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與諸城唇齒相依、手足相連,兩地人民交往密切,情深誼長。
在辛亥革命期間,兩地革命黨人更是同仇敵愾,並肩戰鬥,結下了同生死、共甘苦的深厚情誼。
中國同盟會證章
以劉冠三為首的高密同盟會員努力發展諸城會員,為諸城獨立做了幹部和組織上的準備。
高密籍同盟會員劉冠三是辛亥革命先驅,有『南有孫中山,北有劉冠三』之譽,作為山東同盟會的主要領導人,他積極宣傳革命,聯絡同志。
劉冠三在高密發展會員的同時,也把觸角伸向了諸城。
《山東同盟會簡表》的諸城籍同盟會員中,丁欣甫、吳大洲、邱掄璋、邱達西、邱翰西、隋理堂、臧少梅、臧漢臣、臧文山等人是劉冠三親自介紹入會的。
後來,這些同盟會員成為推動諸城獨立的主要力量,多數人成長為軍政府、臨時議會和臨時政府的重要領導人。
其他高密籍同盟會員也積極在諸城發展會員,宣傳革命。
據臧文山回憶,王林肯、邵麟勛等高密籍同盟會員經常到諸城串聯,到乙種農林學堂活動,醞釀發動起義,推翻滿清。
『一次王麟閣《林肯》從高密來,約我到太古園《臧姓堂號》去見王鳳翥,經過反復說明,初步取得王鳳翥對革命的同情』後來,王鳳翥積極聯合隋理堂、臧著儀、王煒辰、王在宣等配合革命軍司令王長慶趕走清廷知縣吳塤,宣佈諸城獨立,組織縣議會,成立軍政府,王鳳翥被推舉為議長和副民政長。
還有其他諸城籍會員,如王鳴韶等人,是1911年在高密加入同盟會的。
劉冠三先生像
在革命的醞釀階段,諸城深得離高密近的地利優勢。
1908年,高密同盟會員王林肯等人領導的『孔子借錢案』鬥爭的勝利,不僅極大地鼓舞了高密同盟會的鬥志,同時對山東各地同盟會的活動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諸城、日照等地同盟會會員不斷利用往返濟南的機會,在高密聚會,大家互通情報,交流經驗。
為了給外地同盟會員提供方便,並確保其途經高密時的安全,高密的同盟會員們經過艱苦細致的工作,取得了紳士張縵卿的大力支持,在他家設立了秘密聯絡點,負責聚會及外地會員的食宿住行等接待工作。
革命工作進入武裝起義階段時,高密同盟會還負責諸城、平度等地同盟會去青島購槍的掩護、保管和運輸工作,高密當時實際上已成為周圍縣市區同盟會的革命聯絡中心。
在這些活動中,兩地革命黨人因交流頻繁,而進一步加深了感情。
作為山東同盟會主要領導人的劉冠三,非常看重諸城。
1909年初,青島震旦公學被德國殖民者查封,劉冠三為躲避清政府通緝,以一身農民裝扮,隻身推著獨輪小車,攜帶《三字經》、《百家姓》、《論語》、《孟子》等書籍,以遊學授徒為掩護,開始了歷時2年多、行程萬裡的宣傳革命、網羅天下豪傑加入同盟會的漫遊。
他首先從高密南行來到諸城,逗留了1個多月,先後介紹吳大洲、隋理堂等人加入同盟會。
選擇諸城作為出行的第一站,並且逗留了很長時間,這說明劉冠三對諸城是情有獨鐘的。
1911年11月,山東獨立失敗後,在青島被推舉為臨時大都督的劉冠三和革命同志認真分析了山東的鬥爭形勢,堅定地選擇了武裝起義的正確道路,制定了集中力量攻其一點的正確策略,周密策劃膠濟鐵路沿線即墨、青州、高密、諸城四縣的獨立鬥爭。
