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新官上任,如何更好地降服強勢下屬?《網路歷史》

《資治通鑒》第二卷 周紀二

【原文】

齊威王薨,子宣王辟疆立;知成侯賣田忌,乃召而復之。

【譯文】

齊威王逝世,他的兒子田辟疆即位,即齊宣王。

宣王知道成侯鄒忌出賣了田忌,就把田忌召回來,給他官復原職。

【材料解析】

上回我們講到,鄒忌因為嫉妒田忌,於是設計陷害他,最後田忌百口莫辯跑到楚國避難。

一晃20多年過去了,齊威王已經去世,新的齊王繼位,就把田忌從國外招了回來。

這看似齊宣王,英明神武,為當年被別人誣陷的田忌,撥亂反正,還他一個清白,實際上事情並非如此。

大家都知道,每個人的行為很大程度上是基於自身利益去考慮的。

作為一國之君,他才不管某個人到底是冤枉還是怎麼樣,只要有利於自己,那就去做。

齊宣王為田忌撥亂反正,根本原因還是因為這樣做對他有利。

其中這些利益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反應出來。

1、新王的權力威脅

齊宣王剛上位,沒有自己的領導班子,朝堂上下留下來的人都是齊威王的班底,這些人一開始不會服從新王,所以齊宣王權力不穩定是必然的。

而且這些老臣比如有田嬰、鄒忌等。

這些人都是齊國的宗室,身份高貴,就連齊威王都會讓他們三分,更何況新王。

2、任用失意者可以制衡老臣

公元前333年,田嬰被任命為齊國相國,執政齊國。

當時齊宣王還是太子的時候,有人建議田嬰向齊威王廢掉太子,隻不過田嬰沒有同意而已。

從這裡可以發現,田嬰在齊國是相當有實力的,隻不過有能力沒想法,但是萬一哪天有想法直接把齊宣王趕下來是不是有這種可能?

再說鄒忌,同樣是齊威王時期的相國,主持了齊國的改革,也算是權勢滔天的人物。

因此,田嬰、鄒忌等齊威王時代的肱骨老臣,所具有的能量,齊宣王是完全沒有能力駕馭的。

既然自身實力不夠,齊宣王就必然向外部尋求力量來打破或者平衡這個局面,這是最有效的辦法。

為什麼田忌是最好的人選呢?

其一、田忌跑到國外20多年,其本身在齊國留下的勢力、人脈早已經消失殆盡,所以對齊宣王來說,一個有能力、有資歷但沒勢力的老幹部是最合適的人選,起碼不會威脅齊王,反而為了想在齊國站穩腳跟,還必須抱緊齊宣王的大腿。

其二、田忌和鄒忌不和,又是齊國宗室和田嬰一樣,不用齊宣王指派,田忌日後必然把鄒忌盯死死的,只要有什麼違法的事情,絕對可以拿來做文章。

其三、田忌如果沒有齊宣王,他可能永遠在國外流浪,現在齊宣王替他洗刷冤屈,只要是人必然會對齊宣王感恩戴德,更不會對齊宣王造成威脅。

【啟發】

齊宣王作為一個剛上任的新官,沒有任何根基,並且還面對很多強勢的下屬。

為了穩定局面,平衡權力,就想辦法找到一個自己拿捏得住的失意派來打前陣。

我們可以總結出用來平衡勢力的人有哪些特點:

一、這個人最後是老幹部隊伍中的失意派,只要提拔他,人家必然會感恩戴德。

因為隻有你給他重新登上歷史舞臺的機會,否則就永遠埋沒。

二、提拔的人,勢力不強大,將來不會對自己造成反噬。

三、提拔的人最好要跟當權派有一定的矛盾,防止兩方走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