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璧墓志探析。《網路歷史》

摘 要:收藏於山東博物館的李璧墓志不僅是書法愛好者臨寫魏碑的著名范本,其志銘還是我們研究南北朝歷史的重要文獻資料。

本文通過對李璧家族世系及其婚姻狀況的分析,認為李氏或為鮮卑族,通過與中原漢族大姓聯姻而日益漢化,是北魏時期北方民族大遷徙和各民族融合的一個典型實證。

同時,通過考證志文所載北魏孝文帝向南齊借書一事,證實了搜集儒家典籍、吸收漢族文化,是北魏統治者漢化政策的一項重要措施,也是南北文化逐步融合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李璧;墓志銘;民族融合;文化融合

李璧墓志刻於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520年》十二月廿一日,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出土於河北景州《今景縣》,旋移山東德州。

宣統元年《1909 年》 時任山東提學史兼山東金石保存所提調的羅正鈞『以銀幣300元購北魏李璧入藏金石保存所』 ,羅氏在墓志陰面鐫:『宣統元年,津浦鐵道修至德州北境,獲此石,從土人以銀幣三百購置金石保存所』。

《圖一》山東金石保存所『漢石以永和封墓為最,為世墓志之最古者,魏石則推李璧墓志』 。

1937年日寇侵占濟南後,金石保存所文物損毀慘重,『李璧墓志、漢食堂畫像……等,均一時杳若黃鶴』 。

1945年抗戰勝利後,山東金石保存所派人四處查訪,並於1946年7月在濟南各大報紙刊登啟事。

9月,濟南市警察局刑事隊在經七緯五路153號煤池中尋獲李璧墓志,李璧墓志重歸山東金石保存所。

1950 年李璧墓志被撥交給山東古代文物管理委員會,後入藏山東省博物館。

圖一 李璧墓志陰面

李璧墓志《圖二》為小碑形,圓首,無額,高105厘米,寬 89 厘米,厚15厘米,碑陰上部刻有二螭。

由於此碑系舊碑磨刻改制,故或疑為後人之偽托。

墓志正面33行,每行31字,文上空處斜刻12字,碑陰共14行,每行少至 4~10字,字數不等,字跡較大,行間有間隔。

碑文筆法犀利,刀鋒縱橫,方折之處尤蘊斬釘截鐵之勢,剛毅中不乏飄逸、灑脫之雅致,兼有《張猛龍碑》和《司馬景和碑》兩碑之長,被譽為習學北魏楷書的范本。

國學大師梁啟超書宗漢魏六朝碑刻,見到李璧墓志拓片不由喜形於色,跋曰:『碑以宣統元年出土,餘方在日本,何澄寄我一拓片,歡喜累日』。

圖二 李璧墓志陽面

李璧墓志真實反映了北魏時期民族融合和文化融合兩方面的情況。

首先,墓志對李璧世系及其婚姻狀況的記載,在某種程度上講就是當時北方民族大遷徙和各民族融合的一個縮影。

 

李璧墓志記述李璧祖氏及李璧生平事跡,文詞簡約卻鏗鏘有聲、浩浩蕩蕩。

李璧,字元和,勃海條縣《今河北景縣》人,生於北魏和平元年《460 年》,卒於北魏孝明帝神龜二年《519 年》。

據志文記載可知:李璧16歲任太尉的屬官,18歲中秀才,任中書博士。

先後出任浮陽太守,皇子別駕兼護清河、長樂、渤海三郡,撫軍府長史加鎮遠將軍,太尉府咨議、參軍事等,『不幸遘疾,春秋六十』。

《魏書》等史書失載其生平事跡,賴此碑得以保存。

該墓志銘在微觀上頗多訂補文獻記載之處。

如北魏宣武帝永和元年《508年》李平統軍征討京兆王拓跋愉之亂,其官銜《魏書·官氏志》等文獻或是語焉不詳,或是僅提及『司馬』,而此碑對李璧曾被李平征為『別駕,督護樂陵郡』的記載,則明確無誤地證實當時確實設有『別駕』一職。

志文在宏觀上對當時的社會特征多有可供印證之處。

『其先李耳,著玄經於衰周;靈條神葉,輝弓劍於盛漢《指李廣》』,『曾祖尚書,操履清白,鑒同水鏡,銓品燕朝,聲光龍部』和碑陰所刻『曾祖佑,燕吏部尚書;曾祖親,廣平遊氏。

