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一字之差,意思卻相差萬裡。《網路歷史》

在中國古代,『丞相』有著『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利,他是輔佐皇帝,是百官之首。

歷朝歷代都有『丞相』這個職位,隻是不同的朝代對『丞相』一職的名稱有所變化。

久而久之以後,就把『丞相』包括在內的國家政務機構的人員,統稱為『宰相』。

所以『宰相』並不是官職,而是對掌管權力機構成員的『俗稱』。

『宰相』一詞的由來

『宰相』一詞最早來源於商周時期,商代有伊尹為『相』,周代周公為『太宰』,都是輔助君主治理國家並且掌握國家最高權力的官員,『太宰』與『相』就合稱為『宰相』。

這一稱謂正式出現是在戰國時期的《韓非子·顯學》。

當時對這一稱謂的用法也有不同,有時候是權力機構成員的俗稱,有時候也是『丞相』的代名詞。

在《韓非子·顯學》中有記載:『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

這裡的意思就是說聖明的君主,『宰相』一定是從基層的官吏中選拔上來的。

所以『宰相』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一群人。

不同時期的『丞相』和『宰相』

『丞相』和『宰相』,不同時期對應的稱謂也不相同,在春秋戰國時期,『丞相』最開始是叫『相』或者『相邦』,後面才改稱為『丞相』。

秦朝的時候,最著名的就是呂不韋,擔任『相國』,在他身邊還有『左丞相』和『右丞相』。

『相國』在秦朝初期就是指的『宰相』。

等到始皇帝理政後,廢除了『相國』一職。

於是,『丞相』成為百官之首,後來又一度改稱為『大司徒』。

漢朝的時候,早期因為沿用秦制,『宰相』就是指『丞相』,後來才叫『大司徒』。

等到了漢朝中期,因為擔心相權的權力過大,於是設立了『尚書令』一職來制衡相權,結果沒想到『尚書令』的職權也越來越大,取代了『丞相』一職,於是這就成為了漢朝的『宰相』。

隋唐時期,確定了之後朝代的『三省六部制』,三省是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六部是吏部,戶部,禮部,工部,刑部,兵部。

唐朝的宰相就是指三省中的『中書省』,並且不再設立『丞相』一職。

宋朝也因為繼承唐朝的制度,『宰相』也是指的三省中的『中書省』,其中也包括一些其他的官職。

元朝因為是異族入侵,借鑒的秦朝制度,隻設立『左丞相』和『右丞相』的職位,元朝的宰相也是指左右兩位『丞相』。

等到明朝,一開始還是設立『丞相』一職,結果因為胡惟庸案,朱元璋就把『丞相』廢除了。

之後建立了內閣制度,明朝的『宰相』也出現了,既可以是內閣首輔,也可以是整個內閣。

區別

『丞相』和『宰相』的區別,前者官方給予的正式稱謂,後者是非正式的一種俗稱。

前者適用范圍小,後者的適用范圍更廣。

『丞相』作為官職,漢朝中後期就不常用,到了元朝恢復使用,明朝完全廢除,而『宰相』一直有流傳。

所以,丞相一定是宰相,但是宰相並不是指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