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狀元陳繼昌的身世之謎。《網路歷史》

臨桂橫山廣西科舉第一村

陳氏家族五代連科

陳繼昌三元及第

嘉慶朝:陳宏謀玄孫陳繼昌,二十五年(1820年)三元及第後,任翰林院編修。

道光朝:元年(1821年)陳繼昌仍任翰林院編修,在京任職3年,經歷了嘉慶逝世、道光登基等重大的政治事件。

二年(1822年)派任外官,典試陜西、甘肅、北京、察哈爾,任江西按察使、直隸保定知府、山西佈政使、直隸佈政使、甘肅、江寧佈政使、江蘇巡撫等。

陳繼昌在任職期間,公正廉潔,弘揚教化,振興實業,教民耕織,深得民心。

晚年辭官歸田3年。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去世。

他生於乾隆盛世,榮於嘉慶末年,而死於道光衰落之年。

他科舉筆掃千軍三鼎甲,惠政親民克勤儉,詩賦文章稱泰鬥。

著有《如話齋詩稿》、《禮學須知》等,還有考狀元時的《殿試策》存世。

橫山村陳氏祠堂有聯,上聯:『四朝循史高祖一品當朝相繼四巡撫十六州府四十三縣令』,下聯:『五代連科玄孫三元及第共攬三翰林中八進士三十二舉人』,道明陳氏家族五代連科的盛況和歷任官員清正廉潔政績卓著的宦史。

陳繼昌受歷代書香熏陶,從小資質穎異,過目成誦,加之勤奮,博覽群書,學業進步很快,成為四塘出類拔萃的少年。

他參加縣試考第一名,初露頭角。

嘉慶十八年(1813年)參加鄉試,中解元;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參加庚辰科會試中第一名進士,中會元;接著參加殿試,中狀元,成為三元及第者。

在1400多年的科舉考試中,全國中出13個『三元』他是最後一個。

陳繼昌對此也非常高興,他的書聯圖章刻有『古今科第名次十三』以記不忘。

橫山村的陳氏宗祠有題聯:『祖父當朝一品,玄孫及第三元』,以示橫山村陳氏家族在科舉中的盛事。

陳繼昌三元及第後,廣西五大古文家之首呂璜評論說:『自隋設進士科迄今,千餘年矣,而鄉貢禮部試廷對皆第一,不過十餘人,豈非數十年,數百年而見者耶?

』大學士潘學恩特贈陳繼昌一聯:『畿輔為屏,越五百裡;科名蓋代,第十三人』時任兩廣總督阮元在廣西貢院(今天桂林皇城門)端禮門上,建『三元及第』坊以示志慶。

陳繼昌三元及第是橫山陳氏五代連科的頂峰。

經過多年的調研考察認證,陳仰天宗賢終於揭開了狀元陳繼昌的身世之謎。

以下是陳仰天宗賢的考察實錄論文。

陳繼昌在京城考中狀元之後,回祖籍林寨祭祖、掃墳。

懸掛『狀元及第』牌匾光宗耀祖。

『狀元及第』牌匾高74公分,寬42公分。

牌匾距今近二百年了,這是歷史的見證,是一件珍貴的文物。

狀元陳繼昌故裡在林寨

陳仰天

和平縣林寨始祖元坤,發妻黃氏,生子景文,居江西定南樂德池;德配許氏,生子景昌,居和平富坑;元朝至正歲(即1349年)到林寨落居,娶妻謝氏,生長子志浦居林寨,志海居廣州、連平,志諒居廣西柳州,志溉居韶關、曲江。

