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蔣介石軍事優勢那麼大,為什麼還是打輸了?
薩沙問答第141集
以往我們腦袋中的固定觀點,就是蔣介石軍事力量極為強大,解放軍非常弱小,完全是以弱勝強。
其實,蔣介石的軍事優勢,是要劃分時期的。
在紅軍時期,蔣介石才有很大的軍事優勢。
在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期間,兵力達到頂峰。
當時贛南中央蘇區擁有12萬兵力,算是兵強馬壯。
但蔣介石圍剿的部隊,包括嫡系和協同作戰的軍閥部隊,則高達50萬規模,軍事優勢非常明顯。
紅軍經過長征到達陜北蘇區後,總兵力不過5萬人。
相反,當時蔣介石實力則達到頂峰,僅僅嫡系部隊就有60萬規模,還有大量歸附他的軍閥,實力具備壓倒性優勢。
不過,到了第二次國共內戰,也就是解放戰爭期間,情況就不同了。
抗戰爆發時,八路軍為4萬多人,新四軍為1萬多人,總兵力為5萬多人。
抗戰結束的時候,八路軍為正規軍90萬,地方部隊60萬,總兵力為150萬。
新四軍正規軍22萬,地方部隊10萬,一共32萬。
需要說明的是,地方部隊不是民兵,而是地方作戰部隊。
以冀中根據地為例,軍分區的部隊是正規軍。
他們有正式的番號,官兵穿軍裝,武器較好,訓練嚴格,軍官和軍士多是經驗豐富的老兵。
軍分區的部隊是可以打硬仗的,也可以用於攻堅,同當年紅軍主力部隊沒什麼區別。
相反,八路軍地區隊則是地方部隊。
由於抗戰的需要,八路軍通常在2到4個縣范圍內,設置地區隊這種地方武裝。
地區隊是團一級編制,但通常都是小團規模,也就是不足千人規模。
地區隊為了作戰需要,有時候不穿正式軍裝,但同正規軍區別不大。
地區隊有司、政、後機關。
一般編有區隊長、政委、參謀長、政治處主任以及簡略的參謀、幹事、助理員等。
同樣因為遊擊戰的需要,地區隊沒有營的編制,而是設置若幹個連,每連3個排,每排也是3個班。
地區隊的武器裝備比正規軍要差,但大大強於民兵,訓練也很嚴格。
其實地區隊同正規軍沒有根本性區別,可以看做正規軍抽調到地方領導遊擊的部隊。
地區隊穿上軍裝,就是正規軍了。
電影《地道戰》中,在51大掃蕩中掩護老百姓撤離的八路軍,就是地區隊。
他們最高軍官是崔連長,連裡面還有輕機槍,戰鬥力是比較強的,才能頂得住日偽軍的進攻。
至於民兵,就是我們熟知的縣大隊、區中隊和區小隊。
這些是地方民眾自衛武裝,平時歸屬平時歸屬於縣委、區委指揮,而不是八路軍。
當時每個村都要組織民兵,原則上16到23歲的青壯年小夥都是民兵,甚至年輕婦女也可以成為女民兵。
自然,民兵不是都要去打仗,更多是從事駕駛隊、運輸隊、軍鞋組、破路隊等協助工作。
若幹村組成一個區,挑選優秀民兵成立區中隊或者區小隊,幾個區構成一個縣,組成縣大隊。
縣大隊多是一個營的編制,有的則隻有一個連,大縣則可能有獨立團的編制。
區中隊和縣大隊,同各村民兵有一定區別。
各村民兵一般是不能脫產的,一面種地一面訓練,武器是有什麼用什麼,很多是拿著紅纓槍、大刀。
而縣大隊的民兵多是脫產的,武器裝備也比較好。
平時進行遊擊戰時,主要是地方部隊率領縣大隊、區中隊作戰,各村民兵負責後勤和協助工作。
搞清楚概念,我們就知道,民兵數量是非常多的。
1945年,僅僅新四軍的民兵就有96萬餘人。
而八路軍一個晉察冀根據地,民兵就有90萬。
部分民兵可以升級為正規軍,大部分民兵則至少可以稱為後勤人員,立即上崗,不需要培訓。
我們暫且不看民兵,1945年解放軍正規部隊兵力有182萬人,接近200萬。
另外還有數百萬民兵,作為後備兵員,實力很雄厚。
這182萬人絕對不是什麼遊擊隊,以林彪四野為例,接受了蘇聯轉交的幾十萬關東軍、偽滿洲國軍裝備,迅速完成了部隊的野戰化。
那麼,老蔣的部隊有多少人?
1946年內戰爆發,國軍總兵力為430萬人。
看起來很牛逼,是解放軍182萬的兩倍還多。
其實,這430萬人中包括後勤和軍校101萬人,還有非正規軍74萬人。
這185萬人都是不能打仗的,不是後勤就是文職等軍種。
真正可以作戰的,就是200萬人正規軍編成86個整編師,248個旅。
另外,國軍還有特種兵36萬人,海軍3萬人,空軍16萬人,一共55萬。
這裡的特種兵主要是炮兵、裝甲兵、汽車兵、通訊兵等等,在當年都屬於特殊作戰人員。
那麼,國軍在1945年可以動用的野戰部隊,實際上為255萬人。
這個數量相比解放軍的100多萬仍然有優勢,但差距卻大大縮小了。
更倒黴的是,解放軍內部不存在派系,這近200萬部隊都是聽命於延安,所有指揮官可以任意撤換。
國軍則恰恰相反,直到1946年仍然軍閥林立。
廣西軍閥桂系軍隊為20萬,山西閻錫山10萬,雲南盧漢6萬,綏遠傅作義10萬,青海寧夏馬家軍10萬、西康劉文輝3萬等等。
這些大小軍閥部隊總數,最少有六七十萬人。
說來可笑,這些軍閥部隊恐懼中央軍甚至超過解放軍。
他們為了自保很多時候都是抗命不從,甚至反咬一口。
在三大戰役最關鍵時期,軍閥仍然在不斷內訌。
淮海戰役期間,白崇禧讓桂系按兵不動,不去增援中央軍。
遼沈戰役期間,面對蔣介石一再催促出兵增援,華北的傅作義陽奉陰違,不願意出兵進入東北。
平津戰役期間,蔣介石反復命令傅作義放棄華北南下,甚至連二公子蔣緯國都派去做說客。
最終結果是,傅作義寧可選擇向解放軍投降,也違背老蔣的命令,拒絕撤退。
至於盧漢、劉文輝、寧夏馬鴻賓等軍閥,後來都拉桿子叛變到解放軍那邊去了。
如果把這六七十萬軍閥部隊也去掉,蔣介石哪裡還有什麼兵力優勢。
隻能說,在第二次國共內戰初期,蔣介石得到36個師的美械武器,讓裝備有很大改善。
另外,國軍一些部隊同日軍血戰8年,野戰經驗比解放軍要豐富,一對一能夠占據上風。
不過,這些部隊數量有限,其他大部分國軍戰鬥力同解放軍相差無幾,甚至還頗有不如。
就事後諸葛亮的眼光來看,當時蔣介石並沒有什麼軍事優勢,無論是全面進攻還是重點進攻都是荒唐的,是嚴重高估自己的戰略誤判。
蔣介石的戰略應該是攻勢防禦,保住自己地盤前提下,同解放軍對峙,試圖慢慢獲勝。
他這樣拉開架勢想一口吞掉解放軍,那麼沒打就已經先輸了六七成。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事情永遠是這樣。
聲明:
本文參考
圖片來自網絡的百度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