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於上世紀80年代的電影《末代皇帝》,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溥儀真實的跌宕一生。
許多觀眾第一次了解到,早在皇宮之中穿洋裝、打網球、騎自行車便是這位末代皇帝的日常操作。
可以說,溥儀是那個年代時尚界不折不扣的扛把子。
盡管長得不夠帥氣,但溥儀自小便開始身體力行的走上了時尚、洋氣、摩登之路,一發不可收拾。
這與他的精神導師莊士敦密不可分。
畢業於牛津大學,會講廣東話和北京官話的蘇格蘭人莊士敦是溥儀的英文老師,還給他起了一個叫亨利的英文名。
在精神導師的影響下,溥儀在穿著上很快迷上了英倫風格,把自己打扮成了一副英國紳士模樣。
他後來在自傳我的前半生中給自己有過這樣的畫像,穿著最講究的英國料子西服,領帶上插著鉆石別針,袖上是鉆石袖扣,手上是鉆石戒指,手提文明棍,戴著德國蔡司眼鏡,渾身散發著密絲佛陀古龍香水和樟腦精的混合氣味。
由於一天要換四五次衣服,溥儀置辦了大量衣服,為了使領帶花色條紋與西服相配,他還買了大量領帶,可以說是十足的領帶控。
除了領帶,溥儀的眼鏡更是鐘愛有加。
莊士敦最早發現了溥儀進士找來外國眼科醫生,雖然幾個太妃強烈反對,認為有違祖制,但溥儀還是從15歲起就戴起了眼鏡,並從此走上了眼鏡控的不歸路。
今天,故宮中依然收藏著溥儀戴過的金絲眼鏡。
據統計,溥儀一共有43副眼鏡,包括白光、藍光、黃光等不同樣式,對追求潮流的溥儀來說,長時間隻穿西服難免無趣,他還嘗試了各種其他風格,比如夾克、軍裝、獵裝和各種運動服。
有一次,溥儀看到莊士敦穿了一雙白色帆佈鞋,便叫他也買來一雙。
但按皇族規定,白鞋是被禁穿的,溥儀卻管不了這一套,堅定的穿上了這雙白帆佈鞋。
除了穿,在吃的方面,莊士敦同樣給溥儀打開了一扇大門,讓他愛上了西餐,一發不可收拾。
在故宮生活期間,溥儀就備有做西餐的『番菜房』,還把麗景軒改作了西餐廳。
1922年大婚典禮,溥儀還專門派人到北京飯店買了冷食、糕點和香檳,舉行西式酒會招待賓客。
此後,無論是在天津還是到了長春,溥儀對西餐的熱情愈發高漲。
他在天津時有六個廚師專門做西餐。
不過,溥儀更喜歡帶著婉容直接去利順德、起士林等西餐廳,對奶油冰淇淋和果粒刨冰等酷愛有加。
到了長春,溥儀在偽滿宮廷裡設了西膳房,主廚是從天津帶過去的,據說溥儀在一個月裡有半月吃西餐,就連外出之時也要把西餐廚子帶上,可見他對西餐的迷戀程度。
說到運動,很多人都知道溥儀喜歡騎自行車,他的第一輛自行車是結婚時由堂弟溥佳送的禮物。
溥儀對自行車可謂一見鐘情,沒兩下子就學會了騎自行車。
為了騎車方便,他甚至讓人把宮裡大門的門檻都鋸掉,更是把騎自行車變成了宮裡的時髦活動。
隨後,在精神導師莊士敦的影響下,溥儀玩車的愛好開始升級,從自行車轉向了汽車。
1924年,溥儀讓內務府一口氣買了三輛當時最新款的小汽車,其中就又花了3400大洋的美國紅色六缸別克汽車。
除此之外,溥儀後來還買了林肯、凱迪拉克、尼桑等品牌的汽車。
除了玩車,從西洋傳來的高爾夫、臺球等運動,溥儀也是樣樣不落,他甚至還一度迷上了攝影,帶著皇後婉容玩起了相機。
時尚的代名詞是燒錢,這對於溥儀來說本來不是問題,由民國政府提供的每年400萬銀元原本可以勉強應付,但隨著後來民國政府日益動亂,這筆費用總有拖欠,溥儀也有捉襟見肘之時,他暗中打起了宮中珍寶的主意,同時也開始摸清家底。
1923年,紫禁城的建福宮著了一場蹊蹺的大火,燒了整整十個小時,這座宮殿被夷為平地。
建福宮
令人奇怪的是,作為清王室存放珍寶最多的宮殿,被毀的金佛、字畫、古書等珍寶多達幾千上萬件,這讓溥儀勃然大怒。
原來在不久前,莊士敦建議溥儀整頓宮中財物,清查貪腐事件。
為掩人耳目,太監們居然將建福宮付之一炬。
接下來,憤怒的溥儀狠下心來,不顧祖宗規矩,拿著手槍將1000多名太監趕出皇宮,一手終結了運行幾千年的太監制度。
建福宮被毀之後,溥儀命人將廢紙清理平整,建起了一座網球場,這裡成為了他和婉容、文繡又一個寄托歡樂的地方。
吃喝玩樂貫穿了溥儀的前半生,與其說給他帶來了多少歡樂,不如說是打發了這位末代皇帝的無聊時光。
畢竟,一位正常的皇帝,哪有這麼多閑工夫。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