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河古鎮】|:茅臺酒鎮(二)。《網路歷史》

川鹽入黔『仁岸』中心

乾隆元年《1736年》,四川巡撫黃廷桂將川鹽入黔的水道分為永、仁、綦、涪四大口岸。

凡入黔之鹽,均由鹽場運往長江各口岸的入口處,再沿這些河道運往貴州各地。

從四川合江入口,經赤水河抵茅臺,再循陸路運入貴州貴陽、畢節等地。

這條水路,大多在當時的仁懷縣轄區之內,故稱仁岸。

乾隆十年《1745年》,雲貴總督張廣泗疏浚赤水河道,川鹽得以順暢地通過赤水河運抵茅臺,仁岸基本形成。

▲早期赤水河鹽運碼頭

光緒三年《1877年》,四川總督丁寶楨著手改革鹽政。

貴州遵義人唐炯協助其施行新法:仍沿四大舊岸,限額各岸鹽商家數,『仁岸』為四家,專利專賣;規定各岸運銷黔鹽數量,按人口每人每天三錢計算,定『仁岸』月銷額為二十二載;為嚴禁岸岸侵銷,他還規定把川鹽熬成各種顏色,仁岸為『草白色』。

▲茅臺河上的纖夫

川鹽從自流井起運,經合江至赤水,在赤水將每包160斤改裝為每包100斤後,上運至元厚,轉用人背馬馱,再用小牯牛船運至土城,改用小牯船運至四川古藺二郎灘入庫,然後陸運至仁懷馬桑坪。

之後用鹽船運至茅臺入庫,再陸運至省內各地。

從茅臺起,陸路鹽運有兩路:一路經長幹山、鴨溪、刀靶水、紮佐至貴陽;一路經吳碼口、金沙、濫泥溝至安順。

茅臺因鹽而興。

這些鹽商多是陜西籍人,人稱『老陜』。

清代著名詩人鄭珍有『蜀鹽走貴州,秦商聚茅臺』的詩句。

民國年間,仁懷有一首民謠說茅臺有四多:『山小馬屎多,街短馬肉多《馱鹽馬幫》,河小鹽船多,路窄轎子多』。

今天,透過這些隻言片語,仍不難想象當年茅臺舟楫雲集的盛況。

『四渡赤水』紀念塔

赤水河蜿蜒曲折,兩岸峰巒疊障,溝壑縱橫,自古以險要著稱。

紅軍二渡赤水河,重占遵義城後,為了在運動中捕捉戰機,從遵義兵分三路進入仁懷,於3月16日、17日在茅臺三渡赤水河,進入四川古藺縣境。

四渡赤水之戰打破了蔣介石妄圖在川滇黔圍殲紅軍的計劃,取得了紅軍戰略轉移中從被動走向主動的決定性勝利。

1980年4月,在赤水河畔當年紅軍搭浮橋渡河的下渡口興建『茅臺渡口紀念碑』;1995年5月,又在赤水河西岸朱砂堡頂建造了紅軍四渡赤水紀念塔;2008年7月,在前者基礎擴建為紅軍四渡赤水紀念園區。

▲ 伊敏 攝

紅軍四渡赤水紀念塔,塔總體高25米,寓意著紅軍長征二萬五千裡。

塔身由四根巨大的浪形柱依次錯位重疊構成。

浪形柱上部懸嵌著不銹鋼球,恰似騰空的浪花。

塔座為木船造型,寓意著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乘風破浪前進。

整個塔體用紅色花崗巖板材貼面,通體儲紅。

江澤民同志題寫的『紅軍四渡赤水紀念塔』九個銅板婆金立體大字鑲嵌於塔座之上,熠熠生輝。

整座紀念塔雄偉壯觀,內涵豐富,寓意深遠。

1997年10月,中共貴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將紀念塔公佈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伊敏 攝

在位於茅臺鎮赤水河西岸的陳胡屯,建有紅軍烈士墓園。

1935年3月18日,軍委總部駐紮在陳胡屯。

因敵機轟炸,紅軍傷亡近百人。

紅軍戰士和當地老百姓將犧牲的紅軍戰士遺體就地掩埋,後遷至陳胡屯安葬。

太平軍石達開部在茅臺

太平天國內訌後,翼王石達開率領20萬大軍轉戰西南,以圖另立根基。

然而,失去後方的翼王在清軍的圍追堵截下,不得不采取流動作戰的方針。

咸豐十年《1860年》至同治二年《1863年》,太平軍石達開部7次進入仁懷、2次進入茅臺,並與仁懷境內的清軍和地方團練發生激烈戰鬥。

同治元年《1862年》閏八月,石達開親率主力進入仁懷。

繞過仁懷縣城,直奔茅臺村。

多年戰亂,茅臺村早已不見商賈雲集的繁榮景象,幾家燒房隻剩殘垣斷壁。

但石達開還是喝到了茅臺酒,酒酣之際,揮毫而下:

萬顆明珠一甕收,

君王到此也低頭。

赤虺托起擎天柱,

飲盡長江水倒流。

這首詩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年僅30歲的天國翼王、絕世豪傑石達開,在四面楚歌聲中,唯有茅臺酒方能讓英雄如此豪情萬丈。