祖雄,東莞太守;祖親,北平陽氏,父璆,禦史中丞。

父景仲,州主簿,齊郡太守;母遼東公孫氏,字佛仁;父楚,秘書著作郎。

妻滎陽鄭氏,字潤英;父冀司州都州主簿。

息男子貞,年十五,息女孟猗,年十八,適滎陽鄭班豚;息女仲猗,年十七』,雖然將李氏的世系遠追於李耳,似是漢族世家。

然而北朝中後期,以鮮卑為主的『北人』,常偽托為中原名族,冒引華夏漢族名人為其先祖。

李璧曾祖是前燕的重臣,所謂『銓品燕朝,聲光龍部』,龍部,指的是龍城《今遼寧朝陽》,鮮卑慕容氏所建立的前燕,早期即建都於此,故志中用『龍部』指代前燕政權;再者李璧其族曾多次與北平遼東諸氏通婚,據此可推測:李氏很可能是出自鮮卑。

前燕為北魏所破後,李氏家族亦隨之南遷,並開始與中原的漢族大姓聯姻,如墓志中談到的『妻滎陽鄭氏,字潤英』,『息女孟猗,年十八,適滎陽鄭班豚』等。

滎陽鄭氏,如宋人王明清所說『崔、盧、李、鄭及城南韋、杜二家,蟬聯珪組,世為顯著』,是魏晉隋唐時期北方最著名的四家門閥大族『崔、盧、李、鄭』之一,曾多次與北魏皇室通婚。

以此為契機,勃海李氏遂日益漢化,並逐步發展成為列名於《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中的名門望族之一。

這條道路,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當時陸續入主中原的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各族統治者上層的共同道路,具有典型意義,是北方民族大遷徙和各民族融合的一個實證。

其次,《李璧墓志》所載北魏孝文帝『借書於齊』一事,反映了北魏政府對儒家典籍的搜集、對漢族文化的吸收以至南北文化逐步融合的過程。

墓志對李璧治學風格的描述,『少好《春秋左氏傳》而不存章句,尤愛馬、班兩史,談論事意,略無所遺』,值得予以注意。

按照學術界的傳統理解,魏晉南北朝時期南北學風差距明顯,所謂『大抵南人約簡,得其英華;北方深蕪,窮其枝葉』 。

意指北方學術深受兩漢以來章句訓詁之學的影響,治學偏於具體知識的掌握,而南方則在魏晉玄學和佛教思想作用下,偏重於分析和思辨。

不過,這種差別在北魏時期逐步縮小,這和北魏統治者在文化方面推行漢化政策,從而使南北文化逐步交融是分不開的。

此墓志中所反映的李璧『不存章句』,初步擺脫章句訓詁之學的束縛,應該可以被視為南北學術交融的一個具體例證。

 

北魏孝文帝文化方面的具體漢化措施在《李璧墓志》中也有明確體現。

『昔晉人失馭,群書南遷。

魏因沙鄉,文風北缺。

高祖孝文皇帝追悅淹中,遊心稷下,觀書亡落,恨閱不周,與為連和,規借完典。

而齊主昏迷,孤違天意。

為中書郎王融思狎淵雲,韻乘琳瑀,氣轢江南,聲蘭岱北,聳調孤遠,鑒賞絕倫,遠服君風,遙深縞,啟稱在朝,宜借副書』即為歷史上『孝文徙都洛邑,借書於齊,秘府之中,稍以充實』《《隋書·經籍志》》一事,志文與《南齊書·王融傳》相互印證,共同還原了北魏孝文帝在文化方面推行的『借書於齊』這一重要的漢化舉措。

志文交待了『借書於齊』的原因:『昔晉人失馭,群書南遷。

魏因沙鄉,文風北缺』西晉滅亡以後,『惠、懷之亂,京華蕩覆,渠閣文籍,靡有孑遺。

……其中原則戰爭相尋,幹戈是務,文教之盛,苻、姚而已。

宋武入關,收其圖籍,府藏所有,才四千卷。

赤軸青紙,文字古拙。

後魏始都燕代,南略中原,粗收經史,未能全具。

孝文徙都洛邑,借書於齊,秘府之中,稍以充實』流亡南方的司馬氏在江南重建晉政權,並將儒家典籍等『群書南遷』,造成了北方典籍的缺失以及北方文化的落後。

北魏統治者一直積極追求漢族先進的文化知識,不斷致力於對中原典籍的搜集。

太祖道武帝《386年—409年在位》之初,北魏並沒有建立官府藏書,太祖作戰獲得的珍寶、圖書等府庫所藏,都頒賜予功臣及將士。

隨著在中原勢力的拓展,太祖開始意識到官府公藏的重要性。

有一次他問秘書監李先『‘天下何書最善,可以益人神智?

