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官是把『金鑰匙』
文丨柳敏
1956年,歷史學家鄧廣銘先生曾在課堂上向學生們提示『研究中國史的四把鑰匙』——年代、地理、職官、目錄。
如今六十多年過去,中國歷史的研究從目標到研究方式上都有了不小的改變,但這『四把鑰匙』卻從未過時,也能幫助普通讀者閱讀中國史。
歷史的主角是人,而中國歷史主要記述的是那些帝王將相,那些朝堂之上的人,因此,『職官』對於讀者了解歷史上人物特點和位置關系這點非常重要。
中國自秦朝起,便產生了一個相對完善的官僚系統,在這基礎之上,歷朝歷代不斷發展,逐步形成一套掌握帝國權力的官僚制度。
通過職官的設置人們可以了解國家權力如何制定並實施的,人的本性可以被職官放大而自大狂傲,也可以被職官約束低調謙遜。
讀者可以通過職官了解人物在事件中的位置和所能產生的影響,歷史研究者則可以通過對官職制度的研究,梳理官職的流變、研究官職的設計過程、了解整個朝代的制度史。
清代軍機大臣瞿鴻禨之子——瞿宣穎,作為文史學者、掌故大家,早年師從王湘綺、王葵園、曾廣鈞等湘籍名宿耆老,通曉英法德俄等多國語言。
隨著父親的得寵和仕途沉浮,對朝廷官職、文史風俗等非常感興趣。
《歷代官制概述》匯集了瞿宣穎對歷代官制、禮制、權力及官職解釋的整體梳理,讀者既可以把這本書當做了解歷代官制和權力運作方式的普及讀本,也可當做查詢官職的小字典。
比如我們要查詢『安撫使』這一官職,書中官職小字典解釋,自隋代設立安撫大使之名,經過唐代成為臨時派遣往各道之大臣,之後一度消失,直到宋朝重新啟用成為特設的地區高級官員,再到元朝成為各路行政長官,最後至明清逐漸消亡於西南少數民族地區。
官職的變遷,也是權力的變遷,更是歷史的變遷。
書中官職制度從秦漢講起,畢竟周朝並非郡縣結構,以分封制為基礎的官僚制度,實際上結構比較松散,並沒有起到負擔國家權力運作的作用。
而秦漢則以中央集權構建了龐大的帝國,此時官僚的作用凸顯出來,需要與皇帝共同維持國家的運轉。
因此秦漢的官職制度,為日後歷朝歷代的官僚系統設計打下了基礎,互相制衡、虛實相交的官職設計思想由此而生。
《歷代官制概述》
瞿宣穎 著
北京出版社
《歷代官制概述》開篇就指出秦漢制度的特征:行政性質的與宮廷服務性質的兩套權力線並立,交叉而互有關聯。
舉例來說,漢朝初期中央最高政務機構掌握在丞相、太尉、禦史大夫三人手中,丞相是最高行政長官、太尉是最高軍事長官,禦史大夫一方面輔佐丞相,一方面供內廷差遣,另一方面又手握監察行政官吏的權力。
帝國的核心權力由三人與皇帝共同分享,且三人互相制約,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三公』制度。
然而,這種制度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
漢武帝時代,由於皇帝寵信外戚近臣,廢去太尉而設大司馬大將軍為實際意義上的執政者,丞相府逐漸轉變成奉行既定政策的機關。
這樣就形成正式的官職是一套班子,而大將軍以下的非正式官職又是一套班子。
實際上以大將軍為首的非正式官職逐漸凌駕於正式官職之上,形成另一股權力集團。
到了東漢,三公已經變成了太尉、司徒、司空,但同樣是沒有太多的實權,權力集中在皇帝的秘書尚書那裡,而尚書也隻是辦理文書、傳達詔命,不能直接執行政務。
漢代還有一種無職務、無官署、無員額的官名,他們不在正式編制之內,卻直接與皇帝接近,因此,他們也有著相當大的政治影響力。
這些人都屬於郎的一類,郎是宮廷侍從的意思,負責皇帝的護衛、陪從、建議、顧問及差遣功能。
有議郎、中郎、侍郎、郎中之別,而除此之外還有太中大夫、光祿大夫、諫大夫等,以議論政事為職的人,還有以學術顧問為職的博士,他們共同組成了中朝官或內朝官這樣一個群體,這個群體的特點就是直接受皇帝差遣不專任行政職務。
這並不是說內外朝彼此涇渭分明,如果正規官在本官外,加有侍中、左右曹、諸吏、散騎、中常侍、給事中的名號,等於授予外官出入宮內之權,可以在皇帝左右辦事。
由此可見,漢代官制是有系統的,但並不是很明確,官制並沒有形成強有力的制度,而是由著皇帝的意願而設置改變,往往在慣例中成為規矩。
時間再往後走,秦漢官制的大變革來源於魏晉南北朝時期,改朝換代讓官制重新劃分,就各官位的職權重新制定。
這時,一些舊官職保留榮譽稱謂而削去實權,比如三公成為優待大臣的崇高官位,九卿也逐漸成為閑散的榮譽,逐漸與政務切割。
繼承漢朝的曹魏政權,一方面變革官員制度,另一方面也對漢朝官制權力不均的情況做了修改。
比如曹操以漢丞相的名義差點取代了漢朝,所以到了魏晉就直接不設丞相了。
漢代的尚書主要是幫皇帝處理文書、下達詔令,而隨著歷史發展,尚書往往負責著具體工作的執行,是皇帝直屬的執行機構,尚書的職務日漸重要,逐漸尚書就成了中央各機構的匯總尚書省。
曾經作為曹丕幕僚的非行政單位長官中書監或中書令,在他當皇帝後被擴大為皇帝的秘書處中書省,負責幫皇帝處理核心政務。
而漢代的中朝官或內朝官,曹丕把他們集合起來提高成為皇帝的私人顧問,組成了門下省。
這樣在漢代以後,原本集合到三公的權力被分到了三省中,而三省的長官都稱為宰相,這在官制上由秦漢的權力集中到個人,逐漸往組織和集體分攤。
從這段由三公到三省的演變過程來看,我們可以了解漢代權力的變化過程,也能進一步了解漢代帝國的運行情況。
而書中對官職制度的改變,有著簡單明了的說明,內容也並不復雜,有種順藤摸瓜的感覺,一步步流變交代得非常清楚,可以幫助普通讀者快速了解『職官』這把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