詢問的人說:『蜀不可伐。
『有人把這種情況告訴了曹叡,曹叡叫來了詢問劉燁,劉燁不作回答。
後來魏明帝單獨接見劉燁,劉燁對魏明帝說:『伐人之國,是一件大事,怎麼能隨便向告訴他人?
用兵是詭道,不能泄密,更不能讓敵國的人提前知道。
『於是曹叡連連稱是。
歷史無數成功的案例,無不是暗中謀劃而取得的成績。
戰勝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才能得以打出漢中,還定三秦;
曹操奇襲烏巢,戰勝袁紹,以少勝多,奠定了一統北方的基礎,曹操才能得以稱霸北方;
管仲『重金買鹿』發動對強大於齊國數倍的楚國『貿易戰』,『不戰而屈人之兵』戰勝楚國,百姓來歸,使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不僅歷史如此,我們當下社會也是一樣的。
大到國家與國家之間,小到個人工作生活,無不需要暗中謀劃事情。
每個國家都有情報部門《可能正式的叫法不一樣,但性質一樣》,如果每個國家都公開透明,要這些情報部門可能意義就不大了;
抗戰時期,有多少地下員,用生命換來了敵軍情報;為了打擊犯罪分子,尤其是販賣毒品集團,有多少默默付出,有多少默默犧牲的英雄臥底,才換來我們現在的安寧社會。
『陰謀』按照《鬼谷子》中的說法,即謀劃要保密,在沒有成功之前不能公開,這也是成事的規律,我們無法回避;他就像一把刀,好人用它來維護正義,壞人用它來做壞事,謀略無好壞,有善惡的無非是人罷了。
『陰謀』,從反的方面也告訴我們,要從敵人、甚至是合作夥伴那裡得到實情,是非常難的;他們給我們展示的往往是表象,看似對我們沒有傷害,甚至是對我們有利,但背後的真實意圖難以推測;
我們需要進一步揣摩。
鬼谷子為此也寫《揣》和《摩》兩篇來教我們怎麼探知他人背後的秘密。
鬼谷子《揣》篇提出了『量權』和『揣情』的方面,具體包括『甚喜』、『甚懼』、『問其所親』等幾種方法,感興趣的可以看我們之前寫的文章。
鬼谷子《摩》篇提出十種『摩』的基本法式。
即平、正、喜、怒、名、行、廉、信、利、卑十種方法。
這十種方法因人因事而變,十種研究事物的方式。
我們下期詳細和大家分享。
我是雲夢君,我們下期見!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