『王茅』創始人王立夫

王立夫《1858-1931),字澤履,茅臺鎮人。

曾祖王振發,號天和,經營鹽業致富,父王用兵亦經營鹽業。

他曾擔任仁懷縣大團總並經營『王天和』鹽號。

王立夫年輕時就開始學做生意,繼承和經營家業,但當時因鹽商華家勢力大,鹽巴生意已不好做。

由於父輩就已經與四川的商家有生意往來,並以此立業。

清光緒五年《1879年》,他與石榮霄、孫全太各出資白銀200兩,在自家原有酒房的基礎上,開設了『榮太和』燒房。

所產為王茅。

▲『榮和燒坊舊址』/圖源網絡

民國五年《1916年》孫全太退股,由石榮霄之長孫王少章付給白銀200兩,並支付利息。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經周夢生居中調停,由石榮霄長孫王澤生了清手續,據燒房為已有、王澤生畢業於貴州省法政學堂,任仁懷縣地方經費局局長多年。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王立夫的兒子王承俊將股權轉讓給王澤生。

同年,榮太和燒房改名為榮和燒房。

王澤生死後,酒廠由其子王丙乾秉承。

王丙乾,生卒年不詳,王澤生之子,貴陽師范學校畢業,曾任城鄉小學校長、茅臺鎮鎮長。

相傳不善經營,不理正事,燒房事務委托陳厚德負責。

1951年,榮和燒房由仁懷縣人民政府接管。

『華茅』創始人華聯輝

華聯輝《1833-1885),字怪塢,遵義南鄉平水裡《今遵義縣團溪鎮》人。

清咸豐、同治年間,黔中爆發農民起義,華聯輝於同治元年《1862年》舉家遷住省城貴陽,苦心經營鹽業十多年,積聚了白銀數萬兩。

華聯輝於光緒元年《1875年》中舉。

光緒三年四川總督丁寶幀聘請華聯輝協助唐炯整理鹽務,擔任鹽道總文案。

川鹽入黔後,華聯輝在茅臺開設『永隆裕』鹽號,成為貴州首屈一指的大鹽商。

華聯輝的祖母彭氏在一次閑談中,回憶起年輕時曾喝過茅臺產的酒,覺得味道很好,很想再嘗嘗這種酒,就叫華聯輝前去采購。

華聯輝到茅臺買下已夷為平地的釀酒作坊,找到舊時的酒師,在原址上建『成義燒坊』釀酒。

釀出的酒經彭氏品嘗,確認這正是她年輕時喝過的酒。

中斷生產多年的茅臺酒才得以恢復。

華聯輝生產茅臺酒主要是自飲、饋贈親友或宴請客人。

後來才逐漸以商品投入市場,規模進一步壯大,產量也比其它兩家燒房的要多。

華之鴻《1871-1934),華聯輝之子,字延厘,後改名遷儀。

14歲喪父,考中秀才後,隨叔父華健庵去四川經商,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任仁懷儒學訓導。

華之鴻繼承父親華聯輝的『成義燒房』後,苦心經營,提高質量,使茅臺酒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得金獎。

 ▲中國酒文化城華問渠塑像

華問渠《1894-1979),華聯輝之孫,貴州政法專科學校畢業後便協助父親華之鴻經營工商業,著力發展成義燒房。

1937年抗戰爆發後,華問渠的文通書局在成都、重慶、上海、昆明開設了分局,『成義燒房』生產的茅臺酒通過各地的文通書局經銷,促進了『成義燒房』的發展。

建國後,曾任貴州工商廳副廳長。

『賴茅』創始人賴永初

賴永初《1902-1981年》,貴州省黃中縣浪洞人。

自幼聰明好學,吃苦耐勞,胸有大志。

其祖父賴宗貴於清光緒三十年《190年》在貴陽開設賴興隆商號,後由其父賴嘉榮接替經營。

1929年,賴永初投資在茅臺鎮興建『恒昌』燒房,並擔任經理,所產茅臺酒質量一流,深受消費者青睞。

▲賴永初/圖源網絡

1937年,賴永初將『恒昌』燒房更名『恒興』燒房,用近代先進管理方式和營銷手段對燒房進行擴建並對產品包裝進行改進,使質量不斷提高,產量不斷上升。

賴永初還註冊了大鵬圖案的『賴茅』商標,設計生產了小口圓柱紫陶酒瓶。

這是茅臺酒發展史上重要的變革。

圓柱紫陶瓶不易破碎,便於客商攜帶和長途運輸。

如今,賴茅酒瓶成了茅臺酒發展史上唯一留下最早的包裝實物,是彌足珍貴的歷史文物。

賴永初視市場為首要,不斷用廣告和直銷手段開拓市場。

1946年,賴永初在上海設立永興公司,先後銷售賴茅2萬多瓶,同時利用在重慶、漢口、廣州和長沙的商號直銷賴茅,使茅臺美酒香飄神州大地。

抗日戰爭勝利後,賴永初托南京華威銀行將300多瓶賴茅帶到香港銷售,被中外商客一搶而光,這是茅臺酒第一次通過香港打入國際市場。

▲茅酒之源

賴永初十分註重人才培養和科學技術的引進,以確保賴茅酒的質量。

他不惜花重金培養自己的酒師,不斷引進先進的科技來改變落後的生產方式,並在賴茅的商標說明上印有『用最新的科學方法釀制』,開了茅臺酒傳統釀造工藝與先進科學技術相結的先河。

解放後,以恒興燒房為基礎,建立了國營茅臺酒廠,燒房成了茅臺酒廠的第一車間,至今仍是生產優質茅臺酒的骨幹車間。

來源:《赤水河古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