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3年,秦國大將王翦率領60萬大軍對楚軍發動總攻。
大將項燕指揮楚軍向東撤退,但王翦步步緊逼,根本不給項燕任何喘氣的機會。
終於在蘄縣之南,項燕戰死,楚國也隨之滅亡。
然而,項燕臨在死前發出了8字怒吼,竟在21年後字字應驗。
那麼,這8字遺言具體有哪些?
歷史上的項燕究竟有多牛,他憑啥能苦苦支撐到最後一刻,戰國末期和秦朝末期的一場宿命之戰有多離奇?
項燕與項羽爺孫兩人為何都自盡而死?
項燕所在的家族世世代代為楚將,周朝分封同宗姬姓,封地為項國,後來春秋時期項國被楚國所滅,其國人以項為姓,而項燕所在的楚國,歷經800年了,卻早已經行將就木,腐朽不堪。
與此同時,遠在西陲的秦國日漸強盛,先後滅掉韓、趙、魏、燕,接下來的目標正是楚國。
當秦王嬴政問如何消滅楚國時,名將王翦認為沒有60萬根本打不下來,但年輕將領李信卻是自信滿滿地認為,只要有20萬虎狼之師,必定能滅亡楚國。
始皇帝嬴政最終選擇了年輕的李信。
公元前225年,秦將李信、蒙恬率領20萬大軍,向東南方向進攻楚國,先後攻下平輿、寢《今河南固始縣東南》等地楚軍,兵鋒直指楚國首都壽春。
本來勢在必得,卻不曾想居於郢陳的秦國大將昌平君,以其楚國公子的身份在秦軍後方反秦。
昌平君是楚國王室子弟,因為曾在秦國受到重用,甚至還在平定嫪毐之亂中立有功勛,因此昌平君深得嬴政的信賴,但昌平君對復興楚國舊業的心思一直沒有改變。
無奈之下,李信隻得掉頭去進攻後方的郢陳,先是前往城父《今安徽亳州東南》與蒙恬會合,再做剿滅叛軍的打算。
卻沒有想到楚國大將項燕此時一直尾隨在後,三天三夜都沒有休息,項燕逮到機會,攻進秦軍的兩個營地,斬殺七個都尉,李信僥幸逃回秦國。
秦王嬴政大怒,卻又不得不抹下面子,去請求老將王翦出征,對於楚國,為何王翦一定要60萬大軍?
作為和白起、李牧等人齊名的將領,王翦索要60萬大軍定然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回答。
首先,楚國絕對不像韓、魏、趙三國那般羸弱,面對如此遼闊的疆域,秦國不能有任何掉以輕心之舉,楚國地大人眾,民風強悍,非60萬兵馬不足以一鼓蕩平。
此外,秦國進攻楚國畢竟是遠離本土作戰,一方面要承擔較大的後勤壓力,另一方面還要面臨著不熟悉的復雜多變的地理環境因素,所以對於項燕來說,他占據著絕對的優勢,打敗李信輕敵冒進的20萬秦軍也就不在話下。
但是,為何在早期的白起以及再往前的時代,秦國軍隊為何總能以少勝多,以弱勝強?
這和秦國軍隊的構成有直接的關系。
進入戰國時代後,秦國由於商鞅變法,所以讓軍隊實力大大提升,老秦人個個不畏死,人人爭先。
因為在老秦人的骨子裡,人頭就是戰功,即便是死了子孫後代也會在秦國國內無上光榮。
正因為老秦人的不怕死精神,才讓秦國軍隊的實力直線攀升。
但到了秦始皇一統天下的時代,秦國因為自身兵源,早已不能支撐他的滅國戰爭,所以被迫隻能在六國軍隊中挑選精銳,以此來充實自己。
但這些人良莠不齊,並沒有老秦人的歸屬感,軍隊實力比之以前定然有所下滑,再加上滅國戰爭的消耗,能征善戰的老秦人數量銳減,因此,王翦一定要堅持帶領60萬軍隊滅楚,為的就是能夠以絕對優勢壓迫性地滅亡楚國,而此後王翦的做法也證實了這一觀點。
公元前224年,在王翦率領60萬大軍到達楚地時,並沒有急於和楚國展開決戰,反而是每天讓士兵進行休息沐浴,並且吃好喝好。
此時的楚國如同驚弓之鳥,集結國中的全部兵力,以項燕為主帥,全力抵抗秦軍。
項燕準備趁王翦立足未穩,對其發動猛烈進攻,但王翦根本不應戰。
直到一年之後,楚軍高昂的士氣被磨平,漸漸疏遠對秦軍的防備,王翦終於決定發動總攻。
項燕知道此時的楚軍根本不是秦軍的對手,所以就揮師向東撤退。
但王翦步步緊逼,根本不給項燕任何喘氣的機會。
終於在蘄縣之南,項燕戰死,楚軍潰敗逃亡,楚國也隨之滅亡,項燕臨在死前怒吼:『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這句話傳到秦國,秦始皇雖然感到一陣刺耳,但並沒有放在心上,他甚至不屑地搖了搖頭,認為這人一定是被逼瘋了,才會說出這樣不切實際的話。
但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隨著秦朝一統天下,秦始皇締造了千古傳奇——帝國大秦。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重,趙高聯合丞相李斯與少子胡亥一起篡改遺詔,逼死扶蘇和蒙恬。
胡亥登基之後成為秦二世,在位期間胡作非為,民不聊生,最終在公元前209年秋天,陳勝吳廣等900餘名戍卒發動農民起義。
起義軍推舉陳勝為將軍,吳廣為都尉,他們自稱是扶蘇與項燕的老部下,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成為千百年來無數人內心的無聲怒吼,因此憑扶、項二人吸引了很多人的支持,起義的隊伍也很快增加到了幾萬人,他們占據大澤鄉等地,並在陳縣建立張楚政權,各地紛紛響應。
那麼為何陳勝起義詐成項燕,卻沒人提周天子?