二世祖志浦公,裡長,妣黃氏,生子玉星(居新興墩頭),玉珊(居下正),玉斌(居上正),玉輝(居長沙),玉祥(居禮士新圍)。

墓葬興井鹿湖崗,曰:赤馬跑崗

據陳氏族譜記載:狀元陳繼昌祖籍和平縣林寨鎮墩頭村。

他是三世祖玉星公的第16世後裔子孫。

他的祖輩陳寶聚,於康熙年間遷移廣西桂林州轄西鄉橫山村落居,生子陳宏謀,與林寨墩頭村陳宏俊、陳宏藝是堂兄弟,陳繼昌是陳宏謀的曾孫。

青年時期的陳繼昌,聰明好學,刻苦攻讀,知識淵博,科舉考試,連中『三元』,顯赫兩廣。

陳繼昌按照慣例進入翰林院為修撰,掌修國史。

之後,多次出任鄉試考官,歷任山東兗州知府、直隸保定知府,江西按察使,山西、甘肅、江寧等地佈政使。

相傳,數年後陳繼昌從西江乘船到東江上遊,在吹鼓手和隨從人員的前呼後擁下,回祖籍林寨祭祖、掃墳。

並在和平縣內陳姓各祠堂內懸掛『狀元及第』牌揚威,光宗耀祖。

目前,在和平縣上陵鎮增公坑山旮旯的陳錦翰的廳堂內發現有陳繼昌的『狀元及第』牌匾。

和平縣公白鎮柯樹村陳氏宗祠內也遺有一塊『狀元及第』牌匾,這些牌匾是由一塊木質方板制成,形狀完好,這是歷史的見證,也是珍貴的文物。

陳繼昌回祖籍林寨省親,被宗親們說成故事代代傳頌,林寨石江松仁坳至今仍保存有『玉枕墓』狀元祖墓,據說當年陳繼昌中了狀元,朝庭在廣西找不到風水寶地,專程派人到這裡勘風水,認為『玉枕墓』正是岀狀元的生龍口。

近期,本人再次親臨據狀元陳繼昌的故裡林寨墩頭村采訪,聽老人們說:1995年修建京九鐵路時正好從林寨經過,征地占用公山補有一筆款,墩頭村決定修繕鑒公敦厚圍陳氏宗祠,宗祠修好後決定於落成之時一並商量修譜之大事,他們向廣西臨桂橫山發岀邀請,2001年3月2日,廣西省陳繼昌故裡《原臨桂縣轄西鄉橫山村,現為臨桂縣四塘鄉橫山村》曾派岀陳智功、陳勝德如約前來來林寨參加慶典,受到祖地二萬多宗親熱烈歡迎,市縣新聞媒體曾作系列報道。

他們另還帶著一個目的,想兩地聯手開發打造狀元故裡旅遊風景區,橫山將作為狀元故鄉,林寨擁有『敦厚圍陳氏宗祠』和『玉枕墓』等風水寶地,陳智功他們想讓林寨方面它一些資金支持橫山,他們認為當時廣東改革開放早 ,遍地黃金,林塞寨人認為支持是應該的,但要派人過去考察一下,雙方並協商好一切安排,林寨方面即組織理事會人員到深圳、東莞等地集資,幾天時間籌資近30了元。

後一直等對方電話,再後來橫山方面說當地政府己岀面打造『狀元故裡』,所以無需祖地費心,兩地遙隔千裡,今後也不便於分紅,所以暫告一段落,不過他們很感激林寨地區興盛的宣傳陳繼昌狀元氣氛和傳承陳繼昌勤奮讀書精神,特別是二百多年後的今天,和平縣有三個鎮陳姓宗人仍能保存完好陳繼昌狀元匾,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加上當地的『玉枕墓』和『掃墓公償田』,這在橫山村都沒有。

據說廣西橫山先祖 ,在林寨時是一神棍,且精通風水,他長年外岀謀生,有一段時間隨在湖南新寧州任知州的表兄黃金濟在湖南生活,後碾轉桂林橫山,他看中當時橫山一座廟是風水寶地,每天暗中將神像挪動到另一個地方,就假說神仙中意新地方,於是斥資修建一寺廟 ,將該神請入新廟,舊廟則成為他安家之所,後來變城落居屋場,他也一直緘口祖籍之地,故後人一直在湘楚找不到確切地點。

