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定鼎中原後,主持編修《皇明祖訓》,確立基本國策,列出朝鮮、日本、大小琉球等15個『不征之國』。
不難看出,自建國之始,朱元璋就已決心盡快結束戰爭,讓國家進入和平時期。
在《皇明祖訓》中,他所奉行的和平外交,既是儒家『懷柔遠人』之道的延續,也是對蒙元窮兵黷武對外擴張的否定。
但是對於殘餘的蒙元勢力,朱元璋又不敢放松警惕,故而要選將練兵,時時戒備。
當硝煙散盡,天下承平後,如何供養一支龐大的軍隊,同時又要使這支軍隊保持相當的戰鬥力,是明王朝必須解決的難題。
實際上,大明王朝於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建國時,戰爭尚未結束,北伐仍在進行。
當年秋季,明軍攻克通州,元順帝倉皇北逃,隨後朱元璋的得力幹將徐達率軍攻陷元大都(北京),統治中原不足百年的元朝宣告滅亡。
但元順帝北逃並不意味著政權的終結,殘餘勢力偏安塞北,仍以『大元』為國號。
在西南一隅的雲南,也有奉元朝為正朔的梁王。
元梁王把匝剌瓦爾密割據雲南,數殺明使,終於惹怒了朱元璋,他決定興兵拔除這股前朝殘餘勢力。
明洪武十四年九月初一,朱元璋下令南征,潁川侯傅友德為統軍元帥,永昌侯藍玉,西平侯沐英為左右副將,率軍三十萬,揮兵南下。
雲南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但在明朝之前,中央勢力很少進入,當地土司也希望維持這樣的分治。
面對大明帝國強大的南征大軍,雲南地方勢力有所擔憂,但山高地險,易守難攻,他們也心存僥幸。
大理土司段石致信明軍將領傅友德,『自古以來滇易守,而外敵難入,且無米可取,有泰山之損,無鴻毛之益』意思是雲南易守難攻,在雲南打仗不是明智之舉,明軍在當地沒有糧草供給,軍隊後援也很困難。
最後,段世還用帶著威脅性的語言寫道,我們要消滅南征大軍,甚至不需要厲兵秣馬,只要等四五月雨季一來,環境惡劣,糧草斷了,你們自然慘敗而歸。
傅友德看到這封信,笑而不語。
他直接起草一封信,並在信中回復了段氏的威脅:
我大軍一到,隨即開墾種地,自給自足,無需地方供應任何糧草。
段氏一看嚇不倒明軍,那隻能刀兵相向了。
元梁王遣悍將司徒平章達裡麻率兵十餘萬迎戰,兩軍激戰於白石江(今雲南曲靖東北),明軍大勝,達裡麻及其眾兩萬盡數被俘。
首戰告捷,傅友德派遣藍玉、沐英乘勝追擊,西進明軍迅速攻克七星關,迫東川、烏蒙、芒部、水西各地方武裝降服。
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元梁王兵敗自殺,明軍乘勝打進昆明,各地方武裝紛紛降附,明軍迅速統一雲南全境。
俗話說,『打天下易,坐天下難』,此次平定梁王之役雖雷厲風行,但要使數十萬大軍在西南邊陲安定下來並非易事,強龍不壓地頭蛇,雨季一來,兵糧不濟,軍心嘩變,叛軍隨時可能乘亂反攻倒算,戰前段世書信中的威脅之言並非全是危言聳聽。
但事實證明,明軍的確很好地解決了這個難題,方法就是傅友德檄文裡的戍兵屯田,朱元璋開國後制定的衛所制度被推廣到雲南,妥善解決了大軍遠征糧草不濟、久易生變之患。
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西平侯沐英拜見朱元璋,決定在雲南全面實行衛所屯兵制度。
他從江南、江西遷移250萬多人到雲南,發給種子、錢財,把人分片安置在臨安、曲靖、堯安、大理、鶴慶等地。
次年,沐英又奏請移湖廣、江南居民80萬入滇,得到了朱元璋批準。
沐英治滇期間,『移民至四百餘萬,墾田九百萬餘畝』。
遷居的方法,主要是將移民編入衛所,平時為民,能夠開墾荒地(軍屯),自給自足,定期訓練,一旦有戰事爆發,可以馬上變成具有戰鬥力的兵士。
毋庸置疑,順利解決雲南問題,鞏固了明王朝西南邊陲的,正是開國時設立的衛所制度。
朱元璋說,吾養兵百萬,而不費百姓一粒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