要知道周天子可是周朝的最高統治者,其身份地位遠不是項燕能夠比擬的,那麼其中背後到底有什麼隱情?
其實早在戰國中後期,周天子就已經成為擺設,諸侯國中不僅君主、大臣不將周天子放在眼中,就連平民百姓也不再認同周天子。
再加上秦滅六國後,周朝早已不復存在,所以周天子的名號或許隻存在史書中了。
另外,為何口號中是項燕和扶蘇二人?
先說扶蘇,他是秦始皇欽定的接班人,隻不過被胡亥篡奪了帝位,詐稱是扶蘇的人能夠獲得秦國部隊的響應,而詐稱是項燕的人,則完全是因為在秦滅六國中,唯有項燕是在對陣秦軍中,戰到最後一兵一卒,寧死不詳。
而且陳勝、吳廣均是楚國人,他們深受楚國文化的熏陶,在這種情況下,楚人舉事自當會擁護自家的君主後裔,從而實現滅秦之目標。
不過,這支起義軍很快被秦朝所撲滅,但它造成的影響卻讓秦朝頭疼不已。
在起義的三個月中,趙、齊、燕、魏等便開始打著恢復六國的旗號,自立為王。
大澤鄉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從根本上動搖了秦王朝統治。
當陳勝、吳廣起義被撲滅後,項羽和其叔父項梁也聚眾起義,項羽更是在其叔父死後,親自領導反秦武裝力量,擁立楚懷王之孫熊心為王,破釜沉舟擊敗王離大軍,秦將章邯投降,進軍關中,在放走劉邦後入住咸陽,大肆屠殺咸陽城中百姓,火燒阿房宮,最終大秦帝國毀滅在項羽手中,正好印證了項燕臨死前那句亡秦必楚的誓言。
關於項燕的這句誓言並不是無的放矢的,他在臨死之前,的確是留了一個讓所有人都忽略到的後手。
研究秦國歷史的戰爭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從公元前364年到公元前234年這130餘年中,秦國有記載的大規模戰役共有15次,而這15次中,秦國斬首149萬敵軍。
且在秦國國內,自從商鞅變法後,戰場上的人頭和士兵的戰功劃上等號,也就是說,拿的人頭越多,戰功就越高,從而獲得的獎勵也就越豐盛。
所以,只要有戰爭,老秦人必定是個個不畏死的勇猛沖鋒。
而這種近乎成為習慣的慣例,在秦王嬴政13年戛然而止,這一年正是秦滅六國的開始,也就是說,秦始皇真正東出滅六國開始,就再也沒有大肆屠殺敵軍的記載。
這種情況有兩種,一種是秦人為了宣傳自己一統全國,故意不去記載戰場上的斬敵數量。
還有就是,秦始皇嬴政意識到統一戰爭中,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大肆屠殺六國居民,要開始收攬民心為自己所用了。
也正因為如此,在《史記·白起王翦列傳》中對秦滅楚之戰這樣記載:翦因舉兵追之,令壯士擊,大破荊軍,至蘄南,殺其將軍項燕,精兵遂敗走,秦因乘勝略定荊地城邑。
關於楚國士兵的最終戰果,隻說是敗走,而並沒有屠殺的記錄,所以項燕手下的殘兵,就成了項燕那句怒吼的背後奇兵。
要知道,當時項燕集結的是整個楚國的軍隊,大約有60萬之眾,就算在戰場中死亡一半,也還有30萬之多,而這些敗走的士兵,一直清楚地記著他們的將軍臨死前的怒吼:『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在僅僅14年之後,這些曾經戰場上的逃兵,再次加入亡秦的反叛大軍之中,也成了壓死秦國的最後一根稻草。
而在項燕自殺21年後,他的孫子項羽也自殺了。
這究竟是不是巧合?
公元前224年楚國滅亡之時,項燕自殺而死。
無獨有偶,在21年後,項燕之孫項羽同樣在烏江邊上自刎身亡。
其實他們兩個同樣自殺而死,有著必然的結果,那就是所謂的貴族精神。
對於項燕和項羽來說,不怕死,但怕辱。
項燕面對60萬之眾的秦軍,不堪受被俘之辱,所以自殺而死。
項羽垓下大敗,不肯歸降劉邦,所以至死不肯過江東。
項燕不失為一條鐵骨錚錚的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