至於陳繼昌則與廣東林寨舉子陳國相、陳行仕等關系頗好,得知其時林寨早己知曉陳宏謀家世,所以一說即合,陳繼昌高中後回林寨掛匾,是順理成章,

目前,林寨古村塑有陳繼昌銅像,墩頭祠堂放置有清末時刻的陳繼昌牌位,林寨陳姓人才輩岀,封建士大夫比比皆是,絕不會讓一個千裡外不相幹的人奉為神靈 ,因為廣州陳家祠內的陳元坤、陳繼昌的牌位是林寨陳姓人奉祀的。

狀元陳繼昌故裡探源

陳仰天

2013年9月,本人臨據狀元陳繼昌的故裡林寨墩頭村采訪,聽老人們說:京九鐵路從林寨經過,征地占用公山補有一筆款,墩頭村決定修繕鑒公敦厚圍陳氏宗祠,宗祠修好後決定於落成之時一並商量修譜之大事,他們向廣西臨桂橫山發岀邀請,2001年廣西橫山村陳智功、陳勝德他們如約前來來林寨參加慶典,他們另還帶著一個目的,他們想兩地聯手開發打造狀元故裡旅遊風景區,橫山將作為狀元故鄉,林寨擁有『敦厚圍陳氏宗祠』和『玉枕墓』等風水寶地,陳智功他們想讓林寨方面它一些資金支持橫山,他們認為當時廣東改革開放早 ,遍地黃金,林塞寨人認為支持是應該的,但要派人過去考察一下,雙方並協商好一切安排,林寨方面即組織理事會人員到深圳、東莞等地集資,幾天時間籌資近30萬元。

後一直等對方電話,再後來橫山方面說當地政府己岀面打造『狀元故裡』,所以無需祖地費心,兩地遙隔千裡,今後也不便於分紅,所以暫告一段落,不過他們很感激林寨地區興盛的宣傳陳繼昌狀元氣氛和傳承陳繼昌勤奮讀書精神,特別是二百多年後的今天,和平縣三個鎮陳姓宗人仍能保存完好陳繼昌狀元匾,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加上當地的『玉枕墓』和『掃墓公償田』,這在橫山村都沒有。

據說廣西橫山先祖 ,在林寨時是一神棍,且精通風水,他長年外岀謀生,有一段時間隨在湖南新寧州任知州的表兄黃金濟在湖南生活,後碾轉桂林橫山,他看中當時橫山一座廟是風水寶地,每天暗中將神像挪動到另一個地方,就假說神仙中意新地方,於是斥資修建一寺廟 ,將該神請入新廟,舊廟則成為他安家之所,後來變城落居屋場,他也一直緘口祖籍之地,故後人一直在湘楚找不到確切地點。

至於陳繼昌則與廣東林寨舉子陳國相、陳行仕等關系頗好,得知其時林寨早己知曉陳宏謀家世,所以一說即合,陳繼昌高中後回林寨掛匾,這是順理成章之事。

目前,林寨古村塑有陳繼昌銅像,墩頭祠堂放置有清末時刻的陳繼昌牌位,林寨陳姓人才輩岀,封建士大夫比比皆是,絕不會讓一個千裡外不相幹的人奉為神靈 ,因為廣州陳家祠內的陳元坤、陳繼昌的牌位是林寨陳姓人奉祀的。

和平林寨附近也有一脈峰公孫裔,他們人口與這裡嵩公孫裔相比,稍遜一籌,但文人墨客頗多,數百年來,無人將陳繼昌 劃入其譜中,而今有好事者,空穴來風,扯他人之旗 ,附自己之皮,多麼榮耀啊!