’先對曰:‘唯有經書。

三皇五帝治化之典,可以補王者神智。

’又問曰:‘天下書籍,凡有幾何?

朕欲集之,如何可備?

’對曰:‘伏羲創制,帝王相承,以至於今,世傳國記,天文秘緯不可計數。

陛下誠欲集之,嚴制天下諸州縣搜索備送,主之所好,集亦不難。

’太祖於是班制天下,經籍稍集』 獻文帝 《466 年—471 年在位》時,高謐為秘書郎,『謐以墳典殘缺,奏請廣訪群書,大加繕寫。

由是代京圖籍,莫不審正』。

至孝文帝時,《李璧墓志》中記:『高祖孝文皇帝追悅淹中,遊心稷下,觀書亡落,恨閱不周,與為連和,規借完典』。

淹中為春秋時魯國裡名,《漢書·藝文志》載『《禮古經》者,出於魯淹中及孔氏』。

稷下,為戰國時期齊國學術中心。

孝文帝欲以連和的方式向南齊借書,以完備典籍。

清姚振宗認為北魏欲借典籍的目錄,是《隋書·經籍志二》中的《魏闕書目錄》一卷。

『此一卷因借書而流傳江左,時當齊明帝建武中』

北魏向南齊提出借書後,得到南齊王融的響應。

『為中書郎王融思狎淵雲,韻乘琳瑀,氣轢江南,聲蘭岱北,聳調孤遠,鑒賞絕倫,遠服君風,遙深紵縞,啟稱在朝,宜借副書』南齊名士王融,不論和漢代的王褒 《子淵》、楊雄 《子雲》相比,還是與曹魏陳琳、阮瑀相比,都遠超他們,其名聲在江南、岱北都非常大。

李璧『譽溢一京,聲輝二國』。

王融因為佩服李璧,願意與李璧結交,故而向南齊朝廷建議借書與北魏。

按《南齊書·王融傳》,王融疏文中有『至於東都羽儀,西京簪帶……李元和、郭季祐上於中書』,李元和即李璧。

可見志文雖有溢美之詞,但與傳世文獻相互印證,所言有據。

王融認為,借書與北魏對南齊是有益的。

『虜使遣求書,朝議欲不與,融上疏曰:臣側聞僉議,疑給虜書,如臣愚情,切有未喻……』王融提出的理由是:北魏是為了收買人心和挽救統治地位才向南齊借書,胡漢之間的文化是不可融通的,這種文化差異既是北魏目前的統治危機,也必然導致其最終滅亡。

將書借與北魏,北魏的漢人士大夫必欲尊尚南方的經典、詩史,而鮮卑貴族也因為文化差異必然與之產生矛盾,從而最終導致北魏統治秩序的崩潰。

雖然齊武帝認可王融的看法:『世祖答曰:‘吾意不異卿。

今所啟,比相見更委悉。

’』 但最終,南齊拒絕了北魏的借書請求,墓志雲:『而齊主昏迷,孤違天意』。

借書遭到拒絕後,孝文帝並沒有停止對典籍的訪求,他在太和十九年《510 年》『詔求天下遺書,祕閣所無、有裨益時用者加以優賞』 。

同時,他還組織典籍的整理和校勘。

在孝文帝漢化政策的推行下,南北文化的交流日趨頻繁,南方學術對北方的影響逐步擴大,至魏靜帝被逼禪位高洋時,『帝乃下禦座,步就東廊,口詠范蔚宗《范曄》《後漢書贊》《指該書《獻帝紀贊》》雲:‘獻生不辰,身播國屯。

