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播客》|請聽文章《『一錢太守』劉寵的家風故事》。《網路歷史》

『西雙版納手機臺』推出的《清風播客》欄目,通過演繹、朗誦廉政廣播文學作品的方式,給大家帶來一股清廉、清正的『清明之風』。

本期播客王永建,為大家帶來文章『一錢太守』劉寵的家風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播客 |王永建

『一錢太守』劉寵的家風故事

在東漢後期,有這樣一位官員,他為官清廉,卻接受了百姓所贈錢財,應該說是違背了清廉原則的,但他並未因此蒙上污名,反而因此留下美名,成為古代清官的象征。

他就是『一錢太守』東漢名臣劉寵。

劉寵有非同凡響的身世,他的先祖是劉邦的庶長子劉肥,也就是劉邦真正的大兒子。

這個劉肥雖然並未繼承皇位,卻繼承了相當大的一片封地,包括今天的山東、安徽等地,多達七十餘城,是西漢最大的諸侯王。

但劉肥性格仁厚,並未因此生出謀逆之心,反而主動獻出許多封地,以求避禍。

他的後世子孫,在山東地區繁衍生息,多有博學之士,為官者也大多是清廉有德,施政有方,家風頗好。

劉寵的父親劉丕,就是當時極為出名的一位學者,號稱『通儒』,也就是學識淵博,對各種儒家典籍有深入研究。

而在父親所教授的學生當中,劉寵又是十分出色的一位,深得家學相傳與家風熏陶的他,年紀輕輕就被推薦為『孝廉』,後來又被推薦為『光祿四行』,後者每年全國范圍內僅有一人可以入選,由朝廷三公級別的高官負責,主要考察的是品行。

可以說劉寵『成名』很早,但他與當時許多弄虛作假,甚至花錢行賄獲得『孝廉』等資格的人不同,他在官位上的所作所為,完全對得起朝廷賦予他的『名』,是名實相副的。

劉寵最初的官職,是在山東一個縣當縣令,那兒也算是他的故鄉。

劉寵在故鄉施以仁政,廢除種種不利於百姓的煩瑣法令,嚴令官吏不得擾民,同時減輕賦稅、打擊豪強、興修水利、安置流民等等…… 劉寵,一個皇室宗親、朝廷名人,卻在自己的故鄉這樣當地方官,他沒有辜負『孝廉』二字。

在他離任之時,當地百姓不舍他離去,送行人數太多,以至於堵塞道路,劉寵隻得換上便衣,從小路『逃走』。

後來,劉寵又擔任豫章、會稽等地的太守。

這些地方,在當時都是盜賊橫行、局勢動蕩,而這種局面的出現,又與許多地方官員貪財害民激起民憤有很大關系。

朝廷之所以派劉寵前往,就在於他仁厚愛民,極為清廉,而且頗有『治難之才』。

因為政績出色,劉寵後來又被征召入朝。

這一次離任,劉寵選擇了偷偷離去。

但到了江邊,卻有幾位老者前來送別,且每人都帶了百錢,劉寵覺得很奇怪。

這些老者解釋說:『以前那些太守,一來就忙著搜刮民財,連我們這些住在深山老林的人也不放過,弄得雞犬不寧。

而你來之後,我們連官吏都很少看到,我們終於得以安享太平啊!聽說您要離去,我們特意趕來相送,每人送你百錢不算多,就當是百姓們的心意,您可千萬不能嫌棄啊!』』

劉寵覺得自己所做的微不足道,對於改變昏暗世道根本就是無能為力。

然而百姓的奇贊,反而讓他更加愧疚,他怎麼可能收下這些錢啊?

百錢,對於貪官污吏而言不值一提,他們可能連看都懶得看;但對於百姓而言,卻是一筆不菲的財物。

因此,劉寵是決不可能接受這些錢財的。

劉寵實在拗不過他們,長嘆道:『我哪有你們說的那樣好!』接著,他便從那些銅錢裡選了一枚大錢帶著,以承幾位辛苦趕來的老者之美意,讓他們了卻一個心願。

然後,告別了老者們,登船啟程。

站在船頭,劉寵再次拜謝了大家,待老者們走後,他恭恭敬敬地將那一枚大錢投入到了江水之中,以守住清廉之士不取百姓分毫的原則。

此事傳於百姓耳中,大家這才明白了他的意思:自己清白而來,也必清白而去,一文不取。

後來,人們稱他為『一錢太守』。

為了紀念這位清廉官員,百姓們還將那條江改稱為『錢清江』《也就是今天的浙江紹興的錢清江》,江邊建造了『清水亭』和一座 『一錢太守廟』,這片地區也得名『錢清』,至今仍存。

越劇裡也有《一錢太守》這出戲,久唱不衰。

據記載:劉寵的子孫後代,也繼續保持了清廉家風。

而所有這些無不反映出百姓憎恨腐敗並將清廉作為衡量官員好壞的標準和尺子。

今天,我們了解和宣揚『一錢太守劉寵』的家風故事,就是要警示廣大黨員幹部,要清正廉潔,勤政愛民,秉持並傳承清廉文化,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播客簡介

王永建,西雙版納廣播電視臺主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