狀元陳繼昌故裡初考

黃帝是中華民族之始祖,其實黃帝是職稱,本姓公孫,居軒轅之丘,謂之軒轅氏,後居姬水,因改姓姬,國於有熊,亦稱熊氏,因黃帝族與龍的圖騰有密切關系,故謂中華民族為龍的傳人。

黃帝第五代裔孫為堯帝,第九代為舜帝,因封疆姚圩,故姓姚,舜生子均,封於商,舜帝三十三世孫虞閼,虞閼生子胡滿,居於媯內之地,故姓媯。

媯滿輔助周武王於公元前1028年打敗商紂王有功,分封陳州宛丘為陳國(今河南淮陽),蒙武王賜姓為陳,陳滿是陳國開宗太始祖,胡滿有穎川屬地江南廬州府穎上縣上水湧泉,故名穎川,是為陳姓堂號;胡滿自公元前1028年受姓至今,歷三千餘年,胡滿公墓葬河南淮陽縣城柳湖旁,因地處窪地,用鐵澆鑄陵墓,人稱鐵丘墓。

自滿公至我林寨定居始祖元坤公,是為97世。

元坤之祖父立常生八子:施、銓、銅、敬、桓、衡、步、元;元坤之父衡官居元順帝臺諫之職,後任福建督學,舉家遷汀州府寧化縣石璧村葛騰坳居,後因避金、遼戰亂,遷於江西吉安太和柳溪村,衡生八子,因感念元帝之恩,稱謂前加一元字,即元初、元開、元振、元乾、元、元善、元禎、元美。