負責四縣獨立活動的高密籍同盟會員王林肯,曾向鄧天乙、班麟書、趙象闕等提出自己的看法:諸城依山傍水,攻守兼宜,同盟會組織基礎較好,可先攻下,作為革命根據地。
高密、青州同盟會基礎好些,情況較熟,交通方便,攻破後易與各地聯系。
但敵人容易集中兵力進行反撲,如若遭到失敗,即可退守諸城。
劉冠三和參與領導高、諸、青獨立的同盟會員一致同意王林肯的分析判斷,決定委派他先去諸城,與當地有威望的同盟會員王鳳翥等協商,取得地方上的支持。
王林肯慨然應允,立即趕往諸城,約同縣立農林學堂學生臧文山,在太古園臧姓家裡會見了王鳳翥。
王林肯向其說明來意後,王鳳翥不同意諸城首先起義。
雖然諸城未能首先獨立,但王林肯的活動也極大地促進了諸城獨立工作的開展。
在諸城獨立工作中,高密革命黨人也發揮了積極作用。
劉冠三坐鎮青島,周密策劃,親自指揮即墨、青州、高密、諸城四縣的獨立活動。
國民黨元老、有『蔣家天下丁家黨』之稱的丁惟汾在《山東革命黨史稿》中說:『諸城之師王永福《即王長慶》與邵麟勛為之率』。
劉冠三急於攻取諸城,派諸城籍同盟會員鐘孝先返回諸城,招募民軍。
經過鐘孝先做工作,青幫首領王公爽率100餘人持槍械加入革命隊伍。
鐘孝先又通過劉鴻文招募30人,得槍20挺,與王公爽所部合為一軍。
同時,1912年1月28日,參加高密獨立的高密籍同盟會員王林肯、馬海嶠、莊秉真、張金廷等率30多人自高密前來諸城,參加諸城起義。
這時,邵麟勛接受劉冠三的命令,來諸城督促同盟會員們迅速起義,於是邵麟勛就成為這支近200人的隊伍的領導人。
2月1日,邵麟勛領導的隊伍與王長慶的隊伍、在諸城城北三裡莊會師,共有300餘人。
諸城獨立後,邵麟勛《文麟》任軍政府軍需,朱星垣《學海》任軍官。
諸城獨立的重要力量歃血團成立後,是高密人張建祥給他們做的炸彈。
在當時由青島購置的槍械不能到位的情況下,這些炸彈在反擊清軍進攻的時候發揮了重要作用。
如:清兵進城攻進諸城縣署時,鄧天乙等數人在司令部堅持抵抗。
鄧天乙兩手執炸彈作投擲狀,敵軍不敢向前一步。
相持一段時間後,鄧天乙投擲炸彈,炸開一條血路,與王長慶、裴鳴宇等10餘人乘機突圍。
負責四縣獨立活動的王林肯因為未剪辮子,得以混在群眾中出城脫險。
在戰鬥中,高密籍同盟會員葛芳圃、朱學海等人為諸城民主革命英勇捐軀。
其中,以邵麟勛的事跡最為突出。
諸城軍政府成立後,邵麟勛作為軍需,接受的任務是赴青島購置軍械,這是革命軍慣常的方式,只要不大張旗鼓,殖民地當局通常會網開一面。
邵麟勛在青島剛談妥軍械購置業務,就聽說大批清軍趕往諸城,諸城危急。
本可留在青島等待押運軍械的他,立即連夜趕回諸城。
到達諸城時,城門已經關閉,情急之下,邵麟勛縋城而入。
2月11日,諸城被清軍攻陷後,邵麟勛和民軍與敵人展開巷戰,最後彈竭,邵麟勛等人自西門沖出,在諸城西鄉被俘遇害,犧牲時年僅19歲。
諸城獨立失敗後,兩地革命黨人又聯手救助革命同志。
據隋理堂之女隋靈璧回憶,諸城起義失敗後,參與起事的同盟會員先在隋家小住,然後為躲避高密火車站的清兵檢查,在高密同盟會員的接應下,夜間到高密蔡家莊火車站,從那裡上火車去外地避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