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求和』說成『賜和』,鴉片戰爭為何打不醒醉夢中的大清王朝?《網路歷史》

提到1840年的鴉片戰爭,相信中華兒女都不會忘記。

也正是這一年,也正是這一戰,原本領先世界1800年的中華民族失敗了,挨打了,而且敗很徹底很慘,挨打很痛很讓人絕望。

也正是因為這場戰爭,中華民族有了一個屈辱的稱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並且歷時了100年之久。

對於有肉有血性的中華兒女而言,『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猶言在耳,這應該是一種先天的優勢,如同老祖宗制定的等級制度一樣,我們中華民族理應占據制高點、俯瞰四海,其他的地方焦急地等著臣服我們,爭先恐口排著隊接受冊封。

他們應該虔誠地歸附我們,定期對我們朝貢,以期獲我們的庇佑。

然而延續了1800年的美好夢想在1840年被擊碎了,夢醒時分方才發現:我們希冀的我們是人類文明的中心隻是一廂情願,我們想象的我們是上天之子也不過是自作多情,原來我們也不過是人類文明的匆匆過客,與所謂的外邦蠻夷相比,不存在任何高低貴賤之分,大家都是站在同一高度的普通民眾。

我們跟他們相比,沒有任何特殊性。

唯一不同的,估計是我們擁有不服輸的民族精神。

這也是即便過去了100年,鴉片戰爭的慘敗依然成為了中華民族揮之不去陰影的原因吧。

那麼,擁有強精神動力的中華民族,為何會被身處中原之外的蠻夷外邦所擊敗呢?

電影《鴉片戰爭》中的一個鏡頭給出了答案。

鴉片戰爭結束之後,中英雙方代表坐在談判桌上開始了談判。

作為戰敗國的大清一方,顯然不願承認這次戰敗,更不願承認這次談判是我大清國『求和』,於是大清官員依然擺出了一副天朝上國的姿態、用封賞的口吻對蠻夷之邦進行訓話:

『我們感受到英方遠道而來不容易,因此我們賞你們點錢當做路費,讓你們安安心心回國』

『我們這次不叫求和,是叫賜和,是大清皇帝對你們的賞賜,你們可要倍加珍惜啊』

聽到這裡,英國談判人員都笑了,於是直接拆掉了清王朝的假面具,直言錢他們要了,更要清政府割地,如果不同意就繼續打。

大清官員這才感受到對方不是來受封的,而是來要債的,於是隻好將皇帝搬了出來:『我們的皇帝是有脾氣的,如果同意割地,我們的皇帝會生氣的』想利用國人對皇帝的天生恐懼感來逼迫對方妥協讓步。

誰知英國人員理都不理,也同樣搬出了他們的女王來說事:『我們的女王也是有脾氣的,如果沒有達到要求,女王也會生氣的』

這句話就更讓大清官員鬱悶了:人家根本就不認你這個皇帝,你還說什麼賜和?

不是自取其辱嗎?

將『求和』說成『賜和』,能理解大清在顧及臉面和中華民族的尊嚴,但問題是:這種欲蓋彌彰的自欺欺人之舉隻能做一時的權宜之計,絕不能作為國家長久的發展大計。

也就是說,鴉片戰爭應該讓中華民族認識到,所謂的老天眷顧、生來就尊貴、我們是中心,其他都是蠻夷之地這種南柯一夢該醒醒了,應該將精力放在發展上面,這樣國家才能強大,也才能與其他國家進行抗衡,奠定我們的地位。

可惜,鴉片戰爭的慘敗並沒有打醒醉夢中的大清王朝。

雖然清朝陸續開展了洋務運動,也建成了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水師,但甲午戰爭的慘敗宣告了洋務運動的破產;八國聯軍入侵北京過程中,面對洋槍洋炮,無數個拿著大刀長矛的義和團赤膊上陣,隻能感嘆一聲:鴉片戰爭60多年都過去了,大清王朝怎麼還在迷信『口號』的作用勝過真槍實彈?

為何鴉片戰爭打不醒醉夢中的大清王朝?

因為中華文明自古以來都將目光和精力集中在了人身上,所謂人多力量大,個體在自然界中無法生存,但匯聚在了一起就可『服狡蟲,制禽獸』。

至此,中華文明完成了一次定格:只要將人管好,一切都不是事,故而『治人』才是第一要務,如何齊家治國平天下,做個合格的君王才是正事。

至於發展科技,那簡直就是旁門左道、雕蟲小技,根本就上不了臺面。

故而,雖然鴉片戰爭中,大清王朝第一次領略到了洋槍洋炮的威力,但懾於中華文明對『治人』思想的根深蒂固,因此對發展科技也是猶抱琵琶半遮面,讓底下那些漢族大臣搞搞就是了,我關注的焦點依舊還是如何加強集權、做個合格的君主,讓外邦異族歸附我們、讓蕞爾小國匍匐在我們的腳下,從而實現『萬國來朝』的繁盛景象。

值得一提的是,英國談判人員還補充了一句:『你們的菜很好吃,如果你們將做菜的精力都花在發展上面,想來求和的該是我們了』

想想不是這個道理嗎?

我們中華民族人人都很聰明,但將精力花在燒菜和搞權力鬥爭上了,科技上還能有何建樹?

綜上,將『求和』說成『賜和』,鴉片戰爭為何打不醒醉夢中的大清王朝?

因為中華民族創立的集權、專制思想太根深蒂固了,對於發展科技沒有精力,更沒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