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家訓】清廉家風永流傳‖劉群英。《網路歷史》

清廉家風永流傳

劉群英

張鵬翮《1649—1725》,字運青,號寬宇、信陽子,四川潼川州遂寧縣黑柏溝《今四川省遂寧市蓬溪縣黑柏溝》人。

清康熙九年《1670》進士,歷任江南學政、河道總督、吏部尚書兼文華殿大學士等職,時稱『遂寧相國』,被康熙譽為『天下廉吏,無出其右』,雍正譽其『志行修潔,風度端凝流芬竹帛,卓然一代之完人』。

清雍正三年《1725》逝世,葬於遂寧縣中安裡慶雲山《今重慶市潼南區小渡鎮月山村慶元山》,謚號『文端』。

張鵬翮用堅守清貧、節儉修身、廉潔奉公的一生,端端正正書寫下『清廉家風』,不僅惠澤子孫,而且影響當朝、垂范後世。

清風正氣贏政聲

走進張鵬翮廉政文化展覽館,天下廉吏、少年英才、廉潔從政……隨著展陳介紹,張鵬翮廉潔自律的人生畫卷徐徐展開,一個個『清廉為官』的故事娓娓道來。

張鵬翮廉政文化展覽館《圖片來源:楊闇公楊尚昆故裡景區網站》

清朝初年,江南一帶科考營私舞弊嚴重,為扭轉學風、革除弊端,康熙皇帝特任命『清譽久著』的張鵬翮任江南學政。

一些紈絝子弟得到京師權貴皇親寫的『薦函』,想來走後門,但懾於張鵬翮鐵面無私,嚴於直防,『矢志矢公,終其任無一幸逃者』。

康熙皇帝稱贊:『卿非常清操,朕甚敬重』

張鵬翮任刑部尚書時,因他公正廉明,『不避權貴,人皆憚之』,所以凡有大案都派他查處。

兩江總督正黃旗人噶禮誣告蘇州知府陳鵬年,說陳鵬年的《重遊虎丘詩》是反詩。

康熙皇帝命張鵬翮處理,噶禮揚言:『張鵬翮若惹到我的頭上,我就殺了他的兒子』其時張鵬翮的兒子在噶禮部下任職,但張鵬翮不被揚言所懾,秉公辦事,否定了這個冤案。

康熙皇帝命其前往陜西查處川陜總督吳赫等侵蝕挪用百姓錢糧案。

張鵬翮不畏權貴,秉公執法,拒收禮金,嚴懲貪污。

康熙皇帝對此很賞識,諭其曰:『張鵬翮前往陜西,朕留心察訪,果一介不取,天下廉吏無出其右者』

康熙三十三年《1694》,張鵬翮升兵部右侍郎,離浙時,百姓感恩戴德,攔路阻轎涕泣挽留,後繪其像於竹閣之上,要子孫後代『勿忘我公之惠政』。

康熙三十九年《1700》,張鵬翮任河道總督,正值黃河泛濫,水患連年。

張鵬翮鉆研治河理論,總結前人經驗,博考輿圖,仔細勘察,提出『開海口,塞六壩』的治河主張和『借黃以濟運,借淮以刷黃』的治河設想,采取『築堤束水,借水攻沙』的做法。

康熙皇帝倚重張鵬翮治河,稱他得治河秘要,諭大學士曰:『鵬翮自到河工,日乘馬巡視堤岸,不憚勞苦。

居官如鵬翮,更有何議?

張鵬翮按治河方案指揮數十萬民工治河,歷時8年,黃淮大治,漕運通達,下河連年大熟,人民安居樂業。

他將治河經驗寫成《治河全書》10卷,《中國水利史》列專章介紹,高度評價『這不僅於國計民生貢獻巨大,而且就其科學水平,也居當時世界水利工程最先進行列』。

張鵬翮畫像《劉群英 供圖》

『春流不盡忠魂恨,萬壑濤聲漲綠波』這座詩碑如『仗劍侍衛』般永遠屹立在河南郟縣蘇東坡墓前,是廉潔之風在蘇東坡和張鵬翮之間傳承的歷史見證。

千百年之間,千萬人之中,張鵬翮尋得精神知己,穿越時空,惺惺相惜。

而在張鵬翮之後的數百年間,他的廉潔氣節也為世人所傳揚、所奉行。

清風峻節澤後世

張鵬翮身居高位,俸祿豐厚,但家中卻『四壁空虛』,僅有竹樓數間,並沒給子女留下資財,而是大多用於扶危濟困,把清廉從政的為官之道和優良家風傳給子孫。

『清貧一念永無差,自在安身即是家』這是張鵬翮《清貧》裡的詩句。

詩如其人,張鵬翮十分重視對家族後代的教育,他督促長子張懋誠主持修訂《張氏族譜》,親自撰序並編纂《家規輯要》來規范約束家人及後世子孫。

他教育後代,『治家務須屏惡習,力於勤儉』,修身要『存孝悌之心,行仁義之事,出為忠臣,處為端人』,為官不得『以賄敗官,貽辱祖宗』,要『律己公廉,執事勤恪』。

他還行仿『周公得禾,孔子受鯉』之意,以『懋勤顧問,知遇崇隆,清正仁厚,進德立功』十六字為行輩字派,命名字孫。

這既是一種期望,又是一種家族烙印,將清廉家風註入張氏子孫的血脈代代傳承。

江蘇淮安廉政教育廉廊張鵬翮塑像《劉群英 供圖》

張鵬翮一生把廉潔奉公與治家立業相結合,通過身教家傳,營造了澤被後世的清廉家風,其中飽含教育意蘊中,既有為官者自身道德修養的提升,又有為官者克己愛人、兼濟天下的家國情懷。