……’』,北魏鮮卑族皇帝能脫口背誦南方典籍,足以證明此時南北文化融合已達到了相當的程度。

附:李璧墓志 

君諱璧,字元和,勃海條縣廣樂鄉吉遷裡人也。

其先李耳,著玄經於衰周。

/靈條神葉,輝弓劍於盛漢,載籍既詳,故餘略焉。

高祖司空,道協當時,行和州國,/登翼王庭,風華帝閣。

曾祖尚書,操履清白,鑒同水鏡,銓品燕朝,聲光龍部。

祖東莞,/乘榮違世;考齊郡,養性頤年;並連芳遞映,繼寶相輝。

君締靈結彩,維山育性,韻宇/端華,風量淵遠,俶儻不羈,魁岸獨絕,猛氣煙張,雄心泉湧,藝因生機,學師心曉。

少/好春秋左氏傳而不存章句,尤愛馬、班兩史,談論事意,略無所違。

性嚴毅,簡得言,/工賞要,善尺牘。

年十六,出膺州命,為西曹從事。

十八舉秀才,對策高第,入除中書/博士。

譽溢一京,聲輝二國。

昔晉人失馭,群書南遷。

魏因沙鄉,文風北缺。

/高祖孝文皇帝追悅淹中,遊心稷下,觀書亡落,恨閱不周,與為連和,規借完典。

而/齊主昏迷,孤違天意。

為中書郎王融思狎淵雲,韻乘琳瑀,氣轢江南,聲蘭岱北,聳」調孤遠,鑒賞絕倫,遠服君風,遙深紵縞,啟稱在朝,宜借副書。

轉授尚書南主客郎,/遷浮陽太守。

分竹一邦,績輝千裡。

以母憂去任,戚深孺慕。

服闋。

中軍大將軍彭城/王翼陪鸞駕,振旆荊南,召君為皇子掾。

參算戎旅,謀協主襟。

府囗除司空掾。

毗贊/臺階,增徽鼎味,每辭父老,申求鄉祿。

高陽王親同魯衛,義齊分陜,出鎮冀嶽,作牧/趙燕,除皇子別駕,兼護清河勃海長樂三郡,衣錦遊鄉,物情影附,既而謠落還私,/臥侍閑宇,京兆王作蕃海服,問鼎冀川,君逆鑒禍機,潛形河外。

鎮東李公出軍囗/北,都督六州,掃清叛命。

復召君兼別駕,督護樂陵郡。

君心希祿養,復乞史任州頻/表言,朝心未允。

於時政出權門,事由外戚,君千裡遙書,群公交轍,坐使諸王,情深/面托。

尋丁艱窮,沉哀鄉地,棲遊漳裡廿餘年。

是故零員亡次,落緒失源,妖賊大乘,/勢連海右。

州牧蕭王,心危懸旆,聞君在邦,人情敬忌,召兼撫軍府長史,加鎮遠將/軍東道別將。

眾裁一旅,破賊千群,漳東妖醜,望旗鳥散。

太傅清河王外膺上臺,內/荷遺輔,權寵攸歸,勢傾京野,妙簡才賢,用華朝望,召君太尉府咨議參軍事。

獻贊」槐庭,風輝天閣,雖希逸之佐廣陵,無以過也。

天道芒昧,報善無聞,不幸遘疾,春秋/六十,以魏神龜二年歲己亥春二月辛亥朔廿一日辛未卒於洛陽裡之宅。

正光/元年冬十二月廿一日遷葬冀州勃海郡條縣南古城之東堈。

山壟之體,義兼遷/缺,勒金石於泉阿,令聲猷而不滅。

其辭曰:/ 

至人窅眇,理絕名況,伊君之先,江海匪量。

潛魂柱下,飛聲泗上,訓丘教僖,玄/言以暢。

靈條神葉,傳芳不已,漳海降祥,篤生夫子。

學貫丘傳,藝洞遷史,觀物/昭心,聞風曉理。

賓王流譽,升名鸞池,齊依江囗,魏薄桑湄。

榮風未曙,雲長已/知,登員憲省,分竹海湄。

投影臺庭,披繡還鄉,物情聳附,賓友生光。

囗擊大乘,/猛氣煙張,獻軌宰門,槐風增芳, 

嗚呼天道,芒昧靡分,空傳餘慶,報善無聞。

遙/途未亢,逸影已淪,骨落青松,魂追白雲。

無常之理,義兼山塚,釋之諫漢,文囗/心動,

汲塋紀襄,魯墳旌孔,鐫銘泉陰,永昭芳湧。

曾祖佑,燕吏部尚書;/曾祖親,廣平遊氏。

/祖雄,東莞太守;/祖親,北平陽氏,父璆,/禦史中丞。

/父景仲,州主簿,齊郡太守。

/母遼東公孫氏,字佛仁;/父楚,秘書著作郎。

/妻熒陽鄭氏,字潤英;/父冀,司州都州主簿。

/息男子貞,年十五;/息女孟猗,年十八,適/熒陽鄭班豚;/息女仲猗,年十七。

《註釋從略》

作者:於芹

單位:山東博物館

原文刊於《中原文物》2016年第5期。