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之前生日都不過
『國慶』作為為國家慶生的日子,這個詞雖然最早出現於西晉,不過『國家』卻是個近代概念,所以古代是不存在國慶節的。
在古人『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世界觀中,最該普天同慶的莫過於皇帝的生日。
但在中國傳統中,生日一開始並不是個用來慶祝的日子,《詩經》中認為生日是父母生養艱辛的日子,『哀哀父母』才是主流,沒有半點歡樂氣氛。
因此魏晉之前中國人一般不過生日《『魏晉以前,不為生日』趙彥衛《雲麓漫鈔》》。
佛教將『生日』變成慶祝
直到佛教在中國普遍傳播,『佛誕』成為中國第一個有國慶色彩的日子。
北方《洛陽伽藍記》中,四月八日洛陽會舉辦盛大的遊行慶祝活動,千像巡行,為佛慶生;南方《荊楚歲時記》同樣,四月八日各大城中寺廟向百姓設齋浴佛,開辦超大型龍華會。
也是受佛教影響,生日在中國才漸漸變成值得慶祝的日子,頗有民間市場。
唐玄宗開創『國慶』,放假三天
雖然唐太宗還在為老百姓們居然過生日而怒斥『乖於禮度』;但到了唐玄宗時,大概是有感於開元盛世的文治武功,悍然做出一個違背祖宗的決定,把自己的生日定為『千秋節』,算得上中國古代第一個真正的『國慶』。
按照宰相張說《yuè》的《請八月五日為千秋節表》,除了放假三天,所有大唐百姓都要擺宴同樂,為皇帝慶生,還會特赦犯人,減免民間拖欠的稅賦。
加上這個日期距離祭祀土地神的秋社,又將秋社習俗納入。
秋收時節充沛的物資也提供了狂歡的條件。
教坊司更是陳列山車、旱船、走索、丸劍、雜技、角抵、百戲,又引上百匹大象、犀牛、舞馬進行表演,場面十分壯觀。
『國慶』怎麼過要看皇帝喜好
後世雖然朝代更迭,皇帝換了一茬又一茬,不過把皇帝生日作為國慶日的傳統倒是從此保留,稱之為『聖節』或者『聖誕節』。
不同時代的『國慶』,也有著完全不同的過法。
比如宋徽宗的生日『天寧節』,他本人作為資深藝術工作者,形式要求自然非常之高,不僅在宴席上要進行九輪馬拉松式喝酒,每一輪中間還要插入上千人的大型文藝匯演。
而清朝的皇帝們則是喜歡來點與民同樂的環節,比如康熙六十大壽時首開『千叟宴』玩法,宴請超過65歲的滿漢文武大臣一千零二十人,餐桌從西直門排到暢春園。
到了更喜歡浮誇的乾隆,八十五歲的太上皇大宴,硬是從全國各地請來了60歲以上的老人五千九百多人,其中100歲以上的老人通通獎賞六品頂戴,90歲以上的老人獎賞七品頂戴。
《如皋縣志》裡記載,當地一個叫吳際昌的81歲老人,完全是偶遇千叟宴,就獲賜八品頂戴、鳩杖和銀牌,實在千古難見。
國慶帶給讀書人意外福利
對於參加科舉的讀書人來說,在『國慶』時,還會遇上與鄉試、會試這些『正科』考試不同的『恩科』考試。
顧名思義,『恩科』考試就是常規考試外因為皇帝開恩而特別舉辦的考試。
首開於宋朝,對於屢試不第又有才能的考生,允許他們參加附試,錄取率極高,一般逢考必中,成為了考生江湖中的傳說。
恩科考試並不經常舉行,也就是遇上國家慶典時偶爾出現。
比如康熙六十大壽時的恩科考試,便是為了慶壽而設,又稱『萬壽科』。
在很多辛苦若幹年還沒考上的人心中,算得上可遇不可求的極限幸運了。
古代的國慶,作為一個私人生日轉成的公共節日,實際上也並不能引發人們的普遍共鳴。
直到共和國建立,國慶才真正擁有了承載民族凝聚力,展現國民向心力的能力,這或許才是國慶最重要的屬性。
《文中部分內容及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