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丨彭萬熙:晚清『中興名臣』彭玉麟的軍事思想。《網路歷史》

彭玉麟。

晚清『中興名臣』彭玉麟的軍事思想

文/彭萬熙

彭玉麟是晚清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書畫藝術家,也是中國近代海軍的奠基人。

彭玉麟自1853年加入湘軍水師,因作戰勇猛,身先士卒,謀略超群,成長為湘軍水師統領。

彭玉麟在三十多年的水師生涯中,從一個湘軍水師營官成長為兵部尚書,在橫戈馬上、搏擊風浪的戎馬生涯中展現出卓越的軍事思想。

他敢於清吏治、嚴軍政。

晚清政府危機四伏、搖搖欲墜,官場腐敗、貪腐之風觸目驚心。

彭玉麟曾在回復郭嵩燾的書信中感嘆:『承示浙中近狀,浩嘆實深,然不獨浙省為然,時事世情,人心宦鏡,在目之思之,可憂可怕』他洞悉到晚清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社會危機,從而提出吏治改良方案。

『廣求循吏,久於其任,勿以委署為調劑之具,庶不至視官為傳舍,而吏治日有起色矣』彭玉麟不僅重視對州縣官員的選拔任用,而且主張加強知府的權力,並要求他們親君子遠小人,慎用幕僚。

正如他所言:『得其人,庶足以資佐理,不得其任,即難免受欺蒙』。

彭玉麟認為軍隊士氣在作戰中非常重要。

『士為四民之首,人心風氣因之轉移』為此,他選拔和樹立德藝雙馨、以天下為己任的教官以重塑軍紀。

如其諫言:『訪求一二稱職之人,樹之風聲,予以拔擢,天下聞之,扉然向風,未始非挽回士習之一策』他還廣修忠烈祠,以彰其績,激勵士氣。

他樂於端士習、蘇民困。

彭玉麟透過『中興』時期『中體西用』『師夷制夷』的背後,看清了腐敗的晚清官吏以及社會現象,提出『如購備船炮,廣儲軍火,籌畫餉需,似自強矣,而非自強之根本』的思想。

可見他並不茍同於洋務派的『借洋自強』的思想,而是主張重內治而自強,自強以禦外侮。

『能知人而後察吏,能察吏而後可以安民,能安民乃可治內,能治內乃可攘外』安內必先安民,安民必先端士氣。

縱觀彭玉麟的軍事思想脈絡,其中不乏為民思想。

這與他從小深受傳統文化、湖湘文化熏陶以及家境貧困、飽受欺凌而形成的剛介正直的性格有關。

我們可以從他寫給母親的家書中得到考證:『近讀孟子養氣章,覺與軍人大有裨益。

吾願私淑孟子至大至剛之氣,催堅克敵』他主張『蓋養兵為民,能衛民者,詎忍虐使之。

設官亦為民,官不愛民者,何以食祿報君恩』。

民生多困,實由吏治多疏。

晚清咸豐四年《1854》冬,因他率湘軍水師善戰,清廷獎勵他白銀四千兩,他即用於救濟貧困家鄉。

他在給叔父的信中寫道:『想家鄉有眾多苦百姓,正好將此銀子行些方便,亦一樂也』他還向朝廷諫言:『自古富強之策未有不從百姓始』他力主開地利、興水利等惠民之舉。

他善於選人才、強技藝。

彭玉麟說:『惟時際艱難,人才為重,邊防疆寄,均關緊要』他還提出海防人才的特殊要求:『臣巡閱江海水師,與江南提臣李朝斌會議,固在講求操練有方,尤以留意將才為急,而海防將領更以深明洋務、洞悉夷情以情為先』他在親自經歷了海防之事後更是向清廷推薦人才:『惟海防水師貴得統帥,尤貴得將才,否則無以相助為理。

查有浙江提督歐陽利見、福建水師提督彭楚漢、署福建陸路提督孫開華、瓜洲鎮總兵吳家榜、漢陽鎮總兵高光效,均身經百戰,奮能無前,為水師中不可多得之員』彭玉麟提出要學習技藝,增造船炮,務求實效,他多次說自己不能洋務,但江防、海防所面臨的許多問題使他對洋務不得不加以思考並提出自己的方略。

他在指揮中法戰爭時,力薦老將馮子材,並派四支廣東軍隊歸馮子材統領入越作戰。

取得鎮南關諒山大捷,威震中外。

彭玉麟力主抗戰,欽辦理廣東防務,統籌措置兩廣軍務,為中法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他深於重海防、強外交。

『重陸輕海』一直是中國傳統的軍事戰略思想。

海防薄弱的現實以及兩次鴉片戰爭的教訓,讓彭玉麟不再抱守這一傳統思想。

他主張加強海防,特別是要重點防范日本。

如其所言:『兩廣、閔浙,直至天津海防,一氣呵成,江海同清,誠為國家大利也』日本『彼雖小國,而狡獪最甚,前代之患,所以深也』中法戰爭之後,針對日本『恃其海上實力,效仿西夷』,威凌海疆,咄咄逼人的趨勢,彭玉麟大呼:『及今若不力圖自強,大修軍政,則恬糠及米,後患何可勝言!』為此,他主張建立強大水師以固國防。

彭玉麟構築了長江水師的總體藍圖,開創了中國近代海軍發展的先河。

彭玉麟不僅重視軍事硬實力,他還非常重視軍事外交,他主張『師以曲直為老壯,上兵伐謀,其次伐交』。

在軍事外交中,彭玉麟特別強調『非柔不為功』『孚之以誠信』『迪之以中庸』等外交藝術的重要作用。

在中法戰爭中,他首倡『不得已而用兵之故,明白宣示各國,使知其曲在彼,因以攜其黨而敗謀』。

他的這一計謀贏得了包括張之洞等名臣在內的諸多贊譽。

彭玉麟從創建湘軍水師,身經百戰,裹傷上陣,功勛卓著到巡閱長江水師,整頓軍紀,督促訓練,除貪肅紀,一生為江防海防傾盡了心血。

彭玉麟的軍事思想涵蓋了內治吏治,軍紀軍備以及海防外交等方面,他的這些軍事思想對今天國防和軍隊建設仍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