林寨始祖元坤,發妻黃氏,生子景文居江西定南樂德池;德配許氏,生子景昌,居和平富坑;元朝至正歲(即1349年)到林寨落居,娶妻謝氏,生子志浦、志海、志諒、志溉。

元坤公先在石江黃竹嶂居住,後據說看見鳳凰棲宿興井櫪林樹上,故遷居櫪樹村,故後人稱之歷興圍。

元坤公曾任仁義圖第八甲千戶造冊督理,千戶之長;惠州府城金帶路於道光庚寅年創建陳氏宗祠,元坤立有特大牌位,廣州陳家祠內亦有牌位奉祀。

長子志浦居林寨,志海居廣州、連平,志諒居廣西柳州,志溉居韶關、曲江。

二世志浦,裡長,妣黃氏,生子玉星(居新興墩頭),玉珊(居下正),玉斌(居上正),玉輝(居長沙),玉祥(居禮士新圍)。

墓葬興井鹿湖崗,曰:赤馬跑崗

據陳氏族譜記載:狀元陳繼昌祖籍和平縣林寨鎮墩頭村。

他是3世祖玉星公的第16世後裔子孫。

他的祖輩陳寶聚,於康熙年間遷移廣西桂林州轄西鄉橫山村落居,生子陳宏謀,與墩頭村陳宏俊、陳宏藝是堂兄弟,陳繼昌是陳宏謀的曾孫。

青年時期的陳繼昌,聰明好學,刻苦攻讀,知識淵博,科舉考試,連中『三元』,顯赫兩廣。

清代科舉考試,每三年一次。

鄉試獲得舉人第一名的人為『解元』,會試獲得貢士第一名的人為『會元』,殿試獲得進士第一名的人為『狀元』。

鄉會殿三試第一名的人。

叫作連中『三元』。

自唐至清,漫漫1200多年,可考證的狀元有596人,而『三元』僅13人(一說12人,或雲14人)。

清代立國267年,開科112次,狀元114人,而連中『三元』的更是鳳毛麟角。

清朝隻有長洲(今江蘇蘇州)錢棨,廣西臨桂(今廣西桂林)陳繼昌二人而已。

陳繼昌原名陳守壑,字蓮史。

曾祖父陳宏謀。

號榕門,雍正元年(1723)中第三甲笫12名進士,官至協辦大學士。

協辦大學士滿漢各一人,正一品。

陳守壑的父親陳蘭森,乾隆二十二年中第二甲第26名進士。

陳家在臨桂應是名門望族。

陳守壑聰明好學,決心走父祖科舉入仕之路。

嘉慶十八年(1814),守壑參加廣西鄉試,考中第一名解元,但在來年的會試中卻落榜了。

嘉慶二十二年、二十四年,他又兩次參加會試,皆不中。

但他沒有氣餒,更加刻苦學習。

嘉慶二十五年(1820)陳守壑第四次參加會試。

據說,此科會試的主考官是位尚書,他入闈時,夢見兩廣總督阮元來拜訪,並贈貉裘領。

主考官大人不解其意。

二月初九會考,陳守壑在考前的一天夜裡夢見一個叫陳繼昌的考中第22名,一個叫陸元的考中第24名;而這個陸沅,也是他陳守壑。

醒後,陳守壑覺得這是神的啟示,遂改名曰『繼昌』。

二月初九入場,陳繼昌的號舍——考生考試的場所,是個單間房子——是22號,而隔壁24號的考生,則是陸沅。

因此,陳繼昌大喜過望。

初九、十二、十五三場考試下來,陳繼昌名列榜首,奪得會元桂冠。

四月二十一日,殿試在保和殿舉行。

參加角逐的貢士246人,名士濟濟。

陳繼昌學高一籌,奪得第一名狀元。

他也是中國科舉史上最後一位『三元』。

至此,那位會試考官大人恍然大悟:阮元字伯元,姓、名、字三者合起來,恰為『三元』。

『阮』字偏旁為『陳』字之半,阮元總督兩廣,三元為兩廣人。

貉裘領則是翰林院官員的官服。

而陳繼昌也明白了:陸元的『沅』字,水傍三筆,乃『三元』兆。

『陸』字也得『陳』字之半,故夢中說陸沅也是他陳守壑。

當然,這兩個夢都是無稽之談。

因為連中『三元』極不易,故有種種傳奇神話。

歷史上的『三元』大都如此。

清代第一個『三元』錢也有若幹傳奇神話流傳。

中狀元後,按照慣例,陳繼昌進入翰林院為修撰,掌修國史。

之後,他多次出任鄉試考官,歷任山東兗州知府、直隸保定知府,江西按察使,山西、甘肅、江寧等地佈政使。

相傳,陳繼昌在京城考中狀元之後,從西江乘船到東江上遊,在吹鼓手和隨從人員的前呼後擁下,回祖籍林寨祭祖、掃墳。

並在和平縣內陳姓各祠堂內懸掛『狀元及第』牌揚威,光宗耀祖。

『文革』期間,大破『四舊』時,一些『狀元及第』牌匾被抄反派抄走燒毀了。

最近,在和平縣上陵鎮增公坑山旮旯的陳錦翰的廳堂內發現有陳繼昌的『狀元及第』牌匾。

和平縣公白鎮柯樹村陳氏宗祠內也遺有一塊『狀元及第』牌匾,這些牌匾是由一塊木質方板制成,形狀完好,匾內小字稍為模糊,『狀元及第』四個字清晰可認。

牌匾高74公分,寬42公分。

牌匾正中上方橫刻著『欽點』兩字,中間豎刻有『狀元及第』四個較大的楷體字,右邊豎刻著『嘉慶庚辰科』,左邊下方豎刻有『陳繼昌立』字樣,四周匝邊刻有蟠龍騰雲鏤雕圖案。

『狀元及第』牌匾距現在近二百年了,保存下來極不容易,這是歷史的見證,是一件珍貴的文物。

科舉時代,陳繼昌連中『三元』,回祖籍林寨揚威,光宗耀祖,名聲遠播。

族人把他連中『三元』的事,當成傳奇的故事代代傳頌,林寨石江松仁坳仍有『玉枕墓』狀元祖墓保存完好,據說當年陳繼昌中了狀元,朝庭還專程人到這裡勘風水,認為這『玉枕墓』正是岀狀元的生龍口。

2001年3月2日,廣西省陳繼昌故裡《原臨桂縣轄西鄉橫山村,現為臨桂縣四塘鄉橫山村》曾派岀陳智功、陳勝德兩位賢達前來聯宗敬祖,受到祖地二萬多宗親熱烈歡迎,市縣新聞媒體曾作系列報道。

