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是死,投降能活,蜀亡後的四川老百姓是否要感謝譙周?《網路歷史》

這是唐代羅隱的《籌筆驛》

本人就是川渝人,江油關自然是去過的——鄧艾偷渡之後的第一站,關守馬邈主動投誠,其妻子殉節而死。

而如今在關前有一座廟宇,樹立的是一位女子像,經年香火繁盛。

有明代碑刻曰:漢守將馬邈妻子李氏。

這是在祭奠這位夫人的精神,這也是在譏諷那位靠投降活下來的蜀將。

這算不算蜀亡後四川老百姓對譙周的感謝?

且不說那時的譙周能否劃歸投降派、魏分。

也有幸瞻仰過譙周墓——地處南充文化公園《後又改遷》,靠近時頓時發現屎尿縱橫,臭不可聞,便頗為喜歡老百姓如此『沒素質』的行為。

這算不算大多數人的正常生理反應?

通常來看,世家大族掌控言論,封鎖文化,能量大;古代老百姓被教育隔絕,沒有文化,素質低。

但事實卻是,沒文化並不代表會被蒙蔽

再擴大一點。

我生在川渝,也算巴蜀人。

小時候看過祖輩留下的鄉俗,帶白頭巾,為什麼帶白頭巾呢?

為了紀念諸葛亮。

世代川人為漢丞相戴孝!如今卻有一大批自詡有文化的專家說——諸葛亮是窮兵黷武,幫我們四川人鳴不平。

難不成我們四川人全是傻子,被蒙蔽了1800多年?

自古以來,投降派最喜歡說的是:老百姓知道什麼,保全家人,吃好喝好就行。

然而,他們又要教育老百姓要感謝譙周、秦檜、小汪給了大家活路,詆毀諸葛亮、嶽飛、楊靖宇負隅頑抗,這又是什麼邏輯?

如今很多人說諸葛亮是窮兵黷武,就因為《三國志》有一句『民有菜色』。

其實這句是吳主孫休批駁蜀末時劉禪昏庸、黃皓亂政、諸葛瞻無為,拿孔明做的正面例子。

這可真是把斷章取義歷史發明演繹得淋漓盡致。

而諸葛亮在世時蜀漢經濟很好。

同樣是《三國志》給諸葛亮治下的評價是『道不拾遺』:意思是治理良好,百姓各守其業。

諸葛亮234年去世,『民有菜色』是263年的蜀漢光景。

中間距離快30年了。

即便是蜀漢末年的『民有菜色』,也強過這些文化人鼓吹的盛世西晉

看看《晉書》吧,這才是四川老百姓要把譙周吊起來打的原因。

意思是在西晉的治理下,蜀漢的老百姓因為繁重的徭役而開始棄養、溺斃男嬰。

不是說聽譙周投降能活嗎?

此時是公元270年左右。

離蜀亡10年。

既然10年之後,跟譙周就沒關系了,那麼為什麼又要把『菜色』扯上30年前的諸葛亮呢?

是的,蜀漢也需要拉人頭進行抵抗,抵抗就會有死亡。

但這不是關鍵。

關鍵在於所在的廟堂能否讓大多人過上好日子。

例如劉璋時期也投降,為什麼我們不嘲諷李嚴、法正和孟達呢?

這就要看投降是不是符合大多數人的願望。

如果法正代表著劉璋手下那批士族、門閥的聲音,他也是要被吊打的。

如果是老百姓的聲音,結果就是人民甘願與先主抗擊強魏。

祭奠用心平而勸誡明的漢丞相。

蜀亡時,成都的景象是『軍眾鈔略,死喪狼藉』

老百姓是否應該感謝譙周?

史書上的寥寥數字,似乎讓現代人忘記了歷史上大多數廟堂更替時的血腥殘忍。

劉禪可以當安樂公,譙周們可以升官發財,但煉獄始終會留在人間。

有史所載的:

薑維:』身死族滅。

『且內臟也被挖了出來。

衛繼:為亂兵所弒。

關氏後代:被滅籍。

蔣顯、蔣斌:為亂兵所屠。

此外,魏軍還闖入劉禪的皇宮,肆意對待宮嬪。

《蜀志後妃傳》裡就有一位李娘娘誓死不從而自盡的記錄。

以及太子劉璿等等。

這些都還是達官顯貴。

那麼普通老百姓在史書上隻會高度濃縮在那8個字裡。

請問,此時的譙周在哪裡?

眾所周知,滅蜀大軍兵分兩路。

被堵在劍閣的鐘會,率領的是本部官軍。

而偷渡成功的鄧艾,所帶的2萬人是些什麼人呢?

在這2萬人裡,記錄下來提拔重用的不過30餘人。

那麼鄧艾該如何『許以重報』?

既然升遷無望,那麼戰場上激發出來的獸性自然需要在成都的老百姓身上釋放了

這是譙周勸諫劉禪的原文。

就是一個思想:主公,當1次俘虜不可怕,可怕的是當2次俘虜。

此時投魏,不失封公的待遇,如果先投東吳再降,地位可就更低了。

這是當時劉璋投降的原文。

一個是從廟堂者自身得失來評估價值。

一個是黎民疾苦的角度出發。

投敵與投明的區別還不夠明顯嗎?

公元234年,漢丞相諸葛亮病亡。

各地紛紛請求為其立廟,後因不符禮制《周禮,非君王不立廟》未被允許。

於是,成都、貴州、雲南乃至陜西的老百姓便私自在自家門前、荒野之中、道路兩旁自發地為其祭祀。

一直到蜀漢末年,劉禪同意在沔陽立廟,才中止了這一行為。

此時離孔明去世已足足過了快30年。

這也是中國歷史上極為少有的以下逼上的有趣現象。

公元263年,鐘會伐蜀。

專門去定軍山祭奠了諸葛亮的陵墓,還禁止軍士在一旁伐木。

這是在作秀嗎?

顯然不是,因為這個時候,諸葛亮已經成為四川老百姓的思想寄托,是不能去觸碰的形象。

即使是侵略者,也隻能本著『尊重民俗習慣』來約束行為。

易言之,欲要征服之,必先尊崇之。

那麼請問,這是一個窮兵黷武、濫用民力的形象嗎?

公元347年,桓溫伐蜀。

遇見昔日丞相府任職的百歲小吏。

問他:現在國家比諸葛亮時期的治理如何?

小吏回答:武侯在時,倒沒覺得怎樣,武侯死後,還沒見過能比得上的。

即使是晉初:司馬昭和司馬炎也是非常善待諸葛亮後人的,但凡不是決意求死,都給予足夠的厚待。

所以,這是抵抗與投降的原因嗎?

孟子說:君子之澤,五世而折。

小人之澤,五世而折。

意思是:好的傳承一般到第5代就斷了,而壞的家風,也需要5代來消化。

隻是這一條並不適用於以諸葛亮為代表的巴蜀抵抗精神中。

或許譙周帶來的痛苦歷經2代就忘了,或許你們現在真的把孔明塗抹成另外一個樣子了。

而無論是五胡、靖康、崖山,大亂過後,追慕抵抗者的精神又豈止10代、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