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綿延不斷,是人類歷史長河中唯一沒有斷流的文明。
縱觀歷史,從夏商周起,春秋戰國、兩晉南北朝,到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總有一股凝聚的力量把國人團結在一起。
而且,越是民族危急的關頭,這股力量就迸發得越猛烈。
其原因,最重要的還是來源於文化的基因。
文化給了我們對中華民族的高度認同感,文化告訴我們,要家國天下,要熱愛祖祖輩輩生活的這片土地。
如果說文化是基因,那組成分子鏈的就是一個個閃光的名字,而我們之所以能記住這一個個閃光的名字,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熱血事跡,還因為他們留下了穿越千年的愛國名言。
1、興亡有責,況在國家。
忠貞報國,振我中華。
——鄭觀應《招商局公學開學訓詞》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要對國家盡忠,報效祖國,振興中華。
2、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只要是對國家有利,哪怕是要付出自己生命也心在所不惜,不能因為個人的富貴榮辱和得失而去逃避和推卸責任。
3、振作那有閑時,少時壯時老年時,時時須努力;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要關心。
——《福建龍巖客家家訓》
要振作精神,從少年到老年,每時每刻都要為遠大的志向奮發努力;建功立業是不容易的事,必須畢生振作努力,時時刻刻關切身邊的、周圍的、國家的、天下的事。
簡而言之,就是要從小立志,努力成才,胸懷天下。
4、正人君子,澹泊明志。
為人應以忠孝仁義為上,當以家國為重;先憂後樂,鞠躬盡瘁。
——《庫川胡氏宗譜》
正人君子,應該淡泊名利而使自己志趣高潔。
做人應當以忠、孝、仁、義為最高道德準則,應當以國家為重;要憂患在前享樂在後,要恭敬謹慎,竭盡心力。
5、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覆巢之下,豈有完卵?
國之不存,何以為家?
衛國禦敵乃吾族之責也。
——《黃氏宗譜》
皮都沒有了,毛還長在哪兒呢?
傾覆的鳥巢下面,難道還有完整的鳥蛋?
國家都沒有了,哪還有家呀?
保衛祖國、抗擊敵人是我們家族歷來的神聖職責。
6、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顧炎武《日知錄·正始》
保存天下這件事,每一個老百姓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7、利於國者愛之,害於國者惡之。
——《晏子春秋》
對國家有利的人或事,都應當喜愛和歡迎;對損害國家利益的人或事,都應當憎恨和反對。
8、初命何鑄鞫《jū》之,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
——《宋史·嶽飛傳》
何鑄:字伯壽,浙江餘杭人。
嶽飛蒙冤下獄時,何鑄時任禦史中丞,被命主持審訊;鞫《jū》:審訊,審問。
這段話意思是,朝廷開始時命令何鑄審問嶽飛,嶽飛撕開衣裳把後背給何鑄看,背上有『盡忠報國』四個大字,字跡刻得很深。
相傳嶽飛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下『盡忠報國』四個字,意思是要竭盡全力報效國家。
這成為嶽飛終生遵奉的信條,也成為千百年來無數愛國志士報效國家的豪邁誓言。
亦作『精忠報國』。
9、一息尚存,報國之志不可稍懈。
——《幼學瓊林·身體》
只要還有一口氣息,報效祖國的志向就不能有半點松懈!強調要樹立報效國家的堅定意志,時刻準備為祖國獻出一切。
《『報國之志不可稍懈』,原為『此志不容稍懈』。
廣泛流傳中,人們不斷修改,並習慣作上述句。》
10、茍利國家,不求富貴。
——《禮記·儒行》
只要對國家有利,就不去計較個人的得失,表現了崇高的愛國主義思想和不追逐個人利益的品德。
明代張居正所言『茍利社稷,生死以之』,表達了同樣的愛國情懷。
11、臨患不忘國,忠也。
——《左傳·昭公元年》
此語是晉國大臣趙孟稱贊魯國使臣的一句話,大意是面對災禍和憂患,時刻不忘自己的國家,這就是忠。
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偉大的中華民族熔鑄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傳統美德,激勵千千萬萬仁人志士為國為民前仆後繼,盡忠竭力。
12、鞠躬盡力,死而後已。
——諸葛亮《後出師表》
此語是諸葛亮表達自己要報效國家的忠誠與決心。
意思是說我一定要小心謹慎,為國家用盡我的全部心血和力量,一直到死。
現常用來贊揚為人民奉獻終生的人。
成語『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源於此。
13、烈士之愛國也如家。
——葛洪《抱樸子·廣譬》
烈士:有氣節、有壯志的人。
有抱負、有氣節的人熱愛祖國,猶如熱愛自己的家。
在國家有難時,他們往往舍棄小家,為國盡忠。
14、憂國者不顧其身。
——林逋《省心錄》
以天下為己任、為國分憂的人從不計較個人得失。
古往今來,無數仁人志士在國家民族危難時刻,挺身而出,同敵人進行英勇頑強的鬥爭。
正是這些民族脊梁,才能使中華民族多次擺脫危難,屹立於世界的東方。
15、位卑未敢忘憂國。
——陸遊《病起書懷》
此詩寫於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夏天,當時詩人剛剛病愈,壯志未酬,遂揮筆賦詩抒懷。
大意是:我雖然地位卑微,但是至老不敢忘記為國擔憂,隨時準備以身報國。
表現了詩人強烈的愛國情懷。
16、一寸山河一寸金。
——宋代《宣和遺事》前集
宋徽宗時,投降派蔡京等想接受金國割讓燕雲州郡的無理要求,主戰派特向宋徽宗進言,提出『一寸河山一寸金』的嚴正忠告,宋徽宗不予采納。
至靖康二年《1127年》,宋徽宗為金人所俘,後死於五國城《今黑龍江省依蘭》。
《金史·左企弓傳》中亦有『一寸山河一寸金』之句,黃遵憲《贈梁任父同年》作『寸寸山河寸寸金』,一字之易,愛國之忱,溢於言表。
17、大丈夫當有憂國之心。
——陳繼儒《安得長者言》
丈夫:成年男子的通稱,常指有志向、有氣節之人。
耽念國家前途、民眾命運,赴國難、解國憂,這是一種高尚的情懷。
《此句前三字原為『士大夫』,後在幾百年的流傳中,常作『大丈夫』》
18、一片丹心圖報國,千秋青史勝封侯。
——陳璧《客丘瑞之聚星樓樓壁有萬允康父母顧瑞木社友詩有感吊之用顧原韻愁字》之二
胸懷赤誠之心,報效國家,彪炳青史,勝過封侯,表現出志在報國的博大情懷。
19、國耳忘家,公耳忘私。
——賈誼《治安策》
《治安策》是賈誼呈給漢文帝的一篇奏章,論述如何使國家得到長治久安。
此句意謂為了國家舍棄自己的小家,為了公眾利益舍棄個人利益。
文帝時,外有匈奴侵擾,內有諸侯王爭權奪利,賈誼主張行仁政,輕賦稅;削弱諸侯勢力,鞏固中央集權;富國強兵,抗擊匈奴。
強調政治教化,確立『國耳忘家,公耳忘私』的愛國思想。
2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過零丁洋》
南宋祥興元年《1278年》底,文天祥抗擊元軍,兵敗被俘,元軍迫其隨船追擊南宋逃亡皇帝。
次年正月,過零丁洋時,詩人賦此詩以明心志。
大意是:自古以來,有誰能長生不死?
我要留下一顆報國的赤心,永遠閃耀在青史上!詞意沉摯,氣壯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