墩頭村

墩頭村古井

墩頭村頭有一口奇井,井旁有一井神,井水清沏甘甜,村裡人取汲不盡,但井神很小氣,凡有新婚女子和坐月子的女人到井上汲水,必先燒香,方可汲水,若否,井水會變渾濁,該戶人家需備三牲禮拜,向井神敬酒陪禮,方可變為清泉,這事就是這麼神奇。

2019年8月10日(農歷七月初十)林寨古村舉辦『狀元及第』盛典

林寨社排坑『五谷大帝廟』,早前供奉五谷大帝,明正德年間,王陽明率師在贛南平定亂匪,奏設和平立縣治後,文化迅猛興起。

林寨人有感於王陽明教化,以『崇文重教,科舉進階』為立身興家之本』,故林寨大地人才輩岀。

有『七舉九歲貢』和『九世衣冠一脈傳』之輝煌。

為感恩王陽明崇文重教之德,鄉民特在五谷大帝殿設王文成(王陽明)公神像,尊為文昌帝,

清朝嘉慶庚辰歲(1820年),林寨墩頭村學子陳繼昌應試連中三元,欽點狀元,後奉旨返鄉拜祖,村民修建狀元橋恭迎狀元省親。

此後,每年林寨古村仿照古代禮儀,舉行『狀元及第』大典,旨在祈求來年高考再獲豐收。

此俗如今已成為全鎮各兄弟姓氏共同參與的文化盛典!

活動程序:

1、召集

2、頒旨《宣讀聖旨》

3、狀元出行

4、遊泮《過狀元橋》

5、文武百官皆下馬

6、衣錦還鄉《拜義門聖壇》

7、巡遊古村

8、拜孔廟

9、古村揚威

10、恭拜王陽明神像、恭拜五谷大帝

11、誦焚祭文

12、學子祭拜

13、參會嘉賓和遊客一起祭拜

14、午餐《狀元及第粥》

林寨古村『狀元及第』暨感恩王陽明興學盛典頌文

公元2019年8月10日,歲次己亥七月初十日,星期六,和平縣林寨古村全體村民,齊聚昘鼎公祠聖殿,虔具三牲果品,舉行狀元及第暨感恩王陽明興學盛典,頌以文曰:

林寨古村 建制於秦 拓於元明 興於晚清 民國時期 因水而盛 解放以來 因人而興 潁川世澤 萬世流芳 譽滿華夏 千古頌揚 耕讀興家 福德綿長 林寨美名 遠播聲望 明朝年間 賊匪猖狂 陽明禦史 勇上戰場 幾經較量 賊匪滅亡 為求久安 上奏朝綱和平立縣 百業興旺 文化興起 林寨呈強 七舉九貢 聲名遠揚九世衣冠 威震東江 嘉慶年間 文風盛昌 狀元及第 陳氏繼昌兩廣巡撫 瓊閏稱強 自此以後 世代輝煌 枕溪書記 襄廷縣長十廳百處 為鎮爭光 大專院校 多孕俊郎 北大清華 拓開天荒 近年以來 仁者愛鄉 精英人物 志幹仰望 倡議獎學 年年有獎全鎮學子 磨拳擦掌 年年高考 桃李芬芳 清華北大 創新輝煌

陽明美德 世代頌揚 福蔭林寨 發達興旺 歷五百載 福德綿長

今逢盛世 改革開放 國泰民安 繁榮富強 狀元及第 耀我家邦今日吉辰 日岀東方 祥龍瑞獅 鑼鼓鏗鏘 聯合慶典 豪情飛揚

親情脈切 茲事相商 全鎮村民 歡聚一堂 恭拜聖賢 教育興邦

全域旅遊 光大發揚 山河歡笑 熱鬧非常 四方來賓 群情激蕩

新聞媒體 短炮長槍 遊行隊伍 走街穿巷 古村歡騰 百業旺相 感恩陽明 代代福昌 文教興鎮 再鑄輝煌 大富大貴 萬代興旺

尚饗

和平縣林寨鎮全體村民敬頌

林寨古村景區陳仰天執筆

二0一九年八 月 十 日

《供稿人:陳仰天《阿天哥》》

編輯:蜀中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