張鵬翮播下的善種,千年來不斷開花結果,惠澤子孫萬代。

張氏家風在後人一代又一代的踐行過程中,鑄就了一代又一代英才。

受張鵬翮影響,其後人為官者多清白吏。

其子張懋誠謹遵張鵬翮教誨,傳承優良家風,無論是任奉天遼陽知州,還是任通政使司通政使,一身正氣為官,兩袖清風做人,被譽為『性忠直,有氣節』。

張鵬翮逝世後,身為三品官員的長子張懋誠『囊橐瀟澀』,以致無錢安葬。

當雍正皇帝得知這一情況後,甚為感慟,於是賜千兩治喪白銀,讓其家人得以扶柩還鄉。

其孫張勤望歷任寧國府知府、山東登州知府,時人稱譽『所至卓有循聲,無愧賢良』。

玄孫張問陶,詩畫造詣頗高,與袁枚、趙翼合稱清代『性靈派三大家』,被譽為清代『蜀中詩人之冠』。

蓬溪縣奎閣廣場張鵬翮塑像《劉群英 供圖》

『德澤源流遠,家風世澤長』若一個家族之鏈上某個人物出類拔萃、深孚眾望,被家族其他成員敬仰追慕,其嘉言懿行便成為家風之源,再經過子孫接力式的恪守祖訓,其流風餘韻,代代相傳,無論經歷怎樣的朝代,他們都能行得端,走得正,站得穩。

張鵬翮勤儉克己、廉潔奉公的操守和他所創立的優良家風,猶如一棵枝葉如蓋的繁茂大樹,子子孫孫都在它的蔭蔽之下、惠澤之中。

張氏後裔人才輩出,張氏從明至清初張鵬翮入仕,到清中葉張船山中進士,這期間張氏家族中進士者6人,中舉人者18人,成貢生者18人,為官者達80餘人,既有文官,亦有武將。

清代遂寧人入鄉賢祠者8人,而張氏一族就占7人之多。

清廉家風遺子孫

良好家風是無聲的教誨,讓後代子孫銘刻在心、代代受益。

從張氏家族史可鑒,張鵬翮留給後世的,不是其『一品大官』的顯赫官位,恰是其『清白遺子孫』的優良家風。

『忠厚傳家久,詩書濟世長』良好家風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每個家庭成員形成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基石。

張鵬翮堅守清貧、廉潔守正的高潔品行,不僅帶出好家風,且給當時開國清朝政壇吹來一股清新之風,對當時清代官場起到榜樣作用,一定程度上影響當時社會風氣的轉變。

然而,家風不正,則政風歪斜。

從當前各級紀委監委查處的眾多案件來看,出問題的幹部普遍家風不正、家教不嚴。

一些官員在家風問題上未能把握住自己,有的在蠅頭小利上任由親屬胡作非為;有的在重大問題上縱容袒護親屬子女;有的甚至赤膊上陣為親屬子女索賄受賄侵占公款『開山辟路遮風擋雨』;有的貪婪成性,以致親屬子女學而跟之、步其後塵,從而招致後院起火、禍起蕭墻,形成貪腐路上的『夫妻檔』『父子兵』『兄弟連』。

凡此種種,其根源都是家風渾濁不正。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提出,『各級領導幹部是人民公仆,沒有搞特殊化的權利,要帶頭執行廉潔自律準則,自覺同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作鬥爭,註重家庭、家教、家風,教育管理好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

作為領導幹部,不但要繼承張鵬翮清貧家風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還要繼承和弘揚革命前輩的紅色家風,向焦裕祿、谷文昌、楊善洲等老一輩學習,做家風建設的表率,把修身、齊家落到實處,為子孫和後人留下清廉的良好家風。

張鵬翮廉政文化展覽館展陳《王華僑 供圖》

傳承好家風,奮進新時代。

每一個人都應從我做起,培育良好家教家風,以明德引領風尚,讓愛與敬潤物細無聲地在人們心中紮根。

家風正,國更旺。

倘若每個家庭都以先賢高風亮節為榜樣,都學『張鵬翮清貧家風』的清廉高潔、敦厚向善,那麼我們的社會必然和諧友愛,我們的民風必然淳樸端正,也必然會以良好的家風營造出我們昂揚浩然的國風。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作者:劉群英《陳子昂研究會理事,遂寧市作家協會會員》》

方志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互聯網,僅為傳播更多信息。

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