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在影視和戲曲中黃忠都是一位老當益壯的老將軍的形象。
『廉頗八十,尚食鬥米,肉十斤,諸侯畏其勇,不敢犯趙界,何況黃忠未及七十乎?
』黃忠的這段話很好地刻畫了他雖年老,卻不服老,急於建功立業的心態。
《三國演義》中對老將黃忠這一形象的塑造無疑是成功的。
公元219年,年近七十的黃忠在定軍山一戰中斬殺曹魏大將夏侯淵。
後來,劉備伐吳,黃忠隨軍出征,戰死陣前,年七十有五。
然而,歷史上的黃忠真的有這麼老嗎?
或者說《三國演義》將黃忠塑造為老將軍有歷史依據嗎?
黃忠
陳壽的《三國志》中雖然有黃忠的傳記,但通篇未提及黃忠的生卒年及去世時的年齡。
僅在費詩的傳記中記載:『先主為漢中王,遣詩拜關羽為前將軍,羽聞黃忠為後將軍,羽怒曰:‘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此處的『老兵』是否意味著黃忠年齡的老呢?
這需要詳加分析。
有人認為:關羽口中的『老兵』,並非是指黃忠的年紀大,而是指黃忠此前職位低,毫無名聲,用老兵指代黃忠此前為將籍籍無名。
因此,黃忠應該是一位年輕將軍。
然而,關羽為何非要用一個『老』字?
既然是因此前黃忠職位低、無名聲,為何不稱作『小兵』呢?
有人分析為,黃忠為將時間很長,沒有驕人的戰績,官職也低的緣故。
要知道,黃忠此前雖然無甚名聲,但其至少也是將領,並不是兵。
而且古代,普通士兵提拔為將領的機會很少,多數普通士兵可能終生都沒有機會被提拔。
要從關羽純粹是貶損黃忠的角度看,似乎稱作『小兵』比『老兵』更合理。
黃忠
我們有一個常識:貶損人的話一般是兩個含義合在一起,其中一個為和事實不符的純粹貶損人的含義;另外一個含義卻是越能反映該人的特點,越惟妙惟肖越好。
這種貶損人的話才會獲得其他人的共鳴,對被貶損的人的殺傷力才更大。
當然,如果兩個含義都具有貶損人的作用,且都惟妙惟肖是更好的。
剛才分析了:『老兵』二字中的『兵』明顯不符合黃忠的身份,黃忠是將,不是兵。
明顯『兵』字無法起到反映黃忠特點,惟妙惟肖的作用。
那『老』這個字必然要反映黃忠的特點,起到貼近事實,惟妙惟肖的作用了。
此外,我們注意到《三國志》中明確記載『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
可見關羽對士兵的態度是很好的。
因此,筆者認為:關羽口中的『老兵』,其含貶義的字應該也不在『兵』字。
關羽口中的『兵』應該僅指黃忠此前名氣小、戰功低。
這樣,『老』字就有兩層含義了,其一是貶損,其二是惟妙惟肖地反映黃忠的特點。
所以,『老』必然是黃忠的特點。
此處的『老』字是指『老邁無能』之意,也就是人年齡大了,沒有年輕時的能耐了。
古代稱呼中的『老朽』也是同樣的意思。
黃忠
難道關羽僅僅因為黃忠老邁就不肯與之同列?
這裡本人做一點推測。
劉備率眾人入川,關羽留守荊州。
在關羽心裡,自己的地位高於劉備麾下任何其他將領。
劉備晉位為漢中王,大封文武,卻將關羽與張飛、馬超、黃忠並列,這使得關羽心裡很不舒服。
『其他人立功了,與我同列,而我並不是沒有能力立功,而是讓我留守荊州,沒給我機會』,關羽的這種心態也影響到其後發動的襄樊之戰。
此刻,關羽不便表達對劉備的不滿,自然要從張飛、馬超、黃忠這三個人身上找問題了。
對於張飛,因張飛跟隨劉備多年,入川後又有戰功,關羽自然不好說什麼。
而馬超,此前名聲就很大,關羽也不好說什麼。
這樣,跟隨劉備時間最短,此前籍籍無名的黃忠自然就成了關羽貶損的對象。
加之黃忠此前的為人、做派極有可能有關羽看不慣的地方,關羽的怒氣自然就來了。
但是,關羽也拿不出其他問題貶損黃忠,隻好將黃忠年老的特點作為貶損的噱頭。
綜上所述,本人傾向於黃忠的確是一位年齡很大的老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