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汝燕(1888年-1944年),字翼之,浙江省定海人。
中國近代航空活動家、設計師和飛行家。
1909年畢業於倫敦納生佈敦工業學校。
1911年受革命軍政府委托,在奧地利選購兩架”鴿式”單翼機回國,被委任為滬軍都督府航空隊隊長。
1913年3月將飛機轉交北京南苑陸軍第三師管理,任飛行主任兼修理廠廠長。
同年9月北京南苑航校成立,他任主任教官。
1914年3月10日至11日,他與另外兩名飛行員完成北京至保定之間的航線飛行,這是中國國內的第一次長途飛行。
同年曾制成水上飛機一架,與航校修理廠廠長潘世忠同為中國早期的飛機設計師。
厲汝燕30年代以後脫離航空界,1944年病逝。
金華亭,浙江金華人,1925年與友人在上海創辦遠東通訊社,開始記者生涯。
1926年經人介紹加入上海《申報》,任外勤記者。
1927年春國民革命軍北伐至蘇浙地區,金華亭奉派擔任《申報》駐南京記者,出入於國民革命軍高級將領與南京國民政府政要和社會名流之間。
1928年3月國民革命軍第三期北伐開始,作為隨軍記者隨大軍北上采訪戰地新聞。
5月3日濟南慘案爆發時與其他記者一道被困在濟南原山東軍務督辦張宗昌的官邸,後逃出濟南。
1935年11月金華亭寫了《自由農場參觀記》、《公勤鐵廠參觀記》等七篇通訊,關注民生與強國。
1937年11月上海淪陷後,金華亭連續撰文抨擊日偽當局,1941年2月3日,在上海法租界愛多亞路被76號特務暗殺身亡。
姚醒吾(1897年-1988年),原名姚寶森,浙江省湖州吳興縣菱湖鎮人。
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中共吳興縣委委員。
後因身份暴露,離開湖州去上海,找中共中央。
經中央軍委介紹,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在彭德懷領導的第五軍工作。
參加了中央蘇區反”圍剿”和長征。
後任八路軍留守兵團供給處副處長、供給部副部長,陜甘寧晉綏聯防軍供給部部長,遼東軍區供給部副部長,東北野戰軍東線兵團供給部部長等職。
建國後,歷任中南軍政委員會輕工業部副部長,中南軍區後勤部財務部長、後勤部副部長,武漢軍區後勤部部長等職。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曾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
曹天戈(1901年-1995年),號寒玉,字宣麾,浙江省鎮海縣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
黃埔軍校第4期步科、陸軍大學第13期畢業。
抗日戰爭期間曾任第3戰區幹訓團少將副教育長兼教育處長,1942年任第49軍26師副師長,師長、參加浙贛會戰,內戰初期兵敗蘇中,改任浙東師管區司令,1948年1月任總統府中將參軍,7月任第8軍副軍長,參加淮海戰役。
1949年3月任第13編練司令部副司令,4月任第6編練司令部副司令,12月任第8兵團副司令官兼第8軍軍長,1月23日在雲南元江被俘。
1964年12月28日獲特赦。
朱炎暉(1901年-1938年11月3日),浙江瑞安人,1924年赴廣州參軍,在第四軍十師三十團當兵。
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
1929年調六十一師八旅任連長,參加粵桂戰爭和中原大戰。
1932年,任六十一師一二一旅營長時,參加一二八淞滬抗戰,在大場、廟行與日軍第九師團植田部展開激戰,直至白刃搏鬥,三天三夜未曾合眼,身負重傷而不下火線,受到蔡廷鍇將軍的嘉獎。
1933年,升任六十一師二四一團團長。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起,調任94軍185師任團長,立即上書請纓抗戰。
1938年升任國民革命軍546旅少將旅長。
在武漢會戰中,阻擊金牛地區的日軍,並與日軍展開拉鋸式的爭奪戰和肉搏戰。
雖身染重疾,仍用擔架抬著指揮。
後因寡不敵眾,在1938年11月3日壯烈犧牲,年僅37歲。
國民政府追贈朱炎暉為陸軍中將。
1987年8月12日,人民政府批準追認朱炎暉為革命烈士。
鐘兆琳(1901年8月23日~1990年4月4日),出生於浙江省德清縣新市鎮。
中國電機工程專家 、電機工程教育家(著名工程力學、計算力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大連理工大學工程力學研究所所長鐘萬勰之父)。
20世紀30年代,指導並參與研制出中國第一臺交流發電機和電動機,促成了中國第一家民族電機制造廠。
成功地設計了分列芯式電流互感器、頻率表、同步指示器等儀器儀表。
長期擔任教學工作,其啟發式教學方法深受學生們歡迎,從事教育60餘載,學子遍佈海內外,為中國教育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朱鏡我(1901年-1941年),原名朱德安,筆名雪純,浙江省鄞縣人。
1918年7月隨哥哥前往日本學習,1927年10月朱鏡我回到上海,加入創造社,主編《文化批判》月刊,1928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9年,中共中央文化工作委員會(簡稱文委)成立,朱鏡我為文委成員,參與籌建中國左翼作家聯盟。
1930年3月起,先後任文委書記和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長。
1931年冬,調到中共中央宣傳部工作。
1933年秋,任中共上海中央局宣傳部長。
1938秋任新四軍政治部宣傳教育部第一任部長。
1941年1月,在皖南事變中,在突圍時壯烈犧牲,時年40歲。
汪壽華(1901年-1927年),浙江諸暨人。
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中共江浙區委(上海區委)常委、區委職工運動委員會書記,上海總工會代理委員長,是五卅反帝愛國鬥爭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1926年10月至1927年3月,先後參與指揮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勝利後,被當選為上海總工會委員長。
1927年4月11日深夜被青幫流氓頭子杜月笙指使打手活埋於上海城西楓林橋,是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中第一位犧牲的共產黨員。
嚴濟慈(1901年1月23日-1996年11月2日),譜名澤榮,學名寓慈、濟慈,字華庭、慕光,號子祥、廠佛、岸佛,生於浙江東陽,九三學社社員,物理學家、教育家,是中國現代物理學研究工作的創始人之一、中國光學研究和光學儀器研制工作的奠基人之一、中國研究水晶壓電效應第一人。
抗日戰爭期間在昆明領導開展應用光學研究,研制成大批軍用、醫用光學儀器設備,並被授予勝利勛章;編著了從初中到大學的多種教科書,兩度執教於大學,培育了中國幾代科技人才。
許明清(1918年-1946年10月10日),原名陳玉虹,浙江省平湖縣新倉鎮新廟鄉杉青港村人。
1938年4月4日,在京山縣加入中國共產黨。
同年冬,任中共京山縣向家沖區委書記。
期間,積極開展地下活動,發展中共黨員,創建應城抗日遊擊司令部軍醫院。
1939年,任中共應城礦區區委書記。
1940年,任中共應城縣委組織部長。
1943年夏,任中共漢孝陂縣委書記兼縣長。
1945年10月,調任鄂中專署副專員。
1946年7月14日,許明清所在部隊解放竹山城,隨後開始建立新的根據地。
1946年9月,竹南縣委被襲,許明清因叛徒出賣,在房縣中壩麥浪坪被捕押解到竹山縣城。
10月10日午夜被國民黨軍谷炳奎部活埋於竹山城西走馬崗。
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了,歡迎大家補充。
喜歡就點贊關注小編吧,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